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發重點投資計劃,投資總達34萬億,這是新的「大水漫灌」嗎?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知頓ZhiDun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有7個省市推出累計超過25萬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計劃,計劃裡還有5G等新基建的概念被反覆提及,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新一輪投資將會「大水漫灌」呢?

對此,有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萍發表了看法,她認為我們所看到的20多萬億、30多萬億,這些被重點投資的項目計劃,實際上所指的就是項目總投資,是需要若干個年份才能完成一個投資規模,這不是一個年份就可以完成得了。

但如果我們把項目總投資,當成年度投資計劃來看的話,那就很容易產生一個錯誤的聯想了,大家也極容易把這次投資看待成「大水漫灌」,認為強刺激政策又來了。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關於今年投資的方向問題,楊萍則表示,後續將會在新型基礎設施上發力,包括數據中心、5G、工業和網際網路等領域。對此,有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萍發表了看法,她認為我們所看到的20多萬億、30多萬億,這些被重點投資的項目計劃,實際上所指的就是項目總投資,是需要若干個年份才能完成一個投資規模,這不是一個年份就可以完成得了。

除此之外,在疫情暴露下的很多突出短板,比如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等等,都有一些短板存在,這也是新一輪投資關注的重點所在。近來時間,全國多個省市都發布了2020年重點投資項目計劃,有媒體計算投資總量高達34萬億元,甚至引發這是4萬億升級版本,將引發「大水漫灌」之憂的輿論出現。

對此疑慮,有南方經濟智庫認為這是在混淆概念,因為「投資刺激計劃」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存在,是不具備可比性的,並且重點的項目投資,只不過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一部分而已。

所謂的「投資刺激計劃」,只不過是特殊時期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主動增加政府投資的一種規模,好來拉動內需,穩定增長而已,每天這次報導的34萬億,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它和強刺激是有著明顯的區別。

34萬億元這個數字,咋呼一聽真的很大,實際上因為重點項目建設的周期需要持續很多年,甚至還會超過5年、10年時間。經記者大概範圍的估算,這批項目在今年的投資注入金額接近5萬億元,對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就超過了64萬億元。

這樣一看,20多個省份只有34萬億元的的投資規模,是不是一點也不誇張了呢?根據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在選好投資項目的時候,我們就要加強用地、資金、用能等政策配套。加快國家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推進和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服務、和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並加快數據中心和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精準投資不搞「大水漫灌」 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 趙白執南)3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大投資項目開工復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歐鴻表示,要確保精準投資,不搞「大水漫灌」。擴大有效投資,要聚焦疫情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短板領域,聚焦高質量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要科學論證,有序推進,不搞「大水漫灌」。
  • 國家發改委:支持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補短板,嚴防「大水漫灌」
    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線上召開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孟瑋稱,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支持西部地區加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同時綜合考慮西部地區財力等因素,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防「大水漫灌」。
  • 放水養魚」取代大水漫灌|諾亞研究|貨幣政策|經濟復甦
    從二季度央行的貨幣政策態度來看,決策層應對此次危機的態度與2008 年有本質不同,雖然同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取而代之的是「放水養魚」。諾亞研究認為,不變的是寬鬆的主基調,變的是資金投放的節奏和方法。
  • 不搞「大水漫灌」,央行也能實現寬鬆貨幣嗎?
    但是,如何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使得貨幣政策既能滿足經濟發展對貨幣寬鬆的需求,又不至於過度放大槓桿、增加金融風險?一般而言,「大水漫灌」指的是:以M2高速增長為基本特徵的貨幣寬鬆。所以,防止「大水漫灌」就是要確保M2增長適度。從歷史經驗看,寬鬆貨幣勢必提高M2增速,而其背後一定是債務槓桿增加、金融風險放大。
  • 新一輪大水漫灌 比特幣會浴火重生嗎
    在這輪暴跌中,很多人聲稱比特幣的避險屬性破滅。是這樣嗎?央行們再度大水漫灌會怎麼影響比特幣?來看看大咖們的觀點。Blockstream CMO Samsom Mow表示,比特幣不是疫情的避險資產,而是法幣增發的避險資產,是時候買比特幣了。
  • 大水漫灌的時候結束了
    這一階段的核心就是在不產生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去槓桿,淘汰落後產能,該倒閉的倒閉,該破產的破產,給經濟洗一個大澡。 第三階段,就是在非常惡劣的經濟數據之後,經濟緩慢復甦,重新迎來增長,進入下一個甜蜜周期。
  •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透露了啥?
    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物價漲幅總體延續下行走勢,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 今日操盤:國務院常務會再提不搞大水漫灌釋放信號
    要聞盤點國務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要求進一步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教師資格認定改革
  • 今日說丨不要期待「大水漫灌」
    持此看法的人,其理由不外乎兩點:一是美國降息意味著全球經濟步入新一輪降息通道,中國不可能不跟;二是剛剛結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對貨幣政策有這一表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是,這兩點「因」,和「中國貨幣政策要放水」的「果」,是完全站不腳的「拉郎配」。誠然,全球經濟是有可能步入新一輪降息通道的,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就要「大水漫灌」了。
  • 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大水漫灌」?社科院張斌:這是一種誤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冶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斌指出,「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大水漫灌、會帶來更多貨幣、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等觀點,都存在誤解。為什麼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張斌強調,寬鬆貨幣政策不是只在經濟低增長就一定出現,而是要解決需求不足、價格低迷、就業機會缺失,居民沒有收入增長和資源利用等問題。
  • 國常會再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
    這是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兩大主題非常明確,內容也很多,傳遞了哪些信號?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金融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落實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措施,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前7個月已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多億元,支持小微企業力度明顯加大。
  • 不讓市場缺錢 也不搞「大水漫灌」——3季度央行貨政報告解讀
    原標題:不讓市場缺錢,也不搞「大水漫灌」——20年3季度央行貨政報告解讀 摘要 【不讓市場缺錢 也不搞「大水漫灌」——3季度央行貨政報告解讀】總體而言,貨幣政策已轉向中性
  • 微視頻|從「大水漫灌」到「精打細算」
    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以前澆地都是大水漫灌,澆一畝地需要花費3個小時。農業水價改革後,兩個小時就能澆完一畝地,節省了一個小時,能少花10塊錢左右。」  這是成安縣推行「水電一卡通」收費管理機制後的一個場景。近年來,成安縣不斷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在河北省率先建立了農業用水信息化管理平臺,採取「定額管理、計量收費、節水獎補、超用加價、協會運作」的方式,引導農民節約用水。  截至目前,全縣234個行政村共發放農業用水戶《水權證》8.2萬本,井灌區所有機井全部安裝了IC卡計量設備,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達到100%。
  • 央行:不讓市場缺錢 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
    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央行: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 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
    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標準統一......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還透露了啥?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此外,《報告》還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第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9%,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 央行行長易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原標題:央行行長易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摘要 【央行行長易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金融》發文稱
  •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全球央行「大水漫灌」,牛市安全無虞;①...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全球央行「大水漫灌」,牛市安全無虞;① 被譽為「對衝基金教父」的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本周分享了他對金融市場的展望。他表示,以貨幣貶值的價值衡量,資產不會下滑。
  • 德國通過萬億元經濟復甦計劃,德國大眾汽車宣布:對華投資160億
    為此,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6月3日晚,德國通過了規模達1300億歐元(約1.0375萬億元)的一攬子經濟復甦計劃,其中涉及扶持企業等救助措施。據悉,早在3月,德國就曾公開了一項高達7500億歐元(約5.9859萬億元)的救助計劃,以減少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
  • 人民幣貸款全年增加19.63萬億元 專家:貨幣...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方面,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2020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 陳凱豐:下一個萬億美元級的投資風口—太空產業
    目前全球最大的7個萬億美元左右市值的上市公司都是和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相關的的企業。那麼下一個萬億美元級的投資風口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只有可能在以下兩個行業:醫療健康、太空。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性已經被中美股市的投資者認可,而且下一步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