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2020-12-05 巧譯思sci論文服務

今天我們來分析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CST),ISSN號為2044-4753。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

1期刊信息

主編信息:

Javier Pérez-Ramírez (ETH Zurich, Switzerland)

JCR分區:化學,物理Q2

中科院分區:

收稿範圍:CST期刊關注整個催化科學界的最新發展,同樣重視異質,均相,有機催化和生物催化領域,其中包含基礎,技術導向,實驗和計算方面的原始研究和評論的均衡組合。CST期刊上發表的原始研究文章必須顯示出新的催化發現,這是對先前發表的工作的重大進展,為催化過程帶來了概念上的進步或分子洞察力,並在適當的情況下證明了催化系統的合成,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動力學和機理是催化科學的核心部分。CST期刊的主題如下:

通過對催化劑和催化過程的科學和應用具有重大意義和直接興趣的先進方法和理論方法進行深入的機械研究。使用概念的研究優先於試錯法用於生命科學,製藥,聚合物,環境保護,能源和燃料中當前和未來利益轉換的新催化劑和/或方法。報告催化性能有所提高的研究不會在該期刊上發表新的催化反應對解決當前的挑戰和社會需求具有重大影響,例如減少廢物,減少能源消耗或有效利用原料將表面化學反應,金屬絡合物的反應性或大分子結構與催化功能和過程相關的研究。強調複雜材料和特性並具有殘留催化功能證據的研究將不會在該雜誌上發表對材料和分子(具有催化轉換能力)的理論研究,可以顯著提高性能或了解現有的催化反應多尺度建模的研究,例如從納米尺度到宏觀尺度的催化過程工程可用作催化劑或其載體的無機材料,雜化材料和大分子的合成策略。聲稱催化劑性能的研究必須通過動力學數據和適當的質量平衡來支持

2發文量趨勢

2019 (645)2018 (604) 2017 (590) 2016 (841)2015 (530)2014 (466) 2013 (385) 2012 (332) 2011 (198)

CST期刊目前為半月刊,每年24期。期刊近幾年發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645篇,2020年目前已有483篇,預計總量會維持往年水平。

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967篇。且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後面依次是美國(189)、德國(140)、日本(113)、印度(101)。

3影響因子趨勢

CST期刊的影響因子長期看比較穩定,最近幾年保持在5分左右,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和上一年相差不大。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維持在5分左右。

4自引率

CST期刊2019年自引率為6.858%,遠低於20%,大可放心。

5發文速度

來看看最近幾篇文章實際周期:

https://doi.org/10.1039/D0CY01546F

Submitted 02 Aug 2020,Accepted 27 Aug 2020,First published 28 Aug 2020

https://doi.org/10.1039/D0CY01597K

Submitted 10 Aug 2020,Accepted 03 Sep 2020,First published 04 Sep 2020

https://doi.org/10.1039/D0CY01294G

Submitted 29 Jun 2020,Accepted 22 Aug 2020,First published 24 Aug 2020

https://doi.org/10.1039/D0CY01234C

Submitted 19 Jun 2020,Accepted 07 Sep 2020,First published 07 Sep 2020

https://doi.org/10.1039/D0CY00929F

Submitted 07 May 2020,Accepted 04 Sep 2020,First published 04 Sep 2020

從上面可以看出CST期刊最近文章從投稿到接收周期最快不到1個月左右接受,最慢在4個月左右,平均下來基本在2個月左右接收,總的來說這樣的周期速度算快的。

6版面費

根據CST期刊官網說明,期刊文章支持完全開發獲取(OA)和訂閱兩種模式出版,OA模式根據文章類型要支付版面費1000-2500英鎊,投稿文章通常是1600英鎊,約14000多元人民幣,費用不算高。

7總結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的影響因子比較穩定,最近幾年保持在5分左右,自引率也比較低。期刊近幾年發文量都在600篇左右,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且遙遙領先,期刊發文速度也比較快,總的來說值得關注。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祝您發文順利!

相關焦點

  • 這本3分+期刊發文量持續上升,對國人友好,版面費低
    JGRB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406。關注的領域跨越了生物學與地球科學,全面了解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以及極端環境。期刊特定主題包括基於過程的理論,實驗和現場研究,包括生物地球化學,生物地球物理學,大氣,陸地,海洋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生物礦化,極端環境中的生命,天體生物學,微生物過程,地球微生物學。
  • 這本專業期刊國人投稿少,影響因子整體上漲,今年繼續3分+
    (Kyushu University)皮膚科的教授,2019年影響因子為3.072。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近幾年起伏比較大,少的時候300多篇,多的時候500多篇,2020年截止目前已發表498篇,預計2020年發文量會和去年保持相同的水平。
  • 科研大牛坐鎮的期刊,平均17.6天接收,對國人友好,明年繼續5分+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Cell Proliferation,影響因子5.753。刊文量2016 (69),2017 (87),2018 (111),2019 (196)可以看到,近三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
  • 食品科學類TOPSCI論文期刊,影響因子4分,無版面費
    昨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食品科學類審稿快的期刊(這本4分+國人友好期刊,審稿快,無版面費!),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JOURNAL OF CLIMATE。2 刊文量JOURNAL OF CLIMATE的年發文量也較為穩定,去年有所下降,但影響因子仍穩定上升。今年到目前為止(10月21日),該期刊被Web of Science收錄的文章數已經達到了306篇。數據來源於「iJournal」網站國人發文情況:分析了2017-2019年文獻的地區分布和機構分布。
  • 創刊40餘年的老牌腫瘤期刊,預計明年影響因子會在7分以上
    今天我們要分享一本老牌腫瘤期刊:Cancer letters,是一本國際醫學雜誌,於1975年創辦的雙周刊,是由全球最大的科學和醫學文獻出版集團之一Elsevier發布。Cancer Letter主要面向基礎腫瘤學和轉化腫瘤學這一廣泛領域的原創文章和小評論。此外,特刊還突出了癌症研究的熱點領域。
  • Cell收編的醫學期刊,適合國人投稿,今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漲到10分
    其在所有生物工程與應用微生物學中排名在第8位,國人發文佔比比較高,總體約20%,比較適合中國人投稿。其家族還包括其他系列雜誌,勢頭強勁。Molecular Therapy在中科院分區:大類醫學1區,小類生物工程與應用微生物1區,小類遺傳學1區,小類醫學:研究與實驗1區。
  • 國人文章佔比高達65%,兩個多月就能發表,這本15分+綜合期刊太值了
    其實筆者之前也留意過這本期刊,奈何該刊影響因子太高,不是筆者這種業餘科研人能夠企及的,因此就沒深入了解。 但既然有小夥伴問了這個期刊,筆者先膜拜一下這位能夠發表15分+論文的大神。 接下來筆者也帶大家看看Advanced Science這本15分+期刊。
  • 這本審稿快、國人友好的OT兄弟期刊會不會重蹈覆轍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930天建議只能做短線文章,想留到2、3年後用,當心套牢。早在去年就想提一下Oncotarget(簡稱OT)的兄弟雜誌Aging-US,最近又有小夥伴問到這本5分SCI雜誌怎麼樣?聽說比較容易灌水?但會不會像Oncotarget一樣出事?
  • 機電領域經典SCI論文期刊:認可度高,國人發文量第一
    ;微波爐;電源    測溫; 熱擴散率;聲學; 光熱和光聲    傳感器;執行器;定位裝置 MEMS / NEMS    通用儀器,實驗技術或分析  3 刊文量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年發文量波動比較大,800~1500不等。
  • 這本一區期刊自引率高達37%,明年是否會被剔除SCI?
    前幾天,有小夥伴說想了解一下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這本期刊,感謝小夥伴的熱心分享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本期刊,看看是否值得投資!刊文量《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年發文量在150-200篇左右。數據來源於「iJournal」網站從發表文章的類型來看,該期刊綜述佔比較為正常,大約15%左右。
  • 多個機構「預警」,因為國人佔比50%,審稿速度快?今年將突破4分
    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3.647,發文量894(Article+Review),國人發文佔比高達54.924%。JCR分區:中科院分區:發文類型: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中以Article為主,Review也比較多,還有部分Proceedings Paper、Correction、Retraction 等論文。
  • 預計影響因子破4分!
    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一本新晉SCI期刊——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1 期刊介紹期刊鼓勵從實驗室到商業應用的任何方面和規模的能源產生和/或利用技術的論文,以減少這種生產和使用的影響。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每位老師來為大家撰寫每個小學科的十本經典期刊。這個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由某個小學科的專家挑選這個研究領域的十本期刊,並對每本期刊進行專家點評,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學科領域以及領略期刊數據背後的秘密!
  • 多本期刊勢頭兇猛,環境領域262本期刊最新即時影響因子出爐!
    為了提前了解各期刊明年影響因子的情況,學之策開始了新一輪即時IF預測。本期對262本環境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截止2020.10.21)。後期將對材料、化學等各學科領域IF分別預測,歡迎關注。
  • 眼科必投SCI論文期刊!性價比超高的權威期刊!
    今天在讀者討論區裡面,小編看到有位鐵粉留言「希望推薦眼科期刊」。小編找到這篇往期推文,可以參考一下哦!(畢業黨福音!初審只要兩周!陰性結果也可發表!)2 刊文量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的年發文量不斷降低,但影響因子依舊。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2020年的影響因子即將出爐,按往年的公布情況,影響因子將於6月中下旬公布。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
  • 審稿最快的SCI期刊:博士著急論文畢業,這本期刊適合你
    很多期刊都在官網說審稿速度很快,但是沒有一本期刊敢說自己是「 the fastest submission-to-online journal!」,除了BBRC。因為發表速度快,特別適合那些趕著畢業的學生,所以這本刊在中國有很多暱稱「畢業的救命稻草」、「研究生之友」等等。
  • 這本高質量國際期刊,生態學專業的朋友請多加關注!
    期刊定位著眼於宏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的前沿領域;重點關注全球環境變化對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健康影響的研究和在政策制定與科學決策中應用生態學思想與理論的系統科學方法的研究;期刊業績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期刊2019年3月被SCOPUS收錄,2020年第一個CiteScore達5.7
  •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是與非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是與非大約2月前,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再次把SCI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那麼SCI期刊影響因子自然也難逃被眾人討伐。那麼,什麼是影響因子呢?
  • 8分一區TOP期刊也被納入黑名單,附最新名單
    分的Theranostics。在136本同類別SCI期刊中,Theranostics排名第10。 經Web of Science檢索分析,Theranostics雜誌上近兩年國人學者的文章佔比高達65%。其中,排名前五的發文單位依次為中科院、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佛大學排名第七,佔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