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為什麼選擇讀《楞嚴經》?

2020-12-19 了了讀書

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在《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六中載:「今我涅槃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住於世,限滿一千年。」釋迦牟尼佛說,在他涅槃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但是不同的佛經對著三個時期有不同的時間說法,《大悲經》說正法有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大集月藏經》、《賢劫經》和《摩耶經》等則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古德多用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萬年之說。

正法時期裡,佛陀及其弟子傳法,大家都親自聽從過佛陀的教誨,得到佛陀的指導。那時,佛陀對人們的教誨、講道都是真實的,因此在正法時期,人們對於佛法是深信不疑的,都是敞開心胸研習佛法,期待有朝一日修成正果。

到了像法時期,佛陀及其弟子都已經入滅了,而當初有聽到佛陀教誨的那一批信眾已經過世了。佛陀已經成為佛書裡的傳奇人物,這時的佛法已經受到一些魔的擾亂,一部分信眾仍然對佛法深信不疑,而另一部分信眾除了研習佛法,還把重心放在了宣揚寺廟名聲等世俗名利方面。

到了末法時期,真正了解佛法的信眾已經不多了。大部分的、所謂的佛門中人披著佛法的外衣為自己謀取私利。甚至,有的出家人視佛門戒律為無物,迷失於世俗名利。唐朝的窺基法師曾對著三個時期有一個精煉的解說:「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佛說法滅盡經》中講到:

「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法將殄沒,登爾之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疫氣流行,死亡者眾,人民勤苦,縣官計克,不順道理,皆思樂亂;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注釋:「正法將滅之時,女人精進修行,經常會作功德;男子懈怠傲慢,不肯遵循法語,眼中看待沙門,就好像是糞土,沒有一絲信心。正法將要滅絕,在這種背景下,諸天哀哭流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瘟疫瘴氣橫行,死亡者為數眾多;人民勤勉辛勞反而受苦,官員竭盡能力盤剝平民,不會遵循正道真理,都想驕奢淫樂犯上作亂;在這種時代中,惡人數量劇增,如同海中之沙;善人越來越少,千百人中才出現一兩位。」

根據佛經記載,我們正處於末法時代,而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加之末法眾生善根淺、福報薄、業障重且退緣多。縱能修行,亦不易證果。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能了生死,證菩提,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由於時節因緣不同,眾生根機各異。如同治病,必須對症用藥,方能獲得療效。

末法的觀念,在印度的佛法中,包括世界佛法的發展,都是一個陰影。因為十三世紀佛法在印度被回教消滅,那時距離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間大約有一千七百多年。都說末法時代必學《楞嚴經》,因為它講述了魔的弱點,它可以幫助我們除魔降魔。宋朝的蘇軾、王安石對《楞嚴經》推崇備至,王安石勸誡女兒讀《楞嚴經》,蘇軾晚年《楞嚴經》不離手,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楞嚴經》幫他化解心結。

如果你對《楞嚴經》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楞嚴住世正法不滅,被稱為經中之王的《楞嚴經》,究竟重要在哪裡
    學佛的人也都應該聽過這麼一句話:「楞嚴住世,正法不滅」,直接把楞嚴經與佛教的存滅相提並論,足以證明楞嚴經的重要性。幾千年的流傳,《楞嚴經》更是被佛教徒們推崇為「經中之王」、「破魔寶典」,早晚誦讀,從中獲得智慧和啟示。
  • 楞嚴經釋疑:楞嚴經一共幾卷
    《楞嚴經》全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楞嚴經》共十卷,意思要你自己看懂蔡有用。
  • 《楞嚴經》講了什麼?為什麼要學這部經典?看完你就明白了
    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可見《楞嚴經》確實是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法門精髓,成佛正印。論證超絕,說理詳盡《楞嚴經》邏輯分析,論理辯駁,可謂精妙無比,超凡絕倫!本經通過七處徵心和十番顯見的層層論證、剖析,將凡、外、權、小之邪見愚見一一破除。
  • 佛教:《楞嚴經》四大名句,悟透福德無量!
    《楞嚴經》亦稱《大佛頂首楞嚴經》,是佛教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佛門常以「開悟」的「楞嚴」盛讚其極為重要的地位。《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
  • 佛法:末法時代,您千萬要防範那些鼓吹神通藉機騙人的妖魔鬼怪
    但末法時代眾生的劣根性讓我們一次次錯失得度的機緣,所以佛在《地藏經》裡才說眾生剛強難化,需要菩薩往返救度。這一世救不了,那就等你下一世繼續救度。有些眾生今生好不容易接觸了佛法,卻又因各種原因退失信心,甚至偏離正道,導致再次墮落三途。佛菩薩依舊不願放棄,甚至跑到地獄伸手挽救,其大慈大悲之心,較之父母之情有過之而不無及。
  • 誦楞嚴咒好處多,看看《楞嚴經》裡怎麼說?
    在《楞嚴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末法時期想有禪定,不誦楞嚴咒無有是處。可見楞嚴咒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法師也常說:誦楞嚴咒,下下根基增長,上上根基成就,我們業障如猛風吹沙一樣,日漸消損!好像開水澆冰,慢慢就化了,不知不覺中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知不覺你業障消了,不知不覺你有智慧了,不知不覺你做到了,不知不覺你莊嚴了。
  • 什麼是「末法時代」?它對修行有影響嗎?
    最近,聽不少小夥伴稱如今的時代為「末法時代」,言語之間瀰漫著消極的意味。懷著好奇的心理,我查閱了關於「末法時代」的資料,本文便為大家介紹一下,修行者口中的末法時代。1.末法時代的由來末法時代一說的由來來源於佛教,據《佛光大辭典》所言,佛陀寂滅後分為三個時期。五百年為正法時期,像法期千年,末法期萬年。而後,佛法寂滅不存於世,直到第二佛「彌勒」出世。
  • 楞嚴經解釋:念楞嚴咒的作用
    誦持《楞嚴咒》比買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司的黃金那麼有價值,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嗔痴,那麼誦持《楞嚴咒》就有大感應、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修這個法便沒有大的感應力量。
  • 為什麼同樣是佛經楞嚴經要比金剛經難讀很多?
    這樣一位超牛的譯師翻譯出來的佛經,不僅你愛讀,而且從翻譯出來之後,幾乎接觸到金剛經的人士人人都愛讀,所以,羅什大師的譯本是最流行的。2、《楞嚴經》行文我們再來看看《楞嚴經》的譯師,般剌蜜帝大師。其實《楞嚴經》能夠帶來中土還是相當之有波折的。
  • 《楞嚴經》常識:楞嚴經的作用和好處是什麼
    聽楞嚴經也能提升人的境界,並且也是非常是很現代人的一種修行方式。楞嚴經的字數是偏多的,如果自己讀誦的話,用的時間會很多,要是聽楞嚴經的話,我們在平時就能播放,然後自己聽就好了。聽楞嚴經的作用:一、聽楞嚴經能消除人的業障,能幫助人們消除冤親債主的糾纏,讓它們不再為我們設置障礙。相信很多人都是在患得患失的,那自己在聽楞嚴經之後,也能回向冤親債主,解除它們的怨恨,幫助自己消除業障。二、聽楞嚴經可以幫助人們求願成功。
  • 佛教:末法時代何處尋找善知識呢,其實每部經都是佛菩薩化身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大家都知道如今屬於佛法中的「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都很深重,共業又是極大,整個社會乃至全世界都充斥著一種愚昧,迷信,貪婪和戾氣,也就是我們習慣所說的負能量。
  • 楞嚴經賞析:楞嚴經義貫全文
    師兄在修行楞嚴經的過程中,是要用心的去體會經文中的內容是什麼,這樣師兄的修行功效才會更加的好,而且師兄也會知道楞嚴經全文講什麼,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簡單的了解楞嚴經義貫全文吧!而這部經所呈現的境界、力用與法門,正是從這至高、最極秘奧的大佛頂上所出生的,因此此經的法門也是至高、奧妙的。(附及,「大佛頂」三字,如前所說,「大」是修飾「佛頂」,「佛頂」兩字是在一塊兒的,應作一氣讀,因此名讀是「大、佛頂」,而不是「大佛、頂」——這樣讀就變成好象是在講一尊「大佛」的頭「頂」了!)
  • 《楞嚴經》中這2句話,反覆去讀,你會明心見性,功德也遲早會有!
    大多數人普遍的認為只要一個人明心見性了,那就說明這個人已然開悟了,開悟也被後世演說的如何如何的神奇,如何如何的不容易,甚至有開悟的人會放光明等謬論,其實明心見性的說法是來源於佛教大乘經典《楞嚴經》。每個學佛的人,《楞嚴經》可以說是一部基本必讀的佛經,老話說不讀《楞嚴經》不能開悟;不讀《華嚴經》,不會善巧方便,雖然有些過頭,但也道出了這兩本佛經的本質。
  • 楞嚴經賞析:佛說楞嚴經的因緣
    若以本經來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部經的因緣有六種,這裡只介紹一種,剩下的可以去網絡上搜索:第一因緣是『恃多聞,忽定力』,恃乃仗恃之意,仗恃什麼呢?仗恃多聞。多聞是多所見聞,如讀經聽法多,知識也多,好像阿難便具有多聞的機緣與能力,佛所說的法因他常隨侍數十年,每一法會所說的他都記得住,真是過耳不忘,這叫多聞,也稱博聞強記。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83)|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汝等亦當將如來語, 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譯文】 若作聖解〈注一〉則有欲魔〈注二〉入其心腑,增長其慾念,一向說欲為菩提之道〈注三〉,化諸白衣,平等行欲〈注四〉,信其說行淫者,名持法子,因神鬼之力資其信心,於末法時期,凡愚之輩,被其攝受者,數至於百,多至二百或五六百,甚而至於多滿千萬,最後身衰力微,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徒眾解散,威德既無,舊事發覺,陷於王難,或疑之而謗正,或誤之而入邪,皆為入無間地獄之因,
  • 釋迦牟尼佛對末法時代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
    當這些災難一個個接踵而來的時候,讓人們不禁想起了釋迦牟尼佛在涅盤前三個月,對著諸比丘諸菩薩無數眾生,宣說了一部佛經,即《佛說法滅盡經》這部經典,講授世尊對佛法逐漸消亡的預見,佛法要滅亡時,《首楞嚴經》《般舟三眛經》會首先消失,之後12部經緊接著也會滅掉,全部不見。沙門的袈裟忽然間變成了俗家樣式,佛法滅亡時就如同油燈一樣,在裡面時光也會格外亮一點,隨即馬上熄滅。
  • 佛法楞嚴|識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識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前面的受、想、行三陰,是配合在前五識、第六識與第七末那識,而這裡的「識陰」,是獨指第八阿賴耶識而言。因為這一段經文是譬喻,所以下面就以譬喻來合法。瓶子外面的虛空,是譬喻如來藏性;瓶子裡面的虛空,是譬喻識性,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本來瓶子裡面的虛空與瓶子外面的虛空,都是一體,是沒有分開的,可是,為什麼變成瓶內與瓶外的虛空呢?也就是說,為什麼變成藏性與識性呢?
  • 末法時代,學佛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而佛法的修持,在這個末法時代尤其重要。《華嚴經》說:「世界若無佛,及眾賢聖人,彼諸群生類,無有一切樂。」我們有緣接觸到佛法的人,能夠在佛法的引導下,解脫因生活、內心產生的痛苦,並且依靠這一因緣,最終在生死苦海中有了出頭之日。在無量劫以來的輪迴之中,停止了這種無盡的悲苦,因此學佛是唯一解脫的津梁。佛教以慈悲為懷的理念,以幫助天下眾生為己任的教義,有了它廣大的群眾基礎。
  •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解脫大自在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佛「棄」因緣和合開示實相,萬法歸一又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到大解脫大自在學佛修行者大都知道,若能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心自性,那麼此心不論在任何處境下,皆能隨處而安,哪怕身毀在即,當下也能自在入定,思想出入全然無礙。
  • 《楞嚴經》坐菩提樹入大涅盤
    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恆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佛說:眾生如落於「賊難」,「賊難」指被惡賊偷盜綁架或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