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線上召開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孟瑋稱,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支持西部地區加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同時綜合考慮西部地區財力等因素,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防「大水漫灌」。
孟瑋介紹道,今年1至7月我國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整體來看,西部12個省(區、市)中有10個投資處於增長態勢,其中新疆、西藏1至7月投資增速分別高達25.5%、12.7%,分別位居全國前兩位,同時甘肅、雲南、青海1至7月投資增速均超過2.0%。
孟瑋稱,這些數據反映出西部地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在推進復工復產特別是抓項目、促投資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孟瑋表示,西部大開發20年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投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當前,西部一些地區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不少差距,補短板、促發展的客觀需求和內生動力在一定時期內仍較為明顯。
此前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明確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新增高壓輸變電及控制設備的研發及製造,醫療機構經營,苗醫藥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外包等鼓勵類產業。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支持西部地區加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撬動和牽引作用,加快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提高基礎設施通達性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將綜合考慮西部地區財力等因素,引導地方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防「大水漫灌」,嚴防「半拉子工程」,嚴防「大拆大建」,嚴防「貪大求洋」,推動西部地區投資增速穩定在合理區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