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下旬,唐僧的扮演者徐少華從北京西山趕往內蒙古錫林郭勒。
當時的西遊記劇組正在內蒙古拍攝"官封弼馬溫"這一集。
熟悉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這一集沒有"唐僧"的戲份。
徐少華剛到拍攝地,楊潔導演就給他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那就是養馬,這匹馬就是西遊記裡的白龍馬。
此後很長時間徐少華跟白龍馬朝夕相處,結下不解之緣。
01
在湖南張家界,西遊記劇組拍攝三打白骨精這一集。
劇組李成儒在附近的沙市找到一個馬戲團,借到一匹白馬連夜送往張家界。
這匹馬雖然顏色雪白,但是個頭非常小。
在拍攝時馬的個頭太小,飾演唐僧的王粵根本騎不上去。
王粵騎著這匹馬就跟騎驢一樣,所以騎馬鏡頭被迫減掉。
於是就出現在這一集中,白馬始終由八戒牽著走的場面。
拍攝完這一集後,劇組就有人提出買一匹馬的想法。
這個建議現在看來很平常,在當時卻非常大膽。
劇組當時資金非常緊張,買一匹馬意味著很多的支出。
畢竟把馬買回來,還需要專人照看,一旦生病還要請獸醫。
這一算下來,不僅僅是買一匹馬的價錢。
粗略算下來,養一匹馬的花費至少七八萬元。
要知道當時的演員才每一集70元,於是這個提議直接就被領導否決。
此前的劇組一直借馬,拍戲到哪就在哪裡借。
當時的劇務李成儒非常犯難,因為有時候找不到合適的白馬。
有意思的是,有時候劇組借到黑馬,直接在馬身上刷白漆。
但是一遇到下雨或者過河鏡頭拍攝,黑馬就原形畢露。
借馬有如此多的不便,為拍攝質量考慮楊潔導演還是決心購一匹合適的白馬。
在拍攝孫悟空天河牧馬戲份時,為能夠湊夠更多的馬群,劇組找到當地部隊幫忙。
部隊的的軍馬場負責人非常友好熱情,非常爽快的答應借大量軍馬參與拍攝。
其中有2匹白馬非常出眾,一眼就吸引住楊潔導演。
一去打聽,最漂亮的一匹馬性子非常烈,常人難以駕馭。
而另外一匹馬身形俊秀、眼睛溫和而神秘,非常別具一格。
楊潔答應對這匹馬非常鍾情,當場就想帶走它。
然而這匹馬是騎兵團團長的坐騎,團長非常喜歡這個坐騎。
於是團長當場就拒絕。
楊潔導演無奈就找到軍區領導調解,這才讓這個團長非常不捨得點頭同意。
然而買馬過程也不是很順利,畢竟楊潔導演沒有徵得上級領導的同意。
楊潔導演直接打報告,說明頻繁換馬帶來的不便。
兩個製片主任雖然反對,但是央視領導卻很快批准申請。
就這樣,楊潔導演從內蒙古錫林郭勒買到這一匹軍馬。
這匹馬就以八百元的價格,賣給西遊記劇組。
從此這匹白馬就從部隊退伍,團長還親自為他辦理退伍手續。
它的身份不再是一個戰馬,而是一名演員。
它跟著西遊記劇組跋山涉水,走上漫長的"取經之路"。
02
進入劇組這匹馬有一個新的名字,那就是"白龍馬"。
它剛進入劇組時才4歲,相當於人類的成年。
它的脾氣非常溫和,一點都不叛逆。
在劇組中經常需要長途跋涉,在路上一走就是十幾天。
而白龍馬任勞任怨,非常配合劇組拍攝。
正因為如此,楊潔導演才認為唐僧師徒是5個,加上白龍馬。
畢竟飾演白龍馬的王伯昭在劇中只出現3集,而真的白龍馬伴隨唐僧始終。
白龍馬的主人唐僧雖然換過3位,它的第一個主人就是徐少華。
在錫林郭勒拍戲時,徐少華每天早上都會牽著白龍馬去散步。
徐少華在散步中時不時跟白龍馬說說話,撫摸下它的馬背。
有時候徐少華也帶它到河邊洗澡,他跟白龍馬的感情非常好。
在西遊記的片尾曲的最後,有師徒四人在夕陽下遠去的鏡頭。
實際上這個鏡頭就是劇組在這裡拍攝的。
在內蒙古拍攝一個多月,劇組就開始輾轉它地拍攝。
徐少華建議自己騎著白馬回北京,正好跟白馬培養下感情。
而大家的都一直認為,白馬應該暫留在草原。
到北京後,"白龍馬放在哪裡"這個問題劇組沒有想好。
不僅後劇組到山東開始拍攝"計收豬八戒"這一集,此時需要用到白龍馬。
而劇組的李成儒提前到達錫林郭勒,租上一輛卡車直接把白龍馬運到山東。
03
白龍馬雖然是一個動物,但是非常精通人性。
它好像是為西遊記而生的,在拍攝中多次遇到險境。
"你疼不疼?怎麼這麼不小心,不要著急我們拉你起來"。
楊潔導演對著白龍馬說道。
這個場景發生在蘇州一次拍攝時,白龍馬不小心腳蹬空而摔倒在地。
白龍馬身上還背著很重的馬鞍,這一摔倒可是不輕。
好在及時發現,白龍馬沒有大礙。
聽到楊潔導演這句話時,它眼裡含著淚水。
觀眾可能還記得戲裡有一個段白龍馬和豬八戒的對話。
白龍馬勸豬八戒去請孫悟空,這段戲本來該由王伯昭本人來演。
可是王伯昭有事不來,而這段戲本來要取掉。
可沒想到白龍馬演得非常好,點頭、搖頭、抓住豬八戒的衣袖。
劇組趕緊拍攝下這個珍貴的鏡頭,並為白龍馬配上畫外音。
這才有那一個經典的場面。
後來楊潔導演都說,白龍馬的演技太出彩,比王伯昭的真人要演得好。
04
在1987年白龍馬跟隨劇組4年之後,完成它的任務。
此時的白龍馬成為央視的"固定資產",先後被送往多個拍攝基地。
劇組裡的很多人都對白龍馬有感情,其中感情最深的是唐僧徐少華。
徐少華在1991年時提出給白龍馬找一個固定的住所。
他選擇的地方是山東煙臺的養馬島,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專門養馬的地方。
此地山清水秀,確實是一個養馬的好去處。
然而劇組的負責人認為白龍馬屬於央視資產,說徐少華是沒事找事。
後來徐少華還聯繫山東一家開發公司,希望能出資買下白龍馬。
徐少華又一次吃閉門羹,這次上面的理由是不稀罕這點錢,拒不出售白龍馬。
徐少華這2次給白龍馬找住處的計劃就此泡湯。
在1995年,徐少華和楊潔一塊去無錫影視基地採景,特意看望白龍馬。
基地人員說白龍馬過的很好,住在單間吃小灶。
而徐少華看到白龍馬時,只見它無精打採咀嚼著雜草。
徐少華大聲呼喊,而白龍馬絲毫沒有任何反應。
離開時徐少華和楊潔特意囑咐負責人好好照看這匹馬。
一年後,兩人又拍戲在無錫。
這次又一次去看望白龍馬,此時的它已經非常羸弱。
它跟一群高頭大馬在一起,已經沒有任何精氣神。
同年,白龍馬"壽終正寢"。
結語
楊潔導演在她的個人回憶錄中寫道。
它再也沒有了朋友,是那樣的孤獨。
等到它被人利用完以後,就被冷酷的拋棄。
人有時候跟馬一樣,當你失去價值的時候,誰會關心你的死活。
當你因為衰老而成為累贅時,是否還有人去關心你。
白龍馬成為西遊記裡的最大的犧牲品。
馬的一生,何嘗不是人的一生。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