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縣發展「美麗經濟」 走上脫貧致富路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6月中旬的豫南大地下起陣陣急雨,驅車行駛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周河鄉的盤山公路上,犬吠蛙鳴聲不絕於耳,古樹、老屋、小橋、流水漸次映入眼帘。環視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西河,仿佛置身於畫裡鄉村、夢中老家。

西河村曾是河南省級貧困村。近年來,圍繞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西河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運營商+貧困戶」的模式,先後投資7000餘萬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全村316戶、1138人於2019年實現全體脫貧。

「一二三、一二三……」走進村頭的油茶博物館,幾位老師傅正喊著口號,推動約兩米長的懸掛撞錘向遊客們展示古法榨油。古法榨油工藝複雜繁瑣、幾個人一天僅能榨出40斤左右。博物館館長張澤成是古法榨油的第十五代傳人,為了建設家鄉,他毅然從國外回來,「展示古法榨油,主要是為了文化傳承」。

做好古村落保護傳承是西河村發展鄉村旅遊的原則。西河古村落景區管委會主任張一謀介紹,西河村充分挖掘浸潤著鄉情、鄉俗的原生地域文化,將傳統民俗與時尚創意融合,把田園民宿詩意生活與鄉村振興、全域旅遊有機結合。

「現在年收入有20多萬元。」西河村村民張亞介紹,他把自家老屋改建成民宿山水閒居,「既做住宿也有餐飲,生意穩定。」如今,西河村已建成民宿27家,還成立了西河農耕園農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有社員329人,流轉了耕地386畝、山場4500畝。

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匡建新的茶葉小店「二兩毛尖」的名氣越來越大。2016年,已在深圳IT行業工作10年的匡建新辭職回到西河老家創業,「現在除了賣茶葉,還籌劃了1000畝種植基地,其中300畝已經栽種上陽荷姜。去年我們的陽荷姜鹽漬菜銷量達到70萬瓶」。

「土路泥濘不堪,河道裡草比人高……」回憶起2013年剛上任時村裡荒涼的景象,張一謀記憶猶新,「為了改變現狀,我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聘請清華大學、中央美院等專家團隊,對村落景觀布局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原汁原味保留豫南民居特色,既改善了人居環境,又豐富了西河村的文化內涵」。

「我是搞建築的,張一謀是做城市規劃出身,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決定帶著鄉親們自己幹!村裡上下排水、雨汙管網、水電通訊……城裡有的硬體設施,這裡幾乎都有,而且建設過程中不破壞古村落的整體意境。」西河農耕園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思恩介紹,2013年他告別大城市回到家鄉投身鄉村旅遊事業。

西河村的蝶變,是新縣發展鄉村旅遊的縮影。同樣位於新縣的田鋪鄉田鋪大?自2014年起發展鄉村旅遊,村裡的原始風貌應留盡留,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得到顯著提升,人工溼地、大塘花田吸引了大量遊客,短短幾年就實現了從「破舊古村落」到「旅遊名村」的華麗轉身。

山青水碧的自然環境,古色古香的人文底蘊,現代化的休閒配套設施,具有豫風楚韻獨特魅力的新縣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把「沉睡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新縣縣長夏明夫介紹,「新縣是革命老區,依託豐富的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古色鄉村資源讓鄉村旅遊落地生根,2019年新縣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8.7億元,其中鄉村旅遊佔比達73.5%。」(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子佩 夏先清)

相關焦點

  • 河南新縣,正在崛起的縣城,憑藉自身的旅遊資源,未來發展會更好
    在河南還有一個比較低調的地方叫做信陽市,信陽位於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接壤,這裡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在信陽市還有一個地方,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還有濃重的紅色文化,這就是新縣。新縣又被稱為「將軍縣」,因為在戰爭年代,新縣出來了很多大將軍,比如許世友、鄭維山等等將軍,這裡還有鄂豫皖革命烈士紀念園,還有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等等紅色旅遊。
  • 走,讓我們去新縣與藍喉蜂虎來一次美麗邂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江濤  如果與你有緣,在新縣箭廠河鄉的倒水河流域,你或許能看到一種美麗的小精靈:她形體姣小,黑色小嘴細長而尖,頭頂至上背呈巧克力色,過眼線為黑色
  • 不負春光——「老家河南」美好春遊季(新縣站)暨大別山(新縣)全域...
    領導和嘉賓共同啟動儀式3月28日,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之「老家河南」美好春遊季(新縣站)暨大別山(新縣)全域旅遊文化節在中原銀杏第一村——楊高山村舉行,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尚朝陽、新縣縣委書記呂旅、文旅達人代表等共同啟動了活動的啟動儀式
  • 文化| 以針為筆 以線為墨 以布為紙——「錦繡計劃」繪就脫貧致富路
    手工產業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指尖技藝正轉變為指尖經濟,在脫貧攻堅中繪就一幅美麗的「錦繡畫卷」。 鎮寧「銀城錦繡」民族文化產業街的打造是安順市「錦繡計劃」的一個縮影。自2013年以來,安順市蠟染及民族民間工藝品實現工業總產值28.83億元、工業增加值2.04億元。現有手工協會及企業200餘家,從業婦女1.58萬人。廣大婦女依託「錦繡計劃」,創業就業、居家增收、脫貧致富。
  • 從蠻幹到巧幹——毛相林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因為不信邪,他才敢「不聽招呼」,帶領村民叫板絕壁;因為堅韌,他才能頂著6條生命逝去的巨大壓力,用7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異想天開」的壯舉;因為肯學,他面對挫折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轉換思路,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路修好後,毛相林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上。在這個過程中,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個子男人,走過不少彎路,甚至在村民大會上作過檢討。
  • 全村33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湖北安陸巡店鎮李村怎麼做到的?
    #三農生活#進入脫貧攻堅決勝階段,我們來看看湖北安陸巡店鎮李村的致富路。安陸市公安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結合實際、科學謀劃,向土地要效益,在198畝的土地上創造出300多萬元的價值,帶領全村33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顧李村地處府河西畔,地少人多,2018年,安陸市公安局扶貧工作隊進駐顧李村,經過走訪調查、專家論證,定下了蔬菜為主、生態種植、四季輪作的發展模式。
  • 新縣:踐行「兩山」理論 捧起綠色明珠
    11月13日,新縣被生態環境部授牌命名為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縣委、縣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縣在打造踐行「兩山」理論河南示範區、展示美麗中國戰略中原樣板地的路上步伐穩健、目標高遠。
  • 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
    新華社濟南7月8日電題: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新華社記者閆祥嶺盛夏時節,山東省巨野縣洪廟村農民書畫基地一處畫室裡,周莊村的貧困戶王善花三支畫筆交替使用,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盛開」在紙上。
  • 沙洋縣紀山鎮: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走出脫貧致富路
    沙洋縣紀山鎮: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走出脫貧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6日 17:21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湖北啟動試點,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86.22億立方米!沙洋縣紀山鎮積極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不僅帶動周邊群眾和貧困戶脫貧致富,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還實現了鄉村振興,高標準地推進了精準扶貧工作。小苗木大產業 農民增收要致富紀山村支部書記張同軍向媒體介紹脫貧工作 胡文隆 攝紀山村是紀山鎮的一個普通山村,全村貧困戶35戶121人。
  • 回峰嶺下柑橘香 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回峰嶺下柑橘香——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蔣 晨初冬,在被稱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的永州回龍圩管理區,處處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橘香。改良品種,優化品種布局這些年,回龍圩將橘子文章做大做足,把精細理念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最終實現了從國營農場到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範區的美麗蛻變。去年,在管理區政府的扶持下,神仙洞村村民易守滿建起了一個20畝的蜜柑良種繁育基地。
  • 致敬身邊榜樣 凝聚奮進力量 商城、新縣隆重表彰道德模範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子耀 通訊員 曹良剛 聶建武12月31日,商城縣馮店鄉楊擺埂村的老人餘信炎早早來到商城影劇院,參加商城縣第六屆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在一陣陣掌聲中,餘信炎等10名商城縣第六屆道德模範、王建新等19名商城好人走上舞臺,接受頒獎和大家的致敬。30日,在新縣的「善耀紅城 德潤新縣」道德模範頒獎典禮上,金誠、程世波、謝霞等20位新縣各行各業湧現出的道德模範們,身披綬帶、手捧鮮花,依次走上領獎臺,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從歷屆道德模範代表手中接過獎狀。
  •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2020-12-22 12:13:41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中國減貧故事)「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 王建林︰發展食用菌,助力脫貧致富
    經過多年勤勞努力,他不僅實現了自己創業的夢想,還帶動了當地貧困戶就業並走上了致富路,成為新幹縣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王建林在查看菌包(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依託所學資源,開啟創業之路 小時候,王建林一家6口人。由於兄弟姐妹眾多,家裡十分貧窮。
  • 「飛天鴨」飛出山區,鋪就脫貧致富路
    廣州番禺警方幫扶五華縣華安村脫貧工作「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還有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的對口幫扶,現在我走上了養殖路、致富路,實現了脫貧,自己也要自立自強,努力奔小康。」2019年5月,番禺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三中隊副中隊長賴宇朋作為派駐華安村駐村脫貧攻堅第一書記來到了村民的身邊,通過入戶訪問深入了解,覺得顏鏡清有多年的養殖技術和耐心,而且他家後院是一片透光透氣好的竹林,具備養殖烏頭番鴨的場地條件,所以就引導和幫扶他發展烏頭番鴨養殖,並進行了技術培訓和指導。
  • 紙短情長,新縣中小學生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王麗君「『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讀到這句時我不禁眼淚盈眶」「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先輩偉大的精神力量,讀林覺民的《與妻書》,思緒被帶到往昔崢嶸歲月……」11月18日,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精神
  • 河南新縣法院拍賣BB彈玩具槍 法官:只鑑定了價格
    近日,有網友發現,河南信陽市新縣法院在網上拍賣了一批可以發射「BB彈」的玩具槍。  澎湃新聞在某司法拍賣網站上看到,新縣法院分別在2016年10月30日、12月8日、12月28日,三次網上拍賣玩具槍29支。包括「反恐狙擊槍」、「神槍手模型槍」、「穿越火線SVD模型槍」等等。
  • 信陽:探索實現「兩個更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首站便深入信陽老區,直奔大別山腹地新縣、光山,瞻紅察綠,走村串戶,看老區新變化,見老區人民新生活。進入新時代,老區信陽到底有哪些變化,變從何來,路向何方?河南進入「兩會」時間,我們邀請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尚朝陽,談談老區信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記者: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首站就深入到革命老區信陽。
  •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全長22.7公裡的硬化路,讓當地群眾出行不再難。依託公路帶動,沿線各村發展起了一批特色產業基地。  截至目前,清水縣累計投資12.32億元,建成農村公路1300公裡,全縣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全部通了瀝青(水泥)路,1028個自然村硬化路或砂化路實現全覆蓋。  清水縣農村公路建設是我省農村公路大發展的縮影。  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而交通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先行官」的作用。
  • 信陽新縣被河南大力支持,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紅色搖籃即將崛起
    信陽新縣,坐落於信陽南部,大別山腹地,鄂豫兩省交界帶,為信陽地區人口最少的縣城,常駐人口不足29萬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山區小縣,卻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河南省唯一一個將軍縣。新縣被譽為紅色搖籃,革命聖地,全縣走出43位開國將軍;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故鄉就在新縣,許世友將軍的大名想必大家都如雷貫耳了吧!唯一一位土葬將軍,他的一句「活著盡忠,死後盡孝」,讓人聞之落淚。
  • 此路恆帶領赤恆底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
    此路恆幼時因病落下殘疾,拄著單拐的他,憑著自己的毅力與努力,帶著村民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險峻壯美的怒江大峽谷,是此路恆出生的地方,這裡的許多村子依山而建。由於殘疾,行動不便,只能在家裡做些簡單的手工製作,但他的大腦一直琢磨著發家致富的門路。靠著承包建築,此路恆順利賺到人生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