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之脆皮雞,肉質緊實,香味濃鬱,連骨頭也啃乾淨,太好吃了
為什麼現在的人喜歡殺熟?
今天去相熟的攤檔買走地雞,檔主遠遠見到我,立即大聲打招呼:「峰哥,今天的雞很新鮮哦,質量很好的,爆炒還是清蒸,要一隻還是半隻?」搞得我不光顧他都不好意思了。
原計劃是做豉油雞,一切按部就班,燙雞皮,滷水浸泡,靜置2個小時後,撈出剁塊裝盤。我特別喜歡吃雞翅根,所以偷吃了一個,咬開雞肉的一剎那,感覺到口感不對,太軟糯了,粉粉的,輕嚼就碎了。
檔主信誓旦旦保證的走地雞就這模樣,我心裡問候他母親的想法都有了。多花了錢不說,還影響心情,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難道就只值半隻雞的價錢?心裡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的同時,永遠也不會去檔主哪買雞肉了。
補救措施,把雞肉炸透,利用熱油把雞肉中的水分迫出,使其肉質變得緊實。當然,對家人是守口如瓶,絕對不會說是買了質量不好的雞肉,迫不得已而為之。而是說創新做法,反正一張嘴兩塊皮,我說什麼他們都信。
脆皮炸雞
所需食材
雞半隻(1000克),姜1塊,小蔥200克,生抽500克,糖30克,料酒20克,瑤柱10克,幹蝦仁20克,食用油750克(實耗50克)。
香料包1個,裡面有:八角,草果,幹辣椒,花椒,沙姜,陳皮,桂皮,丁香,小茴香等。
製作方法
(1)姜洗乾淨切片。小蔥洗乾淨切段。燒鍋倒入清水,放入一半薑片,一半蔥段燒開,放入雞隻燙皮,時間30秒鐘,然後撈出瀝乾水分。
(2)重新起鍋,加入500克清水,倒入生抽,放入糖,料酒,姜蔥,香料包,保持90-95度(不可燒開),煮30分鐘,即是滷水。
(3)放入雞隻,保持滷水將開不開狀態,滷製20分鐘,關火靜置3個小時,撈出剁塊。
(4)燒鍋倒入食用油,燒至4-5成油溫,倒入雞肉,加蓋炸2分鐘左右。
(5)響聲消失,開蓋翻面,把雞皮炸至棕紅色,撈出控油裝盤。
其實真正的脆皮雞,並非這樣做。而是整雞,半隻也可以,放入白滷水中浸泡至剛熟,撈出掛起瀝乾水分,然後刷一層麥芽糖水,繼續風乾,看到雞皮起皺紋,表明已經風乾完畢。
燒鍋倒入食用油,燒至7-8成熱,放入雞隻,炸至表皮呈亮紅色,撈出控油,剁塊裝盤。很多朋友對脆皮炸雞,燒鵝,豬蹄的表皮顏色有誤解,認為是用某種顏料染色而成。
在這裡我特別說一下。想到得到亮紅色,在食材的表皮刷上麥芽糖水,蜂蜜水,老抽,生抽等,下鍋炸時,熱油和這些調味品,發生化學反應,食材表面就會轉亮紅色。如果想要金黃色,就刷上米醋。
創作不易,喜歡請點個讚唄,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