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濱醫煙臺附院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腫瘤造福患者

2020-12-19 齊魯壹點

56歲的徐女士,近一周以來總是發熱、咳嗽,她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被確診為支氣管平滑肌瘤。

支氣管平滑肌瘤是比較罕見的肺內良性腫瘤,雖然是良性的,但是因為氣道阻塞,會較早出現乾咳,痰中帶血甚至咯血的症狀,如果腫瘤完全阻塞支氣管,還可能引起肺不張,出現胸悶、氣喘。傳統治療手段以手術為首選,多選擇肺葉切除並氣管開窗切除瘤體,創傷大、費用高、術後肺功能 下降明顯。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書盈帶領呼吸內鏡團隊,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為患者行支氣管鏡下腫瘤高頻電圈套切除。

因瘤體較大,堵塞嚴重,考慮到患者耐受問題,由劉書盈主任和呼吸內鏡室副主任於冰,間隔1天分2次成功利用高頻電圈套器將腫瘤完全切除,腫瘤基底部利用電凝處理防止復發。

術後患者發熱緩解,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經過後續治療,徐女士痊癒出院。

高頻電圈套切除是呼吸內鏡下腫物切除術出場率較高的手段之一,其他還包括冷凍切除、氬氣刀、雷射、電凝等。電圈的優點是可以切除較大塊的 腫物,並且出血少,安全性高,費用低廉,有些情況可以多種手段聯合使用,以減少出血等併發症的風險,對於氣管、支氣管的良性腫瘤及惡性腫 瘤的姑息治療,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配合電凝、支架置入等手段,部分可以達到良性腫瘤治癒、惡性腫瘤長期改善症狀的療效。

近年來,呼吸內鏡下介入診療技術發展迅速,利用內科胸腔鏡、電子支氣管鏡可以進行氣管、支氣管腔內腫瘤切除、異物取出、支架置入、肺減容 術、肺泡灌洗術、光動力治療、EBUS-TBNA、EBUS-GS等技術,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濱醫煙臺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門診位置:門診部二樓西區胸科、中醫、慢病綜合醫學區

諮詢電話:0535-4770871、4770771

(通訊員 於冰)

本平臺聲明:本文為本平臺所承接廣告文案,符合廣告法相關。所有內容和圖片由廣告內容提供方提供,涉及版權、產品服務和質量等信息和法律責任由廣告內容提供方負責。

相關焦點

  • 最特殊的生日祝福,濱醫煙臺附院戰「疫」夫妻讓愛與堅守同在
    「老婆,祝你生日快樂……」這是1月30日中午,濱醫煙臺附院正在南院區發熱門診值班的張冰護士長和在醫院公共衛生科值班的都衛峰夫妻倆的電話通話。30日是張冰的生日,而此時的他們正在抗疫一線忙碌。張冰現擔任濱醫煙臺附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長。從1月21日晚上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她便一次又一次地前往醫院南院區發熱門診,對參與疫情戰鬥的 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為做好防控工作做好嚴密準備。
  • 濱醫煙臺附院舉辦煙臺市DRG付費下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培訓
    水母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 李怡潔)12月8日,由濱醫煙臺附院醫保處主辦的「煙臺市DRG付費下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培訓暨新醫改形勢下DRGs付費與醫保精細化管理研討會」在醫院六樓報告廳成功舉辦。煙臺市醫保局副局長高騰波、煙臺市衛健委醫政醫管科科長李德華、牟平區醫保局局長張志虎出席了會議,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作為煙臺市DRG付費下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培訓會嘉賓進行了授課,大會開幕式由副院長孫書勤主持。煙臺市二級以上醫院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1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DRG付費方式改革進行了溝通交流及經驗探討。
  • 管理新主張 |書記點睛,濱醫煙臺附院劉大華如何解答黨建新題
    2018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意味著部分醫院原有的以醫管會或理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將發生重大變革。如何實現治理結構的平穩過渡,建立起新的治理機制,是公立醫院普遍面臨的一大挑戰。但身為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下稱濱醫煙臺附院)黨委書記的劉大華,卻並不懼怕這種挑戰。
  • 煙臺市全科醫學質控中心正式掛靠濱醫煙臺附院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張凌雲介紹,這些無法確定健康問題或疾病所屬專科的患者,尤其初診患者,應該到全科門診就診;另外需要長期、連續、綜合性服務的已經明確診斷的慢性病患者以及疾病涉及多器官多系統,需同時在幾個專科就診的已明確診治方案的慢性病患者也應該到全科門診就診。可以說,初診在全科,全科是市民看病的入口,是患者和專科之間的橋梁。
  • 濱醫煙臺附院多學科聯合「救命」,斷手寄養小腿奇蹟...
    時隔四個多月後的12月10日,記者在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手足外科病房裡見到了他,這名重傷患者不僅活了下來,手也被接了回去。由於醫院多個學科的全力搶救,他有了生的希望;受益於「將斷手寄養在小腿」的神奇手術——「寄養再生」,他恢復為健全的人。
  • 安醫大二附院切除複雜腹膜後腫瘤
    (記者顏理海)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熊奇如團隊通力合作,為一名七旬老人完成了極其複雜的腹膜後腫瘤切除手術。70歲的徐老太因最近一個月連續消瘦,被家人帶到安醫大二附院消化內科進行檢查。老人腹膜後腫瘤位置非常特殊,上達第二肝門,下至第一肝門,壓迫下腔靜脈、第二肝門。由於腫瘤完全被大血管包繞,手術中稍有不慎,將導致致命性大出血。醫院肝膽外科團隊經過全面檢查和詳細研判,制定了3套手術方案。醫務部牽頭組織肝膽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外科、ICU等多個科室的專家進行了會診後,最終確定了手術方案和預案。
  • 如何正確認識支氣管鏡檢查?
    然而,一提起支氣管鏡檢查,許多患者都有緊張和恐懼感,有些乾脆就拒絕接受這項檢查,這種行為十分不可取。支氣管鏡適合哪些疾病?支氣管鏡目前應用比較廣泛,可以在直視下協助發現和診斷早期病變,也可以進行氣道內病變冷熱消融、腫瘤切除或粒子植入等治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呼吸系統疾病診治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 濱醫附院榮獲「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濱醫附院榮獲「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李洪波、張家棟、王炎義、潘磊、欒甜、任雲霞、王晶、陳凱、吳偉、陳貞敏、夏娟娟、魏肖星、常文勝、苑東欣、段前濤、王濤、翟乃亮、逯峰、張立國、王雲文、曹海燕、單勇、趙樂偉、景國強、劉文玉等25名援鄂醫護隊員以及尹明、陳連祥、王娜娜等3名崗位技能競賽一等獎選手榮獲「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五大中心建設|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腫瘤中心
    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胃腸腫瘤微創外科專家李勇院長、消化內鏡專家葉山亮博士、普外科專家呂澤堅博士領銜下,建立起影像、內鏡、介入、手術、放化療、靶向等多種技術手段綜合應用的胃癌、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等胃腸腫瘤性疾病診治體系。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的優勢,每周定期針對一些複雜、疑難病例進行討論,確定最佳治療方案,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規範的診治。
  • 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雪天救治各類危重患者763人
    據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12月12日11時至14日11時,全市120共接聽呼救電話3517個,調度派車842次,救治各類危重患者763人,其中居於首位是各類外傷患者,共救治263人;第二位、三位分別是腦血管急症122人、心血管急症59人,另外救治煤氣中毒患者12人,仍處在較高水平。
  • 北京積水潭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為患者切除脊髓髓內腫瘤
    直到3個月前,患者症狀明顯加重,臥床後甚至難以自行站立。「現在我都快癱瘓了,您看我還有救嘛?」患者懊悔不已。蘇主任仔細看著患者的磁共振檢查:「你這個病,是頸椎脊髓裡長了腫瘤,我們稱之為脊髓髓內佔位——室管膜瘤可能性大」,蘇主任看著患者真誠地說:「我們的醫生團隊治療這類疾病很有心得,您相信我們,我們也願意為您解決問題。我們會儘快給您安排住院,準備手術。」
  • 濱醫義診下沉基層「常態化」,送醫送藥把脈百姓「健康門」
    我們基本實現下沉基層常態化,本月初去了煙臺牟平區的費格莊村,今天又來到南張夼村,下一步,我們還繼續服務各偏遠鄉村,真正做到送醫生下鄉、送藥品到家、送服務上門。一邊診療,一邊建立健康檔案。濱醫第二臨床醫學院的志願者在濱醫煙臺附院藥學部老師的指導下給前來就診的老百姓建立了健康檔案,後期,他們將持續跟蹤指導村民們的用藥情況,確保正確用藥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 濱州第6例出院患者!濱城區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患者趙某某出院
    2月11日,趙某某結束了10餘天的隔離治療,走出了病區濱州日報/濱州網訊2月11日14時,濱州市第二例、濱城區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趙某某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高興地走出了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隔離病房。
  • 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團隊:專注於為腫瘤患者「照準減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煙臺毓璜頂醫院作為省內每年開展腫瘤放療數量最多的醫院之一,其放療科不僅有著國際領先的腫瘤治療硬體設備,同時也擁有強大的專家團隊,其綜合實力不僅在山東省內居於領先地位,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
  • 減肥半年四肢和面部變瘦,肚子卻變大了:醫院為患者切除一60斤腫瘤
    一名中年患者的身上,竟長了一個足足60斤重的腫瘤。昨天,上海仁濟醫院成功為這名患者進行了巨大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排除了很多困難最終獲得成功。不過,此前這名患者「揣著」這個巨瘤、遲遲沒有去醫院看病,值得大眾警示。
  • 胃腸鏡變身手術刀「超微創」切除腫瘤保留器官
    為求進一步醫治,朱叔叔轉至婁底市中心醫院17病室(腫瘤外科、普通外科)。完善相關檢查後,17病室主任葉春華博士組織科室醫生對朱叔叔的病情進行了認真討論和全面分析。考慮到朱叔叔為腦出血恢復期癱瘓在床,患有嚴重的高血壓,雙上肢和左下肢有靜脈栓塞,肺部還有感染,身體狀況差,開腹手術切除腫瘤,患者身體很可能承受不了,專家們認為可以嘗試在腸鏡下切除腫瘤,這樣不開刀,不用切除腸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腸的功能,創傷小,恢復快,更安全。於是,葉博士找到了2病室消化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顏德中。
  • 早期肺癌肺段切除:從技術到臨床研究
    肺段切除術的適應證多種多樣,可用於治療肺癌、轉移性肺腫瘤或多種非惡性疾病。早期肺癌治療中,肺段切除術最初僅為不能進行常規肺葉切除患者的治療選擇,而隨著更多證據的出現,肺段切除適應證隨時間不斷變化,肺段切除術在早期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更加廣泛。理論上,肺段切除相比肺葉切除可更好地保留患者肺功能,但腫瘤不完全切除的風險更高,因此肺段切除術的適應證已成為爭論的焦點。
  • 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腦軸調控抑鬱症...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9日訊(記者 趙越 通訊員 李晨)近日,Nature子刊、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精神病學Top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中科院JRC1區,2018年影響因子11.976)在線發表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
  • 流鼻血竟然是腫瘤作祟?看鼻內鏡外科專家巧手切除
    用低溫等離子刀將蒂部血管廣泛電凝止血,然後將腫瘤分塊切除取出。  史教授在進行鼻內鏡手術    周教授在術中全程監控  低溫等離子手術VS傳統手術  據了解,傳統手術切除腫瘤需要切開硬顎或面部,創傷大、出血多,一旦腫瘤破裂出血可達數千毫升,手術視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