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俱樂部商業營收「天花板」,國安申花一年能掙多少錢?

2020-12-15 懂球帝官方

中超是中國第一職業體育IP,南都將一系列報導的方式,聚焦中超聯賽的商業價值。

6月8日第一期報導,我們探討了中超整體的商業規則與潛規則,即中超聯賽採用集體招商、平均分紅的模式,同時,各俱樂部冠名和胸前廣告又基本給了母公司,真正可獨立運營的「自留地」很少。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4家中超俱樂部的商業營收能力,理論上是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的上限。本期我們對比北京國安和上海申花兩家中超傳統豪門,對中國其他職業俱樂部而言,京滬豪門的處境是一種現實狀況下的「理想狀態」。

北京國安

或許是中超俱樂部的「天花板」

拋開企業屬性極強的廣州恆大不談,理論上,北京國安可能是最容易拉到贊助的中超俱樂部。它的有利因素包括:傳統豪強的底蘊深厚;已經融入北京成為城市文化一部分;首都經濟市場夠大;沒有實力接近的同城對手來長期分享北京市場(北京人和初來乍到,還缺乏影響力)。

2019賽季,除了母公司中赫集團,北京國安在市場上自主招攬的贊助商品牌多達26個。國安俱樂部商務總監徐雲龍告訴南都記者:「由於俱樂部在北京甚至全國範圍內的較高品牌影響力,很多贊助商是主動找到俱樂部溝通商業合作事宜的。」

當然國安俱樂部也會積極開拓市場,主動出擊與一些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品牌探討合作機會。

「這幾年北京中赫國安的品牌影響力逐年上升,加之俱樂部本身所具有的底蘊,使俱樂部的商業價值獲得了很多企業的認可。不過,有些贊助商也會綜合考量自身需求,最終決定是否進行贊助,像市場成熟度、地域接受性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贊助商的決策。」徐雲龍說。

對於一些主動想打入北京市場的品牌,國安似乎是一趟極好的車。日本便利店品牌LAWSON很早已大規模進入上海,進入北京卻很低調,他們希望藉助國安擴大自己在首都的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

LAWSON與國安的合作深入到了產品層面,比如旅客會在北京大興機場出發大廳的便利店裡看到國安的衍生品。有球迷在網上曬出過羅森便利店裡的國安蛋糕。「對方比較看重我們龐大的球迷基礎,跟中超其它俱樂部相比我們確實有一些優勢。」徐雲龍說。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和北京國安的合作能說明後者在首都的底蘊。2019年8月,國安和招行聯合推出了有國安隊徽的借記卡,到現在已經出了1萬多張。國安在首都銀行屆似乎頗有市場。除了招行,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也是他們的贊助商。

據南都記者了解,排除中超整體招商分紅及母公司中赫輸血。2019賽季,不算胸前和背後廣告兩處極具價值的商務資源,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自主招攬的贊助金額在6000萬元出頭,是中超在獨立招商層面獲取贊助收入最多的俱樂部之一。

衍生品銷售和比賽日門票是俱樂部另外兩塊日常收入。徐雲龍告訴記者:「我們工體的實體店,100多平米,但它主場比賽日的銷售額,高峰能將近30萬元,而且有一點,(球迷多、地方太小)很多人進不去。球迷文化衍生品算起來,銷售額單賽季1200萬元以上。」

國安比賽日,工體周邊販賣綠色球迷用品的地攤經濟活躍。徐雲龍說:「這兩三年我們球迷的購買習慣已經轉變,更多的會選擇購買官方產品。這一點,申花之前比我們做得更好,但我們通過這兩三年的努力,在購買渠道、商品開發、設計多樣性等各方面進行有的放矢的補強,已經改進了很多,這也是球迷開始選購正品的重要原因。」

國安的衍生品開發在中超走在前列。工體某酒店大堂門口都有球員玩偶自動售賣。徐雲龍告訴記者:「近兩三年我們開發產品比較快,已經有300多個種類。包括zippo火機之類的潮牌,以及北京文化概念的東西。其實我們現在更多的還是助威類產品,比如圍巾、觀賽服等等,但我們的目標是把我們的品牌融入到市民生活中。」

2019賽季,北京國安和廣州恆大是中超僅有兩家主場平均上座人數超過4萬人的俱樂部。南都記者了解到,工體2019年的票房僅次於擁有中超最頂級流量的廣州恆大,在4500萬元左右。

工體票價在中超其實不算高,2019賽季的三擋套票價格分別為850元、950元、1200元,可看除了足協杯決賽和亞冠淘汰賽以外的全部比賽。同為傳統豪門的上海申花,沒有亞冠比賽,但球票價格是國安的兩倍以上,三檔分別為2680元、1980元、1280元。

徐雲龍解釋道:「申花門票比我們高,是因為他們有唯一一個專業足球場。如果我們要提高門票,我們要提高體育場的硬體條件,提升服務質量,為球迷創造更好的觀賽環境。」
 
接下來兩年工體進入改造期,國安不得不暫時搬到附近的球場,不管是豐臺還是奧體,球場容量都只有工體的一半,而且交通遠沒有工體那麼便利。徐雲龍估計:「換場地的影響很大,票房收入可能減少50%。」
 
2019賽季,加上中超分紅、俱樂部自主招商收入、比賽日門票收入以及衍生品收入,據估算北京國安的商業收入在1.8億元人民幣左右。
 
國安把球衣胸前廣告位給了母公司,球衣背後廣告目前還沒有進行售賣,根據國安公開的刊例招商價目表,這兩處價值1.5億元。很多俱樂部賣出廣告位的實際價格遠低於刊例價,但據記者了解,國安的胸前廣告在實際上已經能夠談到這個數目,只是他們最終決定暫時把位置留給母公司中赫。理論上,國安一年的商業收入最高可以接近3億5000萬元。
 
國安方面還認為俱樂部的營收能力某種程度上受場地限制。徐雲龍說:「在先進的職業聯賽裡,比賽日收入是很重要一塊。但全中超目前只有建業有自己的主場,比賽日的營銷限制太多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能看出中超俱樂部營商環境受限——跟歐洲聯賽或者K聯賽、J聯賽不同,出於綜合因素考量,中超的比賽現場不允許賣啤酒,而那正是球迷群體需求量很大的東西。

上海申花

一種現實狀況下的「理想狀態」

跟國安一樣,上海申花擁有同樣出彩的豪門底蘊以及高度市場化的城市商業氛圍,但有兩點不如國安,一是申花近些年聯賽和亞冠成績相對差一些,二是上海有成績更好的上港強勢崛起。

但申花在上海是受寵的。申花俱樂部商務負責人奚鳴元告訴南都記者:「賽季內,基本每天都會受到通過各種渠道來主動聯繫合作的品牌方。不過申花對於贊助商的背景及品牌具有一定要求,知名品牌肯定為俱樂部首選,當然俱樂部也會按市場動向的變化嘗試符合當下市場需求、球迷需求、潮流需求的品牌進行合作,嘗試不同的可能。」

申花是中國足壇在商業呈現上最與國際接軌的俱樂部,也是球衣胸前廣告歷史最豐富的俱樂部。從日本音響品牌KENWOOD,到電器品牌夏普,到荷蘭的飛利浦行動電話、中國移動通信,申花球衣胸前廣告位一直受知名品牌青睞。

綠地入主後,申花球衣胸前廣告保持展現綠地自己的形象,理由跟國安一致,那是母公司品牌的重要出口。不過,申花把背後廣告賣給了三菱重工空調。申花的贊助商收入裡,背後廣告是贊助額度最大的一塊

比起在國安贊助商名目裡能同時看到招行和建行,在申花的贊助商背景板上能同時看到兩個電梯品牌更讓人驚訝。奚鳴元說:「三菱電梯和通力電梯在行業內肯定是競爭對手,但作為俱樂部贊助商,在未籤署排它條款前提下,肯定可以同時引進相關競爭企業作為合作夥伴,而這也更加說明了俱樂部在品牌商心目中的價值。」

與很多俱樂部的贊助合作夥伴只提供物資不同,申花對贊助的需求更直接。「按申花現有商務招商規則,贊助商95%為現金贊助,5%為資源互換,純物資贊助暫不開啟。」奚鳴元說。

申花的贊助商數量常年穩定在25到30家之間。據南都記者了解,2019賽季申花俱樂部獨立招商的贊助收入接近3000萬元左右,虹口票房收入在2800萬元左右。

虹口雖然票價貴於工體,但容量幾乎只有一半,同時2019賽季申花聯賽成績較差,只徘徊在保級區,虹口場均上座人數只有2萬出頭,整整比國安少2萬人,所以全年票房只有國安的60%左右。

申花的衍生品銷售前些年一直是中超最佳,正版球衣銷量長時間遙遙領先,但近兩三年已經被國安和恆大追上。不過跟國安一樣,申花的衍生品收入目前也還只是俱樂部整體商業收入的零頭。

2019賽季申花的賽季自主商業收入在5800萬左右,加上中超公司分紅,申花2019賽季的年商業收入大概在1.2億元左右之間。

如果賣出球衣胸前廣告位和臂章廣告位,以申花身處國內經濟第一大城市的優勢,及其多年來通過不斷引進大牌外援所打造出的國際知名度來判斷,不會比國安低太多,預計申花的年商業收入理論上可達2.2億元左右。

在底蘊相似的情況下,申花的商業體量低於國安,很重要的原因是近10年球隊的成績遠不如國安穩定,已不被視為真正的頂級強隊。強勢崛起的上港對上海市場的瓜分也是客觀存在的。

除傳統商業市場之外,還要注意到各地方政府對職業俱樂部不同程度的支持。職業球隊是城市體育名片,自帶城市宣傳效應,政府的支助和獎勵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據南都記者了解,近幾年,北京國安平均每年能從市體育局(政府)拿到2000萬元左右的支助。上海政府雖然對職業俱樂部的中超資格沒有保底資助,但對冠軍卻有獎勵。上港在2018賽季贏得中超冠軍,獲得了3000萬元的獎勵。2019賽季申花贏得足協杯冠軍,也能得到2000萬元的獎勵。

加上這部分收入,根據估算,國安在2019賽季的外部總收入為2億左右,申花在2019賽季的外部總收入為1.4億左右。

據記者了解,中超分紅之外能實現的自主收入,大部分俱樂部與京滬豪門相去甚遠。國安、申花是中超傳統豪門,富力、深足則是中超中、下遊球隊代表。

下一期我們將對比富力和深足的商業架構,繼續展現中國一線城市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商業生態。

南都記者 豐臻

相關焦點

  • 國安俱樂部股權變更也難「留名」,申花有望成為特例
    2020年底,中超聯賽最棘手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各俱樂部隊名的更換,按照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變革要求,各俱樂部在12月31日前要提交符合要求的中性化隊名,只有通過了審核才能如期註冊報名參加新賽季的中超比賽。
  • 「國安國安,北京國安」或成絕唱——中超強制俱樂部改名為何引發爭議
    「限薪」是人心所向,推行難度不大,短期利益受損者的「吐槽」亦無礙大局,但球隊「改名」涉及相對複雜的「足球文化」,俱樂部和球迷自然希望能有兩全之策延續已經生根發芽的「足球傳承」。過去一周,多支球隊的鐵桿球迷組織行動起來,想方設法「保全」已經形成多年且深入人心的「隊名兒」——12月6日晚,上海申花藍魔球迷俱樂部、河南建業紅魔球迷俱樂部、北京御林軍球迷會、浙江綠色旗幟和津門虎翼5家球迷群體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稱一刀切」,聲明表示「我們以我們的名字為榮」。
  • 中超13隊更名無懸念,國安申花新名浮現,亞泰要修改
    2021年1月,中超冬窗轉會正在進行,由於新環境下投資限額和限薪力度加大,各俱樂部在冬窗已經沒有太多想法,更多的是求穩,保持現有配置便是最佳選擇。對於整個聯賽來說,目前最大的焦點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變革,按照計劃,各俱樂部的中性化隊名已經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了提交,足協將在2021年1月15日之前全部完成審核。
  • 北京國安與上海申花兩支中超球隊為何在亞冠賽場的表現判若雲泥
    昨天晚上的亞冠聯賽,北京國安與上海申花兩支中超球隊出戰,國安五連勝,提前小組第一出線,申花恥辱的與對手戰平,小組出線基本無望。 何以至此? 一,結果是實力的體現。 國安小組的對手實力偏弱,而且對手人員的嚴重短缺。
  • 魯能國安成歷史?中超冠名一刀切僅一隊合格 足協面子工程害死人
    十一月二十五日,由中國足協牽頭的中超投資會議在北京召開,據《足球報》稱,這次會議的重點是降低工資,同時將俱樂部名字中性化提上日程,但職業聯賽沒有詳細討論,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採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像國安、魯能、建業、亞泰等用了十幾年甚至20多年的俱樂部,也因為帶有明顯的企業屬性而被要求改名字,就連申花這樣的企業實際上都不存在,實際上已經變成中性的名字,這一次也難逃消失的命運,中超16支球隊中,大連人也符合要求。
  • 中超BIG4亞冠小組賽點評:國安「最閃亮」 恆大令人唏噓
    2020亞冠聯賽東亞區小組賽4日晚全部戰罷,中超BIG4喜憂參半。北京國安以E組頭名身份強勢晉級,上海上港位列H組第二也順利出線,上海申花和廣州恆大則被淘汰。上海申花傷兵滿營仍血戰到底,遺憾出局場面悲壯,「王者之師」廣州恆大主帥指揮失當,窩囊出局,令人唏噓。
  • 堅持留用「國安」隊名,俱樂部已做好變更股權準備!
    昨天,中國足協在2020年中國足球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再次明確了有關中超球隊中性化更名的細則。據了解,原本被強制要求同樣需要更名的北京國安俱樂部將繼續堅持申報」國安「的名字。為了保留住這個可以代表北京足球的圖騰,國安股東甚至已經做好變更股權的準備。
  • 扎心啊上港盈利2000萬恆大虧19.4億,中超俱樂部真是冰火兩重天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經過專門的會計事務所審核的,除非像康美藥業這樣的公司做假帳虛報營收,否則年報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上港是國企,在資本市場裡國企是很少做假的財務報表的,因此上港俱樂部年收入20億是很真實的。
  • 中超引援動態:魯能籤世界盃國腳 國安鎖舊將
    不過,相比而言,中超16強則沒有閒著,他們在過去的那段時間裡,也積極行動起來招兵買馬,通過引進內外援來補血,以加強球隊在中超的競爭力。可以肯定,隨著各支球隊內外援的重新整合,接下來的中超聯賽競爭會更加慘烈。以下是截至到7月12日為止,16強在內外援引進的情況。
  • 記者:魯能、國安、建業全得改中性名,中超僅大連人合格
    記者:魯能、國安、建業全得改中性名,中超僅大連人合格 足協今日在蘇州召開聯賽會議,商討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降薪事宜
  • 申花、國安都要改名?球迷怎麼說?
    申花、國安都要改名?球迷怎麼說?但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有些球隊的名字叫了二三十年,建設「百年俱樂部」的百年大計,差不多走了五分之一,所謂的足球文化的「傳宗接代」,剛有了第二、第三代接班人,像這樣的俱樂部,也要改名嗎?比如,上海申花,北京國安,河南建業……等等?上海申花要改名?古語說「必也正名乎」,這是一點不錯的。現代足球在中國的傳播,是從大學開始的,南洋公學對聖約翰。
  • 中超四強亞冠形勢分析:國安爭第一,上港出線有望,申花命懸一線
    北京時間11月28日,亞冠小組賽第四輪已經全部結束,中超四強本輪搶眼,戰績是3勝1負,只有上海申花輸給了東京FC,其餘的球隊都贏了對手,其中恆大和上港則是贏得了日本的球隊,四輪比賽下來,中超四強的晉級形勢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區分,國安成績最好,已經提前晉級,其他三支球隊的晉級形勢也是存在著差異
  • 中超五強俱樂部新隊名確定:老隊員最簡單,同城兄弟不甘落後
    最近,最受關注的當屬中超俱樂部更名的事情,根據足協的要求,中超絕大多數球隊的名字都是不規範的,其中老隊員也面臨更名的危機,包括建業、申花、國安和泰達,這些中超老隊員在當屬國安和泰達時,反應最強烈,但足協堅持一刀切,表示為了證明公平公正,所有俱樂部必須統一標準,老隊員也不例外。
  • 國安申花雙雙告捷,越發顯得恆大不思進取了
    老球迷北京國安和上海申花又贏球了,而且國安在本屆亞冠比賽中已經是三連勝了,申花上一場雖然輸了,但這一場比賽抓住了機會,把日本東京FC掀翻了。本屆亞冠的四支中超球隊,上港也有贏球,唯有廣州恆大僅有一場平局,而且相比三支其他中超球隊,恆大的表現令人難以滿意,整體低迷,感覺還沒有從輸給江蘇蘇寧的比賽中完全掙脫出來。無論是球員鬥志,還是拼搶能力,都難以彰顯這是一支中超8冠王的球隊。北京國安連續地贏球,也終於讓人們看到了國安永遠爭第一的一種執著追求。
  • 符條件"申花"兩字可繼續沿用 多家俱樂部面臨改名
    雖然有一家名叫「申花」的企業,但該企業與申花俱樂部的投資方綠地集團沒有任何關聯,與參加聯賽的這支申花隊也沒有任何關聯。足協新政公布後,申花俱樂部方面確認,「申花」的名稱不用更改:「投資方綠地集團下屬沒有用申花命名的企業,所以『申花』是合格的。請大家保持情緒穩定。」按照足協要求,俱樂部中性名稱從明年起就要執行。
  • 房地產大亨演繹中超戰國七雄 恆大難一枝獨秀
    自從上賽季中超聯賽結束以來,申花方面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問題,關於上海申花俱樂部易主的消息沸沸揚揚,甚至一度準備搬遷到雲南昆明。直到1月30日,綠地集團斥資1.5億元人民幣收購申花,最終上海申花留在了上海,與此同時,為申花服務了7年的投資人朱駿離開了球隊。  綠地集團入主中超聯賽,無疑會帶動中超新的燒錢熱潮,因為綠地集團的經濟實力,要比目前中超最風光的廣州恆大還要強大。
  • 中性名要求公布:國安不行申花沒問題,上港撿漏可改為上海足球隊
    在俱樂部名稱中性人規範和要求中規定:一、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二、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國安」將告別中超:無奈棄用28年金字招牌,足協鐵面無私
    儘管中超已經進入了休賽期,但有關下賽季的討論卻一直在持續,主要焦點包括兩個,一是再度限薪,繼去年底限制薪水後,今年再次降低標準,國內球員的薪水將至稅前500萬元,外援降至稅前300萬歐元;另一個則是俱樂部改中性名,此事兩年前就曾提到過,如今開始正式實施,不過對於國安、魯能、泰達等老牌球隊來說,此前版本可以延續,現在也要面臨改名
  • 中超改名悄然進行,國安恆大新名字曝光,毫無創意引發球迷熱議
    北京時間11月30日上午,據國內媒體最新報導,北京國安俱樂部已經重新為球隊註冊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北京FC。國安的這個新名字一出來,立即引發了外界一片熱議。
  • Blue Passion 對申花的意義何在?(再潑點冷水)
    雖然有兩次奇蹟般的冠軍,但多少都是靠著申花的那股特定時間才會上頭的精氣神搶下來的,這可以代表申花可以達到的高度,但絕對不是申花的真實實力,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在去年,申花又多了一座極具分量的冠軍,本賽季申花又重返亞洲賽場,申花在新賽季的陣容配置上,絕絕對對的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基於以往俱樂部的過往,以及這些球員又正好大多沒花什麼錢,又都算是剩菜(雖然絕對不差),所以儘管很多球迷都對申花的未來多了一份期待,但依然心中存有質疑,甚至有部分球迷對於這半年的操作還不以為然。所以,才會有了這種聲音,相信俱樂部也完全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