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系列1:為全面侵華,日本百天內進行11次全國總動員
1937年7月7日,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盧溝橋事變」。在其後的8月至10月份,在短短不到100天的時間裡,日本為全面侵略中國,先後進行了高達十一次的全面動員,幾乎是「傾巢而出」。
第一次動員。「七七事變」後的第3天,即1937年7月11日21時40分,日本即以《應第一號》給駐朝鮮師團的第20師團下達緊急動員令,13日為緊急動員第一日,15日第一期緊急動員完畢,17日從龍山出發,由鐵路輸送,18日到達天津、唐山、山海關附近集結。其第5、第6、第10師團以7月29日為動員第一日,自8月10日至14日,每日一個師團,從神戶運送至天津塘沽。
第二次動員。同年8月10日,又緊急動員國內三個師團,自15日至20日間到達天津附近。至此,日已動員規模達兵員約30萬、馬匹9萬7千。
第三次動員。8月14日,對第3、第11、第14師團等下達第三次動員令(稱之「動第三號」),以16日為動員第一日。至此,日動員規模已達43萬8千人。
第四次動員。8月30日為動員第一日,第16、第108、第109師團、獨立機關槍3個大隊、輕裝甲車3個中隊、獨立山炮兵第一聯隊、獨立重炮兵第六聯隊、獨立野戰重炮兵第八聯隊、野戰高射炮隊12大隊等。
第五次動員。9月1日,下令動員早已準備中的第101師團、獨立工兵第十一聯隊、野戰高射炮隊一隊等,9月3日為動員的第一日。
第六次動員。9月9日,下令動員第9、第13、第18師團以及臺灣守備隊和野戰重炮兵第5旅團、獨立野戰重炮兵第15旅團等,9月10日為動員的第一日。
至1937年10月12日,日本已先後下達了多達第11次的全國總動員令。第11次動員令中,動員部隊為第10軍司令部、第114師團、獨立機關槍第八大隊、獨立山炮兵第二聯隊、獨立工兵3個聯隊、後備步兵12個大隊等,動員第一日是1937年10月13日。
至1938年1月18日,日本國內已是實行「國家總動員體制」。
在此之前的1937年12月13日凌晨,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已被日軍合圍、破城、蜂擁而入,發生了始於1937年12月13日且長達6周時間之久的南京大屠殺,其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滅絕人性,世所罕見。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系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