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軍隊傷亡率達到多少就會失去戰鬥力?30%為何成了一個界線

2020-12-19 陣匠

一場戰爭下來會有傷亡率的統計,戰爭的殘酷也就在於它普遍的傷亡情況。戰史領域總是會圍繞軍隊傷亡戰損和戰鬥力的關係進行討論,比如一支軍隊傷亡率達到多少就會失去戰鬥力?一般來說,在古代冷兵器作戰和醫療後勤尚不發達的情況下,士兵的傷亡率超過百分之十作戰體系就近乎崩潰,百分之三十基本就是極限了。

到了近現代,重火力武器成為主角,殺傷力和冷兵器不是一個檔次的,士兵傷亡率也大大提高。普遍情況下,一支軍隊的傷亡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大概率就會失去戰鬥力,百分之三十也成為了全世界公認的傷亡可承受度劃分界線,超過就不行了。這個數字似乎並不大,整體上來看還留存有大部分的兵力,為什麼就會被視為失去戰鬥力了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軍隊指揮和訓練問題。對於大部分的軍隊來說,「失去戰鬥力」就是軍官下令撤退休整,因為戰場的傷亡率太高,會直接導致士兵士氣下降,內心趨於崩潰。戰場上雖然腥風血雨,但是也不能直接讓士兵衝上去白白送死,所以軍官往往會根據實時的傷亡率做出下一步的指揮行動。

第二個原因就是軍隊的構成和編制問題。打仗是高強度、長時間的消耗,所以後勤是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中真正能夠直面敵人的一線戰鬥力比例大約在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要麼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後勤人員,要麼就是一些後方支援的技術兵。

在二戰中,德國軍隊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德軍的步兵師編制大約在17000人,分為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這些都全是前線戰鬥人員。剩下的就是指揮部、通訊營、醫療部隊等,這些都是沒有什麼作戰能力的。主戰力步兵團有2500人左右,3分步兵團也就是將近7500人,步兵比例算下來正好是一個步兵師的40%。當德軍的傷亡率達到30%後,這支步兵師差不多就失去了戰鬥力。

同樣是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卻不是僅憑傷亡率就能夠一槌定音的。當時的日本奉行軍國主義,戰死被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日本軍隊的編制也和西歐不盡相同,步兵師團在27000人上下,其中一線步兵團大約15000人,比例超過了師團總人數的一半,也就是說日軍的傷亡率高達50%也能繼續衝。到了二戰末期,誓死不投降的日本士兵已經不分兵種,拿起武器就能夠衝到前線作戰,簡直令人心驚。

相關焦點

  • 一支軍隊傷亡多少會失去戰鬥力?德軍30%,日軍50%都難打垮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英軍曾在一天之內陣亡6萬人,一線軍隊大量全軍覆沒,這在人類的歷史中是前所未有的。索姆河戰役這樣的傷亡之所以少見,是因為軍隊一般都會計算"傷亡率",傷亡到了一定比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軍官也就會下令撤退。
  • 傷亡率達到多大會導致一個軍隊崩潰?
    一個軍隊的傷亡達到多少會崩潰,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只適合用來問那些歐美國家,比如美國大兵、義大利麵條兵、或英國少爺兵。 因為對蘇聯士兵,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來講,應該用「達成什麼戰鬥目的的情況下,傷亡率達到多少軍隊才會崩潰」更適合。
  • 中國軍隊的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和外軍相比又如何呢
    因此若是想讓國家免於被侵犯,就必須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國家軍隊,而說到軍隊這種國家機器,相信大家首先就會想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那麼在一般情況下,解放軍的一個師級作戰單位總共會有多少兵力呢?
  • 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正在籤署投降書的約德爾) 那麼,二戰後期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為何他們不續續堅持戰鬥呢?是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呢?據統計,此次會戰蘇軍共殲滅德軍近50萬人,俘虜30多萬人,而蘇軍也為贏得勝利付出較大犧牲,共有30萬蘇聯士兵傷亡。 德國投降後,其境內與蘇軍巷戰的德軍除部分黨衛軍外,其它的國防軍選擇放棄抵抗。
  • 1979年,越南軍隊的番號和字母,如何劃分了戰鬥力等級?
    越南軍隊的六大主力分別是308師、312師、316A師等部隊,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其他5個主力部隊都沒有字母,為何316A師帶了字母呢?有A就有B,越南軍隊採用了字母劃分戰鬥力的方式。從越南軍隊的番號和字母,基本上能夠推測出越南軍隊的戰鬥力。當然,目前已經改革了。一、越南軍隊的番號和組建時間很有意思首先,講一下越南軍隊的起源。
  • 川軍打內戰時素質低笑話多,為何出川抗日,卻一個個勇猛如虎
    當時,打內戰的川軍,被公認是中國裝備和素質最差的軍隊,連四川人都稱他們是「吊兒郎當雙槍將」。除了一桿破槍,絕大多數川軍士兵腰間,還會插著一桿煙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但是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在面對日本侵略者入侵時,卻主動請纓出川抗日。從淞滬會戰,到徐州會戰,以及武漢會戰和長沙會戰,處處都有川軍將士的身影。
  • 同是農耕時代,為何歐洲騎士縱橫天下,宋朝軍隊卻以步兵為主
    同樣是農耕文明,中西方為何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宋朝為何沒能像歐洲那樣全力發展騎兵部隊呢?中世紀歐洲的人口和羅馬時期相比不增反降,再加上當時各國政府低得令人髮指的行政效率,導致歐洲很難有效集結起大規模的軍隊。 在歐洲一支軍隊的規模通常保持在幾千人,很少過萬。更何況在中世紀絕大多數戰役中,步兵的人數都遠遠超過騎兵的人數。也就是說,中世紀的歐洲軍隊的騎兵規模通常也就在幾百人到幾千人之間。
  • 「界線」與「界限」
    原標題:「界線」與「界限」  ▲ 2014年12月28日2版《精神天空不能被霧霾籠罩》文中,第2段「黨員幹部一旦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價值追求產生偏移,就會失去航標、越出界線、偏離航道」。   ▲ 2015年1月30日7版《用系統創新應對現實挑戰》文中,第4段「未來戰爭具有平戰界線模糊、作戰行動速戰速決等特點」。
  • 一支由女人組成的軍隊:抓男人當奴隸,被剿滅後財寶去向成謎
    當然國外的巾幗英雄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個捷克斯洛伐克歷史上有名的女將軍。9世紀初,捷克出現了該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普舍美斯王朝,而麗布施女王不僅一手創建了聞名於世的布拉格城堡,還組建了一支驍勇善戰的部隊。與其他部隊不同,這支部隊由清一色的未婚女性組成。
  •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這裡是以人為鏡,以史論今老夢陪你聊著歷史。從這首歌謠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白袍軍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啊,沒有人能夠直視他們的豐滿,也沒有人能夠抵擋他們的攻擊,要知道當時白袍軍曾經用7000人打敗了希望人的部隊,後來又用7萬人打敗了30萬人的軍隊,如此今天的戰績,也只有白袍軍能夠打得出來這樣的戰績了,而白袍軍的將領,就是白袍將軍陳慶之,就連毛主席曾經都對白袍將軍陳敬之都讚嘆不已,而且還說「心神往之」這樣的話。所以在歷史上白袍軍排名第四。
  • 史上唯一的一支同性戀軍隊:底比斯「聖軍」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很難容忍同性戀的存在。然而,在歷史上,卻曾有一支純粹由同性戀組成的軍隊。和「同性戀影響軍隊戰鬥力」的觀點相反,這支軍隊戰鬥力強悍,在它組建的40年間鮮有敗績。「聖軍」的誕生公元前378年,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的將軍高吉達斯創建了一支很特別的軍隊,即底比斯「聖軍
  • 同樣進行相似的軍事改革,為何奧斯曼帝國軍隊戰鬥力明顯高於晚清
    相比大清帝國,奧斯曼帝國軍隊表現得更有戰鬥力,這背後到底是有怎樣的原因呢? 帝國還在軍隊裡配置炮兵,增加騎兵,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海軍方面,奧斯曼帝國建立了海軍部,創建了職業海軍服役制度,保障海軍有序發展。
  • 顏曉峰:軍隊黨建「五個下功夫」增強部隊戰鬥力
    這同時也是對軍隊黨的建設重要要求,必須作為軍隊黨的建設的指導原則,貫徹到軍隊黨的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顏曉峰指出,我們應在鑄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上下功夫。建設一支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強大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是革命化的最高要求,黨的先進性決定了必須聽黨指揮,聽黨指揮從根本上保證了我軍的革命化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是我軍建軍治軍最重要的基本經驗。
  •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只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然而在該書中有一個章節看起來頗為反常,那就是對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二十軍徹底擊潰韓軍第三軍團兩個主力師這一戰,最終導致整個軍團被解散。該書對這場傷亡率高達92%的慘敗沒有加以遮掩,而是如實在寫進這本戰史中。
  • 最怕死的軍隊,還沒上戰場就寫好投降書,生命遇到威脅就拿出來
    導語:最怕死的軍隊,還沒上戰場就寫好投降書,生命遇到威脅就拿出來士兵的意志力以及信仰,是他們發揮出戰鬥力的基礎,同時也要有個好的指揮官引導,率領他們勇往直前,當每名士兵都有犧牲的覺悟時,這支部隊是很可怕的,團結起來的力量
  • 一個日本坂田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夠打殘358團?
    那麼,坂田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為何能夠打殘楚雲飛的部隊。今天,我們仔細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情況。在抗戰期間,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總軍、方面軍、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其中,師團是日本軍隊的最高常用軍事單位。在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隊總計下轄了17個常備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兵力編制,一個常備師團的兵力在27000人到29000人之間。
  • 中國軍隊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戰鬥力異常強悍?
    那這麼說來,那個時候386旅的軍隊力量可以說非常厲害,那麼到底有多大的兵力呢?為什麼在戰爭中戰鬥力都非常的強大呢,連技術先進的日本軍隊都為之動容。但是實話說,在不同的時期,386旅的兵力並不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在當時386旅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獨立團,只是小說裡面虛構的的。那麼中國軍隊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戰鬥力異常強悍?
  • 這支軍隊由相愛的一對對男兵組成戰鬥力驚人打敗斯巴達成希臘霸主
    當然了這是一種激勵機制,可是你聽過這種機制嗎,讓兩個相愛的人一塊去作戰,一支全部由相愛的人組建的軍隊,並且這種相愛還是兩個男人之間。在古希臘,有頭有臉的人那都是男女通吃,在古希臘的底比斯城邦這種文化氛圍就更加明顯,尤其是男人之間的愛戀,一些大叔可喜歡去搭訕小鮮肉了,這也是一種文化嘛。底比斯的一位將軍高吉達斯在公元前378年著手組建一支精銳軍隊。
  • 越南軍隊的戰鬥力很強,但這裡指遊擊戰,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差
    說到越南人民軍,那是40年代才基本成軍,經過抗法戰爭、抗美戰爭一直打了30多年,從硝煙戰火中滾過來,堪稱是一支英勇善戰的勁旅。當年南越軍隊號稱東南亞第一強軍,可在1975年進行決戰時,越南人民軍30萬部隊只用了55天就消滅了70萬南越軍隊,一時令國際社會瞠目。
  • 中國軍隊一個師有多少人?和外軍相比,編制上有何不同?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而言軍隊就是靈魂,要是缺少強大的軍隊,那麼這個國家的軍事防禦也就會一觸即潰,甚至還會遭遇其他國家的侵略。回溯歷史,大清王朝,正是由於軍隊實力的落後以及缺少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才會遭遇其他國家的侵略而且還被迫籤訂了眾多割權讓地的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