流金歲月—香港電影鏡頭下大陸形象的變遷

2021-01-09 大隱者的深度影評

作者:大隱者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曾經與好萊塢齊名的香港電影,已經慢慢成為一個懷舊的符號了,時過境遷,今天大隱者和影迷們一起回顧香港電影的那段黃金時代——鏡頭下大陸形象的變遷。

從1984年確定香港回歸之後的歲月裡,香港電影大致經歷了牴觸、迷茫共存、慢慢接納三個過程。

一、八十年代——經濟差距過大

1、經濟差距造成的矛盾

代表作之一就是劍走偏鋒的導演麥當雄帶來的作品《省港旗兵》,該片參考了大量真實資料,基本屬於帶有紀實色彩的槍戰類電影。

80年代初期,我們這邊每個月的工資高一點的也就不到三十塊,和香港的收入水平差距是巨大的,不少離香港很近的不法分子就打起了香港的主意。

再加上歷史的原因,這些不法分子大多見過大場面,訓練有素,專業素養遠不是香港本地黑社會可以比擬的,同樣,也不是香港本地警方能夠hold住的。

就拿裝備來說,當時香港警察普遍採用的是六發左輪手槍,備用子彈六發,再加上無實戰經驗,基本處於對陣中亂射狀態,結果只能遇到劫匪就躲起來。

造成的動蕩也引起了社會高度的關注。

2、文化差異造成的矛盾

代表作是沈殿霞和董驃主演的電影《富貴逼人》。

驃叔(董驃 飾)在電視臺當新聞主播,一家五口都靠他餬口,生活拮据。妻子驃嬸(沈殿霞 飾)十分熱衷買六合彩,總期待著有中獎的一天。他們每天都夢想自己能變成富人,搬到寬大的屋子居住。他們終於中了六合彩頭獎,本來一家人想好好利用這一筆橫財,沒想到他們存放巨款的銀行突然倒閉了。更禍不單行的是,他們變富人的消息招來了惡手——他們的小女兒被綁架了,全家人著急得不得了。他們又變回了窮人。

其中二人地鐵裡面的一段對話非常經典:

董:他們看不起我們香港人,以後由他們來管我們,就沒好日子過了,難怪誰都會移民。

沈:祖國有祖國的優點,樹大有枯枝,後面那個男人就明理多了,以後要是由這種人領導就好多了。

就在下車之前,男同志說了一句「香港這個地方什麼都好,就是沒有痰盂」,然後就直接吐了一口痰。

這段時間,電影的鏡頭語言大多表現了港人的身份認同尷尬:一方面對大陸文化認知上的不解,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認同西方文化,香港本土意識就在這樣的搖擺中全面覺醒,既強調愛國愛港,又突出香港精神,羅文的一首名曲《獅子山下》可見端倪:

「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二、九十年代——迷茫求共存

大隱者記得買過一盤磁帶,十塊錢的四大天王合輯,當時不知道正版不正版的,就是覺得合輯好聽的歌多,不像明星個人專輯,除了第一首第二首基本就沒什麼能聽的了,第一首歌就是粵語歌《過敏世界》,有興趣的影迷可以去找找看,代表了當時許多港人的看法。

快 照片快 文字快有讀者觀眾歪曲更快說得快 言論快詳盡報導才愉快呼吸的空間都侵佔破壞千千顆心間 失去關懷過敏世界裡 謠言是非都擺上街篇篇新聞創造真相 什麼世界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香港電影步入巔峰時期,愈加有思想性的電影陸續出現,不再是冰冷的鏡頭,不再是直面亂象,而是帶入了香港電影人的思考,如何化解文化衝突,面對困境,在電影界引起強烈反響。

1、化解衝突,強調共同面對的代表性作品《新龍門客棧》

大隱者記得這部電影是在電影院看的,那凌厲的畫面,緊張的敘事,曹公公的手到現在還是我的心裡陰影,還有女扮男裝的林青霞,美的不可方物。不知道現在動刀整容的女明星的臉上是不是需要重構才能達到的境界。

那時候的梁家輝,還沒有大d的霸氣,一臉書生相,張曼玉的演員生涯也是黃金期,共同演繹了一場迴腸盪氣的江湖兒女情。

「莫道亂世不訴兒女情,卻是浮萍兒女情更真。」

全篇表達了一個思想:不管面對什麼困境,各路人馬只要共同面對,終將戰勝苦難。

導演徐克之後的一系列作品都圍繞著港人與大陸的融合,進行了大量創作,最著名的就是黃飛鴻系列。儒雅的宗師黃飛鴻,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一方面堅持洋為中用,一方面又從十三姨那裡逐步改變對西方文化的看法,逐步取得融合,從廣東走入京城,在《獅王爭霸》裡給李中堂諫言。

黃飛鴻系列電影也代表了當時香港的文化地位,確實如黃飛鴻進京諫言一樣,執牛耳者。在我們中間喚醒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特別是那首《男兒當自強》。

文化可用,洋人嘛,那時候港人看的更清

2、對大陸的古板印象更多的出現在無釐頭電影中

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裡面不再是八十年代生冷的鏡頭,雖然對我們的認識還是改不了的刻板,但已經越來越多的以無釐頭方式進行表達了,抵制變成了焦慮,慢慢的變成了梗。

周星馳版007

類似的還有九十年代拍的家有喜事:

就像說警察叔叔打pp一樣

3、九十年代後期流行起來的《古惑仔》,對大陸的認識開始明顯分化,上層精英思考的是生意,只有底層還停留在過去的印象裡。

蔣天養的格局和眼界,說給的是那些還在焦慮的中產

底層的認識,可以去看看熟悉的靚坤、奔雷虎的臺詞,這裡就不展開了。

電影《古惑仔》改編自漫畫,之所以流行起來,主要是娛樂業四大天王熱度的疲態出現,需要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來代言新成長起來的八五後、九零前。鄭伊健就是這個時期強勢崛起的,被當時的香港媒體封為第五天王(當然,圍繞四大天王的文章就沒斷過,比如新四大天王,天王殺手周華健,小四大天王)。

當時的大隱者就不是很明白,怎麼突然這個混混就火了呢,大隱者還停留在劉德華騎著摩託擦鼻血的第一代古惑仔裡面,再不濟還有梁朝偉拍的江湖大風暴呢,怎麼來了個白面書生,後來才知道,是自己老了。

這時候的香港娛樂業已經出現疲態,連全系列古惑仔的電影最火的一首歌《刀光劍影》還是改編的黃家駒的《歲月無聲》,要不是幾個配角的出彩,比如烏鴉,靚坤,挖鼻屎的記不住名字了,大隱者真記不得有什麼經典鏡頭了。但出現的洪興、東興還是讓我們這些大陸的影迷感覺新鮮,黑社會還敢有名字?這麼狂?也為後來杜琪峯電影《黑社會》在大陸的火熱打下了普及的基礎。

4、劍走偏鋒的小眾電影

上流群體已經認識到融合的不可阻擋,但依然有部分電影在放大焦慮,比如一部恐怖電影:

內地婦女因為犯下命案,需要替換身份,重新開始,喪心病狂的殺戮換來了身份的置換,就是港人身份焦慮的明顯體現。這部電影是銀河映像的電影,今天就不展開說了,記得大隱者看的那天,外面下著雨,一個人在家裡,很多鏡頭是閉著眼睛看的,密室設置的恐懼讓觀影非常壓抑。

5、大陸人的正面形象——電影《甜蜜蜜》

樸實的黎明,勤奮的張曼玉,原來,這才是來港淘金的大陸人的多數,被歧視,肯吃苦,顛沛流離,而不是那些窮兇極惡的悍匪。整部電影講的是愛情,但背後的時代背景卻很宏大,整部的線索圍繞著鄧麗君的歌曲展開,一位大陸百姓在八十年代每天晚上都要聽的超級明星小鄧。當時還清純的大隱者,買了黎明版的甜蜜蜜專輯,哎呀,好歌給糟蹋了。

鄧麗君逝世,近在眼前的九七。

一個時代行將結束,一個時代即將開始。

九十年代的香港,就像九十年代初期羅大佑的一首名作-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准馬匹一周跑兩天百姓也自然要鬥快過終點若做大國公民只須身有錢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冷暖氣候同樣影響著都市

三、千禧年之後——慢慢接納

索羅斯禍害了一圈的香港,隨著經濟地位的下降,電影行業頹勢盡顯,不再有往日輝煌,最有希望接過巨星衣缽的陳冠希,也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樣,因為一些照片而退出娛樂圈,自此斷層。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陳冠希真的是可惜了,一個有態度,有演技,有顏值的三好學生,不炒,不偷,自己本身就是受害人,比現在的那些流量明星好的不是一點半點,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立場!

大隱者give you 5!

1、說回電影,最有代表性的電影要屬《無間道》。

《無間道》的誕生,靈感也是來自於港人心理身份認同錯亂。是打入韓琛內部還留著一顆紅心的陳永仁?還是歸屬後依然受前任牽制的劉建明?黃督查換下警徽一顆用手撫摸摘下的警徽,韓琛從黑暗裡走進超大會場舉杯慶祝,這些變化,確實不是我們能感受到的。但是,錯亂歸錯亂,融合已經勢不可擋,多數導演紛紛北上,開啟了合拍的時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倪永孝,韓琛,劉建明,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名人終將變成人名。

人間正道是滄桑,走正道,順應潮流,才是正確的選擇。

在這部電影裡面,第三部出現的大陸人,形象再也不是上世紀的樣子了,開始變得:

無間道三部曲展現了港人逐步接納大陸文化的過程,從第一部全港班上陣,到第二部大陸演員胡軍的加盟,再到第三部大陸演員演大陸角色的轉變,客觀上記錄了九七後港人認知的變化。

2、杜琪峯電影中的我們

銀河映像是香港電影後半程的主力公司,貢獻了許多經典的影片。杜sir的電影裡面對大陸的理解,冷冰冰的鏡頭居多,個人私貨較少,現實怎麼擰巴的認識,電影裡也怎麼擰巴表演。

比如電影《黑社會》第二部,電影最後,吉米打了石隊長三拳,這三拳是吉米對命運被掌控的不滿。但是然後呢?然後就準備按照幾點意見世襲了!但是你憤怒,你不爽,也沒人綁著你來啊?擰巴不?抵不住business的誘惑,還揮拳做什麼呢?然後默默的收下高速公路、地皮、物流中心?你到底是想要啊還是想要啊還是想要啊!

做人不能太西方,什麼都靠搶,只要自己爽,有來有往才是人間正道。吉米你以為家裡缺你個做盜版碟的?這就是新世紀香港部分精英的真實寫照,用鄧伯的臺詞就可以概括:

四、展望未來

永遠忘不了那些年香港電影帶給我們的歡樂,永遠忘不了那些年香港娛樂圈對我們的幫助,文章最後,大隱者想起了在1985年金曲晚會上,全體明星共同演唱的粵語版《明天會更好》:

一起相聚太興奮

得失不要緊

一起獻上更多姿彩

一起飛揚歌韻

祝我們的香港明天更美好!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的流金歲月
    1972年,《精武門》與《猛龍過江》兩部電影接連上映。拳腳較量間,李小龍凌空而起,一腳踢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為香港電影奉獻了最精彩的武打鏡頭。」;周潤發一雪前恥,與成龍開啟香港電影的雙子閃耀時代。
  • 香港動漫巨人的衰落變遷,大陸市場是救命稻草!
    老夫子,可是80年代的又一個輝煌,腦洞也是巨大,有些梗更是長大後才看得懂的,也會在其中諷刺時弊,現在翻開,依然能感受到濃濃的舊香港風格。火爆程度可是在2001年出了3D真人動畫的,當時很想去看,但拾部君也不過是小學生,沒人給我買票...但現在再看,雖然有當年的金童玉女謝霆鋒和張栢芝,但其實也不過是榨取IP名氣價值的不好看的電影罷了。
  • 港臺電影|《流金歲月》,是時間打磨的光澤,也是歲月間的小美好
    近日,生子後高調復出的劉詩詩和倪妮分別在微博上放出了她們的新劇《流金歲月》的劇照。這部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又將故事線設定在現代的劇情片和1988年,張曼玉鍾楚紅版的同名電影,有什麼異同之處呢?通過主演的幾張劇照以及他們的路透照片,可見端倪。
  • 《流金歲月》:為什麼看了這麼多亦舒,仍舊拍不好亦舒?
    現在的很多內地都市劇都有這麼幾個特點,要麼鏡頭生硬,隨便抓一筆:開頭為了襯託姐妹情深的額頭貼額頭慢鏡頭,確定不是擺拍?要麼情節推進不講究現實邏輯,總有淡淡的瑪麗或傑克蘇味兒。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導演楊凡就拍過一部影版《流金歲月》,找來了最好年紀的張曼玉和鍾楚紅,但改編得更讓人大跌眼鏡:倆女爭一男,但此男是這本小說裡並沒有出現過的「家明」。中途兩人比金堅的情誼因為他受到考驗。甚至有人開玩笑,原來《七月與安生》學的是它,連爭的男人都叫一個名字,家明。而電影《流金歲月》唯一優點大概就是,把女神最美的模樣永遠留在了電影史上。
  • 團圓與分離,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窺探社會變遷下普通人的生活
    2006年12月14日上映的電影《三峽好人》以三峽移民工程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底層小人物在三峽庫區發生的感人故事。在大搬遷的時代背景下,三峽庫區的民眾對全新生活的憧憬以及情感價值觀念的表達,在影片中體現了出來。電影裡的很多場景是現實生活中底層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它用樸素的真實感,反映普通民眾在社會變遷下的命運抉擇,又是賈樟柯導演的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 劉詩詩倪妮《流金歲月》開拍,網友卻說別走張曼玉鍾楚紅的老路?
    4月29日,電視劇《流金歲月》官宣開拍,由導演沈嚴執導,劉詩詩和倪妮搭檔挑大梁雙女主出演,而且該劇還邀請了陳道明老師加盟,青年演員董子健、楊玏、楊佑寧、田雨也會參演此劇。《流金歲月》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香港回歸之前的這個時代大背景下,一對摯友蔣南孫和朱鎖鎖在經歷了世事變化卻依然不改初心,堅守友情的故事。亦舒的這部小說算是她的作品中比較積極的作品了,書中塑造的美麗知性堅強獨立的蔣南孫,嫵媚重情的朱鎖鎖讓人印象深刻。
  • 流金歲月是百合片嗎 流金歲月什麼時候播出一起來看看
    流金歲月是百合片嗎 流金歲月什麼時候播出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03 18:15   來源:查查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金歲月是百合片嗎 流金歲月什麼時候播出一起來看看 《流金歲月》是由新麗電視、瞳盟影視、居正影業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秦雯編劇,沈嚴執導,劉詩詩、倪妮、陳道明
  • 流金歲月:推薦十部經典的香港電影,你都看過嗎?
    導語:推薦十部經典的香港電影,你都看過嗎?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最輝煌的一部分,可以說是名揚海內外。所以才會有這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無疑是華語電影的裡程碑,也是後來香港電影人再難以創造的輝煌。
  • 香港電影中,這三位把「港女」形象發揚光大的女演員,你知道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不給大家介紹電影,不給大家講解電影,不給大家推薦電影,今天小編來談一談香港影片中女性的特有形象,關於香港電影之中的港女形象以及港女代言人的解說。港女這個詞本來泛指香港女性,詞性中立,最初常用於報導標題以求節省空間。
  • 馬家輝:回到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黑皮衣,綠襯衫,偏分髮型,粗糙的真實感,以及混不吝的生命力……許多個瞬間都讓人疑心,他們從上個世紀的香港穿越而來。帶著舊時代痕跡被熱捧的五條人,撞上流行的港風,也召喚出無數沉迷於香港流金歲月的人。群星璀璨的光輝時刻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許多人未至香港,便已經從港片裡知曉淺水灣、彌敦道、油麻地,會說一兩句鍾意、唔會明、你好嘢。那是群星璀璨的光輝時刻,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在高峰期年產兩百多部的轟炸下,香港的流行文化刻進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 《除暴》與「香港悍匪電影宇宙」
    而在港片歷史上,根據香港真實悍匪形象改編的電影曾一度引領港片風潮。盡皆過火,儘是癲狂香港電影的「悍匪往事」「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熟悉港片的朋友大多聽過上面這句話,八個字形象概括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的精神特質,其中犯罪片更是集中呈現此種特質的類型片典範。悍匪片當然是隸屬於犯罪片品類下的一個分支,追溯此類型片源頭,我們得先從梟雄片談起。
  • 《流金歲月》最新劇照,網友:還是張曼玉鍾楚紅版更好看
    官博截圖《流金歲月》是由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改編,原書故事發生在香港的七十年代左右,書中有經歷股災和炒房,這兩件事也是影響兩個女主家境變化的重要因素。蔣南孫的原型是拿過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的著名電影人施南生(徐克導演前妻兼事業拍檔),是真正的名媛,當年一襲紅裙受勳,旁邊是摯友林青霞,賭王繼承人何超瓊也捧場祝賀,但是施南生的氣場確實很絕,竟能和「東方不敗」不分伯仲。據悉,《流金歲月》劇組今日也是發了第一波劇照。
  • 倪妮劉詩詩共同演繹文藝大片《流金歲月》氣質不輸當年的張曼玉
    就在近日,電視劇《流金歲月》的一組劇照剛一發布,就引起廣大網友的強烈興趣,主要是劇中兩大女神倪妮盒劉詩詩同框,十分養眼的一對美女組合引發微博熱搜。其實早在1988年,香港就拍過同名電影《流金歲月》,講述了由張曼玉飾演的富豪妹「蔣南孫」和鍾楚紅演繹的平民妹子「朱鎖鎖」一見鍾情,結為姐妹之交,蔣南孫心直口快,英姿颯爽,朱鎖鎖妖嬈迷人,卻又義氣十足,這樣兩個性格不同的女孩,卻在那一段時光裡互相依偎,一起走過她們的似水年華,在期間她們的友情在突然出現的男人家明下歷經考驗,最後也是情濃似水,經過了那一段流金歲月的洗禮
  • 雙女主全劇沒有一場吵架戲,《流金歲月》雖然魔改,卻遠離了狗血
    最終,影版《流金歲月》因內容平庸埋沒在眾多老電影之中,只留下雙女主的風採。如今劇版《流金歲月》是小螢屏第一次改編這個經典IP, 雙女主由憑藉一張合影俘虜觀眾芳心的倪妮、劉詩詩擔任,一個美豔一個溫婉。雖然沒有大前輩的絕代風韻,但形體一流、氣質一流又個性不同的兩位女明星,絕對是當下最佳選角,官宣時便收穫大量支持。
  • 香港電影最經典的5個鏡頭,第一當屬王祖賢,意義重大,實至名歸
    在經歷了國語、上海話、潮州話後,最能代表香港電影的是嶺南文化的粵語。在一些熱門的粵語電影中,不妨挑選出最能代表香港電影的五個鏡頭。電影中的英雄史詩,暴力美學迅速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也是隔壁韓國的學習模板。而且影片中發哥燒美金來點香菸的鏡頭已經成為香港電影最具標誌性的一幕。就如大衛·波德維爾對香港電影影像風格的評價一樣。
  • 《好萊塢電影》將步香港後塵逐漸沒落,未來世界電影業還得看大陸
    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早已百病纏身,想扭轉乾坤已是枉然!彼時落後的大陸電影行業開足馬力,逆流而上!於是電影從業人員群雄逐鹿,英雄輩出。得益於十幾億人的巨大人口,香港電影,美國好萊塢,大陸一起匯合而三分天下,瓜分這十幾億市場的大蛋糕,一時間百舸爭流而至百花齊放!
  • 1994年的武俠電影《刀劍笑》,為什麼只有劉德華是香港演員?
    因為演員自身的功底,他們打不出李連杰那樣的效果,武打效果全靠鏡頭和剪輯技巧。《刀劍笑》最大的亮點,應該是開場時搞的那個武林十大高手排行榜的頒獎典禮,劉德華那個漫天飛花中緩緩從天而降的出場,簡直帥到沒朋友。當時,正是香港歌壇最鼎盛的時期,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也正是各種音樂頒獎禮上的常客,比如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這個鏡頭,幾乎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 從香港電影情懷 看關錦鵬縱橫捭闔的電影世界
    而這,就要提到我們今天的主角,香港文藝片的代表——關錦鵬。很多業內人士都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解讀關錦鵬,就等於看清楚香港的一個側影」。榮思也十分贊同這個論點。在新老式港風電影矛盾對立,百家爭鳴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宛如「異類」,將人物的愛恨糾纏放置於大時代變遷的宏大敘事體中進行解構,肆意遊走在商業與獨立之間。
  • 90年代香港那些經典電影,重溫經典!
    90年代香港那些經典電影,重溫經典!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時代,很多經典神作都是出自香港。這些電影有的改變了當時人們的愛情觀,有的激發了當時青少年的叛逆思想,可以說當時我們的青春裡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
  • 見證成長的高質量作品,帶你回顧香港電影的流金歲月,港迷必看!
    香港電影作為一代人的經典回憶,帶給我們的不止是感動,更多是一種精神食糧。不管是飽含深意的喜劇片,還是展示俠客驚世駭俗武功的武俠片,都通過一段段情真意切的香港往事透過鏡頭娓娓道來,讓人回味無窮。《黃飛鴻》系列提到港片,就不得不提這部深入人心的《黃飛鴻》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