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世界戰爭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從戰爭規模,還是參戰人數上,都可謂是前無古人。其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波及人口20億以上,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多達5500萬,直接軍費開支達1.3萬億美元,物資總損失4萬億美元以上。

幸運的是,在盟國的英勇反擊下,挑起戰爭的納粹德國節節敗退,最終在希特勒自殺後,不得不選擇投降。

1945年5月7日,德軍陸軍上將約德爾,在法國蘭斯的艾森豪總部向美、蘇、英、法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於是各個戰場的德軍紛紛放下武器。

(正在籤署投降書的約德爾)

那麼,二戰後期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為何他們不續續堅持戰鬥呢?是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呢?

一、柏林百萬守軍。

蘇聯發動柏林會戰時,共集結了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270個師,其中包括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在內的250萬參戰部隊。

而德軍為了抵抗蘇聯的進攻,先後調集了包括48個步兵師,9個摩託化師、6個坦克師共計100萬人的軍隊。

兩相比較之下,蘇軍的人數比德軍多出1.5倍,在這種人海戰術的圍攻下,朱可夫指揮的蘇軍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粉碎了百萬德軍構築的柏林防線。據統計,此次會戰蘇軍共殲滅德軍近50萬人,俘虜30多萬人,而蘇軍也為贏得勝利付出較大犧牲,共有30萬蘇聯士兵傷亡。

德國投降後,其境內與蘇軍巷戰的德軍除部分黨衛軍外,其它的國防軍選擇放棄抵抗。

(柏林會戰)

二、中歐和北歐駐軍。

德國投降時,除了柏林被擊潰的百萬大軍外,仍然有一定數量的德國軍隊,分布在各佔領國的戰場上。

比如德軍在攻佔捷克後,中央集團軍群和厄斯特馬克集團軍就部署在這裡,後來厄斯特馬克集團軍群被蘇軍全殲,只剩下中央集團軍群。

中央集團軍群屬於德軍的精銳力量。在德國投降時,該集團軍擁有總兵力90萬人左右,坦克和突擊炮1800多輛,飛機1000餘架,仍然有著極強的戰鬥力。該集團軍在德國投降時並沒有立刻放下武器,直到5月11日,才向蘇聯軍隊投降。

駐守丹麥和挪威的軍隊,由黨衛軍和少量國防軍組成,兵力超過30萬,擁有坦克和突擊炮500多輛,飛機400多架。這支黨衛軍二戰以來戰功累累,戰鬥力不俗。此兩國的駐軍在得知德國投降後,當即放下武器,在原地等待盟軍接收。

(二戰時期的黨衛軍)

三、巴爾幹和波羅的海駐軍。

負責駐守南斯拉夫的德軍, 主要是E集團軍群下屬部隊,總人數四萬多人,擁有坦克和突擊炮300多輛,飛機200多架。當德國宣布投降時,這裡的德軍還在和狄托的遊擊隊作戰,雙方一直打到1945年5月15日,波加那戰役結束後,德軍才放下武器。

1944年,蘇軍對德軍發起了十次大型戰役,除拉脫維亞西部沿海庫爾蘭地區德軍庫爾蘭集團軍30個師20萬人外,其餘德軍均被驅逐出境,此後蘇聯對該地區德軍發動了幾次大的戰役和反攻,但始終沒有收復這片屬於蘇聯的地盤。

直到1945年5月3日,蘇軍攻克柏林,由於納粹德國即將投降,庫爾蘭集團軍司令部才通知停火,並於5月8日向蘇軍投降。

此後該集團軍大多數人被抓到西伯利亞,從事苦役而且死在了那裡。1955年遣返戰俘時,只有一萬多人活著返回德國。

除此之外,德軍在波羅的海地區,還部署有一支2萬人的軍隊,他們隸屬於庫爾蘭集團軍群,擁有坦克和火炮600多輛,戰鬥機100多架。這支軍隊也是一支百戰之師,曾多次重創蘇軍。

在得知德國投降後,這支軍隊中大約有4000名隸屬於黨衛軍的外籍士兵拒絕投降,他們潛伏於山林之中,化身遊擊隊繼續戰鬥,一直堅持到了1959年。

這樣算來,德國投降前,各佔領國加上本土仍在和蘇軍巷戰的德軍,兵力還有180萬之多,加上散落的遊擊隊,和臨時募集的新兵,德國可以繼續戰鬥的兵力至少還有250多萬。

但是由於主戰首腦自殺,加上武器軍備嚴重匱乏,這支德軍成了失去利爪的老虎,面對人數和武器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的盟軍,德國只得在投降書上簽了字。

(參考資料:《蘇德戰爭1941-1945》)

相關焦點

  • 聊聊戰爭史:二戰末期德國還有近250萬軍隊,為啥不打一場反擊戰
    到了1941年,德國最強盛的一年,在整個歐洲,德軍和附庸國的軍隊達到了近1000萬,就算到了1945年德國宣布投降前夕,德軍的兵力也還有近250萬,如此高的兵力,以德軍的戰鬥力,足以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了,可元首希特勒為什麼著急自殺了,德軍也宣布投降了呢?
  •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數百萬大軍,可為何要選擇投降?
    前一段時間一個好朋友問我,他說二戰結束的時候德國還有700萬大軍,那既然如此的話,為什麼要著急投降呢?按照當時德軍的狀態來看,再堅持一小會兒,似乎也是有可能的。今天就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二戰時期德軍是如何投降的以及在投降的過程當中有著怎樣的顧慮和考量。
  • 千萬別被《開戰日》給騙了,丹麥在二戰時,不到半天就投降了
    最近,我刷到了一部丹麥的戰爭片,叫做《開戰日》,這部電影拍得挺不錯的,給人感覺非常真實,豆瓣上面的評分也很高,達到了7.5分,不少國內觀眾都給了這部電影非常不錯的評價,但是,大家千萬別以為丹麥軍隊真的如電影裡面的一般,實際上,丹麥在二戰就是個慫包,根據我們找到的資料,丹麥在二戰,可沒那麼英勇
  • 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
    導語: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1945年,這場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法西斯國家之一的德國,率先發起了投降的信號,領袖希德勒感覺到回天乏力,選擇在自己的房子裡自殺,沒有了核心,納粹德軍也已是強弩之末,然而那時候,他們還有將近400萬的兵力,但奈何本土抵禦不住蘇軍的進攻,即便組織反撲也頂不了多久。
  • 二戰時期反法西斯同盟共有多少國家參加?各有多少軍隊?
    反法西斯同盟那麼二戰時期的反法西斯同盟共有多少國家參加呢,每個參戰國又有多少軍隊呢?二戰時的美軍英國是從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後,對德作戰的,英軍武器裝備很好,但作戰意志極差,戰績不佳,尤其是在東南亞作戰的英國陸軍幾乎是一潰千裡。
  •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之所以能夠所向睥睨,在極短的時間內橫掃整個西歐、北歐的敵人,戰鬥力可見一斑。
  • 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有多強大?沒有軍工的支持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以前,雖然有非常好的經濟發展,但是它的經濟結構卻是有問題的,由於在那個時候全球各大市場基本上都已經被一些老牌強國給佔據完了,而且他們還有一系列的貿易保護行為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啥德國有軍隊,日本只有自衛隊?
    都是二戰戰敗國,為啥日本不能像德國一樣,擁有軍隊?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世界戰爭,戰爭波及範圍極廣,從歐洲到亞洲,再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最終,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有9000餘萬的軍民傷亡,經濟損失高達5萬多億美元。
  • 同樣是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擁有軍隊,而日本只能擁有自衛隊?
    二戰後,同為戰敗國的德國和日本均面臨著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和制裁,二戰中的主要領導人均被處以絞刑,而兩國也都被嚴令禁止擁有大型攻擊型武器裝備,比如航母,這就使得兩國軍事在戰後受到了嚴格的限制,但不同的是,日本至今都沒有軍隊,且只能擁有自衛隊,但德國卻可以擁有軍隊,這究竟是為何呢?
  • 希特勒死時手裡還有多少兵力?德軍真的沒有一戰之力了嗎?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令全人類付出最慘痛代價的一次戰爭就是二戰。這場戰爭遍布三大洲四大洋,參戰軍隊達到了1.1億人,死亡人數達到了5120餘萬人。希特勒自殺之事,讓世人發出這樣的疑問,他死的時候手中到底還有多少兵力?德軍真的已經窮途末路了嗎?納粹殘餘1945年5月2日,德軍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宣布投降。5月9日,受希特勒繼承人鄧尼茨的委託,凱特爾元帥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此時,柏林剩餘守軍約15萬人。
  •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能建立軍隊,為何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但是,有一點讓人不明白,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結局卻大不一樣,為什麼德國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卻只有自衛隊?今天就為大家來說道說道。 1944年6月初,美英等西方盟國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發起的霸王行動開闢了西線第二戰場,德國徹底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窘境,到1945年4月間,納粹德國已經丟掉了歐洲絕大多數的佔領區,所剩不多的軍隊也被分割包圍在不同的區域,首都柏林徹底淪為了一座孤城。激戰至4月底,隨著蘇聯紅軍部隊的戰士將軍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隨著希特勒自殺,國家的納粹勢力很快就分化瓦解。
  • 德國發動二戰時的底氣在哪?看看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產能
    二戰開始前,工業產能方面德國已經躍居第二,只在美國之後,比其餘強國高上不少,德國在資源儲備上是很有信心的,為二戰做好了準備。二戰的整個階段,德國的資源供應不上,不是說它的工業基礎不好,德國稀缺的是那些造不出來的資源。這也就是為啥蘇聯會成為德國的重點目標,蘇聯擁有足夠多的資源,如果成功佔據蘇聯,德國就徹底沒有顧慮了,戰爭最後會怎麼樣就真的難以預測了。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在1989年柏林圍牆的束縛被解開後,德國也一躍成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不過它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以前迅猛的,反而顯得有點無力。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能贏,即使沒有變的弱小很多,可是明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好比軍事實力,技術也是全球頂尖,可是軍隊的實力一直停滯不前。 德國國防部長親口表示,德國的軍隊裡裝備可以說是稀缺。
  • 二戰德國與日本軍事合作究竟多密切?竟直接送給日本原子彈原料
    兩個相距遙遠的法西斯國家,整個二戰期間,還是有著他們獨特的合作方式和途徑的。其中一條就是利用雙方的潛水艇,跨越半個地球,進行神秘的"海底幽會",這被日本稱作 "柳輸送",這個怪名字來源於日本海軍電臺呼號。由德國前往日本的稱作"柳輸送",而日本前往德國則為"反柳輸送"。輸送的內容基本是一種秘密交易,日本送給德國一些稀有戰略物資,而德國則給日本一些重要武器、戰機、坦克的設計圖紙。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下蘇聯,那德國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不僅僅是由於雙方都為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往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還有就是與他們的作戰風格有關,兩國的軍隊都是非常兇悍殘酷的,都是屬於不留情面的狀態,有時不經意而發生的一次交手,總傷亡人數就能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還會造成數種武器裝備的嚴重損耗,如果是其他國家,國家的經濟可能早就被壓垮了。這場聲勢浩大的蘇德戰爭,最終以德軍的失敗而告終,這也預示著歐洲戰場終於在經歷無數的摧殘後迎來了結束。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隨著一戰時德國的戰敗,它的經濟、軍事等方面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德國的意志非常堅強,很短的時間內便恢復,隨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這次戰爭也直接讓世界格局急速轉變,可謂是影響巨大,二戰結束後的德國雖然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分裂,但之後統一的德國再一次讓自己走上了強國之路。
  • 二戰時期,日軍投降前還剩多少兵力?其實並不是強弩之末
    國際社會一致認為,德國閃擊波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標誌,運用閃電戰戰術的德軍,以雷霆之勢橫掃了大半個歐洲。只是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並不滿足,隨著戰線不斷拉長,德國連同義大利和日本,建立了軸心國集團。1941年6月,德國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悍然入侵蘇聯,只是德軍很快便遭到了蘇聯紅軍的強烈反抗。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壯大的同時,邪惡軸心國的有生力量也在持續消耗,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率先投降並對德宣戰,1945年5月,柏林被蘇聯紅軍攻佔,德國隨之也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邪惡軸心國陣營就只剩下日本還在垂死掙扎。
  • 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1945年5月,德國首都柏林即將被蘇軍攻陷,此時此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末日已經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日本投降時還剩多少兵力?這數字讓美軍害怕,難怪投了兩顆原子彈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61個國家和地區被捲入,有將近9000萬人傷亡,盟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艱難的一步步取得了和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作戰的勝利。到了1945年,德國和義大利相繼投降的情況下,日本卻依然在負隅頑抗,日本軍部的大本營,依然在叫囂著本土決戰,而美國人預計,如果要強行登陸本土進行決戰,那麼美軍至少要付出50萬人的犧牲。因此美國於45年8月份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而這也徹底動搖了日本的決心,讓他們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那麼日本在投降前究竟還有多少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