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企業入選西寧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年來,西寧市通過啟動西寧河湟文化產業園建設、舉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推進河湟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西寧市積極培育壯大非遺產業,通過特色文化旅遊體驗、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等,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此次公示的13家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涵蓋民族手工藝行業刺繡、金銀銅器、雕刻雕塑、工藝品製作、創意產品等種類,扶貧工坊將凸顯文化和旅遊行業「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的成效和作用,擴大就業崗位,為西寧脫貧攻堅提供產業支撐。

馬金福是西寧市玻璃畫非遺傳承人,也是首批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的負責人之一。在玻璃畫的傳承發展中,馬金福不僅繼承了原有玻璃畫的手藝,還自創了3層、5層和7層玻璃畫,使玻璃畫更富有立體感。隨著手工藝品訂單的增多,馬金福幫助更多貧困戶學習傳統技藝,幫助貧困戶就業增收。

「扶貧工坊將通過小創業帶動大就業,西寧扶貧工坊將依託文化資源,將河湟文化元素融入手工藝品製作當中,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實現了傳承文化與脫貧致富雙贏。」馬金福說。

【來源:西海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最全活動安排
    中華文明從黃河起源,源遠流長,湟水河是西寧的母親河,也是黃河在青海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經歲月沉澱,伴生出河湟地區獨有、燦爛、多元的歷史文化。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有效激發文旅消費活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7月17日—10月8日,西寧市將舉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寧夏命名1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
    寧夏命名1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6月10日,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該廳與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命名15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其中銀川市3個,石嘴山市1個,吳忠市5個,固原市5個,中衛市1個。
  • 扶貧工坊一年開出十四家 杭州模式引領黔東南州脫貧致富
    杭州幫扶幹部引入苗繡合作社一年開出14家扶貧工坊雷義丁是黔東南州臺江縣的一個貧困戶。曾因病臥床的她最大的願望是能給孩子們做頓飯,而現在她的目標變成了能為兒子蓋個寬敞的新房子。自此,從偏遠的苗族村寨到貧困戶集聚的易地搬遷安置小區,一家家掛著「媽媽製造」牌子的扶貧工坊相繼成立,苗族繡娘們在家門口就能靠刺繡掙錢。「訂單可以拿回家完成,留在扶貧工坊做的還有額外補貼。每個人平均每個月可以多掙一千多元。」合作社負責人王建明說,如今他手下已有286名像雷義丁這樣的固定繡娘,其中156名為貧困戶。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非遺助扶貧 文化進萬家
    育工藝人才 服務鄉村文化振興    雷山縣西江鎮麻料村是工作站建立的非遺扶貧工坊之一。麻料村曾經也面臨「空心」境況,銀匠紛紛外出闖蕩。為解決這一難題,學校通過開展貴州傳統工藝傳承人群研修班、雷山縣傳統工藝研修班等方式,強化非遺傳承人的能力建設。
  • 文旅部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8日電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特殊背景下,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產業復工復產方面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文旅部與國務院扶貧辦共同印發《關於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的通知》,以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為抓手,指導各地以市場潛力大、帶動就業強的傳統工藝項目為依託,以培訓為重要抓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學習傳統工藝和相關技能,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解決無法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問題。目前,各地的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了力量。
  • 西寧好玩的、好吃的、最嗨的……17日開始
    今年7月17日—10月8日,西寧市將舉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共設置八個板塊51項子活動,其中:主題活動25項,各縣區舉辦活動20項,企業舉辦活動6項。
  • 明天開始,西寧這個藝術節51項活動等你來「解鎖」!
    今年7月17日—10月8日,西寧市將舉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共設置八個板塊51項子活動,其中:主題活動25項,各縣區舉辦活動20項,企業舉辦活動6項。7月至8月,廣泛搜集轄區內青繡能工巧匠和工藝作品,在「河湟手藝人旅遊文化美食節」舉辦期間,設立專門展示區域,全方位展示城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非遺傳承人和傳統手工藝製品企業搭建展售平臺,助推轄區青繡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四)河湟文化燈光秀。
  • 我區擬入選企業13家
    2020年發現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榜單公示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李秀政
  • 門頭溝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正式揭牌 首批48家文創企業入駐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孟竹) 1月15日,門頭溝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在京西智能文創園舉行揭牌儀式。此次揭牌儀式標誌著門頭溝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據了解,2019年12月24日,門頭溝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成立,是門頭溝區文創產業領域唯一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首批就有48家文創企業成為會員單位。
  • 定州這13家企業厲害了,入選省名單!
    定州這13家企業厲害了,入選省名單!河北凱瑞達飼料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上榜!>定州市13家入選第五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定州市順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河北陽光路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鄉裡有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雲南省福貢縣鹿馬登鄉阿路底安置點的傈僳族非遺工坊裡,有張桌子上放了塊「黨員先鋒崗」的牌子,39歲的餘李妹和4個工人正在縫製傈僳族傳統服裝,穿針引線非常熟練。「我是殘疾人,13歲時得了肌肉萎縮症,沒有了力氣。」
  • 青海省新增80家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 手藝香起來 腰包鼓...
    12月8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我省新增80家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此次入選的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通過用工帶動發展的方式,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助力貧困人口增收。  第二批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包括互助土族自治縣晨曦玉雕廠、海南藏族自治州安多藏族服飾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黃南藏族自治州宗拉熱貢畫苑等。
  •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入選《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
    築夢者公益大會是以連結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基金會、公眾等公益領域核心要素,打造一個分享知識成果、探討公益業態、賦能行業發展,具有創新性、針對性和包容性的發展平臺。在大會上發布了由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李錦記醬料集團以希望廚師項目提報的《造血扶智,李錦記以創新思維助力教育扶貧》案例成功入選《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
  • 西寧154戶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
    西寧154戶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 2020-12-07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縣千村行(302)|小作坊變身「大車間」,德格有一本文化扶貧經
    從民間小作坊向扶貧「大車間」轉化,德格縣以文化為「筆」,以傳承為「紙」,持續書寫著一本獨特的文化扶貧經 在欽樂工坊,像布姆和扎西措這樣的手工藝人共53個,其中全職的33人中,有13名是本地的貧困戶,按工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