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特斯少校呵斥索貝爾上尉沒有敬禮是小肚雞腸嗎?不,他做的沒錯

2021-01-09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5年1月,隨著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南向北近90度的戰役轉移,馳援被包圍在巴斯託涅的美軍,預示著盟軍在阿登戰役的反攻開始了。25日,在盟軍的一路追殺下,德軍被全部趕回了戰役發起的初始位置。

對於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官兵們來說,這是一個既高興又失望的事情。高興的是終於「告別」在巴斯託涅缺衣少糧的日子,任務完成可以休整一段了。然而,失望的是,艾森豪並沒有這樣的打算,命令傘兵們繼續進攻。

艾森豪在部署行動

美軍要一鼓作氣地拿下柏林。

首先,阿登戰役是德國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可以說是德軍最後的一點實力也被消耗殆盡。這個時候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在德軍士氣衰落、戰爭潛力枯竭之際,不給對手任何喘氣的機會。

再有,美國國內的形勢也不樂觀。自參戰以來,國內的軍工生產和兵源也已達到了極限。艾森豪苦於手邊也沒有多餘的預備隊,只得將執行特種作戰的空降兵當成步兵使用,雖說有些「大材小用」,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101空降師在歐洲

其次,指揮盟軍第1集團軍群的蒙哥馬利過于謹慎,甚至是「無動於衷」,這讓艾森豪十分失望和著急。從他內心來說,已不再指望英國人的力量了,他決定依靠美軍,命令巴頓的第3集團軍和西線的美軍開始反攻。

戰役是慘烈的,雖然結果是以盟軍獲勝而告終,但美軍付出了傷亡10萬人的代價。與美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英軍只傷亡了不到2000人。這讓邱吉爾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不得不盛讚美軍在阿登戰役中的英勇,稱其是「美國人在二戰中最偉大的一役」。

蒙哥馬利和邱吉爾

當然,蘇軍在東線發起的維斯瓦河戰役,迫使德軍將6個裝甲師調往東線,也減輕了盟軍在阿登地區的壓力,成為取得勝利的關鍵。但問題是,蘇軍的攻勢強勁,有控制西歐的勢頭,這是英、美兩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儘管困難重重,艾森豪依然命令空降師實施快速突擊。戰果是輝煌的,他們一路打到德國境內;損失也是慘重的,E連初到比利時全連人數121人,回到法國休整時只剩下61人。這是E連在歷次戰鬥中損失最嚴重的的一次。

《兄弟連》E連遭到德軍阻擊

休整中E連老兵們討厭和迴避戰爭。

E連又回到莫米昂,但沒有住進營房,而是被安排在可容納12人的軍用帳篷內。不過周圍的娛樂場所還是比較多的,有酒吧、俱樂部等等。這讓官兵們欣慰不少,他們洗去身上10周的汙垢,理髮、刮鬍子,換上新軍裝,到「外面的世界」去發洩。

但是,軍方好像並打算讓他們好好休息,到達的第二天,溫特斯的2營轉為506團預備隊,新兵、武器都配齊了,並開始緊張的戰事訓練。沒完沒了的演習和體能訓練佔滿了他們全部的休息時間。不滿情緒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兵。

《兄弟連》劇照

一是,經過的生死考驗的老兵們,剩下的都是「戰鬥精英」,一般的訓練在他們眼裡毫無用處。他們自認為能夠活著回來,就能「駕馭」戰場上的一切。當然,軍官們也體諒老兵的心情,有時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他們去。

二是,老兵們仗打得多了,死人也見得多了。初上戰場的新鮮感、刺激和興奮也被殘酷的戰爭消磨殆盡,他們在慶幸能夠活著回來的同時,也愈發害怕死亡。他們想回家了,但不斷補充的新兵讓他們意識到,下一場作戰隨時會來。

101空降師的傘兵們

更讓他們討厭的是,在遠離戰場的大後方,他們看到成堆的物資擺在港口,美酒、咖啡、罐頭被有權有勢的人先拿走,就連負責運輸的汽車兵也肆意侵吞送往前線的物資,甚至有不少人做起了「黑市交易」,送到他們手裡就剩下子彈和乾糧了。

想起在巴斯託涅缺衣少食的情景,他們就更加厭惡軍隊的「黑暗」。他們在前方拼命作戰,而在後方的人卻在「吞噬」他們應得的補給,這種不平衡感頓時湧上心頭,「憑什麼我們灑熱血,這麼拼命值得嗎」,他們不願再為這場戰爭付出了。

《兄弟連》E連的老兵們

E連的軍官們倒是有所回報。

休整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論功行賞」。大戰之後,營連級軍官們換了一茬,原先代理職務的都「扶了正」。3月8日溫特斯少校任2營營長,E連的軍士長利普頓也升為排長,就連西點軍校剛畢業的瓊斯少尉因執行一次偵察任務被提為中尉。

唯一遺憾的是尼克森上尉,他由團部參謀降為營部參謀,這主要源於他酗酒。辛克上校很欣賞他的才華,但沒想到,尼克森幾乎天天酗酒。他無法忍受這樣的參謀,將他調回2營。當然,得知消息的溫特斯十分高興,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兄弟連》溫特斯少校與尼克森上尉

更讓他「解氣」的是,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以前的連長索貝爾上尉。就在倆人近在咫尺的時候,索貝爾居然低著頭,沒有敬禮。溫特斯喊道:「索貝爾上尉,敬禮是看軍銜,不是看人」,索貝爾無奈地向他敬禮,旁邊的士官們也都會意地笑了。

有些朋友認為他這麼做不厚道,有些「小肚雞腸」。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溫特斯也是一個普通人,他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他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首先,作為等級分明的軍隊,索貝爾目無長官,溫特斯有責任幫其改正。

溫特斯與索貝爾

其次,如果當時只有他們倆人,溫特斯可能也不會計較。但在他的身旁還有許多他的部下,還有許多反感他的士官們,索貝爾的舉動顯然是「不給面子」,故意讓他出醜。任何有「脾氣的人」都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

當然,溫特斯認可索貝爾的「嚴格」訓練,但討厭他無事生非、嫉賢妒能、以勢壓人的做法。倆人甚至差點鬧到軍事法庭上。更讓人氣憤的是,溫特斯也由副連長降為排長。這口氣可能是他一直憋著的,呵斥他就是對他昔日做法的鄙視。

大家認為溫特斯的做法對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兄弟連》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推薦:諾曼第戰役中,D連排長斯皮爾斯「解決」俘虜是真的嗎?不能明說

《兄弟連》溫特斯明知戴克指揮不行,為什麼堅持讓E連去打頭陣?

「我們是傘兵,本來就該被包圍」,溫特斯說這句話為何這麼坦然?

美軍506團E連官兵們為什麼受傷未愈也要趕回部隊?熱愛打仗?不是

相關焦點

  • 溫特斯少校為什麼允許戰敗的德國軍官保留配槍?對昔日對手的認可
    但實際上,德國人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去建立一個防禦陣地。E連的官兵們一路上睡覺、唱歌,沒遇到任何阻擊。與其說是戰術行動,不如說是一次相當不錯的集體旅遊。那為什麼艾森豪這麼「小心」呢?如今的鷹巢這裡有不少的酒窖,但最大的酒窖卻由不喝酒的溫特斯少校發現,它原屬於戈林元帥,這裡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名酒。更叫絕的是,這裡大都是放置幾十年的珍藏酒,價格不菲。他決定給他的好朋友尼克森上尉一個驚喜。
  • 《兄弟連》中,506傘兵團E連的索貝爾時代是如何結束的?
    隨著戰事逐漸臨近,E連士官們聯合起來,一方面不忿於索貝爾對溫斯特的不公,另一方面也不想跟著索貝爾在戰場送命,所以給團長辛克上校寫了一封信,要求離開E連,不接受索貝爾上尉的指揮!上校認為這是一場譁變,是造反,狠狠處罰了幾個帶頭的士官,不僅僅降銜還調離了E連。這是美軍採用歐洲軍官貴族傳統的必然,如果不是戰爭臨近,那麼士官們將會被送上軍事法庭,面臨他們的處罰最高是槍斃。
  • 《兄弟連》溫特斯中尉憑什麼不到一個月升為上尉?攻防兼備的E連
    E連的官兵們對溫特斯的反應感到驚愕的同時,開始交替掩護的向前衝。E連又恢復了往日的戰鬥意志,他們迅速衝過公路,分成不同方向向城鎮「滲透」,這種分散進攻的最大好處就是有效的弱化了守軍的防禦實力。很快,德軍機槍「啞」了,防禦減弱了,2營奪取了這座城市。溫特斯為什麼這麼做呢?
  • 部隊職務與軍銜有何區別,中校營長與少校副團長應該誰先敬禮?
    眾所周知,軍隊是最講究上下級關係的,因為上下級的問題直接關係到指揮權的問題,但是同時軍隊中又出現了職務與軍銜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通常這些問題往往讓軍事愛好者一頭霧水,比如中校營長與少校副團長到底誰的級別更高.
  • 《兄弟連》溫特斯中尉因何一戰成名?為什麼列為西點軍校典型戰例
    美軍C-47運輸機對E連來說,訓練和實戰是兩回事。溫特斯中尉落地後,唯一的武器是一把插在靴子裡的刺刀,其他的東西都已丟失。他沿途收羅了一些人,向聖瑪麗德蒙的集結地前進。7點左右,在集結地的E連官兵只有11名,溫特斯剛想休息一會,就作為E連最高級別軍官到營部接受作戰任務。他們要消滅附近的一個炮兵連陣地,那裡有4門105毫米火炮和50名德軍把守,他們在攻擊5公裡以外的猶他海灘。
  • 《兄弟連》皮爾斯有沒有射殺德軍戰俘呢?其實溫特斯是最清楚的
    不知道大家看過《兄弟連》沒有,這部美劇可以說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美劇,不管在美劇本身的質量,還是演員表演方面,都可以說是頂尖的存在,如果看過這部美劇的小夥伴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E連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劇中E連最後一任連長皮爾斯的傳說,沒錯,就是他槍殺戰俘的事情。
  • 溫特斯在電影裡「尋找職業殺手」
    他冷酷地盯著我:「克拉倫斯,我付了很優厚的水給你,難道你就給我這個結果?還是說,你不喜歡這份工作?「我喜歡,先生,我喜歡。那麼給我找個職業殺手。周五以前要找到他的手指划過喉頭,「星期五哦,克拉倫斯。」過去的那些年裡,我不得不為僱主們幹一些相當古怪的差事,但沒有一項包括教唆謀殺的。我也不打算現在開始做那種勾當。然而,還是得做點什麼。
  • 「我們是傘兵,本來就該被包圍」,溫特斯說這話為何這麼坦然?
    李三萬摘要:經典二戰大片《兄弟連》裡,溫特斯上尉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我們是傘兵,本來就是該被包圍」,這樣豪氣沖天的話,溫特斯為什麼說起來這麼坦然?經典二戰大片《兄弟連》裡,溫特斯上尉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我們是傘兵,本來就是該被包圍」,這樣豪氣沖天的話,溫特斯為什麼說起來這麼坦然?
  • 《兄弟連》:以溫特斯為中心,講戰爭中的故事(第2集)
    諾曼第登陸後,米漢中尉一直沒有找到,溫特斯作為副連長,中尉,在行動上自動補位。這與他們平時接受的訓練有關,如果軍官不在,如果與隊伍失聯,每個人該如何行動。行動上,溫特斯自動補位,在上級領導那裡,傳訊員來喊E連連長去開會時,米漢中尉又不在場,溫特斯自動參會,這也算是在上級那裡刷了臉模。
  • 除了《兄弟連》裡的溫特斯連長,戴米恩·劉易斯還演活了這些角色
    2003年,央視8套引進該劇並在「海外劇場」欄目播出,頓時吸引了一大波國內粉絲,也讓飾演E連連長「溫特斯」的戴米恩·劉易斯被很多人熟知。如果說《拯救大兵瑞恩》是二戰題材電影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的話,那麼《兄弟連》則是二戰題材電視劇領域至今沒被超越的經典作品。
  •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說起國民黨軍銜,因為經常會出現上校軍長,上尉團長等,更有少尉總司令的奇怪現象,相信這讓很多人都頭都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34年,國民党進行整軍,同時軍政部設立軍事委員會直屬的銓敘廳,負責軍銜的晉升與評選問題(類似新中國55年授銜),到1935年5月,軍政部正式給相關人員授軍銜。
  • 護鋒布萊恩-溫特斯與比爾籤約
    布萊恩-溫特斯(Brian Winters)的無職時光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有另一隻美東球隊將他搶下。根據NFL Network記者報導,溫特斯已經同意與布法羅比爾籤約。溫特斯是2013年三輪秀,一直是噴氣機進攻鋒線裡的穩定護盾。7個賽季裡,溫特斯有5次至少出戰10場比賽。
  • 《冒牌上尉》——納粹主義下的人性悲歌
    在寒冷的冬季,在絕望中,主角迎來了自己的轉機,他發現了一輛廢棄的車。在這個鏡頭中,主角在後視鏡回望,寓意著主角拋棄了逃兵身份,以上尉身份重新開始。當他遇到一位與部隊走散的老兵時,他開始進入了角色,不斷對老兵進行盤問,他模仿上尉的口氣,模仿上尉的態度,模仿上尉的表情,在老兵作為司機帶領下,他來到一個鄉間客棧,卻發現一個悲慘的事實,村民已經瞧不起這些軍官了。
  • 兄弟連裡,溫特斯連長最後的高光時刻:率領E連30人殲滅150名德軍
    「十字路口」給人的感覺是面臨著一個選擇,再加上它和之前、之後的劇情關聯性不強,不少人第一次都沒看明白。在結合了書之後我才明白,所謂十字路口其實是溫特斯連長個人面臨一個選擇面非整個E連。在這一集裡,溫特斯連長打了他整個二戰裡的最後一次實戰:率領E連30多人殲滅德軍150多人,這究竟是德軍太弱還是E連太強呢?這個戰鬥權且稱為「十字路口之戰」吧,它發生在1944年10月5日。
  • 「我讓你給我買了嗎?」男孩在高鐵幫媽媽買飯被呵斥,責任在誰?
    然而這位母親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地表揚孩子,只見她大聲呵斥道:「我讓你給我買了嗎?高鐵上的飯有多貴你知道嗎?浪費死了!」男孩眼裡含著淚珠,默默地坐了下去,低著頭一聲不吭,直到下車也沒有和媽媽說一句話。不少網友表示:「為了幾十塊錢,至於嗎?」「這位媽媽做法太不妥當了,多傷孩子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