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沉寂到崛起:傳承千年的榮昌陶「歷久彌新」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圖為工坊裡的手藝人正在製作陶坯。 周毅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25日電 題:從沉寂到崛起:傳承千年的榮昌陶「歷久彌新」

中新網記者 韓璐

榮昌陶興起於漢代,興盛於唐宋,中興於元明,復興於清代。根據榮昌安富古鎮的考古發掘,榮昌地區在漢代就已經開始制陶,並初具規模,目前出土文物以俑、燈、鴿、豬、雞、罐等居多。其中,榮昌陶博物館現收藏著一盞漢代陶燈和一套漢代陶俑,距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我國資深陶瓷考古專家陳麗瓊曾對榮昌陶窯進行考古發掘,在安富劉家拱橋窯場遺址中,從堆積物和試掘出的文物確定,這一帶兩平方公裡的區域在宋代均有窯場分布,出土的古代陶器經鑑定部分為國家二三級文物。

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陶、重慶榮昌陶,以其悠久的歷史、卓然不凡的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被原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榮昌安富與江蘇宜興、廣東佛山石灣被並稱為「中國三大陶都」。

梁先才是榮昌陶僅有的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之一。「榮昌陶一爐窯火千年不熄,除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傳承,更得益於榮昌陶器的複雜工藝和優秀品質。」梁先才稱,在漫長的演進中,榮昌陶器形成了一套十分複雜的製作工藝,包括選泥、曬泥、碾泥、過漿、揉泥、制坯、晾坯、打磨、刻花、上釉、燒窯、出窯等24道工藝流程。

其中,刻花又分為化妝土刻花、點畫花、剪紙貼花、鈞釉貼花、雕填、粑花、釉畫等,此外還有鏤空、黑釉描金、雕塑、噴釉和素燒等裝飾手法。上釉是榮昌陶器又一大特色,尤其是硃砂釉,是榮昌特有的紅釉,呈櫻桃紅色,較為名貴,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經這一套複雜的工藝流程,榮昌陶被燒制出來後,呈現出「紅如棗、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磬」的特點。

20世紀末期,隨著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帶著濃厚計劃經濟色彩的榮昌安陶廠及榮昌縣工藝陶廠等,因體制僵化、技術落後,開始走下坡路。榮昌陶博物館館長劉守琪告訴記者,在榮昌陶產業發展低落期,榮昌陶的從業者們也開始探索轉型,比如做彩陶、皮陶及土陶酒瓶。

2004年,著名藝術家江碧波出資在安富辦起了「碧波藝苑陶藝研究所」,讓一部分制陶藝人又重新走上制陶崗位,為如今榮昌陶產業的興旺儲備了人才。2008年,重慶世國華陶瓷工藝製品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標誌著榮昌陶工業化生產正式走向現代化和規範化。至此,沉寂了20餘年的榮昌陶開始重新起航。2011年,榮昌陶器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加速了榮昌陶產業的發展步伐。

「目前,我們正在創建『中國陶瓷之都』,力爭到2025年,形成陶瓷產業總產值約160億元的規模。」榮昌相關負責人稱,陶瓷產業是榮昌的傳統支柱產業,是榮昌「6+1」主導產業之一,也是榮昌重點做好的「四篇文章」(豬、陶、夏布、摺扇)之一。

榮昌確定了「陶瓷產業園」和「陶文化創意產業園」雙輪驅動的陶瓷產業發展思路:陶瓷產業園突出一個「優」字,全力打造200億級陶瓷產業發展集群。

陶文化創意產業園突出一個「新」字,不斷提升榮昌陶的品牌和形象,產業園規劃佔地5.6平方公裡,預計用3至5年時間建成高等院校學生實習實訓、青少年學生實作、工藝師創作、高校和中職畢業生創業的基地;陶器產品和工藝美術陶作品的集散地;陶文化創意深度旅遊目的地。

此外,榮昌將依託陶瓷產業的「文」,打造風情小鎮的「旅」,加緊把榮昌安陶小鎮建設成為集陶產業、文化、旅遊、體驗、教育於一體的國家5A級景區,創建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和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中國陶器之都。

相關焦點

  • 跟著總書記來看歷久彌新的「千年學府」
    他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當地加強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一起來看歷久彌新的「千年學府」。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相繼在此辦學1926年在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成立省立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址為湖南大學第一院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省委託湖南大學管理、修復嶽麓書院延續其千百年來的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功能目前,嶽麓書院設有歷史系、哲學系、考古文博學系3個教學機構,已經形成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完整的人才培養格局
  • 「非遺,我來傳」活動啟動 重慶「榮昌陶」民謠得到新傳唱
    「此次活動的主角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陶』。」榮昌區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榮昌陶」不僅是榮昌的寶貝,更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獨具「薄如紙、紅如棗、亮如鏡、聲如磬」的特點。出土陶器文物顯示,早在漢代,榮昌地區就開始了制陶;到了唐宋時期,榮昌的制陶業日漸興盛,工匠們的技藝也愈發成熟。
  • 周江勇:大力傳承弘揚茶文化 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
    周江勇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大力傳承和弘揚茶文化,以西湖龍井茶為主體,全力打造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平臺,加快推進茶行業全域提升、全面提質,進一步以茶興業、以茶惠企、以茶為媒,不斷增強杭州「茶都」的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戚哮虎、許明、王宏、陳國妹參加。
  • 上海博物館看沉寂千年的「黑石號」出水珍品
    1998年,在海底沉寂千年的「黑石號」沉船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海域被發現,出水大量各類文物,其中陶瓷器就多達6萬餘件。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黃建華編輯/黃建華[ 北京頭條客戶端 ]
  • 傳承千年的古老「表情包」
    在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國際面具文化陳列館收藏了810餘件造型各異的儺面具,一起來看看這些傳承千年的儺舞「表情包」。 儺面具是儺文化中儺舞、儺祭、儺戲中使用的道具,是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東方神娃:本以為是神話動漫開端,沒想到沉寂十年,國漫才再崛起
    東方神娃:本以為是神話動漫開端,沒想到沉寂十年,國漫才再崛起。《東方神娃》的播出則成為00後神話動漫的開端,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部動漫之後國漫就此沒落,直到十年之後才再度崛起。然而神話類型的動漫卻直接沒落到極限,甚至還少有動漫公司涉及到神話作品,出乎漫迷和市場的意料。
  • 【中部崛起勢正勁·江西篇】景德鎮打造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
    江西晨報網訊( 首席記者 劉良昌 文/圖)千年古鎮、世界瓷都,景德鎮市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陶瓷文化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特徵,也是最有價值的財富。去年,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這座千年瓷都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 鬥羅122集出現一個劇情BUG,昊天宗傳承魂骨的年限只有千年
    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動漫《鬥羅大陸》122集的內容已經揭曉;上集內容說到,唐三已經得知,二十年前唐昊和阿銀與武魂殿之間的恩怨;雖然始作俑者千尋疾已隕落,但是害得母親阿銀獻祭這個仇必須得報!只是,現在的唐三還不夠強大,只能將這件事情先藏在心裡。
  • 創新與傳承:革新白酒時代,探尋國產品牌的崛起之光
    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們民族自信心、文化認同感在不斷加強,更核心的原因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創新與傳承中開始強勢崛起。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面臨了一場重大危機,這場危機也為中國酒類行業迎來最大變量。得益於疫情控制成果,中國烈酒逆勢上揚,今年9月份第三屆全球名酒100強品牌價值研究報告中顯示,中國共計24家酒業品牌入選全球百強,無論是從入圍個數和還是品牌價值總值,遠超世界各國家名酒。
  • 馮提莫沉寂幾年,一遇風雲便化龍,她怎麼做到在一年內崛起的?
    這個明星就是馮提莫,沉寂了幾年,入駐B站之後,短短的一年內她的流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強勢崛起成為現在娛樂圈炙手可熱的流量擔當。為什麼馮提莫年底要同時參加三個跨年晚會呢?我想,除了因為各大衛視都十分欣賞她之外,她自己的危機感也一直伴隨著她自己,逼著她時刻不能停。作為一個沉寂了幾年的明星,馮提莫太懂得機會的重要性了。
  • 紙壽千年的傳承工藝:宣紙的故事
    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裡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民間傳說,東漢安帝建光
  • 穿越千年的傳承與創新 — 商湯科技CEO徐立的人工智慧發展觀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作了題為《人工智慧發展觀—傳承與創新》的演講。他通過算籌、杜虎符、商鞅方升等中國古代原創把現場觀眾帶回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並與商湯的人工智慧計算平臺、人臉識別身份認證、AR測量等人工智慧技術相對照,進行了一場穿越千年的科技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探討。
  • 浙江上虞:傳承千年文韻,「虞」見青瓷之美
    千年之前,上虞先民,用火與土這兩種自然界常見的物質鑄就了人類物質文明史上一塊耀眼的豐碑,至今仍熠熠生輝。12月10日,以「傳承青瓷文化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旨的2020年上虞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在曹娥江畔正式拉開序幕。
  • 弘揚中醫養生文化 傳承千年古法痧道
    (專項行動主要領導人合影)此次公益行動通過開展老年健康宣傳,成立顧問專家團,深入社區開展老年人知識科普、專項公益活動,以達到針對高齡老年人、城市空巢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制定健康預防方案,紮實做好老年健康生活服務工作,弘揚中醫養生文化,傳承千年古法痧道
  • 千年底蘊「邂逅」現代文明——傳承千年的柘皋早茶
    合肥有很多著名「網紅」文化打卡地,它們不僅有著高顏值的美景,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當千年底蘊「邂逅」現代文明,會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合肥不但山水風光秀麗,歷史文化底蘊也十分豐厚。如今全市上下正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釋放出了千年廬州的文化底蘊。柘皋早茶○柘皋早茶來到巢湖必須打卡的還有千年古鎮柘皋的早茶。
  • 青島龍湖·紫都城|一座大城,更新千年金膠
    立足時代,方能懂得城市向上的力量,從中國到青島,龍湖,如何以作品定義城市坐標?深耕11年,青島龍湖,如何用匠心點亮島城?2020千億龍湖X千年金膠,大城系新作重磅亮相!  魯網6月23日訊 立足時代,方能懂得城市向上的力量,從中國到青島,龍湖,如何以作品定義城市坐標?深耕11年,青島龍湖,如何用匠心點亮島城?2020千億龍湖X千年金膠,大城系新作重磅亮相!
  • 南豐儺面具:傳承千年的古老「表情包」
    在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國際面具文化陳列館收藏了810餘件造型各異的儺面具,一起來看看這些傳承千年的儺舞「表情包」。(王中慶 王曉震)
  • 傳承千年文化遺產,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易茂才的故事
    相傳炒米餅是冼夫人軍中的軍糧,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已發展成當地特產,炒米餅的製作技藝也成為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琪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昌公司)董事長易茂才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原鄉風味為基礎,帶領公司致力傳承冼夫人軍糧千年文化遺產,為維護好「嶺南餅祖,千年軍糧」的品牌和聲譽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