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工業公司 中建三局二公司
7月31日
在距離長江航道僅50米的
武漢長江航運中心項目
主塔樓頂端
一座以「鴿子籠」為基本外形
臨江一面形似「帽冠」的
大跨度鋼屋頂造型工程正式合攏
標誌著項目主體結構全部完工
這一邊長52米的正方形「超級鋼屋頂」,位於高300米的64層主塔樓樓面上,跨度64米,淨空達34.6米,是目前國內濱江最高、300米以上最大跨鋼屋頂造型工程,其用鋼量總量達2000噸。
中建三局二公司工業公司技術總工姚建忠介紹,「該造型可以減小高空強風受力,增加屋頂內部空間,同時與頂部船型高端會所相吻合,寓意引領長江中遊航道區域經濟騰飛,揚帆遠航。」
△點擊視頻觀看
精度誤差不超過1張銀行卡的厚度
超級鋼屋頂7榀主鋼架最大跨度達到64.155米,為六邊形漸變不等厚度截面,為保證兩側鋼架在中間順利合攏,安裝精度必須保證在毫米級。
△高空原位分段吊裝
此外,鋼屋頂通過34個銷軸支座與屋面混凝土結構連接,「銷軸支座的設計精度為1毫米,跟一張銀行卡厚度一樣」,項目技術總工梅鶴介紹說。
△結構計算模型
為保證安裝精度,項目部鋼結構團隊成立專項QC小組,研製出一種可後調的精準定位裝置。同時結合BIM空間測繪技術,確保銷軸安裝精度在允許範圍內,該項成果獲得湖北省QC成果一等獎。
△湖北省QC成果一等獎
穩如泰山,施工期間可承受12級颶風
走進鋼屋頂施工現場,66組支撐柱有序分布於塔樓頂部,由東南角和西北角向中間逐漸升高,仿佛置身於一座「鋼鐵」森林。
為保障結構穩定性,支撐柱每8米設置兩道2米高聯繫梁,鋼結構項目措施量(支撐柱和聯繫梁佔比)超出同類項目一倍,達到約50%,以確保不受塔吊性能、大構件截面及超高空作業等因素影響。經測算,施工期間鋼屋頂可保證12級颶風下穩如泰山。
△支撐格構柱鳥瞰圖
科學施工,提前半個月完成鋼屋頂合攏
超級鋼屋頂採用「支撐胎架體系+高空原位散裝」方式施工,施工不安全因素在於全部為高空和臨邊作業。
臨邊設置1.5米硬質懸挑
滿鋪安全兜網
立面臨邊10米一道設置懸挑網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為保證安全施工,項目在沿塔樓一周設置外挑網,塔樓區域滿鋪水平網,沿鋼屋頂立面每10米設置一道懸挑防護網,高空作業人員佩帶工具袋,所有手動工具穿上繩子套在安全帶或手腕上,防止高墜。
△現場鋼梁吊裝
年初受疫情影響,項目整體進度推遲。「項目部主動聯繫外部材料加工廠,儲存了近1000噸構件,同時點對點聯繫30餘名工人,為復工復產做足準備。」項目經理雷震表示,項目部提前部署,科學施工,復工後現場不間斷作業,短短兩個月時間完成了1500噸構件安裝,提前半個月完成鋼屋頂合攏。
項目簡介
武漢長江航運中心項目是武漢新港對外提供口岸服務、港航政務、航運交易等功能的主要配套項目之一,項目主塔樓66層,建築高度336米,是武漢漢口沿江一線的最高建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長江中遊最現代化、最國際化和服務功能最完備的港務綜合樞紐體。
供稿丨梅鶴 陳書玄
原標題:《就是「鋼」!國內濱江最高、300米以上跨度最大「超級鋼屋頂」今日合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