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縣紀山鎮: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走出脫貧致富路

2020-12-03 瀟湘晨報

沙洋縣紀山鎮: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走出脫貧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6日 17:2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今日熱點:湖北啟動試點,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86.22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供水達到設計目標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教材浪費驚人:全國教材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秘魯總統梅裡諾上任未滿一周辭職 前總統關注局勢

中新網湖北新聞11月16日電 (鄒荊煉 徐行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沙洋縣紀山鎮積極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不僅帶動周邊群眾和貧困戶脫貧致富,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還實現了鄉村振興,高標準地推進了精準扶貧工作。

小苗木大產業 農民增收要致富

紀山村支部書記張同軍向媒體介紹脫貧工作 胡文隆 攝

紀山村是紀山鎮的一個普通山村,全村貧困戶35戶121人。近兩年,紀山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以花卉苗木為抓手,深挖「楚國故裡」歷史底蘊,深入開展村莊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實效,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全村呈現出一派「山青水秀村美、天藍地綠人和」的繁榮景象,已被確定為「湖北省綠色示範村」和「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紀山村村民正在忙著鏟割草皮 胡文隆 攝

紀山村支部書記張同軍介紹,紀山村按照生態造林小苗木基地發展模式,著力發展以香樟、楠樹等鄉土樹種為重點的園林綠化大苗木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農戶的橋梁作用,構建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四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機制,通過擴大基地規模、優化品種結構、打造本土品牌等舉措,全面推動全村苗木產業提檔升級。同時,設立苗木發展專項基金,按照「獎優不獎劣,獎大不獎小、獎新不獎舊、獎管不獎放」的原則,不斷扶優扶強苗木產業龍頭企業和產業大戶,加快育苗精品示範專業村建設鞏固,著力推動苗木產業化發展。另外,還構建了苗木營銷平臺,壯大苗木營銷組織,發揮苗木產業協會的作用,不斷創新營銷方式,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解決苗農苗商後顧之憂。

貧困戶王小明通過種植草皮、在合作社基地務工順利脫貧 胡文隆 攝

紀山村土地肥沃、氣候溼潤、陽光充足,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為苗木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紀山村緊抓國家扶持林業發展、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政策機遇,深入實施產業扶貧工程,把苗木產業作為全鎮助推精準扶貧的一項富民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來抓,為促進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目前,全村累計發展以造林苗木、經濟林苗木和園林綠化樹種為主的各類苗木8000畝,規模苗圃達數十處,總資產近億元。2019年苗木銷售額達1500萬元,輻射帶動育苗戶300多戶,戶年均增收1萬元,其中帶動32戶貧困戶實現增收,戶年均增收0.6萬元,成為當地貧困戶增收新亮點。

紀山月季觀光園 開出脫貧致富花

剛進初冬,寒意已漸濃。但沙洋縣紀山鎮程新村月季觀光園的月季花卻正開得芬芳嬌豔,陣陣清香引得路人不由得沉醉。

圖為紀山月季觀光園 胡文隆 攝

「我們的紀山月季觀光園是荊門市伍家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18年在沙洋縣紀山鎮程新村流轉荒山300畝建設的一個以月季花為主題的觀光園,目前已投資600餘萬元種植樹樁月季10000株,盆栽月季20000株,造型月季400株,並完成了水電路等部分基礎設施建設,今年12月底前完成樹樁月季花園、有機蔬菜花園、星際花園、梅花園、養殖園、月季花種植體驗園和農家自助食堂等建設,主打漢服秀、婚慶攝影、鄉村鑼鼓隊等文化品牌。」沙洋縣園林局駐程新村第一扶貧書記胡心漢介紹。

沙洋縣園林局駐程新村第一扶貧書記胡心漢接受媒體採訪 胡文隆 攝

胡心漢介紹說,紀山月季觀光園常年吸納本村20多名農村勞動力務工,其中貧困戶6名,帶動3戶農戶種植月季。黃定鳳就是其中一位貧困戶,黃定鳳住程新村四組,2013年因殘致貧,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兩委把黃定鳳的情況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她申請了農村低保、殘疾人補貼等等,黃定鳳家裡養了4千多隻雞,政府為了幫助她們家脫貧,在完全飲水、危房改造、產業扶貧給予了政策支持。黃定鳳農閒時在月季觀光園務工,每年有2萬元的收入,現已順利脫貧。

貧困戶黃定鳳介紹脫貧情況 胡文隆 攝

「月季觀光園的修建提供了就近務工崗位,既能務工掙錢,又能照顧家裡,還提高了我們的人居生活環境,一舉多得。」黃定鳳說。

胡心漢表示,計劃再用3-5年時間,投資1300萬元,建特色民宿,進一步美化環境,完善功能,建成「付一次費、認養一分地、 體驗一次農事、 吃一頓農家飯、 做一件手工作品、 帶一個旅遊產品、 住一晚民宿、參與一次民俗活動」為主題的「八個一」的鄉村旅遊品牌的田園綜合體。可提供6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周邊3個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員就業。

【來源:中新網湖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建:漳浦赤土花卉苗木產業「錢」景無限 年產值1.4億
    中國園林網4月3日消息:4月1日,漳浦前坂村二女戶林素麗在當地誌願者指導下,掌握科學管理苗木技術。據悉,為幫助林素麗二女戶們儘早脫貧致富,當地黨委、政府主動聯繫上級主管部門,為她們辦理了幸福工程無息貸款並提供技術指導。
  • 代表委員微記錄①|唐勇紅:擴大花卉苗木產業 讓綠心更「綠心」
    走進復興村梅子灣組,拓寬硬化的道路直通主路,道路兩旁的樹木整齊排列、鬱鬱蔥蔥,利用舊房子改造的美麗屋場活動中心成為了村民慢生活的體驗區。每天夜晚,村民在活動中心前的小廣場上,或漫步,或跳起健身操;疲憊了就坐在活動中心裡,拉拉家常,唱唱歌,舒心又愜意。
  • 湖州市「一畝山萬元錢」花卉苗木產業培訓班在德清縣舉辦
    >begin--> 日前,湖州市「一畝山萬元錢」花卉苗木產業培訓班在德清縣舉辦,此次培訓以專家授課和現場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市各縣(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林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經辦人員、重點鄉鎮林技員、花卉苗木協會會員共65人參加了培訓。
  • 森源苗木:花木產業推動綠色發展
    地處臨洮縣峽口鎮普濟寺村、上王家村的森源林場,是由甘肅省臨洮縣森源苗木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於2016年啟動建設,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萬畝雲杉林長勢喜人,建設中的森源林場也已經初具規模。森源林場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林場的建設作為峽口鎮境內馬啣山生態屏障修復工程的重要舉措,也為當地後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下一步,林場將按照規劃完成好後續建設工作,逐步將林場打造成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雲杉成品苗貯備基地,將苗木產業和生態旅遊產業相結合,把森源林場建設成當地老百姓的林場,打造成構築區域生態屏障和利國利民、惠及子孫的造福工程。
  • 強農業 美農村 富農民——遼寧鐵嶺「村社合一」走出產業扶貧新路
    近年來,遼寧省鐵嶺市推行「村社合一」,既抓住了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又找到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為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推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探索出一條新路。「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增收2019年,鐵嶺開原市林豐滿族鄉新邊村立足實際,充分發揮村裡菸葉種植傳統優勢和幫扶單位資源優勢,成立「村社合一」的新邊菸葉種植合作社,著重發展菸葉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 苗木種植業風頭正勁,「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的發展格局
    本網1月07日訊 隨著全國各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再加上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爐,完善資源管理政策、放活林地等土地流轉政策等利好措施進一步明朗,國家對林下種植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湧入林業領域,對優質苗木的需求日益激增
  • 江蘇設施花卉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交匯點訊 鮮花作為「美麗產業」,正走進千家萬戶。交匯點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設施花卉發展迅速,規模已超3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盆栽花卉、鮮切花產業快速崛起,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引領,彰顯高效農業富民優勢。
  • 人民日報︱奉節:「獨腳」羊倌走出脫貧致富路
    曹賢輝說,黨委政府的幫扶政策讓他發展養殖沒有了後顧之憂。曹賢輝脫貧致富了,但他沒有忘記幫助過他的人,相反,曹賢輝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未來的信心和希望,更加激發他創業的動力和勇氣。看到兒子自強自立實現脫貧,曹賢輝的父母深感欣慰。沒想到殘疾的兒子不僅能贍養他們老兩口,還能坐上兒子開的小汽車。今年,曹賢輝在當地新建磚房為父母養老。
  • 郊區河底鎮郊裡村:建田園綜合體 走特色鄉村路
    ,為環山路的「後半段」修建開足馬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振興的主平臺。」連日來,一直在項目施工現場「督戰」的郊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海文說,以前,村裡以運輸服務業和建材產業為主導,但隨著近年來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郊裡村開始嘗試以鳳凰山的綠色資源為依託,打造田園綜合體,探索一條農林、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 道滘:東莞濟豐農業園擬發展高端溫室花卉
    為進一步提升花卉種植產業檔次,發揮高端花卉種植示範帶動作用,該農業園在一期溫室大棚成功開發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加建二期溫室大棚4.8萬平方米,擬種植蝴蝶蘭等高端溫室花卉。  東莞濟豐農業產業園是以花卉苗木種植及水產養殖為主導產業,集花卉苗木種植、花卉交易、休閒娛樂、現代農業科普教育、農業科研生產以及水產養殖於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區。
  • 福建漳浦赤土鄉:紅花綠苗種「赤土」花卉經濟扮美新農村
    花卉產業帶給赤土鄉一片繁榮的經濟,當地群眾依靠種植花卉蓋起新房,過上好日子。林福源是赤土鄉的花卉種植大戶,現在居住的新房子就是兩年前依靠種植苗木,掙錢蓋起來的。而在幾年前,他種菜、種荔枝等,效益低,價格受天氣、市場波動的影響大,經常豐產不豐收。
  • 雨花三仙嶺村脫貧致富之路:細心栽護,杯苗成「法寶」
    站在高處俯瞰,一壟壟花卉苗木,將村莊串成一幅水墨畫——這裡是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三仙嶺村。相傳有3位道人在此處成仙,三仙嶺村名由此而來。這個14.72平方公裡的大村,有村民1240戶。由於山地多、耕地少,村民發展一度受阻。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村民陸續開始種植花卉苗木。
  • 商城縣:發展中的茶產業
    近年來,商城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農業抓產業、產業抓特色、特色抓茶葉、茶葉抓高效」的宗旨,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農產品「走出去」戰略,將茶葉自然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夯實產業基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培育茶葉品牌,立足生態優勢,積極開展出口高山茶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初步形成了
  •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全長22.7公裡的硬化路,讓當地群眾出行不再難。依託公路帶動,沿線各村發展起了一批特色產業基地。  截至目前,清水縣累計投資12.32億元,建成農村公路1300公裡,全縣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全部通了瀝青(水泥)路,1028個自然村硬化路或砂化路實現全覆蓋。  清水縣農村公路建設是我省農村公路大發展的縮影。  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而交通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先行官」的作用。
  • 取「真經」 興產業 南縣明山頭鎮舉辦苗木產業農技培訓班
    紅網時刻益陽11月23日訊(通訊員 賀嫦)「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就指出『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今天的培訓班也正是帶著這個目標舉辦的呢。」11月23日,在南縣明山頭鎮三永村村部活動室裡,該村經濟合作社苗木產業農技培訓班正在進行中。
  • 安徽休寧陳霞鄉:貧困村走出脫貧致富新路子
    中國新報訊(通訊員 汪士奇 卜麗霞)近日,73歲的貧困戶吳樹仁樂滋滋地向筆者介紹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他家裡發生的變化:兒子在部隊當兵表現優異,夫妻倆在家發展產業,種茶、養殖多種經營,生活過的越來越好。聊起這些事老吳布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幸福的笑容。
  • 從蠻幹到巧幹——毛相林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因為不信邪,他才敢「不聽招呼」,帶領村民叫板絕壁;因為堅韌,他才能頂著6條生命逝去的巨大壓力,用7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異想天開」的壯舉;因為肯學,他面對挫折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轉換思路,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路修好後,毛相林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上。在這個過程中,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個子男人,走過不少彎路,甚至在村民大會上作過檢討。
  • 3D動畫亮相2020年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
    本周五即將舉辦的2020年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就應時而為首次實行「雲上」辦展。「雲上」苗交會,五大線上平臺據悉由安徽省政府主辦、省林業局、合肥市政府共同承辦的2020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將於11月27日至11月29日在位於肥西的中國中部花木城舉行。
  • 花卉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做農旅項目?
    在花卉市場,由於過去投資人跟風式的發展,很多傳統的花卉業進入了周期性低谷,花卉苗木也賣不出去,一些花卉苗木基地不僅效益低,有的甚至還嚴重虧本,甚至是「死掉」,而轉型升級發展成了當務之急。那麼花卉企業如何順應趨勢,轉型升級打造以花卉為主題的農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