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王培堯)8月18日,第三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在京正式啟動,本屆大賽以「無界」為主題,該活動是中法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
據大獎賽組委會秘書長胡欣介紹,「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於2016年正式設立,並已成功舉辦兩屆,旨在匯聚全球優秀藝術家,推動陶瓷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融合與創新發展,促進當代陶瓷藝術的國際交流。正因如此,「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已成為中國「一帶一路」重大戰略下非常重要的文化藝術項目之一。
自秦漢以來,通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探索開拓,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相繼形成,東方文化與文明得以傳至絲路沿線所到之處。陶瓷,不僅是藝術家與工匠智慧的珍貴結晶,也是中華藝術的燦爛瑰寶。它不僅僅是器物、是藝術品,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它見證了中華文明在歲月滌蕩中的持續蛻變與不斷豐盈。與此同時,它也成為引領東方文化走向世界和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載體。「白瓷」從泉州一路踏浪前行,衝破無數艱難險阻,最終乘風破浪抵達大洋彼岸。它以「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初次亮相便令西方世界為之傾倒,中法兩國之間的緣分隨之悄然展開。
798藝術區文創產業創始人王彥伶先生以「最中國、最世界、最藝術、最當代」來形容「中國白」大獎賽的珍貴意義,並表示,「中國白」大賽為全球陶瓷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平臺,把全世界的陶瓷藝術家、愛好者緊密相連的同時,提高了中國陶瓷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白」是從中國文化出發,由中國的材料和色彩提煉出來的詞彙詞,是西方國家用來了解中國代表中國審美的詞彙。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白明在發言中說道,我們現代人只是看到了瓷器的精美,但我們的祖先早在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不僅認識了的泥土純粹的品質並且賦予它深一步的美學價值,產生了瓷,廣銷海外享譽世界。
「大賽的主題『無界』,不僅僅是針對展覽、比賽和藝術家們對創作手法、材料的認識以及創作過程中所有的想像力,更針對的是人與人的交流、有文化與文化的交流和國家與國家的交流。越是在疫情期間,藝術的教育意義和平意義就顯得更加重要,無界這個主題就顯得越有人文意義和人性意義。」白明補充道。
在談到「中國白」作為一個非常少有的由中國舉辦的國際性高水平陶瓷藝術大賽,它會對中國的陶藝家,特別是青年陶藝家產生什麼影響時,白明回答記者道,中國瓷器的美學意義在宋代之後已經很難超越了,那麼我們當代人,包括青年藝術家,在這個陶瓷的國度裡首先要做的是學習,向先輩學習,向西方學習,再回到內心去挖掘陶瓷對於個人的意義。傳統不僅要繼承,更要創新,這也是我們「中國白」的初衷,為年輕人、為年輕藝術家,也是為了國家和世界藝術的未來。
[ 責編:廖慧]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