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百般不願、千般不舍、萬般無奈,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是時冬令未至,寒霜先降。自此,相隨相伴了九十天的九和時節遲遲吾行,雖一步三回首,終究是漸行漸遠了。
千里舖霜、萬象澄澈;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霜降,在一年一度季節轉換的秋之舞臺,最後一次飄逸上場。抬望眼,果然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正是霜降這最後的一幕獻演,為即將退隱的晚秋劃出了一道菊英杏黃、橘甜楓香,成熟豐美、色彩斑斕,不似春光、勝似春光,萬木霜天紅爛漫、寥廓江天萬裡霜的絕美休止符。
秋風度河上,深深淺淺,浮浮沉沉;原野入蒼穹,點點滴滴,斑斑駁駁。霜晨月,晚來風;百木枯,萬物損。晚秋,又叫杪秋。杪者,樹鋒細梢,木標末也。意謂秋時將暮,已到末端末梢。自古立春開兵,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隨著草木搖落,霜降滿地,又到了暮秋演武收兵之時。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凜凜隆冬已經在急迫地叩門了。
節氣霜降不能從字面理解為降霜;霜呢,也並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氣象學上原本沒有「霜降」的概念。黃鐘大呂般二十四節氣傳遞出的第十八響斑駁鐘聲,「霜降」描述的不是一般氣候現象,它是宏觀的戰略,是智慧的哲學,是樸學的禪定。從霜降到立冬,往往是一年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時段。黃葉凋零,抱臂袖手,秋天已然走到了最後。在百獸都開始儲糧的時節,人類也該遵從大自然的指示,迎接冬天的到來了。
季候踐約,秋鴻交至。蕭瑟秋風今又是,霜,覆蓋著我們的雙鬢;風刀霜劍嚴相逼,風霜,則喻人生之多艱。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紅葉黃花,秋意向晚;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夠望穿。好一幅白雲生處、楓林如火美畫景。請珍惜這個秋天最後的表演,並信手拾起一片紅葉,藏在書本也揣在心上。什麼時候記起想起,這暫退節氣群聊的莞爾秋君,都是既清爽又醇厚的熟悉味道。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從滿目金黃到滿目枯黃,目送的是一個季節的流逝,迎來的是又一段生命的成長。秋去秋來,人至人往,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原來,造物者制定了一條鐵律,四時代謝,八節流轉,生命輪迴,且時間有限,只有一次。
這就至少有三點提醒:
其一是人對生命的享受不會沒完沒了。霜降,是季節的一個節點,也是生命的一個節點。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霜,以消失的方式存在。霜降殺百草,就好比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節。
再一是萬物在動在變,它看似循環往復,無有窮盡,其實短如春夢,薄如秋雲,逝者如斯夫,過去了就永不再也。
又一是只有一次的人生,你只能創造一次,也只能享受一次。流年似水,浮生若夢,歲月如秋。正因為只有一次,人生才彌足珍貴,才有特殊的意義。
草木秋死,松柏仍在。水浮萬物,玉石留止。歲月洗禮,風骨猶存。身軀倦,且將養;鬢微霜,又何妨。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一縷風,一泓水;一簞食,一豆羹。霜鬢不須催我老,杏花依舊駐君顏。道珍重,揮手別秋從茲去。安然,坦然,泰然,將曾經放下,讓往事隨風。迎冬,候冬,過冬,看眼前落英,在心間沐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今夜縱然霜露重,明早又是太陽紅。須得好自珍惜,仔細品味,從容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