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五爵公侯伯子男

2020-12-25 騰訊網

周朝,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裡,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裡。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裡。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裡。諸男之地,封疆方百裡。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公」爵,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於上公。周朝的公爵只封給前朝的後裔,而周公之國魯國只是侯爵國(魯周公本人由於是三公之一也可稱「公」,但僅限其本人,而不世襲。)宋國稱公,是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延續,在周代屬於國賓,即所謂「賓而不臣」,但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公爵只是封地大一些,在本質上來說周朝公爵和侯爵差不多為一級,只不過公爵的地位和待遇優越一些。春秋時期,宋襄公在齊國內亂時,幫助齊公子復國,代齊作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莊子和惠子三位聖人皆出自於宋國。

「侯」爵。是周朝二等爵位。周朝諸侯國中,絕大多數諸侯都爵位都是侯(所以才叫「諸侯各國」),比如有魯國、齊國、陳國、蔡國、衛國、邢國、晉國、燕國、管國、滕國、楊國、箕子朝鮮、薛國、焦國、賴國、紀國等。他們的國君就分別叫做魯侯、晉侯、齊侯、衛侯等等。好多在之後的春秋戰國成為大國。其中晉國是春秋時期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

「伯」爵,是周朝三等爵位。封伯的諸侯主要有秦國、鄭國、曹國等,所以秦君叫做秦伯、鄭君叫鄭伯、曹君叫做曹伯。比如《左傳·僖公十三年》:「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其中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裡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巴蜀,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子」爵,是周朝四等爵位,子爵在《春秋》中有很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蠻夷,比如楚國(楚子)、吳國(吳子)、越國(越子)等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一路南徵,滅掉了隨國(今湖北隨州),迫使隨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稱為王(後諡武)。被楚國消滅的小國還有古麋國(湖北鄖陽、房州一帶)、盧國、羅國(湖北襄陽、荊門一帶),一路向南徵伐百苗等大小諸侯國,成為華南的霸主。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楚國的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

「男」爵,是周朝五等爵位。許國,中國歷史上西周及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男爵爵位,國君為姜姓,國都位置在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如《春秋·僖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始祖為許文叔,為太嶽之嗣。春秋時期,鄭國、楚國等非常強大,許國經常遭到強國侵略。因力量弱小,無法抵抗,只好委曲求全。許國之所以弱小,與其爵位過低有直接關係。因為爵位低,所以城建得小,封地也不多。

相關焦點

  • 英格蘭爵位制度簡析:「公侯伯子男」五爵是如何誕生的?
    導語在歐洲的封建採邑制度之中,上至最高位的國王,下至最低階級的騎士、農奴,他們之間有著五個等級的貴族劃分,它們分別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是這5個爵位並不是中世紀一開始就在歐洲所出現的,它們的起源和發展也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最終五爵位的高低等級才得以確定。
  • 周朝國號探源
    夏商周被稱為中國的上古三代,相比於年代久遠,面目模糊的夏朝和信奉鬼神神秘詭異的商朝,講究禮儀重視人文的周朝,得到了後世更多的稱道。周朝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王朝,一直以來是古代歷朝歷代所津津樂道的王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 春秋戰國與周朝的關係
    歷史上,我們把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那麼為什麼會有兩個周朝呢?他們和春秋戰國的關係是什麼?有什麼歷史文物是在周朝興盛的呢?本文為大家一一解惑。話說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經過周公的有序治理,國家走向了正軌,百姓安居樂業。就這樣傳了許多年。
  • 周朝的先祖不知道生父是誰?周朝的國號原來是是這般意思
    大家都知道周朝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了,可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過,為什麼周朝會取國號叫周呢?為什麼不用其它字或者君王的姓氏來作為國號呢?之後大家就熟悉了,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32代37王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河南洛陽,以平王東遷為界,以前的11代12王為「西周」,以後的21代25王為東周。在西周時王室強大,周天子於名於實,是當時天下的共主。而東周則不一樣,當時王室衰敗,諸侯專政,周天子名存實亡。而周朝之所以能夠一步步崛起,擊敗商超一統天下。
  • 周朝學生必須掌握的「六藝」你知道多少?
    周朝,神州大地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華夏」一詞的創造者,享國祚約791年,三字經稱「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以此之後封建王朝都未超過八百年這一期限,四百年的都少之又少。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分邦建國,以貴族政治治理這片土地。六藝,正是貴族政治中必不可少的基石。
  • 周朝時人們是用什麼來洗澡的?淘米水洗澡都有哪些好處?
    周朝時人們是用什麼來洗澡的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1月27日周朝時人們是用什麼來洗澡的?以上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7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小課堂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該問題的答案吧。一、周朝時人們是用什麼來洗澡的?
  • 粵語的起源,它是白話,古代周朝官方言語之一,是古漢語之一
    南方有十裡不同音,五裡不同調之說。秦朝在嶺南建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在今天的廣西省貴港市內,南海郡在現在的廣州市旁邊,象郡今天的湛江。這一帶的人民說白話,特點在三郡的連線上,不難得出,就是古代的官方語言。
  • 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五服」為何能代表古代親屬制度?
    "五服"制度在周朝形成延續至明清時期"五服"是指在喪葬時期,要求亡者親屬按照與亡者關係的遠近程度來決定所穿的喪服,而"五服圖"就是用來展現家族中親屬之間遠近關係的一種圖示。用喪服的差別來體現親屬間的關係,即與亡者關係越親近穿著越粗糙,反之關係越疏遠穿著越精細。
  • 周朝故事 - 先祖后稷
    周朝是我國有文字記錄較為詳實的第一個朝代,周朝之前雖然還有三皇五帝虞夏商等時期,但是關於他們的記錄仿佛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認真讀史它們又會給人呈現出一種神仙打架的感覺。所以在我們國家講述歷史總喜歡從周開始,準確的說是從東周也就是春秋戰國開始。
  • 為什麼周朝不能算是大一統的朝代?
    秦始皇統一六國 然而,秦始皇統一的六國都是基於周朝分封出來的。 譯為秦朝之前的全天下大概有1200個諸侯國,四百個是周朝分封的,八百個商朝遺留下來,並且都向周朝稱臣。
  • 春秋戰國頻頻出現的周天子是誰,為何這個稱謂貫穿了周朝800年?
    說到這,不少人就會有疑問了,為何周朝的統治者被稱為王,漢朝的統治者卻是帝呢,這很簡單,因為周朝還沒有」皇帝「這一稱呼,這是秦始皇建立起秦朝之後,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周朝的最高統治者,人們更習慣稱之為」周天子「。
  • 獨享791年國祚,遠超後世王朝,周朝的壽命為啥這麼長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夏、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奴隸制王朝,更是中國最長壽的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獨享國祚791年,而在周朝之後的朝代中基本沒有一個朝代享國祚超過
  • 《黑金》裡的精彩:千面影帝梁家輝,孤星淚水周朝先
    《黑金》的票房慘敗是香港電影的失敗,但梁家輝飾演的周朝先卻成為了香港電影的驕傲。時代的遺珠,歷史的經典《黑金》以臺灣政治選舉為背景,講述了松林幫老大周朝先試圖通過當選立法委員洗白自己,但卻引發了黑白兩道利益鬥爭的故事。
  • 周朝才是中國文明的一個巔峰時期並不是春秋戰國
    第一周朝產生了周易。是對周朝以前易經文明的所有體系的總結和集大成者。第二 周朝是周以前所有文化典籍的收集者,記錄者,保存者和傳承者。幾乎周以前所有的東西都在周朝得到了很好的記錄和保存。實際上在周朝並不是中國文明的最高峰。周朝的作用也只是收集保存記錄。
  • 周朝被秦國滅亡後,周天子及其後人遭到怎樣的對待?
    圖片:秦統一全國劇照 一、周朝簡介 周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朝,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指的是周朝前後歷時800年,這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存續年代最為久遠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