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聞網訊 李啟峰 記者曾祥堅報導:「我們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超聲波換能器將電能轉化成聲能,將生物質破碎分離成高純度的木質素和植物纖維。」3月23日,在位於崇義縣關田工業園的江西中竹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公司綜合部經理李陽對記者說。通過自主研發的超聲波微氣流綠色分離技術,該公司成功填補了我市鋰電新能源高端負極材料的空白。
作為崇義縣重要的生態工業項目之一,中竹科技石墨烯新材料生產項目以崇義豐富的竹木資源為碳源,生產高品質石墨烯、碳納米管、3D列印材料等新材料,實現全縣70萬畝毛竹資源高效利用、100多萬噸竹屑資源「吃幹榨盡」。項目達標達產後,可年消耗毛竹90萬噸,帶動5萬多戶竹農增收致富,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將一舉改變困擾當地多年的「有資源沒產業」困局。
江西中竹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加快江西中竹石墨烯新材料生產項目建設,打造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新材料生產線,是崇義縣聚力項目推進,增強工業發展動力的生動實踐。2019年以來,崇義縣積極策應「兩城兩谷兩帶」戰略布局,以生態化理念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生態工業,三年再翻番開啟「加速度」。
圍繞有色金屬新材料首位產業,崇義縣招大引強、強鏈補鏈,總投資58億元的鋰電新能源項目投產達效,形成了上下有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首位產業集聚度達87.3%;章源鎢業向世界一流鎢企進軍,參與制定「超細鎢粉」等5項國家行業標準;持續發力智能升級,投資8億元進行高性能鎢粉體智能製造技術改造,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耀升鎢業超細晶粒鎢粉、碳化鎢粉技改完成,源升錫業電解精煉技改實現投產……
同時,崇義縣融合發展以源德礦業、華明高嶺土、深發高嶺土等為主的非金屬礦產業,優勢礦產的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升。重點發展益佳木業、華森竹木業等為主的竹木加工業,以齊雲山、君子谷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加快資源優勢向綠色經濟的轉變。
加快發展,步履鏗鏘。2019年,崇義在經濟發展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數據顯示,該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家,總數達40家,實現營業收入63.38億元,同比下降2.67%;利潤總額5543.3萬元,同比下降78.9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工業固投同比增長19.6%;全縣工業售電量2.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
回首過去,成績催人奮進;展望未來,崇義主攻工業充滿希望、前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