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日誌》:三年蟄伏成口碑黑馬,更是屬於中國動畫的傳承

2020-09-03 靠譜二次元

「細節巧思,誠意十足。」

作者 / 輝夜

四月新番相繼開播,《大理寺日誌》毫無疑問成為本季度最有潛力的黑馬作品。這部由好傳動畫出品並歷時三年製作,根據同名漫畫作品改編的國產動畫番劇,自4月10日開播至今,B站累計追番146萬,評分9.8分,豆瓣評分8.9分,微博超話閱讀超3.4億,多次登上全網各大平臺動漫榜榜首。



好的口碑對應的是優質的作品。《大理寺日誌》聚焦在唐朝武明空統治時期,以主管全國大案要案的大理寺為舞臺。作品結合歷史文化、搞笑幽默、萌寵等多個元素,既有大理寺眾人在白貓少卿李餅的帶領下,展開破案冒險的少年熱血,又有向命運反抗,堅守內心正義的真摯執著。


而對於創作團隊好傳動畫來說,三年的製作周期經歷了國產動畫行業的風雲變幻。每每面臨挑戰,也是為這部作品增加了更多細節和內涵。靠譜編輯部(ID:kpACGN)專訪了好傳動畫創始人、《大理寺日誌》出品人尚遊,對於這位從業十餘年的動漫老兵來說,《大理寺日誌》是創作背後團隊成長的辛酸苦辣,更是一群經歷過國產動畫行業跌宕,但依然心懷熱愛的創作者的誠意之作。


從漫畫到動畫,《大理寺日誌》六年在成長


從2014年策劃,2015年漫畫開始連載,到2016年動畫開始製作,再到2020年動畫上線,《大理寺日誌》系列作品經歷了較長的開發周期。僅就動畫而言,三年多的時間對於《大理寺日誌》創作團隊來說,是邊探索積累經驗,邊創作的過程。

「我們希望把《大護法》之後積累的經驗和對作品的理解在《大理寺日誌》這部作品中實現,並更進一步探索。」尚遊表達了自己心裡給《大理寺日誌》的定位,「這是我們做的比較用心,比較真誠的作品。」



據了解,動畫創作的前一年多《大理寺日誌》一直在完善前期環節,在劇本上花了很大的功夫。雖然是漫畫改編,有原型設定和故事,但漫畫與動畫在劇情節奏和鏡頭表達等方面差別很大,劇本需要調整的地方並不少,除此之外在前期美術設定升級上也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在動畫上線後,不少漫畫粉絲也在動畫中找到了新的亮點,主線故事開始前更豐滿的日常劇情也收穫了不少「漫畫改編動畫的正確打開方式」的評價。

在動畫製作的三年裡,好傳動畫還做了動畫電影《大護法》、《昨日青空》等多個其他項目,《大理寺日誌》的中期環節累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也是受到了國產動畫行業整體變化影響的關係。「有關注我們微博的粉絲都知道,《大理寺日誌》斷斷續續在做,因為首要任務是接項目養活團隊,後面幾季希望能一鼓作氣做完。」尚遊說。


由於創作周期較長,現在主創團隊回過頭來看也會發現作品的不完美。「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相比前面幾集,後面幾集在很多表演細節、動作設計、美學系統上都有所進步,品質上有所提升。」尚遊介紹,「這種進步是同一批創作者做的,經過三年他們真的成長起來了,這是對於好傳來說最大的收穫。我們通過幾個項目培養出一批靠譜的懂動畫製作的技術人員,他們是國產動畫行業很缺的人才。」

好傳動畫也從最初二三十人的團隊,發展到現在150+人的大團隊,除了製作以外還包括開發、行政、管理、編輯、運營等多個部門。由於形成了好傳動畫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在招人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都需要風格適應的磨合過程。


「我們的風格比較『古怪』,比如大護法,就是一個『圓卟啦嘰』的紅胖子,會畫很簡單,剛接觸就需要時間成本來適應風格,在表演細節上確實要求比較高。」尚遊介紹,「我們以前也沒畫過這種風格,也在花時間也願意花時間去探索。比如《大理寺日誌》的陳拾,臉部就是一個圓,兩個點一條線是眼睛和嘴,沒什麼細節,很多情緒不太好表達。如果臉轉面的話,五官沒有鼻子,眼睛沒有眼白,跟沒有眼睛一樣(笑),眉毛也沒有,那麼該怎麼處理,以及漫畫表現的張力如何轉變成動畫形式,都需要去測試。」


經驗的沉澱實現了特別的《大理寺日誌》,也使得後續的創作更值得期待。考慮到《大理寺日誌》有特別完善的主線劇情,以及與已經連載到230餘話的漫畫進行銜接改編,好傳動畫在劇本階段就一次性做了前三季。


「每一季結束在哪,節奏如何,下一季怎麼順上一季的劇情繼續發展,前面埋下的伏筆在後面什麼時候揭露出來。」尚遊表示,「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就一起把劇本規劃好了,如果第一季反饋比較好,第二季會更快更順利一些,相信製作上也會有所進步。」


巧思細節設計贏口碑,IP開發穩紮穩打

開播近一個月,家底兒並不厚實的《大理寺日誌》動畫在B站收穫了近150萬追番,評分躍居國創區前十。除了漫畫黨的支持,更多的是粉絲們的大量二次創作發酵,吸引了不少觀眾「慕名而來」。

在B站、微博、以及多個同人創作平臺都可以看到粉絲創作的與《大理寺日誌》相關的剪輯、繪畫、手工、翻唱等作品,還有觀眾會在每集更新後整理彩蛋、分析劇情、科普歷史等。基於這些口碑傳播,《大理寺日誌》成為四月新番的潛力股,同時創作團隊在細節上的巧思也得到了觀眾的正向反饋。



「主創團隊對這個項目在情感和時間精力上的投入特別多,三年多來作品本身在成長,漫畫在成長,創作團隊也在成長,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點點滴滴都變成了細節豐富到作品中。」尚遊表示,細節也是作品比較耐看的原因,每一次看都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在《大理寺日誌》中,觀眾們經常發現前來客串的動畫電影《大護法》中大護法、太子、小姜、花生人等角色,好傳動畫動漫作品《不可能的戀愛》、《霧山五行》、《時間停止少女的日常》等的角色,以及《大理寺日誌》的漫畫作者RC等。

除此之外,《大理寺日誌》也尤其注重歷史細節的還原,動畫作品每集結尾有好傳動畫與微塵定格動畫工作室聯合製作的科普定格動畫。在微博上,也有歷史博主整理了《大理寺日誌》中出現的古代建築和古代器物。


「其實我們和漫畫作者RC很早就認識,她2010年就畫過狄仁傑的同人漫畫《通天帝國》,非常了解唐朝的故事。我以前學建築,對古代的建築也很感興趣。」尚遊介紹了《大理寺日誌》的創作初衷,「但是2014年前後國產動畫並不流行這些歷史題材,還是以仙俠為主。我們出發點就比較單純,希望做一些我們想看但市場上沒有的作品,《大護法》也是如此。」

雖然創作動機比較簡單樸實,但隨著作品的開發,《大理寺日誌》也有了更豐富的規劃,主創團隊要想的也越來越多。結合了自己的喜好,在差異化題材上找到了機會,《大理寺日誌》從最早漫畫立項,就開始考慮動畫的製作,在做漫畫的過程中,也計劃好了動畫的創作節奏。

另外,尚遊透露,《大理寺日誌》的真人劇和動畫電影項目都在推進中。考慮到《大理寺日誌》中有個性的角色比較多,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魅力和故事,直接選擇電影的方式會比較突兀,所以好傳動畫選擇先用動畫番劇的形式構建和豐富世界觀。後續將在大理寺的歷史背景和人物關係下,聚焦一兩個精彩案件進行電影創作。



有了《大護法》等多部動畫電影的參與經驗,好傳動畫對《大理寺日誌》登上大熒幕的期待理性且執著。「《大理寺日誌》故事背景在唐朝,有中國電影觀眾不需要解釋就知道的唐朝文化、詩歌、典故,也有武則天等人物,還有貓的萌寵元素,路人緣應該是不錯的。」


尚遊表示,「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中國的二維動畫電影現在很少有人做了,繼《大魚海棠》後多年沒有出現過爆款,很多人看空二維動畫在院線的表現。但我們相信二維動畫還是有其獨特的魅力,也想證明一下二維動畫真的做好了,也可以取得比較好的票房,並不是這件事就不能做了。

想為觀眾做動畫,更想做屬於中國的動畫

由於創作初衷是愛好使然,好傳動畫尤其重視創作團隊做動畫的出發點。「我經常問面試者『你為什麼要做動畫?』,出發點決定了作品的氣質。」尚遊解釋道,「好傳動畫儘可能排除中間的種種障礙,去直接面對觀眾,網際網路時代大背景下,直面觀眾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願意為了讓作品更好一點而優化更多細節。」

《大理寺日誌》動畫上線後,推出了中英雙語字幕,據了解是為了滿足觀眾自發向海外搬運內容的需求。「這也是《大護法》時期的經驗,我們當時也在海外做過眾籌,很多外國人來看中國的動畫,但我們沒有英文字幕。既然人家捧你的場子,那這也是我們要考慮服務的觀眾。」

尚遊表示,「在《大理寺日誌》上線前,有一些往海外搬運內容的帳號希望出官方英文版,我們通過《大護法》幾版翻譯的經驗,就在片子上線的同時加了雙語字幕。海外發行我們也在考慮,但還是想先在國內播放看看,出海可以有一個時間差。」

實際上,很多《大理寺日誌》的觀眾已經與創作團隊結緣已久。《大理寺日誌》上線後,尚遊發了一條微博,看到有觀眾提起老動畫《魔角偵探》中角色「Mr.K」後重溫經典,發現大理寺的導演、編劇、製作人都曾參與過這個項目,好傳動畫的同事也有人參與了同期的《星遊記》、《大魚海棠》等。

「這真的挺奇妙的,我們當時都不知道,因為那部作品發了很多外包,大家都在不同的公司。後來有一次開劇本會,大家聊起之前做的東西,發現我們主創團隊很多人都做過這部作品。」尚遊說,「當時聊完就過去了,後來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來,去翻了《魔角偵探》的片尾,真的找到了大家的名字,而且是在同一集。」

「當時我還在學動畫,接觸到了這個項目。十多年了,從好傳動畫的角度講,我們好多人從某種意義上繼承了閃客時代、電視動畫時代的氣質。公司最早的一批員工做過《星遊記》、《魔角偵探》、《大魚海棠》等國內最早一批非兒童向動畫,大家同在北方工作,這些人也塑造了好傳動畫的氣質。」尚遊介紹,當時動畫創作條件相對比較艱苦,周期短預算低,很多製作人員也不是科班出身,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與觀眾對話。

「其實是一種默默的傳承,這批人10多歲看閃客,20多歲做電視動畫,30歲40歲做《大理寺日誌》等等作品,雖然公司之間有很多的人員流動,但這些創作者還留在行業裡,就會有優秀的作品產生。」更重要的是,隨著成長和成熟,秉承獨立創新的閃客精神得到延續的同時,也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對傳統動畫的理解,對日式動畫工業流程的學習,和有限工業化條件下技術的積累。

在動畫尚需電視臺審批時期,並沒有成人動畫的概念,很多經典作品流傳至今,是因為作品中創作者加入了超越年齡的內容和理想主義色彩。薪火相傳,這些理想主義傳承到現在的創作者身上,也將延續到下一批熱愛動畫的人身上,這就是中國動畫的精神寶藏,就有機會挖掘和創作屬於中國特點的作品。

雖然這幾年整個行業經歷了資本熱情高漲的「崛起」時代,有大量投資案例出現,創作者的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從整個行業優秀作品的數量和體量來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優質內容才是國產動漫行業發展階段的風向標。

近期,好傳動畫與六道無魚動畫工作室聯合推出的動畫新作《霧山五行》也正式發布PV,將於2020年在B站開播。對於好傳動畫而言,在做足項目儲備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內部的篩選。


「每做一個項目對內容的理解也更成熟,下一部作品我們考慮在不同題材上選擇新的嘗試。」尚遊告訴靠譜編輯部(ID:kpACGN),「未來10年對於好傳來說,還是不斷積累的過程,包括人員的培養沉澱、對內容的理解等。我們希望能做出真正的好作品,二次元用戶認可,非二次元用戶也看得懂看得進去,能夠被感動到,也更希望可以在國際上得到認可。既然『理想主義』了,那我們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多想想嘛。」

相關焦點

  • 豆瓣9.1,三集就入坑,口碑國產動畫《大理寺日誌》到底好在哪裡
    近日又有一部國產新番動畫開播了,雖然之前的關注度並不算大,但在播出後卻迅速收到大量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2。網友們也交口稱讚,國漫之光似乎再度崛起了。不賣關子,這部動畫作品就是《大理寺日誌》。《大理寺日誌》原作是一部衍生自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同人漫畫。
  • 正劇感十足的《大理寺日誌》,怎麼成了日常系動畫?
    ACGx的這個欄目「新國漫研究所」也是基於二次元行業在中國的迅速崛起為基礎,以每季一部國漫作品為選題,分析它們在內容、產業鏈上的概況。本期,我們關注的是《大理寺日誌》。高分漫改黑馬動畫《大理寺日誌》是由好傳動畫出品的2D動畫,改編自R·C於2015年開始創作的同名漫畫。
  • 大理寺日誌:隔著屏幕也能貓毛過敏?這屆黑子的水平不太行啊
    喜歡看動漫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最近有一部經歷了三年磨礪的優秀國產動漫終於播出,並且獲得了全網好評,它就是由好傳動畫出品的《大理寺日誌》。2016年發起眾籌,2020年正式播出,《大理寺日誌》的製作可謂是經歷了一場時間的考驗,而它最終的成品也並沒有讓人失望,不如說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高還原度的唐朝盛景,服裝細節上也頗為講究,有趣的河南方言配音給了不少人驚喜,還有各個富有特色的人物設定以及相對新穎的斷案題材,《大理寺日誌》作為新一代的國漫黑馬,確實給觀眾們帶來了豐富良好的體驗。
  • 大理寺日誌:中國動畫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會出現一隻貓?
    單單就說中國國產的動畫中,每個發展階段都會出現一隻貓,霸佔你的屏幕,逼著你當它放進你的人生記憶中去。從《黑貓警長》到《藍貓淘氣三千問》,從《虹貓藍兔奇俠傳》到《羅小黑戰記》,這幾隻貓的故事,幾乎就可以囊括出一個簡短的中國動畫年代史來。
  • 大理寺日誌:開播僅三集就出現四個彩蛋 堪稱動畫界的彩蛋小狂魔
    大理寺日誌,是四月份的一匹黑馬。這部國產動畫開播後,僅僅三集就收穫了9.9分的好評。其中,不論是op、劇情人設以及場景的搭建,都可以說是非常棒。相信大家也看過許多人的吹爆級別的評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理寺日誌開播的三集中,出現的四個彩蛋。
  • 以豆瓣9.0《大理寺日誌》為例:探究中國動畫的成功及背後的意義
    《大理寺日記》動畫剛開頭獲得小小成就,有人就評論它將是四月新番中的一匹黑馬,也是今年為止最好的一部動畫,希望不是年度最佳才好。因為這部優秀,但也希望中國動畫在未來會有更優秀的。近年來中國動畫有所起色,稍微突破了發展瓶頸,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大護法》。
  • 《一人之下》《大理寺日誌》國漫紛紛拍真人劇,觀眾真的買帳嗎
    最近幾年國漫市場越來越火,不僅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斬獲五十多億票房,就連國產動畫番劇也都收穫了豐厚的成績單!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國產動畫紛紛要拍真人劇,觀眾們真的買帳嗎?2019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畫電影火爆了整個中國,斬獲了50多億票房,成為了中國電影票房影視第二名,豆瓣評分更高達8.5!
  • 幾百萬人追番,高口碑國漫《大理寺日誌》如何煉成?
    今年4月10日,《大理寺日誌》正式在B站上線,每周五上午11點準時更新。一上線,《大理寺日誌》就登上了B站國創區排行榜的首位。目前為止,已在B站取得9.8分,超1.1億播放量,280多萬人追番的成績。總導演槐佳佳把自己視作「網生一代」的動畫導演,他非科班出身,熬了十幾年才做出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中學時,他曾給同學畫T恤塗鴉,從中午開始畫,大半天都不動地方,一抬頭,天都黑了。
  • 大理寺日誌:停更兩周後完美完結,9.8的評分看到了國漫的希望
    從《大理寺日誌》動漫上映之後,一直獲得了大家的好評,9.8的評分,可成熟可萌的貓爺、一口地道河南話的陳拾、女裝大佬王七以及視金錢如糞土的阿里巴巴,給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真的是看到了國漫的希望。為何說《大理寺日誌》看到了國漫的希望呢?
  • 《大理寺日誌》:「興趣使然的英雄」
    這部動畫就是最近在 B 站上熱播的《大理寺日誌》,只不過故事的主角從帥氣機智的狄仁傑變成了一隻有著粉色肉墊和爪子的白貓,還是一隻不苟言笑的萌貓。在 B 站上有 5.5 萬人給《大理寺日誌》打出了 9 .8 的高分,豆瓣評分也達到了 8.8。《大理寺日誌》由曾經推出過《大護法》的好傳動畫推出。
  • 《大理寺日誌》裡的神級路人客串,麻煩少卿大人結一下出場費哈
    要說今年最火的四月國產動畫新番那《大理寺日誌》必定有一席之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留意過《大理寺日誌》裡面的神級路人呢?他們出現的地方出其不意。他們大部分來自不同的爆款國產動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路人吧。
  • 《大理寺日誌》叫好又叫座,跳出「二次元」的動畫人更想破圈
    相比其他漫畫改編的動畫來說,《大理寺日誌》的漫畫受眾並不算太多,尚遊表示,「原作粉絲沒那麼多,我們粉絲基數很小,可能要傳播好幾輪才能達到破圈。所以《大理寺日誌》的原作底子很好,但群眾基礎沒有熱門作品高。如果口碑很高,但播放量特別尷尬,會很傷製作人的心。付出了這麼多錢、時間和熱情,如果市場不給反饋,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事做的特別沒價值。萬一《大理寺日誌》叫好不叫座,第二季怎麼做?」
  • 國產高分佳作《大理寺日誌》
    今年的四月新番可謂是神仙打架一般,有童年回憶殺《數碼寶貝》,《神龍鬥士》,《水果籃子》,知名手遊改編動漫《公主連結》,還有一上映就霸佔評分榜第一的《富豪刑警》等等,可是在這一眾日漫霸榜的當中筆者發現一部評分超高的國產動畫—《大理寺日誌》。
  • ...話的《大理寺日誌》火了 ,「貓爺」地牢原形源自洛陽古墓博物館
    起初,《大理寺日誌》是《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同人作品 《大理寺日誌》以一隻叫做李餅的大白貓為主角,在武則天稱帝期間,他任職大理寺少卿,通過一系列懸疑的破案故事來講述歷史權謀2015年,尚遊希望找一些優質的動畫來製作,在機緣巧合下,看到了原創漫畫《大理寺日誌》,起初這是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同人作品,如果從這個思維順下來的話,漫畫裡李餅的原型就是裴東來,「不過後來漫畫在連載中,逐漸偏離了
  • 《大理寺日誌》到《元龍》,國產動畫需要更多這樣的「中庸」之作
    每當國產動畫行業出現較為優秀的作品時,我們總會聽到「國產動畫崛起」類似的口號。從當初的票房奇蹟《大聖歸來》到黑馬《刺客伍六七》,再到前不久火爆出圈的《霧山五行》。但從國產動畫作為一個行業的角度來看,其實需要更多的反倒是像《大理寺日誌》、《元龍》和《鏡·雙城》這樣的「中庸之作」。
  • 魁拔4定檔2021,大理寺日誌和查理九世大電影也要來了!
    不過這一次終於是有了準確消息,在2021即將上線的院線電影中,我就看到了魁拔4的名字,這一次是真的穩了,除此之外還有好幾部封神系列動畫,大家熟悉的大理寺日誌動畫大電影和查理九世真人電影版也會在
  • 《大理寺日誌》少卿白貓《虹貓藍兔》虹貓少俠 那些國產貓主角
    最近把存了12集的國產漫改作品《大理寺日誌》看完了,不得不說的確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國產TV動畫。劇中主角少卿大人李餅更是以貓的形態出現,不喝藥就真成貓了。雖然這部番劇也有我個人想吐槽的地方,不過今天主題並非《大理寺日誌》的評文,而是談談 我們國產動漫裡那些出名的「貓」主角。
  • 動畫片《大理寺日誌》:用「笨功夫」追趕一線製作
    「團隊會採納觀眾的意見,如故事節奏進展較緩、一集內容較少等,在第二季的創作中調整改進,讓更多觀眾愛上《大理寺日誌》。」慢工出細活2014年,好傳動畫開始策劃《大理寺日誌》IP,2015年,漫畫家RC以彩色條格漫畫的形式,在線上全平臺連載該漫畫作品。
  • 主角陳拾滿口河南話,《大理寺日誌》火了,關「貓爺」的地牢源自洛陽此處
    最終拿下豆瓣8.6分的評分成功完結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專訪了《大理寺日誌》的導演槐佳佳和出品人尚遊,他們透露第一季的完結標誌著《大理寺日誌》系列的正式開啟,第二季的拍攝和製作已經開始啟動。而對於片中的河南話,主創認為是符合劇情的,「因為陳拾就是一個河南小夥子。」主創還多次到洛陽實地採風,儘量在這部番劇中還原這座千年古城。
  • 《大理寺日誌》公司新作,打磨4年國風大作,徐克武俠鏡頭感十足
    要盤點今年國產動漫的人氣作品的話,好傳動畫打造的《大理寺日誌》絕對是榜上有名的!這番有不同於其他國漫的非日式畫風,還有一個有深度的故事,以及不俗的水準,今天好傳動畫公布了一部更有大氣的新作!熱血的奇幻動畫電影《霧山五行》是根據導演林魂的同名動畫短片改編而來,打磨了4年才完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