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機器人可以撰寫小說。」

2020-12-10 人民數字FINTECH

#當AI介入寫作,這對人類而言意味著什麼?

作者 | 林則煌

設計 | 周亦琪

出品 | 人民數字FINTECH

「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A Sci-fi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worlds.」

在文學中,我們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而在科幻文學中,我們能夠遊歷一千個世界,這或許就是科幻文學的意義所在。

自科幻文學誕生以來,人機共生關係就一直是作家們最熱衷於探討的主題,以人工智慧為描寫對象的作品反覆走進人們的視野。

在2020年,這個常在科幻世界中象徵著未來的年份,科幻小說甚至能由書中的主角——人工智慧來撰寫。近日,一個名為《共生紀》的華語科幻小說人機聯合寫作實驗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持續至12月。

「人機聯合寫作」,顧名思義,即人類作家與機器人一起,協同創作科幻文學作品,而這裡的機器人,指的是一個由科研院所和高校學生共同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

事實上,關於AI寫作,人工智慧之父阿倫·圖靈自製作ACE計算機初期就堅信,電腦終有一天會寫得比莎士比亞更好,如果說有什麼會比一臺計算機寫作的十四行詩更好,答案只能是另一臺計算機。

不過,與其爭論「AI寫作能否超越人類」這種尚未能有定論的問題,不如思考一下,當AI介入寫作,這對人類而言意味著什麼?

機器人記者誕生

在新聞寫作領域,人工智慧的身影很早就出現了。

AI新聞寫作的原理是使用算法自動地從結構性數據中生成新聞,例如在財經類新聞領域,只要導入公司財報數據,軟體便可生成新聞稿件,編輯只需要在新聞發布前再檢查一下即可。

早在2007年,美國就有科技公司研發出了可以自行撰寫新聞稿件的軟體,這款軟體可以編寫一些簡單的體育、財經類的新聞。

到了2014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新聞機構開始使用這種智能寫作軟體編寫新聞稿件,開啟了新聞寫作新模式。

2015年,騰訊財經一篇名為《8月CPI同比上漲2.0%創12個月新高》的文章在傳媒行業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但吸引關注的並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背後的撰稿者——一個由騰訊開發的自動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騰訊因此成為國內自動化新聞寫作的先行者。

同年,新華社也推出了寫作機器人「快筆小新」,該機器人主要負責撰寫體育、財經類的新聞稿件,7×24小時不間斷工作,幾秒鐘就可完成一篇體育賽事報導、財經快訊。

此後幾年,越來越多新聞寫作機器人陸續在國內出現,在生產模式化、規範化的資訊時,人工智慧確實能比人類記者做得更好,因此不少人甚至開始討論「AI是否能讓記者下崗」這一命題,不過也有批評的聲音認為機器人生產的新聞內容雖然高效準確,卻缺乏語言的風格化而顯得「冰冷無情」。

幾年前,曾經有一位NPR的駐白宮記者向新聞寫作機器人進行了一次較量,雙方需要在一家餐飲公司的財報公布後,同時開始寫一篇短報導。

在寫稿的速度上,人類慘敗,軟體僅用兩分鐘就完成了文章,而這名記者用時7分鐘。不過在文章質量上,人類扳回一城,NPR在網上發起了投票,結果是,用軟體自動生成的文章獲得了900多票,而人類記者的文章獲得了近一萬票。

通過對比兩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人類記者的遣詞造句更加簡明易懂,能夠在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相比之下,機器人的文章則只是在堆積數據,模板痕跡較重。

如今,各新聞機構的寫作機器人更多的是退居幕後,而不再強調AI的噱頭,在一些簡單的寫稿任務中繼續發光發熱。

文學創作上,AI表現如何?

「小巷載著蜂鳥/紙片會堆起三角函數/鋼琴解釋著字句/象群緩緩走過」

這首乍一看還挺像模像樣的詩,其實出自手機的智能助手,如果你對著iPhone說一句「嘿Siri,給我寫一首詩」,那麼你也能收穫一首由人工智慧創作的現代詩。

時至今日,AI寫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微軟的聊天機器人小冰還曾出版過詩集《陽光丟了玻璃窗》,引發廣泛討論。

據報導,為了獲得寫詩技能,小冰對近代以來幾百位中國詩人的現代詩歌進行了超過1萬次的迭代學習,最終使自己創作的詩歌有了獨特的風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除了寫詩以外,AI寫小說也早有先例。2016年,一部名為《電腦寫小說的那一天》的科幻小說入圍了日本「星新一文學獎」,小說的作者是日本一所大學研發的人工智慧程序。

在這部小說中,人工智慧還寫出了一段頗為驚悚的文字:「這一天,機器人可以撰寫小說,可以優先支配自己的快樂,並不再為人類工作。」

其實無論是AI寫詩和寫小說,其原理都與上文的新聞寫作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但相比於陳述事實的新聞稿,文學常被比喻為人類抵禦AI的最後一個陣地,因為文學創作更加需要人類情感的表達和情緒的流露。

通過「詞語沙拉」的方法——將各種詞語進行隨機組合和堆砌,AI或許能偶然地生成一些看上去還不錯的句子和段落,但要真正創作出蘊含著豐富情感、令讀者深陷其中的文學作品,還少不了人類的介入。

人機協作的未來可能性

科技的進步對社會的推動一旦發生,其發展便具備著不可逆性。

從新聞寫作到文學創作,人工智慧在寫作領域上不斷嘗試不斷突破,儘管目前人工智慧程序在情感認同、情緒表達等方面還存在著缺陷,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人工智慧確實能夠讓人類從低級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所以,在人工智慧寫作應用的道路上,人機協同模式或許將會是新的發展趨向。

「一件優秀的人工智慧作品的意義,不是讓之前無數的人類作品變得黯然失色,相反,它讓我們重新看清了其背後那些世代經典的真正價值。」

與其擔心AI寫作是否意味著對人類最後一片領地的褻瀆和侵犯,不如將其視為一種輔助的工具或手段,畢竟,人工智慧的終極意義在於賦能人類自身。

相關焦點

  • 一本關於伴侶機器人的當代小說——《弗蘭肯斯坦:愛的故事》
    《弗蘭肯斯坦:愛的故事》是一部於2019年5月發行的由珍妮特·溫特森撰寫的小說。這本小說探討了諸如跨性別和伴侶機器人等主題,不是對雪萊故事中人物的簡單複述,在千禧一代中迅速走紅。故事情節不同於哥德式的古怪,迎合了媒體和技術的當前趨勢。受到雪萊傑作的啟發,溫特森用人工智慧的形式精心設計了以19世紀為背景的生動活潑的機器人的主要形象,並與當代人物的個性相聯繫。
  • JOJO奇妙冒險輕小說版 三名家聯合撰寫(圖)
    今年的2月我們為大家報導了由漫畫家荒木飛呂彥自從1987年開始連載的漫畫作品《jojo奇妙冒險》第七部即將完結的消息,如今這部作品正式決定要被改編成為輕小說作品了!這部《JOJO的奇妙冒險》在1987年到2004年之間在集英社的著名漫畫雜誌《少年JUMP》上連載了第一部到第六部,又從2005年開始在集英社青年漫畫雜誌UltraJump上連載第七部至今。
  • 機器人都可以寫作了 小說家何去何從
    他提到,機器或許可以被賦予準則和意識,但這個星球上每個個體的內心將會獨一無二、需要理解,小說這種極富包容性的載體,完全能夠成為理解他者——包括未來與人類完全不同的「人造人」,以及通過它們理解我們自己的最好的工具。    「我將我的一生都獻給了這種藝術形式,我確信它可以進入這顆星球上任何一個男人、女人和小孩的頭腦中。
  • 資訊|西尾維新將撰寫《三月的獅子》與《物語》系列聯動小說
    在今年的 10 月新番中 NHK 將播出由新房昭之擔任監督、 SHAFT 製作的漫畫改編動畫《三月的獅子》,而在 9 月發售的《三月的獅子》第 12 卷漫畫單行本特裝版中將附送由《物語》系列小說作者西尾維新撰寫的
  • 《愛,死亡和機器人2》?—續作小說大猜測
    毫無疑問,如果說steam上《只狼》成為霸屏大作;那麼,Netflix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則是當之無愧的朋友圈刷屏首選。上周,Netflix推出了18集短片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作為NSFW系列,改編了眾多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的名作。如果Netflix願意公開這些素材來源,相信我們可以一飽眼福。當然目前我們可以稍作期待。
  • 人工智慧醫護機器人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
    它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5G技術遠程醫療、人工智慧院感預警。 這臺名叫「瑞金小白」的機器人配備了雷射雷達、紅外雷達,5G通信以及機器人集群控制技術,每臺醫護服務機器人都具備3D視覺識別傳感器和人工智慧AI晶片。這位四方腦袋、細長身體的「醫療隊員」,靈活地穿梭在病區走道與病房之間,無所畏懼。
  • 機器人寫小說獲文學獎 評委:劇情完美
    命題(請以以下情節為基礎寫作小說)某機器人對寫小說產生興趣,別的機器人看到後也紛紛開始寫小說,竟然不再服務於人類評語「能夠完整寫出小說太令人震驚了。通過網絡,我開始和聊天好友們(機器人)聯繫,結果發現大家都很閒。具有移動功能的機器人還好。總之,它能夠移動。如果它想「幹吧」,就能夠走出家門去外面看看。但是,像我這種固定式機器人就麻煩了。因為不能動,視野和「聽野」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哪怕是洋子現在出去了也好啊,那樣我至少還可以唱歌來打發時間。她在家,我不能這麼幹。動又不能動,連點響動也不能搞,哎!我也需要快樂啊。
  • 史蒂芬·金為《蠅王》撰寫導讀
    為紀念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誕辰百年———本報訊 2011年是英國作家、《蠅王》作者威廉·戈爾丁誕辰百年,英國Faber& Faber出版社即將推出紀念版《蠅王》,其中導讀將由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撰寫。據了解,寓言小說《蠅王》是戈爾丁第一部,也是其最著名的長篇小說,以挖掘人性最深層的黑暗面著稱。
  • 這一天,倫敦成為了世界博物館的MVP
    人們稱這一天為「倫敦建築開放日」。現代很多影視、小說、遊戲等作品對蒸汽朋克的運用,讓人們對其原型城市倫敦有了更多的想像。遊戲《生化奇兵》小夥伴們如果對「蒸汽朋克」類型的作品感興趣,可以玩一下《生化奇兵》、《刺客信條大革命》等遊戲,也可以讀一下前段時間非常火的網絡小說《詭秘之主》。
  • 伊恩·麥克尤恩的新小說中,人類與機器人陷入了「三角戀」
    出版商企鵝稱,英國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將於 2019 年 4 月 18 日在英國出版他的新小說 Machines Like Me。Machines Like Me 是個科幻小說。故事設定在 1980 年代倫敦的平行世界。
  • 《尼爾:機械紀元》將發布自己的官方小說擴展故事
    《尼爾:機械紀元》將發布自己的官方小說擴展故事 時間:2017-06-21 09:19:52 來源:Gabriel
  • 研究人員開發了可以對機器人形狀進行仿真的計算機系統
    那如果用計算機幫忙模擬機器人的結構呢?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對機器人的形狀進行仿真,並幫助確定哪種設計的效果是最優的。   舉例來說,假如我們需要根據已有材料建造一個可以在有斷層的路面上爬行的機器人,在設計它的外觀時,我們可能希望它的身子儘可能短一些、手臂儘可能長一些,以適應這種存在斷層的地面。
  • 星際小說,甜爽《帝國元帥偷了我的毛絨絨》《男朋友是機器人》
    超級好看的3本星際小說,輕鬆甜文,我會愛你,直到時空盡頭。⒈書名:《星雲深處,有間甜品屋》作者:忽見青山小說簡介:楚心穿進星際瑪麗蘇小說中,身材樣貌一等一。⒉書名:《帝國元帥偷了我的毛絨絨》作者:妖霏小說簡介: 星曆2026年的帝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已達到五比三。
  • 未來東京愛情故事,小說《我隔著機器人愛著你》宣布劇場動畫化!
    《我隔著機器人愛著你》(僕はロボットごしの君に戀をする)是由山田悠介創作的小說作品,於2017年10月21日由河出書房新社出版。在發售小說前,為了宣傳,官方還專門為小說製作了動畫PV,於2017年10月6日在Youtube上發布。
  • 《我這樣的機器》引發熱議:你可以與AI合寫小說嗎?
    在小說裡,32歲的倫敦人查理愛上了樓上的鄰居米蘭達。查理不知道如何向米蘭達表達感情,用繼承的遺產買了一款新型人形機器人「亞當」,並希望這個機器人能成為某種聯結象徵。查理把「亞當」領回家後,可以對還是出廠設置的「亞當」進行各種個性化設置。查理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讓米蘭達勾選。兩人就像同時收養了一個寵物,並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下一感情階段。
  • 碼垛機器人工作原理_碼垛機器人的應用
    打開APP 碼垛機器人工作原理_碼垛機器人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21 15:07:54   碼垛機器人工作原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用碼垛機器人的行業也越來越多,如澱粉、化肥、飼料、建材、紡織、食品、酒水、自動化物流等。
  • 物流機器人有哪些_物流機器人結構
    1、碼垛機器人   碼垛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進行貨物分類、搬運裝卸,大大提高作業效率,特別是能夠代替人工搬運危險貨物,保障了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實現了物流的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使用碼垛機器人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發展。
  • 小說推薦:純愛機械文,人類與機器人的相互救贖
    小說主角就是這樣的人,耿直、始終如一,對情感的忠誠,對喜歡的人的小心翼翼,一直拼盡全力的保護那個人。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不是不存在,而是很少,藉助作者的筆尖,把這類忠犬描寫得更加生動。很多ai小說裡AI都作為野心蓬勃的大反派,都要消滅人類啦很邪惡啦啥的,那樣的AI,與其是純粹的機械與數據結合,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人」。
  • 【樂高新時代機器人】樂高新時代機器人系列玩具系列熱賣產品
    開智正品 拼裝積木玩具 樂高式變形金剛3 星球大戰 機器人警察 ■ 樂高新時代機器人介紹樂高機器人套件最吸引人之處,就像傳統的樂高積木一樣,玩家可以自由發揮創意,拼湊各種模型,而且可以讓它真的動起來。     樂高機器人組合裡面,包含RCX、兩個馬達、兩個觸控感測器和一個紅外線感測器,各種大小的輪胎和履帶,以及數種規格的齒輪和滑輪,當然還有各種積木,幫我們解決了電子電路和機械結構的問題。
  • 「銀河帝國」構築者|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asimov_網易訂閱
    他還預言機器人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自動化將取代許多工作,迫使人們重新思考職業與生活。此外,他還預言了人類對月球的深度開發,和兒童教育及學習模式的轉變,儘管2019年的人類尚未走到那一步,但從中同樣可以看出這位科幻巨匠的遠見與想像力。  彼時的阿西莫夫即將完成自己的第300本書(於1984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