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秘籍:楞嚴經佛「棄」因緣和合開示實相,萬法歸一
又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到大解脫大自在
學佛修行者大都知道,若能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心自性,那麼此心不論在任何處境下,皆能隨處而安,哪怕身毀在即,當下也能自在入定,思想出入全然無礙。
但事實上,看似簡單並非易事,假使你見悟到了不生不滅,但萬法卻不是帶這樣的,萬法可是有生有滅的現象,人怎能視萬物均為無生呢?
楞嚴經中,佛陀開示一切煩惱根源在於世人不明白無生無滅的真實心,而用妄念停留在諸法萬象中輪迴不息,也就有了生滅相續的煩惱。
佛問阿難,你心在哪?阿難七處徵心,說到心在身內。心在身外。心藏在根裡。心即見外而明,見暗即見內。心隨物遇合而存在。心在內外中間。心不在任何一個地方。
阿難所說均被如來一一破除,直道那不是你的真心,那是根塵攀緣的妄想。世間修學的人,雖能成就禪定,但還是不能滅盡一切煩惱只成就阿羅漢果位,這是錯誤的把生滅妄想當作真實的結果。
其實,真心自性怎麼可能會被找到呢?一種沒有任何現象的「東西」,任何言說,任何事物均無法表達他的真實內涵,也不是靠撈就能撈到的,只有覺悟到的體驗。如果能被得到,那麼此心必定流轉於生生滅滅的惡趣當中。我說生滅妄想即是萬法。
阿難問佛:「如來常說因緣和合,一切事物都是由四大和合作用的緣故,如今為何摒棄了因緣和合之說?」佛說覺見、虛空、水、地、風、火、識性,簡稱七大,以反證法詳細說明了七大真正源於如來藏性,世間人疑惑不知,以為是因緣和合,自在自為。
以佛說火大為例,若是火從太陽生出,那麼太陽就會燒毀樹林,如果火從鏡中生,燃燒了艾草,可鏡子為何不被燒呢?如果火是從艾草中生,為什麼還要藉助太陽和鏡子才能起火呢?太陽與鏡子相隔甚遠,艾草又出於泥土,怎麼個相和相應?在如來藏中,性空真火,性火真空,它們本來清淨,周遍法界,其餘六大無不是這樣的道理,都是隨眾生心、認識事物的深淺、遵循著不同的業力而示現。
不僅如此,五蘊、十八界、十二處都是相同的情況,本非因緣,非自在自為。
但在常人眼中,會把所見所思所觀察到的東西,認為是某種規律,如那些因緣和合,自在自為的事物,然後流轉於現象中做各種識別造作,顛倒妄為,愈陷愈深,自此陷入苦相輪迴而無法解脫。
佛在經文中提到:「虛妄叫相,其本性都是妙覺清淨本體,如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一切因緣和合,虛妄事物生來滅去,都不知道一切生滅變化,原來都是如來自性圓明妙覺,在這常住不變的自性之中,尋求來去生滅迷悟,是不可能被得到的!」
佛陀已經說的很明顯了,虛妄的東西同出於如來藏。對於果地修證,如何修行,佛陀在經中這樣對阿難說道:「阿難,你要修成契合如來的常樂我淨,當知生滅根本依託於不生不滅的如來自性才能建立,以不生滅的圓妙湛性旋轉虛妄生滅相,回歸自性,從而獲證妙明真覺的無生真性,這才是因地心,並且依因地心修成正果。」
注意了,佛陀並不排斥虛妄的東西,但你要覺知覺醒,還要精進修行,虛妄相、萬法同出如來藏,若無自性,一物不立,不成一法,你要以不生滅的妙明真心去旋轉生滅相,然後回歸真如。
佛陀還打了個比喻,清淨心如清水,虛妄如同濁水,將它們藏於器物中,保持長靜,渾濁泥沙自會沉澱,清水即會示現,這叫初伏客塵煩惱。當去掉渾濁物,只剩清水的時候,叫做永斷無明,這時,認知分別純淨無比,所有變現事物都將不再成為煩惱幹擾,到時就能契合涅槃妙德!佛陀還教導修行者,當你們要捨棄種種有為法,應當妙察煩惱根本,長久以來,因業力所驅而生發,還要觀察是誰在造作,誰在生死。
不得不說,佛陀是真修者,真覺悟者,他把解脫法門推到了極致,世間人的無明,修行者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他無不知道。不少修行者學佛修行,要麼修成了斷滅空,要麼修來了更多的煩惱,又不知顛倒在哪裡!而楞嚴經,就是專門對治這些問題,不僅於此,楞嚴經對科學研究領域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比方說,佛陀對色空的拆分、色空臨界點的分析,這不正是當前科學界正在探索的問題嗎?
一篇小文,不足以講述楞嚴經的全部,它所折射出來的智慧,無邊廣大,也是講述不完的。
回到解脫路上,不由驚嘆,常人的執著心猶如被拉緊的彈條,當執念在起大作用的時候,回彈受用力同時也在增強,此心是糾結狂躁的,隨著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六識不斷攀緣,迷下遊走,將會進入狂識階段,做出顛倒的行為,那麼,人是不可能得到自在解脫。如果自控是一種定力修行,可緩解愚迷行為,但終究是不究竟的。了悟本心才是初伏客塵煩惱的前兆,只要精進修習,最終將以不生不滅的心抽離二元對立現象,不被萬法生滅現象所轉,而是通過自性去轉萬法,萬法最終也將得以清淨,萬法歸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感恩。
原創:心靈修行記
筆名:青燈禪
《心靈修行記》一直致力於心理破譯、心理學、佛禪、草根傳志原創語錄、心理免疫學、未來科技猜想,以真實故事為主導,也包括極少部分小說的成分,意在開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