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作為共享經濟曾經的代表,ofo此前也曾有著一段叱吒風雲的光輝歲月,但是當燒錢換未來的道路面臨無人接盤的窘境之後,2018年的冬天在ofo總部大樓之下人山人海,堪比春運現場的排隊退款隊伍,也讓這家企業此前描繪的童話迎來了破滅的時刻。在此之後,創始人兼CEO戴威用一句「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開啟了ofo接下來掙扎求生的後續。
ofo如今已失聯
但在掙扎了20多個月後,ofo選擇了「躺平」。日前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顯示,ofo如今已經處於「查無此司」的狀態,在其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APP,以及一切公開渠道的地址中,都已經無法找到公司的蹤跡。而這也意味著在最鼎盛時期足跡遍布21個國家,擁有2億用戶的共享單車巨頭,看起來終於要被畫上句號了。
然而在ofo幾乎「人間蒸發」的同時,沉默多時的戴威發布了一條朋友圈,這次他並沒有談及其一手創立的ofo,而是在慶祝新生命的到來,並表示,「升級了,努力做個好奶爸」。但在他進入人生新階段的同時,ofo卻面臨著幾近消失的局面,這一枯一榮之間,顯然也頗為令人尋味。
目前外界認為,當ofo被現金流壓垮之後,它的氣數或許就已經用盡。有消息顯示,如今排隊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戶依然超過1600萬人,即便是以最低99元的押金來計算,其中所涉及金額就超過了16億元。但這還僅僅只是用戶方面,事實上ofo還欠著很多上遊供應商的錢。
那麼,如今的ofo有錢還給大家嗎?顯然是沒有的。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40次,被下發限制高消費令247次,終本案件227起,涉及未履行金額超過5.09億元。在這其中,終本案件是一個法律術語,指的是法院的執行案件,由於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裁定暫時終結執行程序並做結案處理,待發現財產後繼續恢復執行的一項制度。
當法院的執行庭都表示ofo名下已無財產可供執行,只能將其主要負責人戴威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顯然也意味著這家企業已經拿不出任何錢來還給供應商或用戶了。
但ofo之所以還吊著一口氣並未破產,一名曾經的供應商在相關媒體採訪中透露了玄機,他表示,「只要公司不破產清算,可能還有點希望拿回點錢」。事實上,按照我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7條規定的破產清償順序,在企業破產後首先要清償的是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之後是所欠稅款,最後才是債權人。
ofo開啟「變廢為寶」為主題的自救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有觀點認為,如果可能,ofo或許會一直拖到天荒地老。而其之所以能夠在2018年陷入融資困境後,一直掙扎到現階段才進入「人去樓空」的狀態,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或許正是因為ofo本身還是有一些可供利用的價值,也就是超過1600萬的前用戶,也就是現任債主。畢竟用戶規模是衡量網際網路企業實力的核心指標,而1600萬的付費用戶群體所代表的價值,夏然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但相比其他網際網路企業,ofo如今的用戶群體情況則有所不同,畢竟這部分用戶的忠誠度已經趨近於零,一旦拿回押金就會毫不猶豫的離開。面對這樣一群不讓人「省心」的用戶,ofo方面則開始了一場以「變廢為寶」為主題的自救活動,試圖將這些債主的剩餘價值壓榨到最大。
對於還被ofo欠著押金的用戶來說,其實現在最合理的解決方案,是不要再想要收回沉沒成本。因為可能從一開始,ofo就可能沒準備也沒能力給所有人退錢,押金只是ofo給用戶的「棍子上的胡蘿蔔」。畢竟無論是給P2P理財引流,到讓微信公眾號變身營銷號,還是讓APP變身返利商城,這一切都需要依靠足夠的用戶規模,也就是流量才能實現。更何況,由於目前與ofo打官司的主要是供應商而不是用戶,因此這也就導致用戶除非達到極為苛刻條件之外,其他的一切努力或許都是在給ofo的供應商打工。
從給P2P理財引流到賣廣告,再到購物返利,如果這一路為了追回自己的99元,參與了ofo的各種「自救」操作,那麼你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ofo的「韭菜」。例如在2018年,參與了ofo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PPmoney的合作,那麼押金就會成為PPmoney上的「特定資產」,最終成為「被雷難友交流群」中的一員,並繼續漫長的討債生涯。
如果接下來選擇通過已經華麗轉身為返利平臺的ofo商城拿回押金,當你同意了《ofo返錢使用教程》之後,就會進入購物退押金模式,並放棄對押金的索取,ofo也將對押金不再具有歸還義務。而按照ofo提供的返利標準,想要拿回99元押金,需要先在平臺中花費數千元進行購物才行。
資管新規成為壓倒ofo的稻草
不得不說,相比於需要花費巨大代價來解決「最後一公裡」痛點的共享出行,直接讓大家者省錢的返利模式更對消費者的胃口。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中ofo內部人士的說法,購物返現項目「小鹿有貨」是ofo在2018年底嘗試過的金融、代步車、外賣O2O,以及電商中最成功的一次,其甚至實現了盈利並成為ofo現金流的主要支撐業務。
假如一切順利,其實ofo方面未嘗沒有通過返利業務實現翻盤的可能,並且其還曾在2019年8月26日,以一篇《我來了!ofo有樁新模式覆蓋深圳全城啦》的微信推送內容中,宣告重新開展主營的出行業務。但天有不測風雲,讓ofo沒能繼續苟延殘喘的是多部委在2019年5月出臺的《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後文簡稱為《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共享出行企業原則上不收取押金,如果收取押金也要存入專用帳戶進行監管。因此這也意味著,ofo需要在2019年12月前完成合規。
但從北京市交通委在今年2月末公示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2019年下半年運營管理監督情況》顯示,ofo由於未按照《條例》及《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於2019年11月30日前在北京市開立銀行資金專用帳戶,並經約談後未能整改到位,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於12月依法對其處以了3.2萬元的罰款。
因此這就已經說明ofo的押金並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甚至很有可能被挪用還債。而在《資金管理辦法》中則已經明確,「對拒不整改的,相關管理部門要依法予以處理。涉嫌經濟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因此這也就意味著無力完成整改的ofo,可能已經很難再開展共享出行業務,並且還有被繼續處罰的可能性。緊接著在6月22日,北京市豐臺區市監局因ofo經營主體東峽大通所在地址無法聯繫,將其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賣藝還債,老羅做得戴威自然也行
按照目前ofo一天退款的人數,相信很多排名在五百萬位之後的用戶,終此一生可能都很難再收到來自ofo的押金了。不過,ofo方面也不是沒有加快還錢進度的選擇,畢竟同樣是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的企業家,在如今在直播帶貨行業紅紅火火的情況下,錘子科技前掌門人羅永浩就選擇了用這種方式「賣藝還債」,以老羅目前的表現來看,或許他離無債一身輕的一天已經不遠了。
縱觀目前淘寶直播、抖音,以及快手等平臺的頭部主播,有著1600萬債主的戴威如果單純以「粉絲」而論的話,顯然能夠瞬間成為頭部主播。考慮到目前抖音已經有了立破產企業家人設的老羅,那麼戴威或許可以去快手或者淘寶直播來填補平臺的人設空缺,更何況ofo目前主營的返利業務與電商結合相當緊密,所以供應商資源自然也是不少的。
既然ofo「讓世界沒有陌生角落」的願景如今用共享單車已經無法實現,那麼戴威下一步會用直播帶貨來與消費者交個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