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截至北京時間3月17日12時,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835例,累計死亡24例。
目前,日本47個都道府縣已有38個出現確診病例,其中確診患者較多的是北海道152人、愛知縣123人、大阪府108人以及東京都102人。
無需進入「緊急事態」,日本抗疫之路做了些什麼
隨著全世界疫情水深火熱,全球32國進入緊急狀態,日本作為新冠疫情最先爆發的國家之一,目前的疫情增長曲線已相對平緩。
3月14日,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當日正式生效,賦予首相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權力。該修正案的通過,意味著日本首相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可隨時發布「緊急狀態宣言」,同時各都道府縣行政長官的權限也將得以增大。
(圖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但即使法案通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表示,根據當下的疫情狀況,不會宣布日本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對於日本政府採取的「佛系」控制,輿論場上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日本這次防疫工作做得「很差勁」,覺得政府措施不力,並且瞞報病人;另一派覺得日本將國內疫情增長有效控制,沒有完全爆發已是「卓有成效」。
(圖說:日本民調顯示,在「是否認為政府對新冠疫情公布的信息充分和準確」的調查中,近7成民眾投反對票)
回顧日本自第一位國內確診患者出現,包括處理「鑽石公主號」到現在為止的抗疫之路,除了政府基於本國國情和疫情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外,期間也適時借鑑了中國的一些防疫經驗,確實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據相關數據及媒體報導顯示,日本配合著全球疫情走向,不斷調整抗疫政策,根據當時疫情的規模、傳染速度等方面綜合判斷,逐步升級措施。
(圖說:日本在防疫期間進行的部分政策措施)
在疫情發展初期,日本國內採取「防守型」措施,但在本土出現第一例「人傳人」的確診病例後,政府就將政策轉變為「視具體情況而定」,開始大幅強化病毒檢測,全力擴充醫療及諮詢渠道。
直至目前抗疫的關鍵時期,日本政府將根據現狀迅速調整更新相關政策,也沒有出現地區民眾恐慌的情況。
儘管在大體數據上可以分析得出,日本目前新冠肺炎新增患者的速度基本可控,但病毒學家岡田晴惠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目前的情況「無法樂觀」,為避免醫療系統崩潰,日本核酸檢測設置較高門檻、醫院只接受重症患者,因此日本的防疫「成績單」比較好看,但實際感染人數有可能高於現在確診人數。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3月初在發布會上稱,由於民間檢測力量的加入,預計從3月10日起,日檢測數將達到4600件,並且早有計劃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PCR檢測)納入醫保適用範圍。
(圖說: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
然而就每日公開數據來看,日本每天能進行PCR檢測的人遠遠低於厚勞省承諾的數據,甚至3月16日的PCR核酸檢測人數創下3月來的新低,僅測了42人。
對於國內PCR檢測的標準,厚生勞動省又一次「改口」,那些擔心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如果想獲得PCR檢測,是需要醫生診察的。多數民眾都表示,這個「檢測標準」太高——高燒滿4天、還要進行其他疾病的排查,以確保是新冠病毒引起的症狀。
為何不完全放開檢測,「無視」輕症或者無症狀患者的治療?
日本橫濱市立醫院立川夏夫醫生接受朝日電視臺採訪時稱,日本政府這麼安排主要是因為政府已將新冠肺炎列入「指定傳染病」,只要檢測結果呈陽性,不論輕重症都得安排住院,但這樣一來很快會造成醫療系統崩潰,床位及資源不夠,重症患者將無處收治,所以並不敢放開檢測。
避免醫療資源飽和而減少PCR檢測並不是長遠之道,不過醫療物資匱乏也正在變成現實。
據NHK新聞消息,日本京都、大阪的大量醫院都面臨口罩枯竭的困境,多數科室每人每天,甚至每周只能分到1隻口罩,大阪某醫院的護士直接素麵上陣,醫護人員很擔心萬一自己被傳染,還會因此擴散給患者。
國內「四處開花」,都道府縣「作業質量」如何
隨著櫻花季的到來,日本全國各地都漸漸被粉色花瓣填充,與此同時,國內疫情也呈「四處開花」的狀況。
目前,日本國內確診病例達835例,針對幾處感染人數較為聚集的地區,厚生勞動省日前發布,新冠肺炎的集體感染在北海道、愛知縣、大阪府等10個都道府縣的15處地點發生。
(圖說: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全國新冠肺炎集體感染的15處地點分布圖 圖源/厚勞省官網)
出現50人以上集體感染的是通過Live House疫情擴散的大阪府,10人以上的是通過Live House等疫情擴大的北海道、因屋形船新年會引發集體感染的東京都、通過福利設施擴散的愛知縣等10處地點。5人以上的是在健身房和福利設施發生集體感染的千葉縣等4處地點。
對此,厚生勞動省正採取應對措施,包括向確認發生集體感染的地區派遣「集群對策班」專家。
在這幾個疫情嚴重的地區,走在防疫前線的「課代表」當屬北海道和愛知縣,大約在三周前,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就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呼籲道民們儘量不要出門,同時擴大全道的檢測範圍。
擁有兩個集體感染源的愛知縣,最近縣內的形勢也非常嚴峻。
儘管從健身房擴散開來的感染群體正逐漸好轉,但在養老院的感染群裡,情況正在惡化。依照目前縣內情況,知事大村秀章表示,將委託民間機構,擴大增加病毒檢測,避免潛在的陽性患者產生更大威脅。
但大村知事此舉招來輿論批評,被群嘲指出「擴大檢測將會造成醫療體系崩潰」。愛知縣除了自己本縣的感染群體外,此前還接收了部分來自「鑽石公主號」的確診病患,目前醫療資源也快到極點。
對於網上的批評以及對自己的人身攻擊,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進行「還擊」,表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有人散布謠言說檢測多了會造成醫療崩潰,難道要我見死不救?增加檢測機構才是理所當然!」
大型活動將恢復,控制疫情與經濟發展怎麼權衡
此次疫情對日本國內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旅遊治國」的日本在這個櫻花季將受到慘澹訪客的打擊。
單看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北海道,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到6月,北海道的酒店住宿客人將減少900萬人左右,所受影響的消費金額高達3000億日元左右。
而日本共同社報導,鑑於在大阪市內Live House裡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擴散到日本各地,使得全國的Live House都陷入困境。許多活動被取消,尤其對小規模店鋪的經營造成了巨大打擊。「不辦活動,就沒有收入。」
於是,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率先宣布,將於21日起重啟主辦的各項活動。「繼續停辦活動,經濟就要垮掉。就算國家要求繼續停辦,我們也一定要重啟。」
他表示,只要室內定時通風、參加者相隔1-2米、避免近距離對話即可。同時在公共場所擺放好消毒液,加強工作人員健康管理,一邊恢復一邊規避即可。府內許多人稱,距離在live house裡爆發的集體感染已過去兩周,已擺脫隔離期,那就不用太擔心。
無獨有偶,東京一家居酒屋為解決疫情期間生意慘澹的問題,近期推出了「新冠肺炎」暢飲套餐,同樣做好「開窗通風」的防疫措施後,店內顧客人頭攢動。
為避免因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經濟下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刻不容緩採取追加經濟措施。內閣正考慮多項措施,包括用下調消費稅的方式來刺激經濟。
而對於日本已投入的巨額奧運成本,體育經濟學家維克多·馬西森表示,不管賽事是否如期進行,在這個時間點上,大部分的收入早已變成沉沒成本。除去基礎基建的花費,假如奧運會被取消,日本將有可能避免一些額外的開銷。但本土服務業以及能靠旅遊業帶動的行業會因此成為「受害者」。
安倍在16日的參院預算委員會上就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探討的緊急經濟對策表示,「為了重新回到增長軌道,打算採取能恢復觸底反彈、不拘泥於迄今構思的對策」,稱日本將採取大規模措施。
同時,他再次重申了期待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按計劃在今年夏季舉行的意願,「希望舉辦一場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奧運。」
而目前,放開大型活動的舉辦,也可能成為奧運會能不能安全舉行的一個參考,但邊「佛系」防疫,邊刺激經濟這套做法,能不能完全被大眾接受,再者能不能穩定控制疫情傳播,其奏效程度,還要靠事實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