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隊冬訓練好體能為提升競技能力蓄力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想在春天有「計」可施,冬藏的積累必不可少。體能訓練正是國家隊冬訓中的「冬藏」所在。體能,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練好體能,才能為提升競技能力打好基礎。
舉重:體能為大強度冬訓保駕護航
力量項目也需要練體能嗎?答案是必須的!已經在11月底全面投入冬訓的國家舉重隊,在冬訓起始階段格外重視體能訓練。
只有在前期有了體能支撐,才能為冬訓後期提升專項力量、技術和能力提供足夠的支持。好的體能儲備還有助於防傷防病,這對於即將迎接冬訓大強度、大訓練量考驗的國家舉重隊隊員們至關重要。
「體能訓練雖然很累,但是對於保持身體狀態作用很明顯,最近我每天都會練體能項目。」奧運冠軍呂小軍34歲依然能打破世界紀錄的秘訣就是最大限度合理使用身體機能,將最好的狀態調整到比賽時。今年冬訓,他格外注重體能訓練,每天專項訓練結束後都在專業體能師的指導下加練體能。
以往的體能訓練容易給人帶來枯燥感,而在國外體能訓練團隊的引導下,國家舉重隊隊員們相互鼓勵、配合訓練,氛圍輕鬆愉快,效果更加顯著。「現在我倆就是最老的了,是不是軍哥。」楊哲和呂小軍一起配合訓練拋重球時,兩人還不忘互相調侃。「以前我的膝蓋、肩都有不少傷病,多練些體能,我感覺能更好地保護這些舊傷部位,效果挺明顯。」楊哲說。
體操:體能為突破技術瓶頸打基礎
蹲槓鈴、折返跑、連續繞場蛙跳、屈體懸垂收腹、引拉直體成倒懸垂,這些一般人會被「練廢」的超難體能項目,卻是國家體操女隊小姑娘們的日常「加餐」。
「以前我們的技術訓練比例大概在70%至80%,體能訓練很少。去美國訓練後發現,她們的體能和身體素質訓練大概佔到70%左右,完全刷新了我們的理念。」國家體操女隊教練王群策去年就做了「先行者」帶隊員去美國外訓,今年喬良成為主教練後把大量的美國女隊體能訓練方式方法融入隊伍的訓練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隊伍近期正在美國外訓,全方位吸收學習更專業的體能訓練體系和方法。
許多隊員的腿部股四頭肌線條明顯,手臂上都有了「小老鼠」,更重要的是她們的腿部力量加強後做動作更輕更飄了,這也為隊伍補足跳馬、自由操「短板」打下了基礎。「通過體能訓練,首先可以彌補一些隊員先天體能的不足,其次可以突破技術訓練的瓶頸,此外體能訓練還能達到防傷的作用。」國家體操隊領隊葉振南指出,體能訓練已經成為隊伍這個冬訓的重要一環。「後面我們要更加精細化,建立隊員體能訓練的檔案,通過科學技術分析規律性的東西反哺訓練水平,這也是訓練方式方法的一次劃時代創新。」
賽艇:體能為「鐵人計劃」打好前站
1RM槓鈴臥拉、1RM槓鈴臥推、3000米跑……這些體能訓練科目正是國家賽艇隊冬訓「鐵人計劃」的一部分。冬訓中,體能訓練成為國家賽艇隊的重中之重。
「冬訓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體能,圍繞惡補短板、鐵人計劃和科技助力等方法手段,我們著力解決現在中國賽艇隊的體能問題。」國家賽艇隊隊委會主任徐權指出,隊伍從今年10月中旬進入冬訓就開始了惡補體能短板的訓練。
為了更好地進行「鐵人計劃」,中國賽艇隊組建了一支強大的「體能軍團」,有9名體能康復外教在隊裡為體能訓練服務,以及大運動量訓練後的康復、訓練計劃的設計等。外教們側重點不同,但互相配合共同為冬訓體能訓練服務。
國家賽艇隊的鐵人計劃不是一味的猛練、強練,它是科學化的訓練。日常通過科研人員採耳血收集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然後給體能師提供相應的數據,配合他們進行下一步體能訓練設計。還有專人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式測試運動員的肌肉受傷機率,從而制定合理化的體能訓練方案。
「從秋季冠軍賽的比賽情況看,我們的體能比剛剛冬訓時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數據反映出運動員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徐權表示,隊伍目前的體能狀況已經和冬訓初期相比有了不小的進步,隊伍也將在整個冬訓過程中持續貫徹強化體能的訓練思路。(轉自12月26日《中國體育報》01版)
(責編:趙欣悅、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