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愛|30歲了還對愛情抱有嚮往,很丟人嗎?

2020-11-25 騰訊網

金礦CP,你嗑了麼?

都說「戀綜有風險,嗑糖需謹慎」,但COCO最近還是垂直入坑了《女兒們的戀愛》中金莎和盛況這對「天選CP」。

兩個人不光顏值般配,節目中的互動也夠暖夠甜,大伙兒都期待著他們的後續發展。但就在抉擇日時,金莎做出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決定——果斷拒絕了和盛況繼續約會。

一夜之間,各種針對金莎的負面言論撲面而來。「想要戀愛又太挑剔,未免過於不切實際」是其中的主基調。

其實自從節目開播,金莎就站在了輿論的焦點。她的戀愛觀可以說是代表著一部分姑娘們不願意屈從現實的理由,而不同聲音和評價也恰恰映射出外界對「大齡女青年」不那麼適當的苛責。

可是,又是誰規定只有年輕姑娘才擁有選擇的權利呢?

30+不配做選擇?

早在今年夏天的《浪姐》中,莎莎子就有點「恨嫁」的苗頭,引來以張雨綺為首的一票「戀愛導師們」紛紛出謀劃策。

至今單身的理由不是「找不到」,而是「無法將就」,金莎對於自己的「戀愛對象」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一米八以上、眼睛大、鼻梁高、喜歡運動、笑起來好看、最好是圈外人......」這些標準湊在一起基本上就是「白馬王子」的標配。

就連金莎爸爸都在節目中直言:感覺女兒的要求太高了。

但金莎並不是無意識在「做夢」,不過是無法強迫自己去做更為實際的選擇。「降低標準」很多時候是一種不可回頭的開端,不僅推翻了過往所有的堅持,也會偏離自己理想的未來軌跡,越走越遠。

時間的不停息催促著我們人生的腳步:25歲初入行業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27歲結婚、29歲生子、30歲理應擁有穩定的家庭......

太多的人生軌跡被早早做下安排,不符常理的意外會被認為是拖慢未來已設定好的進程,所以「等待愛情」成為一種奢侈品,是只有「有資本的頂層人士」,也就是年輕姑娘才配擁有的任性。

但總有些姑娘像金莎這樣,即使頂著巨大壓力,也就是要不走尋常路。

Ella陳嘉燁早年是個不折不扣的「假小子」,一頭利落的短髮加上球鞋T恤,瀟灑又率性。殊不知,看似大咧咧的她對感情卻很有自己的堅持。

S·H·E

Ella&吳尊

Ella曾在節目中說到:每一次戀愛都會在感情中投入全部,飛蛾撲火,也曾遇人不淑。哪怕受到再多傷害,仍然相信自己會遇到命定的另一半。

就這樣,31歲的Ella遇到了賴斯翔,無敵契合的氣場和性格讓兩個人組建了極為美滿的家庭。婚後生子晉升媽媽的Ella也變得更加溫柔,笑容中滿溢的都是幸福。

陳喬恩&艾倫和蕭亞軒&黃皓也是其中的代表,姐弟戀+年齡差並沒有成為她們追求愛情的阻礙,反而是某種荷爾蒙的助推力,感情的滋養讓她們越加回歸了小女生的狀態。

陳喬恩&艾倫

蕭亞軒&黃皓

「遵從本心」永遠是戀愛中的第一要義。無論多少歲,學會等待也是一種用心的經營。別提前退縮也別放棄,或許「他」真的只是來遲了一些而已。

會撒嬌=不成熟?

雖然很多時候為了避免尷尬,金莎和盛況在相處過程中已經盡力表現出直爽大咧咧的一面。但是在特定氛圍的烘託下,有些小女生戀愛時的樣子還是會不經意間的流露。

莎莎子會在約會前特意早到只為了找對光線呈現出最好的狀態,會對著勺子的反光確認妝容的完美,會在盛況為她撐傘的時候,略帶些憧憬地感嘆道:這樣真的好偶像劇啊~

盛況用「戰友情」三個字概括了他所期待的最完美的感情狀態,他是極度理性的代表,不會允許自己在感情中沉溺太深。

而金莎卻恰恰相反,她和所有的少女一樣,嚮往著「You jump, I jump」的轟轟烈烈和海枯石爛,想要讓自己成為徹徹底底的依賴者,渴望被照顧、被保護。

在年齡的既定框架下,不乏又有「扮嫩」這類刺眼的評價。可所謂「扮嫩」「撒嬌」本就是女生不可剝奪的權利,它是感情中必不可少的調和劑,是彼此親密的象徵,與成熟與否並不相悖,不過是一種表達方式罷了。

永恆的女強人不可能存在,而「女強人」也並不是女性被認可的唯一標準。

蔡少芬在事業上是雷厲風行的女王,在生活中就和普通女生一樣簡單可愛。十幾年間咱們蔡女士的「炫夫狂魔」人設不倒,隔三差五就會對老公張晉隔空告白——「你好帥啊!」

蔡女士也非常注重愛人間的儀式感,上節目要穿情侶裝,對感情的表達也從不吝嗇,牽手和擁抱那就是家常便飯。

「可愛教主」楊丞琳在遇到李榮浩後不但沒有抹殺原本的特質,反而「可愛翻倍」,動不動就要曬一下老公送的禮物宣誓主權。

哪怕平時再強勢,在感情上幾乎沒有哪個姑娘不喜歡「撒嬌」,只是因為還沒有遇到願意展示真實的那個人。

待確認的安全感

「抉擇日」那期節目播出後,金莎發文回應了當時選擇的理由:如果備採的時候你說的話是當面跟我說的,那麼結局或許會不同。

最後一次約會的晚餐上,當金莎問道「你對我是一見鍾情嗎」,盛況猶豫的那幾秒為最終做下了定局。

事實上盛況並不是在猶疑思考,只是不擅表達,而「表達」往往是維繫感情溫度最重要的途徑。

相比於年輕的姑娘,30+的女性會更缺乏安全感。她們往往需要100%的確定來給自己抵禦流言繼續堅持的勇氣。

秦昊在伊能靜不小心讓小米粒摔下凳子後,沒有一句責怪,而是同時擁抱了伊能靜和小米粒表示安慰。就是這很小的舉動,表達出的卻是關心與在乎。

女生可以很堅強,只是偶爾需要時間確認這樣附著極重籌碼的堅強是否真的值得奔赴。

「等待愛情」與「追求愛情」是自由生活態度的選擇,也是對自我原則的堅守,本就不該為年齡設定界限。不指摘每個人特別的軌跡是寬容更是尊重,願每個女生不論在什麼年齡都擁有做選擇的權利和勇氣~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讚哦~

點點在看

你實現「戀愛自由」了嗎

相關焦點

  • 男人30歲還不會開車,會不會很丟人呢
    我說我沒有,然後他就說:「我大學時候就考了駕照,現在都是10年的老司機了」,以前同事也問過我有沒駕照,我也是如實告知,他都覺得驚訝,言下之意好像是想說:你都30多歲了,你這麼多年都幹嘛去了,連個車都不會開,甚至是連駕照都沒有。
  • 快30歲了,考公務員會不會太晚?很丟人嗎?
    他開始有了危機感,雖然暫時還沒被邊緣化,他已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 剛畢業時,雄心壯志,想在外闖出一番事業。臨近30歲,認識到自己能力不是特別出眾,在公司晉升受限。
  • 35歲還四處投簡歷找工作太丟人?自我設限,不敢走出舒適圈才丟人
    老公建議她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優點,寫一份簡歷,去網絡平臺上投一投,她卻猶豫糾結,覺得自己35歲了,還四處投簡歷找工作,會不會太丟人。無獨有偶,同事張姐老公的公司,年後因疫情的原因,導致公司業績大幅度下滑,裁了一大批人,她老公是其中一個。
  • 我40歲了,戴卡西歐真的很丟人嗎?
    之前有個表友問我:我已經40歲了,還適合戴卡西歐嗎?說實話,當我剛開始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在反問自己:手錶跟年齡有關係嗎?雖是以電子表為主,但也推出了機械錶款式,既符合年輕人的潮流口味,同時也給不同年齡階段的愛表人士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
  • 相差30歲的愛情:19歲少女嫁49歲大叔,21年生15個孩子
    豆蔻年華的少女,意氣風發的少年,人們對愛情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中國人對待愛情的表達方式,是含蓄、獨特、浪漫的。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大膽追逐愛情的姑娘,在如花似玉的年紀,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30歲的男人,即使在社會非常包容開放的今天,如此巨大的年齡差依然飽受異樣的眼光。
  • 27歲的女孩子,前後談過6次戀愛,真的很丟人嗎?
    求助人:周女士大家好,我叫周慧(化名),今年27歲。雖然身邊的同事和同學都結婚生子了,但是我一點緊迫感都沒有。反倒是我的父母,早就已經開始替我著急了。他們總是在電話裡嘮叨我說:如果你再不結婚,到時候就會變成「剩女」,更加沒有男人要。前段時間,父母幫我安排了一個相親對象,聽說對方的條件不錯,所以母親讓我必須回家一趟。
  • 有了真正的愛情,還需要牛奶和麵包嗎?來自20歲小姑娘的疑問
    記得那是在諮詢室,一個還在大學的小姑娘發過來的疑問,她遇到了一個大她多歲的男孩子,男孩子對她非常好,讓他一下子找到了被愛的感覺,女孩子被打動了,很想與這個男孩子在一起,自己從小跟年邁的奶奶長大,也就沒有適合指導女孩的長輩可以提供建議,姑娘選擇了找諮詢老師。
  • 《愛情與靈藥》:快餐愛情時代,你選擇先愛後性還是先性後愛?
    話說在前面,這部影片可不適合十八歲以下的朋友觀看——雖然主題上是一部愛情文藝片。片中傑米對瑪姬說我愛你的時候,瑪姬還以為傑米犯病了。電影簡介中明白地說到:「雖然大多數人在建立男女關係時都是先有愛後有性,可也有絕少一部分人是完全反過來的。」這是一個先性後愛的故事,如果是你,會接受這樣的愛情嗎?傑米是一位左右逢源的藥品經銷商,完美詮釋了「性感促銷」的他不專一地在不同女人之間生活——渣男一個。
  • 我選擇的愛是嚮往詩歌和距離
    這是一封寫給老徐的情書,在他的同意下,我選擇出版他,我真誠地希望,經過幾十年的生活,我仍然會有他陪伴,他守住了愛的初衷。親愛的老徐:現在我,你的妻子,坐在從廣元到南充的火車上。心情起伏,五味雜陳。不想玩手機,只想用這種方式進入深度思考,用最真實的自我和你對話。
  • 「結婚四年分房睡三年」這位30歲少婦揭露新早衰婚姻的悲哀太真實
    其實,女人愛鑽戒,大都並非在意它本身的價值、或者是顏值,而是鑽石被賦予的含義。傳世、保值、晶瑩剔透、永不褪色、世間少有,象徵著永恆,正代表著令人嚮往的美好愛情。然而,這僅僅是一個希望,愛情和世間大多數物品一樣,是有期限的。
  • 「我,30歲,和交往3年的男友分手」大齡分手還能遇見心動的人嗎
    30歲之前對於愛情的觀點和30歲之後是截然不同的,在30歲之前對於戀愛和分手都很佛系,不會那麼強烈地想要戀愛,也不會那麼害怕分手。身邊的人對於愛情這件事的參與度也沒有那麼強烈。而到了30歲之後,身邊的人對於我們戀愛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在這個所有人都在結婚的年紀,就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催婚的聲音。
  • 再看「東京愛情故事」:30年後,愛情都變了
    《東愛》的確符合這樣的標準:30歲出頭的導演大多亮、24歲的編劇坂元裕二、首次擔任主演的鈴木保奈美、名不見經傳的織田裕二和江口洋介。 《東愛》的爆紅,讓趨勢劇成為一種潮流。當時,日本承載著一部分亞洲有關未來的想像,加上地緣的親近性,使得趨勢劇很快在整個亞洲流行開來。
  • 再看《東京愛情故事》:30年後,愛情都變了
    《東愛》的確符合這樣的標準:30歲出頭的導演大多亮、24歲的編劇坂元裕二、首次擔任主演的鈴木保奈美、名不見經傳的織田裕二和江口洋介。《東愛》的爆紅,讓趨勢劇成為一種潮流。當時,日本承載著一部分亞洲有關未來的想像,加上地緣的親近性,使得趨勢劇很快在整個亞洲流行開來。在港臺和中國大陸,這樣的劇集被人們親切叫做偶像劇。
  • 大膽追求真愛!19歲沙特公主和同學私奔,抓回後,二人被當眾處死
    世人都嚮往這樣的愛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成全一段這樣的愛情,1977年,沙特曾經發生過一件震驚全球的事——他們國家的公主米沙兒為愛私奔,結果被沙特王室抓回去,直接當眾處死我,讓人心驚不已。 大膽追求真愛!
  • 25歲的赤名莉香影響了一代人的愛情觀,卻在50歲才懂得愛自己比愛情...
    中國第一視覺雜誌 最受歡迎圖文公號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視覺志聽過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就猶如我們見過那麼多愛情的套路,還是忍不住重蹈覆轍一樣。都是要錯過,才知道自己最適合活成什麼模樣。還記得過去紅遍亞洲的《東京愛情故事》嗎?劇中的赤名莉香曾經被很多女性當做戀愛榜樣,被很多男人幻想為理想愛人。
  • 再看「東京愛情故事」:30年後,愛情都變了
    《東愛》的確符合這樣的標準:30歲出頭的導演大多亮、24歲的編劇坂元裕二、首次擔任主演的鈴木保奈美、名不見經傳的織田裕二和江口洋介。《東愛》的爆紅,讓趨勢劇成為一種潮流。當時,日本承載著一部分亞洲有關未來的想像,加上地緣的親近性,使得趨勢劇很快在整個亞洲流行開來。在港臺和中國大陸,這樣的劇集被人們親切叫做偶像劇。
  • 陳奕迅新歌《是但求其愛》,現代愛情,只是一種現代性的痛苦嗎?
    陳奕迅的新歌《是但求其愛》,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嗎?在網易雲熱評裡有這樣一句話,故事的開頭總是非常溫柔,但結尾卻不夠精彩。愛到最後的眷真的是稀罕,愛而不能才是常態。我用12天的時間啃完了這本書,每小時大概有30頁,差不多每頁都做了標記,明年就可以再仔細閱讀了。這本書拋棄了弗洛伊德等人關於愛情痛苦僅僅與自我、個人歷史和自我塑造有關的觀點,轉而認為,就像十九世紀關於貧窮所說的貧窮,並不是由於行為汙穢或個性軟弱,而是由於系統的經濟剝削,而是由於社會文化所造成的一系列緊張和矛盾。
  • 你渴望愛情嗎?每個階段的愛情都不一樣,你的愛熱烈嗎?
    你渴望愛情嗎?我們渴望什麼樣的愛情,希望遇到一個什麼樣的愛人,他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兩人在一起要達到什麼樣的人生高度或者對未來生活有什麼樣的追求和嚮往,如果你遇到的愛情跟你所期望的契合 ,那無疑就是好的愛情。 好的愛情不只是指事業上的共同進步,還有性格、修為等方面。
  • 各位還對曲速引擎抱有希望嗎?
    如許多星艦迷所知,許多未來技術是在星際奇旅中首次被勾畫出來,並且後來也被真正的發明,例如摺疊式手機、通訊徽章等,之後國外還專門成立了研究曲速引擎方面的推測性工作。但時至今日仍未有允許曲速航行,且被主流科學接受的體系被拓展出來。為何曲速技術如此令我們著迷?因為根據新式曲速層級,曲速分為1到9層。
  • 這些星座的女生,不嚮往愛情,原因有這幾種
    這份愛也許讓很多人嚮往,但是偏偏這幾個星座的人和常人不同。她們可能會幻想這樣的生活,但是對這種愛情又不是完全嚮往。真有人給她們告白時,她們還會感到害怕,甚至是恐懼,原因是她們都更愛自由。01射手座我想射手座出現在這裡,應該沒有人會感到意外,她們可能是十二星座裡面最不嚮往愛情的了。因為她們根本不願意被其他事物捆綁住,也不願意一頭栽進有人束縛的愛情裡。雖然愛情不存在有形的框架,但是無形的枷鎖會讓她們更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