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月07日訊 隨著全國各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再加上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爐,完善資源管理政策、放活林地等土地流轉政策等利好措施進一步明朗,國家對林下種植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湧入林業領域,對優質苗木的需求日益激增。從珠江三角洲地區,到豫冀魯地區,再到江浙地區,各地的苗木種植業蓬勃發展,儘管不同區域的產業化水平和規模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整體行業的快速拉動下,各地的苗木種植行業仍保持著增長態勢。對於新進入該領域的投資者來說,如何才能規避風險,成功實現土裡刨「金」呢?
土地及人員投入要合理
土地是一個國家寶貴的財富,也是農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是農村穩定的基礎。近年來國家先後出臺多項政策,確保18億畝的耕地紅線不動搖,對基本農田實施特殊保護。在浙江等地,伴隨著《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落地,一些在永久基本農田進行苗木種植和經營行為的苗木正面臨清退。
對於準備進入苗木種植領域的投資者來說,由於對土地的使用規模較大,使用周期較長,前期的流轉租賃成本和人力投入較高,找到能夠合法且穩定使用的土地將至關重要。江蘇常州綠恆苗木花卉等一大批江浙企業,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招商引資等合作方式,逐步在土地資源相對充足、土地政策較為寬鬆的河南等中部省份完成種植基地建設,在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和農村發展,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也優化了公司在土地及人員上的投入,實現自身產業的「多贏」轉移。
成熟的種植技術是保障
苗木種植業看似門檻較低,但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土壤環境、種植密度、大棚溫度、移栽時間等每一處出現失誤,都可能導致苗木死亡。而樹苗的成活率將直接影響投資者一整年的經濟效益,決定著投入的資金能否順利收回,因此成熟的種植技術不可或缺。
對於初次進入苗木種植行業的投資者來說,從相關手續辦理、基地廠房建設、芽苗基地建設、技術設備購買、技術人員聘請、種植人員招聘與培訓等均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即便是只種植大苗,也要定期進行田間管理,需要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
市場銷路是關鍵
如何讓種植的苗木成功變現?是每位投資者至為關心的問題。就當前的苗木市場整體狀況來看,銷路一方面取決於種植的苗木是否順應市場所需。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正不斷加劇,中小常規苗木和同質化低端苗木存圃量較大。為了打造出與眾不同的特色優勢,不同區域內的不同種植基地都在加強供給側改革,結合市場需求頻次以及氣候、土壤條件,規模化種植更受歡迎的中高端新優苗木,這也導致生產成本持續上升。
另一方面要看是否具備穩定的銷售渠道。收回投資成本,獲得預期利潤的前提,是將苗木順利銷售出去。像舞鋼市綠恒生態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等實力型苗木種植公司早已在行業內耕耘多年,擁有穩定的銷售網絡,且對市場的反饋更加敏感,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苗木培育類型,因此每年產出的苗木總會被搶購一空。而新進入的公司要想建立起完善的市場渠道,自然需要更長的時間,承擔更多的風險。
據了解,作為舞鋼市公共資源中心招商引資企業,舞鋼市綠恒生態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綠化種植、培育、養護、銷售、施工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公司,其遠景目標是以現有50畝示範基地為樣板,計劃半年內在尹集鎮其他村莊新建立3—6個50畝規模以上基地,形成「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的發展格局,到2023年逐步實現1000畝小苗培育基地規劃,精準對接周邊省份苗木市場需求,將項目打造成在河南省具有影響力的地被苗木種植基地。
一個值得注意的好消息是,為了儘快達成這一目標,加快推進項目進度,該公司現誠邀看好苗木種植行業前景,願意共同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投資者以「聯包合作」方式加入「千畝基地」項目。聯包採用一次性注資規模不少於25畝(每畝1.5萬元人民幣)的方式,合作周期至少1年,利潤分配方式面談。「聯包合作」將有助於降低投資者的經營風險,也無需為市場銷量等問題擔心,就能坐享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紅利,歡迎各界人士到現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