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西遊記的依據是什麼?為何說原著是本厚黑學?

2021-01-12 六石映像

文:水鄉孫文力(品神魔原創成員 原創作品 謝絕轉載)

小時候網絡科技沒有那麼的發達,每年寒暑假我最期待的事就是打開電視拖著作業冒著長輩的責罵看《86版西遊記》。這部永恆的經典給我的童年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同時白天看了西遊記的電視劇後,晚上接著看《西遊記後傳》。最喜歡看到的興奮點是神仙打妖怪,從此我對任何翻拍的西遊記都很牴觸。隨著年齡的增大,我開始疑問很多小問題,這裡先不提,懷疑四個大問題:

第一、孫悟空到底是個什麼來歷?

第二、孫悟空具有反抗精神嗎?如果具有為什麼五行山出來的時候,不去鬧天宮報仇,後來反而成為仙界一員。

三、如來佛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去奪玉皇大帝的位置。

四、神仙和妖怪到底區別在哪裡?

但是高考的來臨讓我無暇細思,就這樣我上了大學。大學前俞敏洪的演講對我說,大學裡一定要看800本書,我就告訴自己大學裡要看800本書。上了大學,有一天室友問我,你知道《西遊記》原著說了什麼嗎?我說不就是五個人取經的故事嗎。但是室友對我說,西遊記原著很黑暗,它能成為四大名著絕對不是一個打怪升級的兒童故事。

就這樣我帶著對《西遊記》原著的好奇,開始閱讀《西遊記》原著的紙質版。

說老實話一開始看《西遊記》我啥都看不懂,這字裡行間把我的心緒都弄浮躁了,但是假期六小齡童的西遊記重播重新勾起了我對《西遊記》原著的興趣,我便耐下心來。在別人曠課去打工打遊戲的時候,我在曠課看看一會電視劇,看一會《西遊記》原著,看了西遊記兩年,看到了很多細節,很多令人吃驚聞所未聞的東西,也看到了一些前後矛盾的地方,也冒出了很多的疑問。

比方大鵬鳥知道怎麼吃唐僧肉,大鵬鳥一會說唐僧不能嚇,一會要蒸著吃,很矛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看西遊記的深入,老的疑問一個個正在被解決,一個個前後矛盾的地方也正在被讀順。但是新的問題也在冒出來,等待以後的解決。

說實話《西遊記》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讓我看透了人生和社會上的許多事物,我分享下我的觀點啊,如果您看不透當下的社會,就看看《西遊記》原著吧!如果您沒有耐心看《西遊記》原著,那就去看電視劇回顧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經典,每看一集再看原著相應的這幾回解讀的西遊記吧!然後你再給自己放個假,耐下心來找個旁邊有小河流經的果園農家樂,夏天開空調,冬天曬暖陽,關掉手機,打開紙質的《西遊記》原著,聽聽潺潺的流水,細細品讀《西遊記》的一字一句。就能參透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而我看了原著後的觀點呢,有別人所啟發的,也有我自己不認同他們自己的感悟,我全當分享,因為身邊閻浮世人太多,我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我所分享的我解讀的西遊記也只代表我目前的觀點,我呀,就圖一個講故事的樂,從小就喜歡給別人講解我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各位看官權當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在分享我對西遊記的觀點之前,各位千萬不要拿《封神演義》,宗教書籍,歷史文獻來強行去套西遊記,因為《西遊記》原原本本說了哪吒自殺後是如來佛祖所救。一切看原著,一切要基於原著,原著的旁白是很重要的參考和證據,原著的人物所說的話是要根據旁白辨識到底是否在說假話。神仙和妖怪雖然不存在,但是也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生活的縮影,我們所解讀出來的一切觀點一定要忠實於原著以及原著所誕生時候的歷史背景,社會現狀,作者的人生經歷,從中獲得啟示,從而啟迪我們更好的做好為人處世。

相關焦點

  • 用《西遊記》原著對比《黑神話:悟空》
    這兩天《黑神話:悟空》可以說是刷爆全網。小金魚搜索了一下全網對《黑神話:悟空》的分析,大多都是誰誰誰對它的第一反應。小金魚長得不好看,所以就不做說明反應測試了。既然是解讀原著的磚家,磚頭我也已經準備好了。
  • 淺談西遊記原著的世界設定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經典小說之一,古往今來無數書友將此書翻來覆去,只為得到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造化會元功」。「造化會元功」有沒有人看出來,沒有知道,但因此形成的解讀西遊記的作品是真的不少。這些西遊記解讀作品有的言之有物,有的卻是無稽之談,我們要想對此有個大概的分辨,就先得明白西遊記原著中的世界背景大概是怎麼樣的。那麼,西遊記的背景是怎麼樣的呢?
  • 《黑神話.悟空》是對《西遊記》的黑暗解讀?它比原著弱爆了
    僅有13分鐘實機演示視頻的《黑神話.悟空》,就讓許多國人倍感激動,我們從這個黑神話之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華文化的根,而事實上《黑神話.悟空》裡面的情節,僅僅是原著之中的冰山一角,《西遊記》原著才是真正光明與黑暗交織的世界。
  • 《厚黑學》:領導為何不提拔勤快老實人?三個關鍵詞說到點上了
    他聰穎機智,治學嚴謹,幾十年間目睹了人間冷暖,看透了宦海浮沉,於是便總結經驗寫出了《厚黑學》一書,旨在取「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之意。由此可見,在職場上想要取得成功,「厚黑學」這一門學問還是不會辜負人的。
  • 《西遊記》:原著中本沒名字的二郎神,為何和楊戩聯繫到了一起?
    對於這位超級英雄,人們通過《西遊記》知道他的故事,家住灌江口,母親本是玉帝妹子嫁給了楊君,後這二郎神刀劈桃山救母云云。但是,通觀作品,也沒得說二郎神的名字叫做楊戩。我們知道的,他該是姓楊這麼個線索而已。也就是說,《西遊記》裡的二郎神的名字是楊戩,還是有很大疑慮的。最起碼,吳承恩老先生,是沒有這樣寫。
  • 揭秘西遊記原著:061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揭秘西遊記原著:061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卻說牛魔王辭別鐵扇公主去追趕孫行者,看見孫行者拿著變大的芭蕉扇,於是就變成了豬八戒的樣子把扇子又騙到手,這再次證明孫武路的火眼金睛是不存在的,原著裡已經說的很清楚那是被八卦爐裡的煙熊成的紅眼病
  • 為何說西遊記中推倒人參果樹才是取經的開端、這章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在西遊記原著中這一章非常重要,而且如果仔細讀西遊的朋友的就會發現,這一章的內容劇情都是普通磨難的三倍,作者整整用了三個篇幅來介紹這個磨難,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可能很多朋友會說,篇幅長,並不代表著這一章很重要
  • 一人之下:作者對《西遊記》奇異解讀,內容真實得令觀眾刷新三觀
    在《一人之下》裡可以看到很多元素,就比如之前所說到的《西遊記》,在動漫中有不同的解讀,本來我也只是認為它是動漫利用西遊的元素,然後改編成一個故事和原理,讓劇情得到更好的解釋。而在漫畫中也多次運用到「西遊」的元素,裡面的內容過於現實且神話,兩者混合在一起確實有種很奇怪的感覺。
  • 《西遊記》原著,哪個菩薩或者神仙最和善?
    因為看過《暗黑西遊記》、《稀有計》對於《西遊記》中諸多未解之謎的解釋,所以對於原著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提及《西遊記》中的神仙與菩薩?實在是太多了!數不勝數,但若要問誰最和善?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那些妖怪什麼脾氣秉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其主人的面子!專吃童男童女的金魚精!吃盡獅駝嶺附近人群的三大妖!以及各種各樣的的吃人妖怪!為什麼認為鎮元子最和善?因為資源富足,所以根本不需要行惡事!
  • 你覺得《西遊記》原著中有哪些錯誤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西遊記》是一部神奇的神魔致怪小說。它的奇,它的怪,它的俗,它的神秘,交揉在一起撕扯不開。更引發無數學者對它進行盲人摸象人研討。更有好事的人們專挑它的毛病。由於它本身就是神仙鬼怪之說,不同於歷史故事,再說故事是由民間傳說各不相同版塊架工拼湊而成的,所以錯誤總是難免的。故事中的確有很多情,結讓人難以理解或自相矛盾。
  • 原著的三大改編本西遊記86版,變化太大,讓人看了極為感動
    西遊記的故事!西遊記的故事是眾所周知的,早在元朝,西遊記的原型就已經存在了,在元朝戲劇中,西遊記經常被表演,到了明代,西遊記的故事更加完美,吳承恩將西遊記的故事改編成著名的鬼小說《西遊記》。《西遊記》一問世,洛陽志貴就已經在吳承恩的同一時期改編了《西遊記》,如《後西遊記》,《西遊補》等。很多人都知道西遊記是由電視連續劇導演的,也就是楊潔導演的《西遊記》,在西遊記的第86版中,西遊記還有幾個主要的改編一、在西遊記的原著中,朱八戒是負擔,沙和尚是牽馬,這與西遊記的第86版正好相反。
  • 為何說央視86版《西遊記》是少兒經典版?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蘇軾卻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吳承恩《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演繹下,呈現出不一樣的形象。
  • 楊絳說人欺侮老實人,《厚黑學》暗藏了老實人絕學,聰明人學不來
    提到《厚黑學》,你最先想到什麼?黑色封面、奸詐、手段、勾心鬥角、曹操、爾虞我詐、上位學……估計,都是這種自帶情緒的詞語。市場上,《厚黑學》總被定性為勵志、成功學圖書,後面跟著一堆臭不要臉的投機者,趁機搞一堆商場厚黑學、職場厚黑學。讓世人都以為,這是本教人臭不要臉的書。
  • 原來《西遊記》原著真的很嚇人,我們都被86版西遊記騙了?
    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西遊記》原著的確嚇人,其中很多情節不適合小孩子觀看,而86版央視《西遊記》跟原著的出入比較大,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改編,這並不算騙我們,只是剖除了一些內涵,閹割了一部分內容,讓它變得通俗易懂、老少鹹宜。
  • 西遊記裡最善良的菩薩,為何卻騎著最兇殘的坐騎?說出來難以置信
    西遊記裡有一個,總是在唐僧師徒危難之間,趕來救人的菩薩。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代言人,能夠救助身處苦難的人。觀世音菩薩她的表面給人的感覺就是挺溫柔的,就是讓人沒有那種畏懼的心理,不過為何她為找了一個最殘忍的妖怪當做坐騎呢?有一個詞叫做物極必反,如果善良和殘忍安放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化學效應呢?
  • 一人之下:《西遊記》的另類解讀……
    它是由作者米二,以中國本土文化為創作基礎,再由漫畫改編成的動漫,以獨特的視角解讀了許多中古代優秀的學說和思想,其中涉及到的道教文化知識,比如五行八卦,先天真氣,元神等說法,都讓讓觀眾們在觀看動漫的同時,也更加了解了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裡,我們來說說一個十分吸引人的點。
  • 《西遊記》鑑賞繪本告訴你,給孩子閱讀,不只是說故事那麼簡單!
    如果說有哪一部中國文學是老少皆宜的,我想《西遊記》絕對被排在首位。孩子可以在動畫片中看到它,成年人可以在書籍中閱讀它,老年人則可以在影視作品中欣賞它。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這部古典小說是風靡我國的藝術傑作,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 影視劇各不同,西遊記原著找答案
    《西遊記》不愧是經典大IP,被拍成了動畫片、電影、電視劇等無數。近期看了好幾個西遊記相關影視作品,發現有些沙僧的模樣被搞得像藍精靈一樣。那麼,哪個影視作品的沙僧更符合《西遊記》原著呢?認真比較後,我更認可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沙僧的形象,這才是一位憨厚老實的和尚模樣,符合原著對該角色的定位和描述。
  • 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何在,那就牢記《厚黑學》這三句話
    《厚黑學》是一部由民國初期李宗吾所著的諷刺官場弊病的學術作品,本書以歷史人物曹操、劉備等歷史著名人物為例,運用其獨創的「厚黑」學說對社會、政治問題進行了鞭辟入裡的論述,試圖證實其厚黑學而列舉當中各人之臉皮厚薄與心地黑白如何影響他們的成敗。
  • 看影視劇能否代替讀原著?讀書還須原汁原味
    《水滸》倒是寫市井百姓、江湖好漢的故事,生動勾繪出一幅宋代社會風情長卷,但是喜歡好漢故事的畢竟男人多而女子少,更有所謂「少不看水滸」之說。而《西遊記》在這四本著作中擁有的讀者數量最為龐大,可說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無人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