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怪異!日本昆蟲愛好者分享「大力神甲蟲」

2021-01-10 IT之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導,近日,網上分享的關於大力神甲蟲蛹的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據了解,這種大力神甲蟲一生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成蟲期。同時這種甲蟲的幼蟲要經過至少18個月的休眠才能變為成蟲。

這段新奇的視頻是由一位日本昆蟲愛好者分享的,據了解,視頻中的這個大力神甲蟲正在經過成長的第三階段,雖然它看起來十分的怪異,以至於很多網友都會忍不住地認為這個傢伙可能是來自外太空的生物,但事實上它的確是來自地球。

據這位昆蟲愛好者介紹,幼蟲大概需要兩年的時間來挖洞,並且通過吃腐爛的木頭來儲存能量,一旦它們擁有足夠多的能量,它們就會開始製造自己堅硬的外殼。

據了解,這種甲蟲分布可以在墨西哥南部,南玻利維亞和小安的列斯群島找到,它致命的鉗子可以長到2到3英寸長(約5釐米到8釐米長),有些大力神甲蟲的鉗子甚至會比它的身體還長。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天天都有小歡喜。IT之家

相關焦點

  • 日本福島驚訝地看到奇怪的大昆蟲,像蜈蚣和甲蟲的結合,網友說
    如果你在出租房裡發現這樣的「怪異」,你會害怕嗎?就在幾天前,一位住在日本福島的網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組「恐怖」的照片,在出租屋的牆上,有一隻巨大而奇怪的昆蟲,昆蟲的頭部不僅有一對交叉的大鉗子,而且頭上還有兩個長長的觸鬚,另外,全身黑褐色的外殼讓網友覺得渾身發抖。
  • 日本人熱衷的霸氣大甲蟲,令野生種群慘遭禍禍
    圖片:Gombe / Wikimedia 雖然日本文化自古就與昆蟲聯繫,但熱愛大型甲蟲的文化相當「現代化」。這股風潮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深受著名的日本現代文化——特攝片和漫畫(手塚治虫的筆名就得自他對昆蟲的熱愛)的影響。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不如看看這本《MOVE圖鑑:昆蟲》,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11大類1200多種昆蟲,完全稱得上是「捧在手裡的昆蟲博物館」。這本《MOVE圖鑑》配有600多張真實的自然界微觀照片,全部出自昆蟲研究者、專業攝影師,讓真實的昆蟲鮮活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和孩子第一次以微觀的視角看昆蟲,發現很多昆蟲擁有超越人類想像的奇特外形和怪異長相。這隻降臨的外星人,其實是在馬來西亞的錐頭螳螂。
  • 爬行速度最快昆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讓昆蟲難於逃走
    在動物世界中,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是公認的速度第一,獵豹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20公裡每小時,但實際上很多動物瞬間速度都能很快,只不過受限體型,讓它們看起來跑不遠,例如昆蟲界,爬行速度最快昆蟲之一的——虎甲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
  • 到日本很值錢的甲蟲!一隻最高或達500美元,得冠軍可賣數萬美元
    不說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那就是日本。這兩個地區可以說相差甚遠,為何讓「犀牛甲蟲」變成稀有物種,最後還去了日本。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些捕獲「犀牛甲蟲」的人是將它賣個日本,然後日本當地人用它當寵物或者參加甲蟲摔角比賽,所以說用處還是比較奇特,日本昆蟲愛好者還是挺有「娛樂方式」的。
  • 安裝在甲蟲上的照相機拍攝昆蟲冒險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微型無線攝像頭,它足夠輕,可以被活甲蟲攜帶。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從這種昆蟲身上獲得靈感,創建了低功率的攝像系統。這使得相機可以像甲蟲一樣左右觀察和掃描環境,並捕捉高解析度的全景圖像。為了節省電池壽命,研究人員在系統中加入了加速計,這樣它只在甲蟲移動的時候拍照。這樣,相機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可以工作6個小時。
  • 非洲戰鬥力超強的大王虎甲蟲:能幹掉老鼠和蜥蜴
    甲蟲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數億年時間,但是在食物鏈當中,甲蟲一般被認為是最低檔的一級,它們不但會被鳥類捕食,還難逃蜥蜴和老鼠的血盆大口。但是在神奇的非洲大陸上,卻生活著許多神秘而巨大的甲蟲,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大王虎甲蟲。
  • 科學家研製半機械昆蟲:向甲蟲肌肉植入電極
    北京時間4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家近日通過向甲蟲肌肉中植入電極,從而可以精確地控制甲蟲的行走。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半機械昆蟲可以用於幫助人類完成許多複雜的任務,如間諜偵察、災難搜救等。
  • 日本人有多愛甲蟲,玻利維亞國寶甲蟲賣到瀕危!
    然而,仍有民眾持續偷偷捕捉甲蟲,設法賣到日本。馬馬尼說,為了確保甲蟲活著抵達日本和其他海外市場,他每隔一天就會給甲蟲洗澡,以保持它們的整潔。馬馬尼利用客運將甲蟲送到秘魯的中間人那裡,再由中間人負責空運至日本。他說,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尋找撒旦大兜蟲以來,他已經利用這個模式向日本出口了約七百多隻甲蟲。此外,他有時也會運送幼蟲到國外,幼蟲更容易瞞過機場海關人員的眼睛。
  • 【芭樂活動】日本超級甲蟲名家首度駕臨中國 蟲蟲特工隊再度來襲!(免費)
    4月23日~4月24日,大連自然博物館將舉辦「甲蟲總動員」主題展。活動首日將有數十位甲蟲專家及資深愛好者親臨現場,與孩子們分享甲蟲飼育經驗和心得,帶領大家探索甲蟲世界的奧秘,體驗與甲蟲交朋友的樂趣。本次活動更有日本超級甲蟲名家河野博史首度駕臨中國,喜愛的蟲蟲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昆蟲,可以成為孩子們的終極教學工具嗎?
    我們還發現了144個無脊椎動物,包括昆蟲,蠕蟲,蜘蛛和甲殼類動物,例如螃蟹和蝦。最常見的昆蟲是蝴蝶,其次是甲蟲和蟑螂。接受調查的教師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說,他們不喜歡在教室裡放昆蟲或蜘蛛,因為他們喜歡其他動物。十分之一的人說這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昆蟲。
  • 中國最大甲蟲飼養基地在麗水
    這些都不是保護動物哦,全都是可以飼養繁殖的觀賞性甲蟲。覺得甲蟲離我們太遠對不對?90年代的少年們,你們一定看過一部日本電視劇《鐵甲小寶》。風靡大江南北的:啟動超級變換形態!萌萌的卡布達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獨角仙 現在回想一下,從卡布達到金龜次郎,到甜多利娜是不是以甲蟲為原型的?
  • 世上現存最大十類昆蟲 泰坦甲蟲總長20釐米(圖)
    【搜狐科學消息】昆蟲在生態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昆蟲也是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我們通常所認識的昆蟲是中小型到極微小的無脊椎生物,但實際上也有特別巨大的,據說在石炭紀時期出現有七十公分翅距的大型蜻蜓。近日,國外一家網站為我們盤點了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十類昆蟲。  1、泰坦甲蟲(Titan beetle)  泰坦甲蟲是目前所知的生活於南美亞馬遜雨林中最大的一種甲蟲,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蟲種類之一。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拿到《MOVE圖鑑 昆蟲》繪本時,我被「嚇到了」,第一,這是一本很厚的繪本,裝幀設計非常精美;第二,細緻、逼真的圖片,細節都拍的清清楚楚;第三,專業的團隊。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出版,原版作者來自日本甲蟲協會、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為知識保駕護航。標本實拍圖和昆蟲生態攝影作品均由昆蟲研究者、專業攝影師提供。為什麼要讓孩子讀這本書?
  • 愛喝果汁的小甲蟲
    甲蟲其實是兜蟲,也可理解為金龜總科,那麼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腮金龜、糞金龜等等,也可都列在金龜總科內,也就是說此類都可以稱其為"兜蟲"。甲蟲分布 以最普遍的獨角仙為例,廣布於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國外有朝鮮,日本的分布記載。在林業發達、樹木茂盛的地區尤為常見。當然不同中來的甲蟲分布各不相同,此處將金龜科的獨角仙分布情況列出供大家參考。
  • 甲蟲和飛蛾各有什麼樣的小宇宙?讀完這本昆蟲圖鑑就明白
    偶然一次,攝影藝術家列文·比斯(Levon Biss)和自己的孩子透過顯微鏡觀察一隻普通的步甲蟲時,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畫面,於是,有了全新的創作靈感。今天,我們推薦的《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就是由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列文·比斯合作推出的。
  • 和牧野一起養甲蟲
    大家好,來個簡單的開場白,小弟牧野,一個對甲蟲痴迷地無法自拔的甲蟲愛好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遇到甲蟲,並且如何開始飼育甲蟲的經歷。在我分享圖文的過程中,大家有問題隨時提問即可。小學時,我的床頭經常放著一本昆蟲小手冊,裡面兩隻鍬形蟲和獨角仙深深吸引了我,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小種子,深深盼望著能得到一兩隻這麼酷炫的甲殼蟲。加上往後的日子裡,經常在日本動漫和影視劇中看到獨角仙的影子(比如鐵甲小寶裡的卡布達原型就是一隻獨角仙),而從沒在身邊看到過,所以到17歲我還一直以為甲蟲這生物只有日本才有。
  • 潛水甲蟲:神秘的脊椎動物掠食者
    然而,他們只想到要防範體型較大的捕獵者,卻忽視了潛水甲蟲(俗稱龍蝨、水龜子)這類嬌小的捕食者。通常情況下,捕食者的體型比它們的獵物大,就像捕食昆蟲的兩棲動物。雖然已經有研究報告了捕食者比獵物體型小的案例(比如螳螂吃蜥蜴),但科學家還是認為這種現象比較罕見。然而瓦爾迪茲懷疑,科學家低估了昆蟲的捕食行為。
  • 日本出現「昆蟲零食販賣機」蚱蜢、蠍子、蜘蛛多款任君挑選
    許多國家有吃昆蟲的文化,但對於無此風俗的人們是一件需要鼓起勇氣的事。在日本亦無吃蟲的習慣,但有人竟看到路邊擺設販賣用昆蟲製成的零食販賣機,一包賣臺幣三、四百元,很多人認為太貴了。
  • 這個暑假期最IN的網紅打卡聖地—廣州生態昆蟲藝術展
    超千物種!兩萬多件標本!五千多個活體展示!30萬+人流量!佔地五千平!132名專業工作人員團隊歷經190天時間耗資千萬傾情打造!!!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生態盛宴!強勢回歸!傳說在恐龍時代之前就有一種昆蟲,那時的甲蟲一個體長3米到4米,至於甲蟲該種生物誕生了多少年和它們為什麼變小至今還是一個謎,小科學家們,準備好了嗎?所有的疑惑都能在2019第二屆廣州生態昆蟲藝術展一一為你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