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做了83天皇帝,為何能發行7億枚硬幣,並且能成民國國幣

2020-12-15 木易講歷史呀

袁世凱,中國近代史上最不能隱藏的人物之一,辛亥革命爆發後,狡詐的袁世凱掀起兩面派,恐嚇自己的勞動者,威脅革命黨,然後偷走革命果實,袁世凱給中華民國總統包便當。1916年1月,世凱成為皇帝,因為他一直有很大的抱負,希望自己成為皇帝。

袁世凱從1915年12月12日到1916年3月22日,被稱為皇帝83天。雖然做了83天的簡短皇帝,但在在位期間做了一些工作。這幾件事對中國以後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一件事是主張建設京張鐵路。當時中國處於貧窮和弱小的局面,我國的許多主權被西方列強剝奪,其中包括鐵路的建設權。第二件事是廢除封建史中重要的科舉制度,主張設立新式學校和鼓勵遺養。三是發行新貨幣。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時,僅一年就鑄造了7.5億個「元峰」,1935年,在經濟崩潰的壓力下,國民政府進行貨幣改革,放棄了銀本位制,發行了法幣。1949年又發行了金元券,但改為趙靈錫,嚴重初發,9個月內金元券變成廢紙。

「大頭」被張華界稱為銀幣之寶,是中國最近幾千種近代銀幣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幣種類,也是近代中國幣制改革的主要典型。「元大頭」直徑3.8釐米。貨幣正面刻著元世凱的側影,上端刻著「中華民國三年」的楷體字,清楚地標記了貨幣生成的年月和國號。相反,圖案是對稱的一對麥芒,兩端刻著「圓」兩個字作為測量單位。整個貨幣構思周密,圖案精美,工藝技術精湛。

奇怪的是,袁世凱在稱帝時製造了很多「袁光頭」,死後繼續流通,直到1949年才結束流通。因為當時袁世凱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的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創始人,而「袁光頭」是中華民國推翻晚清後發行的第一種貨幣。民國剛成立的時候,政府手頭很緊,收入不足,國庫出現了赤字。當時統治者也試圖用紙幣代替「銀元」來彌補中央財政的不足,但專家們反對。因為發行紙幣是短視和解渴的。要想計劃很久,就要鑄造銀幣。從此,出現了「元大頭」。

相關焦點

  •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幣「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逼迫溥儀籤下退位詔書,就此清朝滅亡,結束了中國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3日後,袁世凱便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3年後,欲望逐漸膨脹的他宣布自任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史稱「洪憲帝制」。
  • 袁世凱僅僅做了80多天皇帝,為何在中國卻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這個野心家袁世凱後來又經不住誘惑, 在1916年1月悍然登上了皇帝寶座。 其實在清朝末期各地其實已經是分崩離析,各地政府都是擁兵自重,也都發行了銀元,可惜卻不能互相流通,而袁世凱的銀元發行之後,卻解決了我國之前的亂局,讓銀元成為了硬通貨。
  •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說到袁世凱,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大軍閥」,還是個河南人。辛亥革命期間,他成功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自己則被推舉為「大總統」。然而後來他卻妄圖稱帝,僅僅只做了83天的皇帝便取消了帝制。既然袁世凱「在位」時間非常短,那麼為什麼貨幣「袁大頭」卻一直在中國流通使用了37年呢?
  • 袁世凱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又為何只當了83天皇帝後就死了?
    成了大總統後,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又下令解散了國會,隨後又授意成立了「約法會議」,草草炮製出所謂的《中華民國約法》,新《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大總統總攬統治權」,凡一切內政、外交、軍事、制定憲法和官制、任免大權,統由袁世凱獨攬。經過長期準備,袁世凱認為條件已經成熟,遂即著手帝制復闢活動。
  • 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成為了他一生的汙點,但死後一道聖旨讓人敬佩
    這不,當上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登記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雖然袁世凱的功過是非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 、「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成為他一生的汙點,但死後一道聖旨讓人敬佩。
  • 袁世凱只做了80多天的皇帝,為何在全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讓人預料不到的是,在袁世凱在位期間發行了近幾十億的銀元,一直到袁世凱離開人世之後還在使用。作為這中國民國的創始人袁世凱代表當時新體制,這銀元又是推翻封建制度之後全新的貨幣,貨幣上有袁世凱投降並不奇怪。清朝覆滅之後,中華民國成立,清朝的貨幣還在使用,直到民國建立後幾年才使用新的貨幣,普通人便稱它袁大頭。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看完你就知道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國劇登上螢屏,他們獨特且復古的裝扮,讓廣大觀眾感受到無比強烈的新鮮感。加上部分民國劇主角炸裂的演技,使得民國劇很受歡迎。 隨著越來越多的民國劇的出現,人們對民國那段歷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漸漸的,人們開始研究民國的經濟文化,並且從中發現很多新鮮的話題。
  • 已是大總統的袁世凱,手握大權,為何還要稱帝?
    歷史上袁世凱是因為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最終當上了民國總統,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是萬人之上了,權力一手遮天,為何一心要走恢復帝王制度呢?總統和皇帝都是權力的首腦,為何袁世凱放著好好的大總統之位不坐,為何偏要做皇帝,可悲的是袁世凱僅僅當了83天的皇帝,便被趕下政治舞臺,就連總統也做不了,這下可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 袁世凱為何僅稱帝83天,就倒臺身死?多年後女兒道出真相
    眾所周知,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滅亡之後就標誌著民國時期開始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曾經稱帝過,而且還在皇位上坐了83天的時間,但很快就到倒臺身死了。熟悉袁世凱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晚清時期非常有名的軍閥。袁世凱出生於1895年。在家中並不受到重視。
  • 袁世凱背負千古罵名的背後經歷了什麼?他真的只是在做皇帝夢嗎?
    歡迎來到民國梟雄傳之袁世凱的終章,這篇文章我們只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世凱為什麼要當皇帝?袁世凱上任之後,每次召集同僚們開早會,就總有人遲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部長們頭天晚上打麻將打得太晚了,第二天睡過頭了才遲到。
  • 袁世凱說自己不做皇帝的理由,看完你都會相信袁世凱不會做皇帝
    辛亥革命後,清王朝滅亡,民國正式成立。不過民國剛成立,勝利的果實就被袁世凱給竊取了。袁世凱成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成為了民國人們心中的英雄。不過袁世凱並不滿足於大總統的位子,他一直想要當皇帝。而且一直在位做皇帝而準備。尤其是1915年的時候,袁世凱做皇帝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 歷史各個時期年代錢幣的成交價格-民國篇
    我國的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不過,古錢幣收藏可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掌握的技巧也不少.收藏和投資古錢幣,雖說能升值賺錢,但前提是必須收集物有所值的古錢。
  • 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真的存在,存世量非常稀少
    1912年4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北洋政府考慮到當時流通的貨幣種類繁多、規格不一、換匯繁瑣、流通不暢等弊端,同時藉助貨幣改革來解決軍費問題,決定鑄行國幣,並將袁世凱頭像鑄在幣面。民國三年(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的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國幣條例施行細則》,主要內容是「規定鑄幣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國幣袁大頭,原各官署所鑄、發行的壹圓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改鑄,在一段時期內,承認其等值於國幣壹圓的價值」。
  • 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到底是怎麼死的?
    那時候的國人迷信,在北京有個傳說,說西郊的西山(作家楊朔寫楓葉紅的地方),有一群妖怪,他們下山託身在了近代的名臣身上,比如多爾袞、洪承疇……託身袁世凱身上的,是一隻癩蛤蟆。如果單看袁世凱的身形,他身壯腿短,兩眼突出,旁人如果將二者對比聯想,活脫脫一大癩蛤蟆,還真是神似呢!
  • 民國時期袁世凱的野心暴露,我們從他的一枚大勳章就可以看出端倪
    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近代時期竊取民國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的身穿軍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軍裝上面佩戴了6枚大勳章。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枚最上面其自己設立的大勳章。大勳章的表面和1911年封建時期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當年所設立的清國大寶章是完全相同,而在這枚徽章上面出現的12種繡在皇帝龍袍上象徵著一種皇權。並且外國的勳章研究人員經過研究認為勳章無論從設計上來講還是從授予標準上說,都是和袁世凱這個人的稱帝夢想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
  • 「國幣之尊,藝術之美——人民幣硬幣發行六十周年紀念展」(廣州站)於2017年12月29日盛大開幕
    「國幣之尊,藝術之美——人民幣硬幣發行60周年紀念展」定於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
  • 使用了半個世紀、高達七億枚的「袁大頭」,袁世凱的一大貢獻
    民國初年,當時的中國銀行調查發現,全國有170種「兩」,頗為驚人。幣制嚴重影響經濟的現實,鴉片戰爭時,林則徐就曾建議朝廷學習西方,進行幣值改革。清政府只有一句話:「銀兩用了幾千年,不能壞了祖宗的規矩。」清廷不肯改,有人幫著改。
  • 袁世凱逼宮時,清朝的7萬皇家衛隊,為何沒有反抗?
    導語:袁世凱逼宮時,清朝的7萬皇家衛隊,為何沒有反抗?袁世凱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北洋軍閥領袖,在1915年時自稱為皇帝,逼宮原先的清朝統治者溥儀退位。袁世凱是一位非常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不過袁世凱這個皇帝之當了83天之後就退位了。畢竟袁世凱沒有順應民意,還因此引發出了護國運動。不過,此時大家心裡都會產生一種疑問,那就是竟然袁世凱已經都已經到了逼宮的份上,清朝的7萬皇家衛隊,為何不敢反抗?首先,應該來了解一些皇家衛隊,當時的皇家衛隊已經不再是清朝的八旗軍隊了,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後,這個軍隊已經由新軍構成。
  • 精品銀幣袁大頭民國三年推薦
    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袁大頭」,是對鑄造於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因其首鑄於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
  • 拍賣場上那些百萬級別的袁世凱銀幣、金幣有何特別之處
    民國肇建後百廢待興,本應立即發行新幣,但亂局中又發生壬子兵變致使擔任新幣策源地的天津造幣總廠悉成灰燼。袁世凱就任總統繼續推動貨幣的統一,在1914年(民國三年)2月,頒布《國幣條例》確定銀為本位並籌備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