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獨立於複雜系統」,原是因為SAC作為大眾名詞不能作為公眾號名稱,於是取其我想表達的原意,即借了動漫《攻殼機動隊》的英文別名,其原意相當複雜。Stand Alone 一詞解釋為一些反對網絡化、機械化,將自己脫離網絡以外的人,但是因為全球的網絡化與電子腦(Cyberbrain)的盛行,這些Stand Alone的人在脫離網絡之後,變成真的與世隔絕,連正常生活也出現了問題。這種心理就稱之為Stand Alone Complex。stand alone complex作為名詞時即指:與某些複雜的事件有著必然存在的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卻完全不為人知的獨立於複雜的社會結構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控制著整個事件的進展的個體。作為形容詞時即指這種狀態。而更能體現我取其為公眾號的含義是兩大主題: 「個體」和「社會無意識」。
在我們這些當前高度通過社交網絡連接的個體中,獨立思考意識逐漸稀薄,每天朋友圈裡充斥著大量未經考量隨意轉發的碎片信息,以致critical thinking批判意識根本無從談起。這種碎片化傳播信息的方式將早就一代人大腦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的退化。隨便舉一個例子:很多女性用戶經常轉發的雞湯文,女人要先獨立不能依附於男人要先經濟獨立才能活得自信魅力美麗云云(我已經不忍再引用下去了,次數太多有嘔吐風險)。初看上去沒什麼錯啊,很正能量,政治上也很正確啊。再說了,陳老師你不是標榜自己是個女權主義者麼,怎麼能指摘女孩子們傳播正能量呢?對此我只是笑笑。
我並沒有說這種觀點本身有錯,或者我根本沒有著眼於這種對錯,我只是想指出很多隨手轉發,覺得吻合自己的價值觀(姑且說這算一種價值觀)然後煞有其事地評論兩句的用戶,你們真的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很多所謂「獨立」女性根本沒有仔細讀過波伏娃的任何一本書,覺得有個高收入的穩定工作就叫有「事業」(career是另一個被用濫被汙染的詞彙),覺得不花老公的錢能養活自己就叫「自信」,覺得能夠在社會層級中往上爬就叫「成功」……對此我仍然只能笑笑。
我想指出的是,從這種轉發和評論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維層次和批判意識,我稱之為「思維井底之蛙的半徑」。就上面的雞湯而言,轉發者是否想過什麼叫女人「應該」如何如何?「應該」本身即是一種socioeconomic背景的產物,如果處在紅樓夢的時代,不僅不會有女性這麼想,她們的「應該」跟今天完全相反。(如果你覺得你比紅樓夢的女性更「進步」更「先進」我又笑了)「相夫教子」,「家庭主婦」被逐步拋棄,是本時代的經濟政治產物,甚至是中國當前政治經濟的產物,如果按政治書的術語來說,是具有階級性、剝削性甚至奴役性的思想,因為按照一個雞湯裡標榜的獨立自由社會來說,根本就沒有「應該」這一說,一個女性是選擇做女強人還是家庭婦女完全是她的自由選擇。這種社會裡的女性唯一需要負責的就是自己的心安理得,心下篤定。比如可以參照美國家庭,至今仍然有很多美國女性婚後自願選擇放棄(原本意義上的)「事業」生育教子,也有女強人月子裡就回去當CEO。即使是家庭婦女,並沒有看到她們如何焦慮沒了事業會不會不再有魅力,會不會被老公拋棄,因為夫妻是分工明確的partner。所以,這種潛在的焦慮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正在進行的道德滑坡和家庭倫理滑坡的直觀反映。由於我們的市場經濟社會的不完善,加速解構的家庭和處處可見的家庭糾紛無一不在提醒天然弱勢的女性要「自我保護」,「自立自強」,其實是很可悲的。進一步的,更少有人從家庭產生的歷史和家庭的經濟屬性有所反思。所以不妨把這種簡單思維的東西歸為雞湯。
以上是一個簡單例子,可以看出缺乏獨立思維是多麼得遺憾。我的公眾號不求改變大眾,只求從我的學生們開始。我將逐步寫一些同學們學習和生活中習以為常不假思索(也叫「老師就是這麼說的記住就行了」)的內容,比如我想寫一組關於什麼是「真正的數學」(事實上我不認為國內的老師在教數學,充其量是在教算術);還有一直想寫的動漫評論,構思的題材有機戰片和希臘羅馬英雄的對比。另外很高興的是,我還請到了另外兩位重量級作者。肖老師是中科大的理論物理博士,科普作家,他會給大家先寫有趣的物理常數故事;Luna就讀於某常青藤學校,也是一個計算機科學家。她會首先帶來最近的情緒算法方面的研究。他們的專業水平都比我高,是我學習的對象。希望同學們都愛看。
最後,用一個故事結尾,摘自我給暑假班的孩紙們大力推薦的The Robot’s Rebellion(《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裡關於「狗繩」(生物基因gene和文化基因meme)的隱喻,這本書也推薦給大家:
我們作為基因機器被製造出來……但是我們有反對我們創造者的能力。我們,孤獨地存在於這個星球上,能反對自私的複製子這樣的獨裁者。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從人的角度看,人是宇宙的中心,予一切以意義;但在人體深處,從基因的角度看,人不過是其自我複製的載體。自我複製是基因唯一的「目的」,對人類福祉的「關心」僅限於其中有利於基因複製的那一部分,兩者利益並不完全重合。比如,完成繁衍,則人對於基因不再有價值,衰老、死亡接踵而來。人類渴求長生,基因報之以癌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人之為人,就是要脫離對於基因的盲從,超越芻狗的命運。
越在進化早期,基因的利益對生物影響就像一條短狗繩那樣致命;隨著漫長的時間演化,在進化後期,生物體本身的利益逐步背叛了基因的利益。人,是機器人;人,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基因。這,就是人類心智演化史上的「機器人叛亂」。正如真核動物開啟了人類進化新篇章;當載體開始背離基因利益——「機器人叛亂」開啟了人類心智進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