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時,孩子總喜歡走神怎麼辦?掌握正確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2020-12-14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

很多家長都知道親子閱讀的好處,而這天,小智的媽媽也給小智買了一些繪本故事,希望能夠讓小智喜歡上閱讀。

不過,在媽媽準備和小智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卻發現小智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時間一長,小智就有點注意力不集中了,開始看看這裡,看看那裡,一會玩手指,一會撓腦袋,甚至到後面的時候,小智都不想再聽媽媽念故事了。

媽媽對於小智的表現感覺十分的困惑,不知道為什麼小智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難道說是因為自己講的太不好了?還是說自己選擇的繪本故事不合小智的「口味」?

於是,小智媽媽就想到了另一個辦法。

現在有很多給孩子講故事的APP,小智媽媽之前的時候也聽過,感覺講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說小智不願意聽自己講故事是因為自己講的不好,那麼給孩子聽APP裡面講的故事,孩子應該不會感到不好吧?

之後,小智媽媽就找到了一款自己感覺不錯的APP,並且開始放故事給小智聽。

一開始的時候,小智仍舊是以一種比較感興趣的狀態在聽故事,但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了,小智沒聽多長時間,就又開始表現出一些不耐煩的情緒了,坐也坐不住了,經常東張西望,注意力再次不集中了,最後還是聽不下去,到別處玩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小智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或是不願意聽媽媽放故事呢?

為什麼親子閱讀時,孩子喜歡走神?

有些家長在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孩子總是非常有精神,聽得津津有味。

但是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念故事的時候,孩子卻像小智一樣不願意進行親子閱讀,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

√故事內容並不適合孩子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所喜歡的故事其實是不一樣的。有些家長對這一點的認識不夠全面,經常覺得孩子都是一樣的,只要是兒童書籍,那麼就覺得適合自己的孩子。

其實,家長換位想一想,自己是大人,那麼適合大人看的書,自己都喜歡看嗎?

並不是這樣的。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準備繪本故事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孩子喜歡的類型,並不是所有的類型都是孩子喜歡的。

√沒有一個好的閱讀環境

閱讀環境,是影響親子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親子閱讀的時候,周圍的環境應該是一種靜謐和諧的狀態,如果在親子閱讀的時候,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就比如窗戶外面有很大的噪聲、家裡開著電視等等,就可能會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會被周遭的一些因素所吸引,從而無法很好的進行親子閱讀。

另外,除了這些外在的環境影響之外,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環境,如果孩子的心理環境不佳,存在一些負面的情緒或是壓抑心理等等,那麼也可能會影響到親子閱讀的質量。

√家長朗讀沒有感情可言

親子閱讀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什麼?是感情的一種交流。而往往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家長有感情的朗讀,將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興趣。

家長在朗讀時的情感走向,將會是孩子聽故事的一個嚮導,引導著孩子的情緒發生變化。

如果家長在朗讀的時候絲毫沒有感情可言,就像是複讀機一樣的枯燥無味,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感情,也就感受不到繪本故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感情。而一個沒有感情的故事,孩子自然是不會喜歡的。

√缺乏必要的互動環節

親子閱讀這件事,不僅僅包含閱讀,更包含親子行為。並且,親子行為的重要性還在閱讀的前面。

也就是說,在親子閱讀的環節中,家長一定要注重親子行為的表現和展示,和孩子有必要的親子互動,讓孩子參與其中,而不是僅僅聽故事那麼簡單。

孩子成為參與者之後,自身的興趣自然會得到較高的提升,從而會將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親子閱讀方面,從而逐漸的喜歡上親子閱讀。

如何正確的進行親子閱讀?

家長在平時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其實,親子閱讀遠沒有一些家長所想像的那麼困難,只要掌握好一定的方式,孩子自然會喜歡上親子閱讀。

匪夷所思的語調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大人的性格趨於沉穩,但是孩子卻不同,孩子喜歡「一驚一乍」,很多時候,一些高低調分明的說話方式,將會更容易激起孩子的興趣。

而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採用抑揚頓挫,匪夷所思的語調來閱讀繪本故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以前沒有感受過的,不一樣的聽覺體驗,這樣無論內容如何,孩子首先就會喜歡上這樣的閱讀方式。

沉浸式的表達方式是孩子樂趣的起源

那麼,如何加深孩子對於親子閱讀的興趣呢?家長可以進行簡單的場景表演。就比如在閱讀的時候,講到某個動作時,家長可以進行模擬示範,不要求家長示範的多正規,只求能夠讓孩子感覺到很有意思。

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多的規規矩矩,所以家長不需要拘束,儘管放馬過去。

頻繁的親子互動,讓孩子興趣盎然

另外,家長不能夠只是單方面的「輸出」,也需要讓孩子參與「輸出」,所以,家長可以在進行場景模擬的時候,帶上孩子一起,和孩子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場景,讓孩子親身體驗故事的內容,激發孩子更大的興趣。

讓孩子給家長講故事,給孩子更多成就感

當孩子熟悉故事之後,家長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講故事。這一步驟的達成,將能夠很好的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並行自信、自立、自強等多種能力,還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深深的成就感,對於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長,都有很好的幫助。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學會這3個親子閱讀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親子閱讀在近年來非常流行,幾乎所有媽媽們都會為孩子購買許多繪本、故事書。在實行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遇到不少「難題」。小七媽媽非常注重親子閱讀,也明白閱讀習慣要從小培養。所以大大小小的繪本、布書、觸摸書、兒童百科全書都給買了。小七媽媽說,孩子喜歡一把搶過故事書,刷刷地翻頁,翻完就換一本翻。
  • 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由上述可以見得,讓孩子讀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升渠道,然而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有育兒專家特別指出:孩子應當從閱讀啟蒙繪本,然後再充分認識繪本的內容以後,再晉升到高頻詞彙的學習,並且在掌握大部分高頻詞彙後,開始閱讀基礎的章節或者短文故事,最後再選擇名著。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正如《最好的繪本給孩子---0~3歲親子閱讀指南》中寫的:於孩子而言,在生命之初的三年裡,親子閱讀是父母所能送給孩子的美好的禮物;於父母而言,親子閱讀是浪漫的教養方式。親子閱讀的時光,也是父母和孩子情感連接的美好時光。
  • 巴蜀講壇|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11月28日)
    講座時間:2020年11月28日上午10:00主講題目: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講座地點:第一學術報告廳(東門一樓)報名方式:請提前一小時至第一學術報告廳領票入場,一人一票主 講 人:林丹內容簡介:經常有家長苦惱於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如果你家有0-12歲的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愛上閱讀並養成閱讀的習慣,那麼就請來聽悠貝林丹老師的《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大型主題講座。
  • 機械地閱讀再多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 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英語閱讀枯燥、起步難?《飢餓的毛毛蟲》花式讀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他故事的主題通常取材於對自然的熱愛,寫作時卡爾爺爺盡力站在孩子的角度,激發起讀者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繪本閱讀小技巧Shared Reading 分享式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Shared Reading,是父母和孩子在舒適的環境下一起分享閱讀內容的閱讀模式。分享離不開互動,互動是在這個閱讀環節中的關鍵。
  • 親子育兒: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
  •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掌握7個方法,讓孩子成為「小書蟲」
    可有些家長卻比較頭疼,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其實孩子都是愛閱讀的,與其說孩子不愛閱讀,不如說孩子是不愛看大人強制讓他們看的書。強制也可以,但不能強制讓孩子看超過他年齡的書,讓一個3歲的孩子看一本成年人的書,是不對的。
  • 帶1歲孩子讀繪本太難?巧用4個閱讀技巧,快速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1、已經有一定的自我意識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我意識,雖然還不能準確表達,但是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並在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所以家長在帶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無論是選書還是閱讀方式,都要兼顧孩子的興趣。在了解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的基礎上,還需要注意一些閱讀的細節和技巧。1、首先要明確這個階段繪本閱讀的目的目的引導行為。在進行閱讀以前,家長一定要明確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的目的,一是引導孩子的閱讀興趣,二是密切親子關係。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讀書呢?1.先是聽書,及早開始在孩子還是牙牙學語的時候,就讀書、念詩給他聽。文字的韻律,配上媽媽溫暖的聲音,真的能成為孩子潛意識裡最初的印記。其實越早使用這種方式越好,用來進行胎教也是可以的,歷史上周文王的母親就是這樣,結果周文王生下來就很聰明,能夠「以一而識百」(舉一反三、聞一而知百)。
  • 這個親子閱讀小妙招,不僅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孩子情商
    經常聽到有人炫耀自己的孩子一年能看多少本書,有幾十本的,有幾百本的,甚至還有一千本的。不要被數字嚇到。閱讀量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所帶來的收穫。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了,十分驕傲。其實,過早的自主閱讀的孩子在閱讀上的收穫,遠遠不如親子閱讀的孩子。而奧秘就在於閱讀後,再做一件事。昨天,我給兒子讀《狐狸與仙鶴》。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您家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9選擇性閱讀給孩子選擇性地閱讀圖書中的一部分內容。給孩子讀一部分、重點的部分、情感描寫豐富的部分、孩子喜歡的部分,或者孩子覺得無聊的自己又不想讀的部分,你給孩子讀。把孩子對閱讀的討厭程度降到最低,參與度提到最高,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 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2.音樂是閱讀的偉大的夥伴在孩子讀書時,他們可以聽任何他們想要聽的音樂類型,孩子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圖書改編成任何他們喜歡的音樂劇、舞臺劇,只要他們喜歡。26.
  • 親子閱讀,點亮智慧人生
    為了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親子閱讀理念,掌握科學的親子閱讀方法,提高科學育幼能力,有效促進家園教育合力,2020年12月4日,眉山市東坡區第一幼兒園邀請成都市高新區優秀骨幹教師、閱讀推廣人崔莉園長帶來關於「親子閱讀,點亮智慧人生」的親子成長課堂,小班組全體家長參與此次講座活動。講座中崔莉園長首先拋出問題「小班幼兒可以進行閱讀嗎?」讓家長們深刻了解閱讀對孩子發展的價值與重要意義。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明明共讀很有興趣,到自主閱讀時就不行了呢?清華大學幼教系對親子閱讀做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家長自我定位不恰當。我們大多數父母在跟孩子共讀時,又是讀,又是唱,又是模仿,父母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聽眾。這只是滿足了父母的表現欲,實際上孩子的參與度並不高。
  • 想陪孩子讀書無從下手?試試「對話式閱讀」,互動是最好的交流
    其實家長要是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會發現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很簡單的事情。01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原因二: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錯誤理解。有些家長比較細心,知道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的話,自己就要陪著孩子。然而這些家長的陪伴就是自己將整個故事給孩子講一遍,孩子聽完就算結束了。他們不會考慮引導孩子愛上這些故事,更不會讓孩子慢慢了解閱讀的樂趣。
  • 親子共讀,享閱讀時光!儀隴縣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儀隴縣圖書館開展「書潤德鄉·幼兒繪本親子閱讀」活動 親子閱讀是親子互動交流中一種重要的形式和內容,它不僅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還有利於青少年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收穫知識,開拓視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各種文明禮儀,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
  •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愛上閱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還有怎樣能讓孩子愛上閱讀?什麼時候開始閱讀?永遠不會太早!另外,無論你的寶寶是什麼年齡,閱讀,都是一個絕佳的肢體接觸和親密交流的機會。當閱讀成為你和寶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甜蜜時光的時候,他很快會熟悉和喜歡讀書的。
  • 良好的親子閱讀,可解決孩子作文中的兩個核心問題
    親子閱讀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它不僅可以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還可以塑造健康的家庭文化,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進步和成長。對於願意陪孩子讀書的家長來說,如果能在親子閱讀中再實現孩子語文能力的提升,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孩子應該讀什麼?我們要看孩子的語文能力中最缺什麼。從目前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來看,孩子們普遍缺乏作文的素材。
  • 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母語
    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孩子,應該閱讀什麼書? 閱讀就是為了語文考試嗎? 閱讀就一定能考得好試嗎? 在剛剛結束的四個平臺同步的直播活動中,親近母語的創始人、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徐冬梅老師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親近母語的整體觀點、呈現方式,想要做什麼,到達什麼樣的方向。在整體的活動中,徐老師主要和大家分享了母語教育的意義。分別從親子共讀和中國文化兩個角度來和大家介紹親近母語的整體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