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 11世紀初該家族建立鷹堡(哈布斯堡)開始,統治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這個家族最厲害的時候把控了奧地利和西班牙兩個國家的王室,可以說是歐洲歷史上最厲害的家族之一。
哈布斯堡家族族徽
現在我們所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情種,這主要還是說的末代奧地利王宮的事兒。如果哈布斯堡家族個個都是情種,也不會讓這個家族發展壯大到這樣的程度。只是末代的這幾位繼承人,各有各的執著。
父親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鬧著要娶茜茜公主,這倒是典型的王子與公主的配對,只可惜茜茜公主完全不適合做一個王后,她渴望自由新鮮的空氣,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本無法承擔王后的職責;
茜茜公主
斐迪南大公放棄了貴胄之女,非要娶一個落魄的貴族小姐,雖然夫妻恩愛和順,但是這位蘇菲女公爵得不到貴族們的承認,被限制了王后職責,並且他們的三個孩子喪失了繼承權,最後夫妻雙雙喪生塞拉耶佛;
斐迪南大公夫婦
至於茜茜公主和弗蘭茨唯一的兒子魯道夫王儲,就更是可怕,31歲與情婦相約殉情,一起魂斷梅耶林。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魯道夫·弗蘭茨·卡爾·約瑟夫的故事。
憂鬱俊俏的小王子
一部《茜茜公主》美化了愛情,美化了茜茜公主,事實上當年的這段感情從強娶開始,或許弗蘭茨·約瑟夫是愛著這個美麗的姑娘的,但是茜茜公主的感情到底有幾分呢?生性敏感熱愛自由的茜茜公主完全不能忍受維也納王宮的嚴肅和刻板,只要在宮中,她就會生病,所以總是在讓她輕鬆自在百病全消的療養地和宮廷中來往。
幼年的魯道夫王子
苛刻的婆婆索菲自己生了一串兒子,也對大兒子的後嗣盯得很緊,茜茜公主先後生下兩個女兒之後才生下了唯一的兒子魯道夫,這讓她鬆了一口氣,好像這樣就完成任務一般。婆媳本來就是天敵,茜茜公主的大女兒生下來就被婆婆索菲抱走,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她命名叫索菲女大公。但茜茜公主一意孤行,帶著年幼的女兒出國訪問,導致大公主索菲2歲就夭折了。然後茜茜公主患上了抑鬱症,她對二女兒吉塞拉公主也不聞不問,導致索菲一氣之下將吉塞拉公主和魯道夫王子的撫養權收回,婆媳矛盾惡化,茜茜公主開始在歐洲各國旅行。
幼年的魯道夫王子
我們能看到很多魯道夫王儲小時候的照片,小小少年十分俊美,只是總帶有點憂鬱的感覺。而魯道夫最喜歡的則是他的二姐吉塞拉,兩人一起長大,關係非常親密。
王儲和姐姐父親在一起
鬱郁不得志的青年王儲
平心而論,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可能政治傾向有些保守,但是在多年的執政中是功大於過的。與他的父親相反,魯道夫有著與母親相近的自由主義思想,他年輕有衝勁,選擇進入大學學習,這在當時的王室也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當開始參與政治的時候,他希望在奧匈帝國來一場改革。
青年魯道夫
誠然,他的心是好的,方向也沒問題,他想將國家帶入君主立憲制國家。可是政治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兒,牽一髮而動全身。他想要改革,想要衝破藩籬,卻又缺少能力;他嚮往自由,卻又飽受壓抑,或者他是意識到了哈布斯堡王朝正在走向滅亡,但是人在局中,無能為力。
青年魯道夫王儲
婚姻後的生活
1881年,魯道夫與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女兒比利時的史蒂芬妮公主在維也納結婚。地位是對等的,但說句實話,相貌上卻是不般配。魯道夫王儲繼承了父母的好相貌,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一個,而史蒂芬妮公主則相貌平平。
魯道夫和妻子史蒂芬妮
茜茜公主在於婆婆索菲公主的鬥爭中完全處於下風,被婆婆壓制的很慘。但她當了婆婆之後卻沒有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她公然嘲笑兒媳婦愚蠢笨拙長得醜,給她取了外號叫「鄉巴佬」或者「肥駱駝」。
魯道夫和妻子史蒂芬妮
而根正苗紅的公主史蒂芬妮也不甘示弱,她也瞧不上來自巴伐利亞王國分支的公主婆婆。但是她很聰明,從不正面頂撞,而是打入維也納貴族圈,和貴族朋友們一起吐槽茜茜公主。婆媳大戰一觸即發,夫妻關係也不怎麼樣,敏感脆弱自由主義的魯道夫和受到正統教育的史蒂芬妮聊不到一起去,兩人的關係從伊莉莎白·瑪麗女大公出生後日漸不和。
魯道夫與妻子和女兒
魯道夫長得很帥氣,在女色上面毫不忌諱,四處拈花惹草,他的風流韻事傳遍了整個維也納。更加可怕的是,在尋花問柳的過程中,他將梅毒傳染給了妻子史蒂芬妮,讓她永遠的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時候,魯道夫反而想要離婚了,他寫信給教皇利奧十三世,諮詢與史蒂芬妮離婚的可能性。史蒂芬妮心灰意冷,也開始找情夫,王儲夫婦自此決裂。
魂斷梅耶林
1888年底,30歲的王儲遇見了17歲的瑪麗·維色拉女男爵,並開始與她有染。如果用殉情來形容這兩個人的下場,或許也有些問題,雖然瑪麗留下了要殉情的遺書,但是有證據證明王儲先開槍擊中情婦的頭部,待她死後過了一段時間才自殺。
瑪麗·維色拉女男爵
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魯道夫做出這樣的決定,可能是長期以來的鬱郁不得志,也可能跟他的精神狀態有關。史稱梅耶林慘案讓維也納宮廷成了世界的笑柄,而茜茜公主瘋了一樣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了兒媳史蒂芬妮公主身上,認為是兒媳沒有給魯道夫幸福。至於弗蘭茨,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和帝國繼承人的他,接手了兒子唯一的骨血伊莉莎白的撫養工作,然後繼續給帝國找繼承人。
殉情遺書
魯道夫自殺之謎
如果非要去追尋魯道夫的自殺問題,我覺得比較複雜。
首先,我認為他繼承了雙方家族的精神疾病。
茜茜公主敏感脆弱,抗壓能力差暫且不說。雖然弗蘭茨本人十分英俊正常,但是別忘記他的大伯父斐迪南一世智力有嚴重缺陷,還患有癲癇和腦積水。而他的父親弗蘭茨·卡爾大公則被認為是一個遲鈍、身體不好和古怪的。兩個家族各有遺傳疾病,結合在一起生下的孩子完全不符合優生學規律。
魯道夫王儲
其次,政治抱負無法開展。
在某些方面來說,我覺得魯道夫王儲和光緒皇帝有著相似的經歷。都是沒有實權的改革派,都接受了新思想,都看到了自己王朝的沒落,都想以改革的方式去阻止毀滅。但兩個人最後落得一樣的下場,壯志未酬身先死。
妻子史蒂芬妮公主
最後,家庭教育的缺失。
茜茜公主美不美,美!但她是不是個合格的王后人選?不是!
茜茜公主明顯無法承擔責任,也缺席了子女教育。她是一個美麗的、浪漫的需要人捧在手心的公主,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有能力的王后。她與每一個子女相處都不融洽,就連她最愛的小女兒瑪麗·瓦萊麗女大公,都更加仰慕自己的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教育和關愛的部分,在兒子婚後又對兒媳婦指指點點,如果說魯道夫的自殺主要是他自己的責任,那麼茜茜公主在中間起到的作用則完全是負面的。
魂斷梅耶林
魯道夫死後,父母失去了孩子,奧匈帝國失去了繼承人,在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去世後,這艘巨輪沉沒。如果當年弗蘭茨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娶了茜茜公主的姐姐海倫公主為妻,歷史會不會轉個彎呢?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