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中簡介
周思中,原名周平。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陶瓷發展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文學博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2018.9-2019.3),教育部全國高校藝術學理論指導委員會委員(2018-2022),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設計藝術委員會理事、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西省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經歷:
1979~1983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歷史學學士;
1983~1991: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文博館員;
1991~1994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文學碩士;
1994~2002: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宣傳出版部副編審;
1997~2000:中國教育電視臺《展覽大視野》策劃人、總編導;
2002~2003: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學院教授,副院長;
2003~2006: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文學博士
2007~2020: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藝術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美術學系主任,近現代陶瓷發展理論研究中心主任。
2018.9~2019.3: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問教授
2020.9~今: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
《四季山水系列之春山圖》釉上彩瓷板
《四季山水系列之夏山圖》釉上彩瓷板
《四季山水系列之秋山圖》釉上彩瓷板
《四季山水系列之冬山圖》釉上彩瓷板
《山中問道瓷板》釉上彩
《紅日山水》高溫釉中彩 瓷板1
《紅日山水》高溫釉中彩 瓷板2
《宇宙01》高溫色釉 二尺六瓷板
《宇宙02》高溫色釉 瓷板
《萬年青》高溫色釉 二尺六瓷板
《聖者之晨》 二尺六釉中彩瓷板
《路得拾穗》 二尺六釉中彩瓷板
《廊橋秋聲》釉中彩盤
《沁園春夢》釉中彩盤
《丹桂飄香》釉裡紅青花 尊瓶
《魚石樂》青花釉裡紅 短頸瓶
《綻放瓶》青花釉裡紅
《秋桂圖瓶》青花釉裡紅
《有魚圖》青花釉裡紅 膽瓶
《杜鵑花水墨畫》一尺二
藝·術·成·就
一、研究專長為藝術史、設計藝術史、陶瓷藝術考古研究。
在藝術、陶瓷考古學研究、教學、創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主持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大典·藝術典·陶瓷分典》等國家以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十餘項。專著《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被譽為行業內權威之作。《中國陶瓷設計思想史論》,在陶瓷領域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把研究為現實服務的使命感。《陶瓷強國論: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特區的建設與作用研究》(2014年江西省景德鎮陶瓷文化協同創新項目成果)一書,是我國「國家陶瓷文化區」概念的最早倡議者及推動者,為當前「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在景德鎮的落實作出了積極貢獻。研究專長為藝術史、設計藝術史、陶瓷藝術考古研究。在藝術設計史、陶瓷學研究、教學、創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二、在教學方面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
培養藝術學、考古學研究生41人,培養博士生3人、本科生不計。在學校開設專業、文化等課多門,授道傳業,工作盡心盡責,在學校及社會有較好的社會影響。2009、10、12、17年獲景德鎮陶瓷學院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10年6月,獲中國教育界聯合會評定的2010年度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1年8月,獲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骨幹教師」榮譽稱號。近十年來,在國外英國劍橋大學、倫敦、韓國學術團體,國內北大、清華、北航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物館,全國收藏家團體,文博機構舉辦陶瓷文化講座達六十餘次,為向全球推廣中國陶瓷學術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並在中央電視臺、江西、景德鎮等電視臺,中宣部學習強囯平臺上作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藝術專題多集。
三、在陶瓷藝術創作方面
2014年2月25-3月7日,《光風霽月:周思中陶瓷藝術展》在北京北航藝術館舉行。近年來為推動學院派藝術作出自己的努力,參予了在法國大皇宮、美國聯合國總部、韓國等及北京等國內外學院派陶瓷藝術展。藝術作品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很高的學術藝術探索性,也是目前陶瓷藝術學院派中較活躍的創作主體之一。2011年6月,獲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2011年度民族文化影響力人物」榮譽稱號。
1、主要論文
(1)《海上商旅—從埃及福斯塔特遺址論中世紀中西陶瓷貿易》《中國陶瓷》1989/5期中文核心期刊,獨著
(2)《縱論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之異》。《首屆國際陶瓷學術論文集》1990《景德鎮陶瓷》一卷四期,獨著
(3)《諸美的集成—論工藝美術》見《中國科協首屆青年學術年會入選論文集?交叉學科部》,中國科技出版社1992年4 月,獨著
(4)《瓷都的危機—對當代景德鎮陶瓷藝術的評論》,臺灣《雄獅美術》以重要文章刊出,見《雄獅美術》 1993/3期,獨著
(5)《琺瑯器在中國的演變》《中國文物報》1993/3/28,獨著
(6)《魂歸何處(陶藝評論)》(英文)《中國工藝品》1993/11期,獨著
(7)《論材料與工藝美術》見《工藝文化研究》山東美術出版社 1993年1月,獨著
(8)《從一點一滴做起?李當歧和他的服裝設計學研究》《裝飾》1993/3期
(9)《中國的工藝形象—論中國器物藝術發展歷程及基本特性》(上)《景德鎮陶瓷》第四卷三期,獨著
(10)《中國的工藝形象—論中國器物藝術發展歷程及基本特性》(下)《景德鎮陶瓷》第四卷四期,獨著
(11)《CI研究》《中國機械企業管理》1994/6期,獨著
(12)《CI的起源及發展背景》《中國機械企業管理》1994/9,獨著
(13)《CI構成》《中國機械企業管理》1994/10,獨著
(14)《中國器物的造型設計》《裝飾》1995/1期中文核心期刊,獨著
(15)《周國楨陶藝評論》《中國文化報》1995/12/27獨著
(16)《為物所役的現代文明》《北京青年報》1996/3/25第11版,獨著
(17)《陳景潤 一個時代的反思》《中國貿易報》1996/5/10第1版獨著
(18)《歷史與文化的吶喊—敦煌隨想》(一)《中國經濟時報》1996/11/12第11版獨著
(19)《歷史與文化的吶喊—敦煌隨想》(二)《中國經濟時報》1996/12/3第11版獨著
(20)《論文博教育與文化主權》《中國書畫收藏》2003/6第二作者
(21)《一項重要的文化工程》《裝飾》2004/5中文核心期刊,獨著
(22)《中國紋樣的歷史與內涵》《光明日報》2004/7/1《書評周刊》第一版獨著
(23)《中國藝術設計中的偽概念》《美術觀察》,中文核心期刊,2004/8,獨著
(24)《論中國藝術品拍賣強勢市場的形成》,《收藏家》2004/8獨著
(25)《藝術品拍賣的強勢市場與文博教育的弱勢供給》2005/7、《文物天地》獨著
(26)《誰摘走了瓷都的桂冠》《中國陶瓷》2005/4 中文核心期刊獨著
(27)《用物?觀物?造物~從一種新視角來看設計與藝術》2005/8《裝飾》中文核心期刊獨著
(28)《被高產壓垮的奢侈品?論當代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嚴峻困局》2005年9月1日刊《新周刊》210期獨著
(29)《傳統瓷藝在後現代的艱難行走》2005年10月《2005年首屆國家陶藝教育年會論文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獨著
(30)《當金魚遭遇了鯨魚!?論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生產困局?景泰藍篇》2006年3期《文物天地》獨著
(31)《研究現代民間陶藝的「活地圖」》2006年9期《藝術》總21期獨著
(32)《陶藝教育與人類雙手、頭腦及品格的發展》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首屆國際陶藝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6/10獨著
(33)《康熙瓷胎畫琺瑯款式及「年款的激勵效應」》《東南文化》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2006/10獨著
(34)《康熙瓷胎畫琺瑯的造型及紋飾研究》、《中國工藝美術研究》(創刊號)、2007/5期獨著、
(35)《清代御窯六大特點之一、之二:藝術創造的「新勢能」與陶政上的「皇家品味」》《紫禁城》、2007/8獨著
(36)《清代御窯六大特點之三、之四:更專業的督陶官與更自由的工匠》《紫禁城》、2007/9期獨著
(37)《清代御窯六大特點之五、之六:「影子窯場」與「財出內府,不擾地方」》《紫禁城》、2007/10期獨著
(38)《從年制到御製:權力的緩慢滲透與控制》《紫禁城》2008/3獨著
(39)《歐洲畫琺瑯與清宮瓷胎畫琺瑯》《紫禁城》2008/7獨著
(40)《明清史籍中的景德鎮瓷業圖像研究》《陶瓷研究》2009/4期,第24卷,第二作者。
(41)《一個瓷業城市的誕生與興衰》《瓷器》、《瓷都晚報》主辦、2009/5獨著
(42)《論彩繪瓷的發展及意義》《美術與設計》中文核心期刊2009/06期獨著
(43)《歷史學與藝術史學》《邊界與範式:第三屆中國高等院校藝術史學年會論文集》389-385頁、2009/10獨著
(44)《作為手工陶藝課程的勞動教育》、《中國陶瓷工業》2009年增刊。第一作者
(45)《歷史學與藝術史學的結構》《裝飾》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2010年/01期
(46)《耶和華對約櫃的藝術設計》《創意與設計》2010/01期。
(47)《清宮瓷胎畫琺瑯的名稱沿革與燒造時間、地點考》《陶瓷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總31卷。第一作者
(48)《清宮早期瓷胎畫琺瑯小考》、《鑑寶》、2010/04期、90-95頁。獨著
(49)《雍正一年燒六十五件琺瑯彩-周思中談清宮瓷胎畫琺瑯》《鑑寶》、2010/04期、獨著
(50)《中國彩繪瓷藝術的經濟作用及文化意義》、《中國新教育研究》(51)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2010年08月出版。389-401頁。獨著
(52)《景德鎮:藝術家的湧入與新契機的形成》、《中國陶瓷》藝術版、中文核心期刊2010/10
(53)《宋至清代景德鎮陶瓷觀音造像初步研究》、《中國陶瓷》藝術版、2010/10第二作者。
(54)《「他者」和「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文藝爭鳴》、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2011/1期、69-71頁、獨著。
(55)《一部清末民初重要的陶瓷專論力作、論陶雅的價值》、《裝飾》、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2011/2期、72-74頁。第一作者。
(56)《清中期後官窯彩繪瓷中的御窯廠圖像研究》、《中國陶瓷》、中文核心期刊、2011/7期、第一作者
(57)《天價琺瑯彩瓷的仿製史》、《收藏投資導刊》2011/8月號、18-21頁、獨著。
(58)《清宮琺瑯彩瓷上的罌粟花》、《中國陶瓷》藝術版、2011/9期、59-61頁。第一作者。
(59)《圓明園的園居生活與雍正瓷胎畫琺瑯花鳥繪畫風格-對圓明園琺瑯作考證》《圓明園》學刊第11期(2011年)
(60)《中國古代官窯的發展及御窯的性質特點探析》、《督陶官文化與景德鎮》、44-54頁、江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61)《中國御窯的性質特點探析》、《中國陶瓷》藝術版、2011/12期。
(62)《學院派的作用》、《中國陶瓷》藝術版、2012/04期。
(63)《中國古代琺華器的發展演變及工藝特徵》、《中外美術研究》、2012/5期,第二作者。世界華文傳播媒體協會核心期刊、美國高等院校唯一中文美術期刊。香港新聞出版社出版。
(64)《窯神新造:唐英在景德鎮的御窯新政與風火仙崇拜》,《創意與設計》、2012年第3期(總第二十期)第一作者。
(65)《「哥哥洞窯」到「哥窯」 的名稱演變及文獻考察》、《美術與設計》、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
(66)《哥窯的歷史及文獻考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年古陶瓷科學技術暨國際討論會論文集》、115頁
(67)《錢大統的瓷畫「讚美詩」》、《陶瓷收藏》2012年10月。4-5頁。
68、《紅瓷:1966-1980景德鎮陶瓷藝術小考》、《薪火相傳:景德鎮1949-1980年瓷器藝術》、北京藝術博物館編、北京出版集團公司、2013年5月、158-170頁。
(68)《從吉州窯彩繪海水紋看民眾匯聚成海的哲思》《中國教育改革論叢》蔣少昀主編、西苑岀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561-562頁
(69)《景德鎮白瓷的發展歷史》《2013韓中白瓷研討會論文集》、見《2013韓中陶瓷藝術交流展》合刊、2013年9月,財團法人韓國陶磁財團發行、第239-253頁、中韓雙語。在韓國研討會上作主旨講座。
(70)《高劍父與景德鎮「中華瓷業公司」》、 《嶺南畫派在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嶺南畫派紀念館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11月、319-334頁、第一作者。
(71)《設計藝術的思考:用物、觀物、造物》、《2013年第二屆中國中部設計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設計藝術》、江西美術出版社、2013、12總第4輯5-8頁。
(72)《琺瑯彩瓷上的界畫研究》《中外美術研究》、2013年12月,總第九期,第二作者。
(73)《新中國陶瓷藝術體制的轉變及創作主題-以方雲峰為例》、《陶瓷學報》、第35卷第一期、2014/2、中文核心期刊、中囯科技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92-102頁。
(74)《建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特區」 的構想》、《景德鎮文化》、2014年第2期,中國文史出版社。16~21頁。
(75)《清瓷胎畫琺瑯的藝術及文化》、見徐田華主編《珠山講壇:瓷器、瓷業、瓷都》,2014年8月,江西人民出版社187~195頁。
(76)《陶瓷藝術的興衰與政治經濟的關係及生產特點》《中囯陶瓷》藝術版2014/09
(77)《劉新園的貢獻》、《中囯陶瓷》藝術版2015/4
(78)《邛崍窯考察記》、《西部陶藝》2015/03,23-27頁。
(79)《清宮瓷胎畫琺瑯》《讀者欣賞》2015年03期
(80) 《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與景德鎮的未了瓷緣(上)(下)》《景德鎮文化》、2014年第3期、第4期,中國文史出版社。
(81)《靈魂的起舞:論宮浩欽最新創作的航空畫》《藍天鐫美:宮浩欽航空繪畫作品選》、航空工業出版社、北京、2014年10月第一版
(82)《陶瓷藝術的火與冰》《創作評譚》、2015年第1期,39-41頁。
(83)《專家建議構建「國家陶瓷文化特區」》 在《人民日報內參》2015年3月6日普刊第303期釆納刊出。
(84)《田自秉與20世紀中國工藝史學》《裝飾》CSSCI期刊、中國藝術類核心期刊、2016年第1期
(85)《發展中國御窯文脈,建設「國家陶瓷文化特區」的思考》《中國陶瓷》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11期
(86)《清官窯彩繪瓷中的御窯廠圖像研究》、《世界遺產·景德鎮遺產》、2016/增刊
(87)《劉新園在陶瓷考古學上的貢獻》、見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編《紀念劉新園先生文稿》、文物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105-110頁
(88)《「國家陶瓷文化特區」的思考》、《世界遺產·景德鎮遺產》、2017增刊
(89)《清代御窯廠陶冶圖像研究》、《明清官窯研究》、華齡出版社、2017年9月156~167頁。
(90)《景德鎮城市的歷史特點、制瓷體系及發展戰略》《遺產與保護研究》《景德鎮文化遺產保護暨御窯廠遺址申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年增刊。
(91)《中國瓷器文明在世界的崛起》《文化傳播》2018年第一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2)《從全球文化、技術、資源角度看中華瓷器製造文明》《南方文物》2018年第二期,CSSCI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2018)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4)。
(93)《清代廣州外銷畫中的中國窯業圖像》《美術與設計》(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雙月刊)2018年第五期CSSCI擴展版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2018)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4)。
(94)2019年2019年11月5日、6日在紫微文房、中國政法大學藝術法研究公眾號;11月7日、9日在新浪江西、今日頭條刊發《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重大目標和宏偉使命》一文。
2、著作
(1)周思中著《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2008年4月,20萬字,文物出版社出版。
(2)周思中著《中國陶瓷設計思想史論》,2012年12月,37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3)周思中主編《中國陶瓷名著校讀》、2016年6月,71萬字,高等學校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4)周思中(第一副主編)《中華大典·藝術典·陶瓷藝術分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出版工程項目、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十一五」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劃之首、國家出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2015年5月第一版,255萬字,嶽麓書社出版社。
(5)周思中著《陶瓷強國論: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特區建設及作用研究》,2017年10月,20萬字,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四、榮譽獲獎情況:
1992年 論文《諸美的集成》入選中國科協舉辦的首屆全國青年學術年會
1993年 獲日本平山鬱夫獎
2004年 論文《視覺的社會關係分析》獲清華大學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2004年獲清華之友~04年度法鼓山人文獎學金
2005年獲清華之友~05年度法鼓山人文獎學金
2009年獲景德鎮陶瓷學院2009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9/10陶藝作品《金色大地》獲景德鎮「唐英杯」第七屆陶瓷藝術百花獎優秀獎
2010年6月,論文《論彩繪瓷的發展及意義》獲中國教育界聯合會評定的第四屆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0年6月獲中國教育界聯合會評定的2010年度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1年6月論文《耶和華對約櫃的藝術設計》獲第二屆中國民族文化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2011年6月獲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2011年度民族文化影響力人物」榮譽稱號。
2011年8月獲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2012年10月獲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12年10月陶藝作品《曠野晨曦》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首屆和諧杯民族宗教藝術陶瓷設計大賽「提名獎」。
2012年12月論文《清中期後官窯彩繪中的御窯廠圖像研究》獲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景德鎮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13年5月論文《「哥哥洞窯」到「哥窯」的名稱演變及文獻考察》獲2013年度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
2013年5月獲中國教育改革研究會2013年度「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師」稱號。
2013年10月陶藝作品《三魚圖》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頒發的2013復興之路中國夢陶瓷技藝大賽三等獎。
2014年10月27日應邀在重慶參加國際陶瓷設計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會上作了《從清代琺瑯彩瓷的設計看榮昌陶業的發展》的主題發言,聘為十大榮昌陶發展顧問之一。
2016年10月被江西省文化廳聘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2016年12月27日景德鎮陶瓷大學 「我的育人故事」師德主題徵文比賽周思中的《在教書育人中陶冶成聖》榮獲二等獎。
2017年6月周思中繪畫作品《紅梅報春圖》榮獲中共景德鎮珠山區委宣傳部,珠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的「喜迎黨的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紀念建黨96周年書法繪畫優秀作品稱號。
2017年11月27日周思中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張星《1949年後景德鎮瓷業空間演變研究》獲2016年全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18年3月被江西省教育廳聘為江西省高等學校美術學大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8年5月獲景德鎮陶瓷大學2017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聘為全國高校藝術學理論指導委員會委員(2018-2022)。
五、教學情況:
主持本科、研究生課程:《考古學通論》、《藝術考古學》、《中國古代畫論》、《中外設計文獻選讀》、《中國美術史》、《中國陶瓷史》、《清代陶瓷專題》、《文物博物館學》、《西方藝術史研究》、《藝術文化學》、《美學經典名著選讀》、《民族藝術考察》、《陶瓷考古遺址調查》、《藝術品市場》本科生《國畫基礎》、《畢業論文寫作》《論文指導》等。招收藝術學藝術考古與藝術品鑑定、藝術文化產業研究方向,美術學陶瓷藝術歷史與理論方向,設計藝術學 設計藝術歷史與理論方向,考古學及博物館學陶瓷考古、陶瓷鑑定、文物與博物館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已培養及正帶博碩研究生40餘名。多名研究生獲學校研究生特等或優秀獎學金,並在專業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取得優秀的教學成績,2017年11月27日、周思中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張星《1949年後景德鎮瓷業空間演變研究》獲2016年全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講課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尊敬和喜愛。
六、陶藝作品
1、2009/10陶藝作品《金色大地》獲景德鎮「唐英杯」第七屆陶瓷藝術百花獎優秀獎
2、2011年10月,周思中策劃並組織了《秋色綻放:2011年學院陶瓷精品展》在河北石家莊開幕。周思中作專場講座《中國陶瓷藝術品鑑賞》,並有《秋色綻放》、《夢裡江山》等十九件作品參展。
3、2011年11月,高溫色釉《紅山》四條屏瓷板參加中國北京第六屆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特邀學院派教授陶瓷藝術展,作品悉被國內收藏家收藏。
4、福桶瓶《天行健宇宙創世紀》、《光之創世紀》系列瓷板刊登《中國陶瓷》藝術版、2012/04期。
5、2012年5月,高溫色釉瓷板《光之創世紀》參加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景德鎮陶瓷學院師生作品展。作品見其畫冊。
6、2012年6月,作品高溫色釉《光之創世紀》在北京萬隆2012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5.1萬元成交拍出。
7、陶藝作品《秋色綻放》等刊《中國陶瓷》藝術版2012/06期。
8、2012年7月,作品《光之創世紀夜與晝》高溫色釉瓷板在2012年中國風學院派陶瓷藝術作品專場拍賣會上以8萬元成交拍出。
9、陶藝作品《天行健》色釉瓶刊登古劍鋒教授九秩晉一華誕特刊,見《不老松》香港新聞出版社2012年9月。61頁。
10、陶藝作品《曠野晨曦》、《祝福滿滿》、《山海雄關》等刊登《陶瓷收藏》2012年10月,總003期。71-72頁。
11、2012年10月,陶藝作品《曠野晨曦》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首屆和諧杯民族宗教藝術陶瓷設計大賽「提名獎」。
12、陶藝作品《萬年青》、《山海雄關》參加2012年第四屆北航藝術館「文脈氣韻」當代藝術雙年展。作品見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所:《文脈氣韻第四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雙年展》畫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2/10第一版58、59頁。
13、2012年11月,高溫色釉瓷板《宇宙》參加2012中國《首屆陶瓷藝術創新作品展》,作品見《首屆陶瓷藝術創新作品展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14、2013年6月27日、陶藝作品青花釉裡紅《新宇宙》冬瓜瓶義捐《大愛瓷魂情系雅安》2013景德鎮市文藝界義捐義畫作品專場拍賣會並成功拍出。
15、2013年10月2-25日,青花釉裡紅《魚躍龍門》大罐、《三餘圖》箭筒陶藝作品參加在韓國舉辦的中韓陶藝家陶藝雙年展。
16、2013年10月18日,青花釉裡紅《三餘圖》箭筒陶藝作品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中國夢」首屆陶瓷技藝創新大賽三等獎。
17、2014年2月25-3月7日,《光風霽月:周思中陶瓷藝術展》在北京北航藝術館隆重舉行。北大、清華等知名教授、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高校學生參加觀看了展覽,並予以高度評介。新華社、新浪、搜狐、雅昌、藝術中國都予以報導。
18、陶藝作品《繁花似錦》鬥彩瓷板入選2014年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展,刊《中國陶瓷工業》增刊(2014年10月),106頁。
19、陶藝作品《金秋拾穗》等五件作品刊《瓷器·瓷都晚報》瓷博會百家爭鳴特刊(2014年10月),238~241頁。
20、陶藝作品《青花釉裡紅有魚瓶》入選濂溪杯·中華周氏書畫名家邀請展,刊該展作品集。見《濂溪杯·中華周氏書畫名家邀請展》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11月,60頁。
21、陶藝作品《日出東方》入選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的《國瓷精萃·首屆全國優秀陶瓷藝術作品展》,該展於2014年12月10日在北京文聯大廈舉行,並在11日中華文化名人創作基地現場創作《日出》釉彩瓶,受到歡迎。
22、陶藝作品《生生不息釉下五彩瓷板》刊登《崢嶸歲月紅色官窯》畫冊,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
23、陶藝作品《秋水長天青花釉裡紅瓶》刊登《中外美術研究》,香港新聞出版社2015年8月第13期
24、2015年9月8日至16日,隨中國陶瓷代表團訪問法國及義大利,陶藝作品《魚躍龍門青花釉裡紅瓶》參加了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藝術館舉辦的世界手工藝美術雙年展。
25、2016年10月17日至24日,陶藝作品《日出東方》等四件作品參加了景德鎮瓷博會舉辦的《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展》。陶藝作品《三秋桂子》、《宇宙02》、《大貴圖》、《丹桂飄香》、《紅日山水》刊李文躍主編《藝聚珠山陶瓷藝術作品集》,香港.中國科學藝術出版社,第31至35頁,2016年10月第一版。
26、2016年12月21日至23日,陶藝作品《三魚圖》參加了在美國的聯合國總部和國際文化中心的《雅瓷秀色:景德鎮陶瓷大學教師作品展》。
27、2016年12月28日,周思中《日出東方》陶瓷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證書ZL201630558028.7。
28、2017年10月17日至24日,陶藝作品《魚躍龍門》等多件作品參加了景德鎮第十四屆瓷博會舉辦的《藝聚珠山第二屆陶瓷藝術展》。陶藝作品《三秋桂子》、《宇宙01、02》、《大貴圖》、《丹桂飄香》、《魚躍龍門》刊李文躍主編《藝聚珠山陶瓷藝術作品集》,香港.中國藝術出版社,第32至36頁,2017年10月第一版。
29、2019年6月18日至21日,陶藝作品《清暑圖》參加了在英國劍橋大學、法國大皇宮舉辦的景德鎮陶瓷藝術巡迴展。
七、講座:
1、2010年4月27日,周思中在淮南師範學院《「融天工之美,創人間之珍」清代琺瑯彩》講座。
2、2011年9月9日,周思中在石家莊舉辦「景德鎮陶瓷學院派陶瓷藝術精銳作品展及《中國御窯精品藝術賞鑑》講座。
3、2011年5月21日,周思中在武漢滙豐銀行為文物藝術品高端客戶主講《中國御窯精品藝術賞鑑》講座。
4、2012年9月9日至10日,由國家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主辦,廣西自治區價格認證中心、廣西收藏家協會等聯合承辦的首屆《陶瓷價格評估師》資格證書培訓班在南寧開班,周思中教授主講《中國近現代陶瓷鑑定及價格評估》。講義由主辦單位刊發。
5、2013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115周年校慶青瓷主題展研討會上,周思中教授主講《宋瓷的設計思想》。
6、2013年8月25日,周思中教授受邀在哈爾濱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財物價格認定培訓班講授《陶瓷藝術品的鑑賞及價格》課程。
7、2013年9月27至10月2日,隨中國陶瓷代表團訪問韓國。周思中教授還應邀在陶瓷節中韓白瓷研討會上發表《景德鎮的白瓷發展歷史》演講。
8、2013年12月18日周思中在2013年第二屆中國中部藝術設計國際研討會上作了《賈伯斯的設計時代》的主題發言。
9、2014年3月22日,在景德鎮佳洋《全國古陶瓷培訓班》講《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10、2014年3月26日,作客《珠山講壇》講《清代琺瑯彩瓷藝術》,景德鎮電視臺作了專題播出。
11、2014年5月16日,景德鎮市規劃局特邀進行《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特區」之探索》陶瓷文化講座。
12、2014年9月29日,受邀在江蘇淮安2014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作了《古代中國運河漕運與官窯陶瓷運輸研究》的主題發言。
13、2014年10月27日應邀在重慶參加國際陶瓷設計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會上作了《從清代琺瑯彩瓷的設計看榮昌陶業的發展》的主題發言,受到榮昌有關的重視。
14、2015年1月18日受邀為北京大學中國歷史文化與藝術品鑑藏高級研修班講《清代琺瑯彩瓷》課程。
15、2015年3月14日受邀為席殊書屋陶瓷文化月至南昌講《清代琺瑯彩瓷與景德鎮》講座。
16、2015年3月28日受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之邀為湖南醴陵中國陶瓷藝術論壇作《清代琺瑯彩瓷與當代彩瓷業發展》專題講座。
17、2015年7月3日,在景德鎮佳洋《全國古陶瓷27屆培訓班》《清代琺瑯彩瓷》講座。
18、2015年9月22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主辦「景德鎮傳統手工藝復興與轉型的人類學研究」學術研討會作《高劍父在景德鎮之中華瓷業公司》主旨發言。
19、2015年10月28日在北京圓山大酒店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第33期文物鑑定班講《中國近現代陶瓷》《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20、2015年10月29日,在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講《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21、2016年1月10日、2016年3月12日在北京圓山大酒店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第34期、35期、36期文物鑑定班講《清代青花瓷十講》《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22、2016年10月17日在明清官窯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清代御窯廠的圖像研究》學術報告。
23、2016年10月23日在廣州南方非物質文化培訓基地為文物鑑定班講《中國近現代陶瓷》《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24、2016年12月28日在第四屆中華周文化交流大會上發言《宋代周執羔的生平及歷史貢獻》。
25、2016年12月28日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作文博考古系列講座《清代琺瑯彩瓷的藝術思想》。
26、2017年3月20日在北京圓山大酒店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第38期文物鑑定班講《清代青花瓷十講》《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27、2017年3月22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十八世紀清宮瓷胎畫琺瑯的藝術史》講座。
28、2017年4月12日為國家藝術基金《景德鎮民間青花瓷技藝傳承與創新》研修班主講《景德鎮青花發展史》課程。
29、2017年9月1日,應景德鎮文化遺產保護暨御窯廠遺址申遺學術研討會的邀請,周思中在會上作《發展中國官民窯競爭機制建設國家陶瓷文化特區》的發言,受到與會國內代表的歡迎。
30、2017年9月29日,應第九屆海峽論壇?首屆建窯建盞文化暨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的邀請,周思中在大會上作《宋代湖田窯類建窯的黑釉瓷研究》的主旨發言,受到與會國內外代表的歡迎。
31、2017年11月15日,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之邀,周思中在高研學術坊「北航高研論壇」 做《文化、技術與資源:中國瓷器製造模式的世界化》學術講座。
32、2017年11月18日,受第五屆中華周文化交流大會組委會之邀,周思中在會上做《周朝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大影響》的大會主題發言。
33、2017年11月20日,受廣州南方非物質文化培訓基地為文物人才班之邀,講《元明清青花瓷》《清代琺瑯彩瓷》專題講座。
34、2017年11月30日,受景德鎮陶瓷大學國家藝術基金非遺項目之邀,周思中做《中國瓷器製造的文化、技術及資源模式》學術講座。
35、2017年12月11日,受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之邀,周思中做《中國瓷器製造模式在世界的崛起》學術講座。
36、2017年12月26日,受西南林業大學設計學院之邀,周思中做《中國瓷器製造模式在世界的崛起》學術講座。
37、2018年3月21日至24日,為國家藝術基金《陶瓷藝術理論人才》景德鎮陶瓷大學研修班主講《景德鎮近現代陶瓷藝術風格及流派》課程。
38、2018年3月28日,受西安培華學院學設計學院之邀,周思中做《中國瓷器製造模式在世界的崛起》學術講座。
39、2018年3月23日上午,為國家藝術基金《瓷畫藝術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景德鎮陶瓷大學研修班主講《中國繪畫的氣與韻》學術講座。
40、2018年3月25日下午,為國家藝術基金《瓷畫藝術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景德鎮陶瓷大學研修班主講《中國繪畫簡史》學術講座。
41、2018年3月31日,為國家藝術基金《粉彩瓷繪技藝術創新人才培養》景德鎮陶瓷大學1期研修班主講《清宮瓷胎畫琺瑯》學術講座。
42、2018年4月25日,為國家藝術基金《瓷畫藝術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景德鎮陶瓷大學研修班2期主講《中外繪畫簡史》學術講座。
43、2018年4月27日,為國家藝術基金《粉彩瓷繪技藝術創新人才培養》景德鎮陶瓷大學2期研修班主講《清宮瓷胎畫琺瑯》學術講座。
44、2018年5月20日,為景德鎮瓷道講壇主講《陶瓷強國論:中國如何從陶瓷製造大國到設計品牌強國》學術講座。
45、2018年6月6日,為河北美術學院主講《陶瓷強國論:中國如何從陶瓷製造大國到設計品牌強國》學術講座。
46、2018年6月9日,為國家藝術基金《墨彩技藝創新人才培養》研修班主講《中國陶瓷的設計思想及文明基礎》學術講座。
47、2018年6月16日,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古代陶瓷落灰釉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釉及落灰釉的工藝啟示》學術報告。
48、2018年8月17日,為來自北京、廣東、四川的青少年景德鎮遊學班主講《青花瓷的歷史及裝飾工藝》課程。
49、2018年9月1日,為湖南藝術品收藏家協會主講《清宮瓷胎畫琺瑯》學術講座。
50、2018年10月26日,在英國倫敦為美好生活讀書會主講《中國陶瓷的文明基礎》學術講座。
51、2018年10月28日,在英國倫敦為全英華人收藏家協會主講《清代琺瑯彩、洋彩及粉彩》學術講座。
52、2018年12月7日,在英國劍橋大學主講《文化、技術、資源 從全球史角度看中華陶瓷文明》學術講座。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艾倫麥克法蘭教授、《玻璃的世界》等著作者蒞臨講座並參加討論。
53、2019年2月21日,在英國倫敦明愛學院主講《宋景德鎮湖田窯的黑釉瓷》學術講座。
54、2019年3月6日,在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陶瓷史課程上宣講《宋景德鎮湖田窯的黑釉瓷》學術觀點。英國著名中國陶瓷史學家、東方陶瓷學會主席畢宗陶垂聽宣講並予以讚許。
55、2019年4月4日,為國家藝術基金《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研修班主講《文化、技術、資源 從全球史角度看中華陶瓷文明》學術講座
56、2019年4月26日,在《義大利加德尼亞中國陶瓷文化之旋暨中意陶瓷文化學術交流會》上發言中國與歐洲及義大利的陶瓷交流。
57、2019年5月18日,在深圳大學召開的《教育部藝術學理論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上發言「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
58、2019.6.29日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舉辦的第二屆考古文獻學學術研討會上作主題發言。
59、2019年10月13日,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的《教育部藝術學理論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三次工作會議》上發言「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
60、2019.10.26參加「藝聚珠山·瓷繪新時代」建國七十周年陶瓷藝術展及學術研討會發言
61、2019年11月17日為浙江龍泉「中國的杯子」開發者大會的發言《杯子的設計思想》。
62、2019年11月25日,為南京群學書院學員主講《清宮瓷胎畫琺瑯》學術講座。
63、2019年12月15日,在中央戲劇學院主辦《綜合性大學與藝術學專門院校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發言「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
64、2020年6月9日,在寧波大學古陶瓷藝術學院主講《宋元景德鎮的黑釉瓷》學術講座。
65、2020年8月29-30日,在上海御承堂講座《明清彩瓷:琺華彩、素三彩、古彩、琺瑯彩、洋彩、粉彩》。
66、2020年10月19日,在景德鎮瓷博會《實驗區建設下景德鎮陶瓷藝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上的作主旨發言《融匯世界陶瓷遺產 重鑄中國藝術精神》。
67、2020年10月24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明清之際外銷瓷研究」學術研討活動上發言《16-20世紀英國對中國陶瓷從審美藝術到科學研究的變遷》。
八、影視活動
1、1997至2001年間,在中國貿促會宣傳部的支持下,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創辦國內第一個展覽電視資訊欄目《展覽大視野》,策劃編導展覽電視節目五十餘期,專題片十餘部,製作節目3000多分鐘,為宣傳國內外重大展覽的新產品、新技術,推動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製作的淮河水汙治理的專題片曾受國家領導人鄒家華的注意。
2、2014年1月2日起,景德鎮電視臺一套《陶瓷視界》播出周思中《國家陶瓷文化特區之探索》系列專題節目,引起相關反響。
3、2014年4月15日,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作中央電視臺探索欄目專題釆訪拍攝,專題講琺瑯彩瓷。中央電視臺作了專題播出。
4、2016年3月22至27日,由周思中參與採訪的《秘藏之琺瑯迷霧》由CCTV10套《探索發現》欄目《秘藏》五集系列紀錄片播出。
5、2019年11月8至9日,由周思中主講江西衛視四套《滕王閣大講堂》《景德鎮的崛起》上、下集,播出後創造了該欄目的最高收視率。
6、2019年11月1至29日,由周思中主講中國大學MOOC《中國陶瓷文化》18,19,29,30講開講
7、2020年4月4至13、21日,由周思中主講景德鎮電視臺《創意景德鎮》《高劍父與景德鎮之「中華瓷業公司」》上、中、下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