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唐玄宗&楊玉環:所謂愛情,不過是大唐盛世下的一場幻術

2020-11-19 胖若噠影視娛樂圈

電 影:《妖貓傳》

導 演:陳凱歌

主 演: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阿部寬、劉昊然、歐豪、張天愛、張榕容、張魯一

大唐盛世,目眩神迷,心生渴望,令人嚮往。

而被這一番盛世風景所迷惑,並且趨之若鶩的,豈止是天下百姓,又豈止是盛唐一國。

瓜甜嗎?

瓜也,亦是魚也,最後仍是瓜也。

所謂幻術,假亦真時真亦假。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真的,亦是假的。

沙門空海的驅邪師是假的,亦是真的。

春琴說,魚不用大,它光吃眼珠子。

吃魚珠子之樂,還不如吃人之目之樂也。

既然遮天蔽日,既然幻術迷眼,既然有眼無珠,看不清真假,留著這眼珠又有何用?

而且……人心黑暗,不配看到光明,人心齷齪,不配看到美麗。

世間萬般,諸人萬相, 有眼無珠,尚且不如魚也。

妖貓對唐玄宗說:我是守著她,可是我餓了,山洞裡又沒有魚眼睛可吃。

他是誰,他是天下主宰,他是人間帝王。

他是唐玄宗,他是李隆基,獨獨是她一個人的三郎。

而他心愛、憐寵和疼惜之人,自然不僅僅是奉在心尖,捧在掌中。

可惜……他是皇權,他是帝王,他是男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天下之主,天選之子。

他的愛情,他的憐惜,他的寵愛,這些通通在他的權勢,他的江山,他的天下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而且,他還不甘,不忍,不願……他要這個愛著他的女人,帶著對他的尊崇,帶著對他的深情,帶著對他的眷戀,走向絕望而冰冷的死亡。

他要她死,心甘情願。

他要她死,心甘命抵。

他要她死,此情不渝。

他要她死,此生無悔。

這是這個男人最大的盛世幻術,以愛為名,玩弄人心。

極樂之宴,極奢盛世,她的美傾盡天下,他用她的美麗和深情,為天下臣民造了一場幻術。

繾綣情深,比翼雙飛,他的愛情深不已,他用他的虛偽和真心,為這個女人造了一場幻術。

唐玄宗的愛情,是帝王是皇權極度的膨脹的佔有欲,一旦不能再擁有,寧可將它徹底毀滅,而且必須要假借他人的名義。

唐玄宗的愛情,除了皇家的顏面,更有個人的自私和怯懦,這個擁有著至高無上權力的人,卻不敢在愛人面前袒露自己的私心和醜陋。

狠辣不過如此,偽善不過如此。

所謂深情,所謂永遠,所謂白頭偕老,所謂天長地久,所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也不過是人世間的一場也有也無,似真似假的幻術罷了。

楊玉環對憤慨卻又真摯的少年白龍說:寄人籬下,反倒讓我對別人的好,一點一滴都想報答。

反觀這個靠著徵服一個男人就徵服了天下的女人,當她對著白龍說出那番話的時候,她的善良,一覽無遺。

或許,她早早就看透了局勢,看清了帝王。

只可惜,她愛上的終究不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她也早早就明白,帝王之情,猶如牢籠。

在極樂之宴上,她早就預感到了自己將被無情拋棄的結局。

在遇見白鶴少年時,她就已說出了她願意以命相抵謝天下 ,以身相殉謝君恩的溫婉情意和寬廣胸懷。

她未曾看輕自己,但是她也從未高估。

所以,她轉身由衷地說: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李白穿上了靴子後略帶醉態地輕聲呢喃:雲想衣裳花想容唄。

恃才傲物,才傾天下,換來的是皇帝口諭,離開長安,從此不許回來。

唐玄宗的面具,此刻猶如水泥龜裂,開始露出偽善的真面目。

阿部見她時,唐玄宗對他說,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你記住了,不管什麼時候,貴妃,永遠都不會是一個人的。

因為,她只屬於皇權向天下炫耀的資本和工具。

皇權的極樂之樂,是凌駕於所有人的無上權力。

所謂的「我們要永永遠遠在一起」,不過是「你永遠都只能屬於我」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她可以離開,而離開唯一的方式,卻只有死亡。

可是哪怕是奔赴死亡,她的命,還是他親手奪走的。

極樂之宴的最後一個客人是安祿山。

唐玄宗散發擊鼓,以一場絕世盛宴隆重款待這個要殺他的男人。

明知對方有異心,依然擊鼓迎接毫不放在心上,打算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平息一場即將到來的叛亂。

這是唐玄宗對於覬覦者的回擊和不屑,也是他的狂妄和自大。

而楊玉環則是在花萼相輝樓盛宴末尾,已經預感到唐朝盛世將傾,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強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

危難時,大唐將不再需要她。

她對自己的命運,有著清醒而近乎絕望的認知。

她懂得,她明白,她知道,她了解。

然而,她還要扮演好她的毫不知情,她的矢志不移,她的信任託付,配合著唐玄宗演出這樣的一場欺天騙地的幻術。

以免拆穿了唐玄宗這深情的虛偽面具,以免令到帝王之尊有那么半分的難堪。

楊玉環留下愛情信物給唐玄宗撫慰他,然後懷著自己對愛情理想的堅守,平靜地接受死亡安排。

她絕望,她哀默,生死無依,無人可靠。

人們羨慕她擁有一切,殊不知,她一無所有。

但是她對這份絕望卻選擇了閉口不言,選擇了含淚不落。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別人的藉口。

她是唐玄宗奢靡生活的藉口,炫耀權威的藉口,狼狽逃離的藉口。

她是安祿山謀反的藉口。

她是陳玄禮兵變的藉口。

她是天下人推卸盛世滅亡的藉口。

而她,卻不過是一個捧著一顆真心,獻出一片真情的女子。

可她從不爭辯,她既不想令丈夫為難,也不想讓天下人受苦。

她是真的願意為了愛和天下而獻祭出自己的生命。

她的世界,遠遠不止是男女愛情這麼淺顯,她對所有人都懷有一份包容和寬恕的心情。

死亡來臨之前,她也曾慌亂,她也曾怨恨,她也曾害怕,但是一個人愛她的眼神,就讓她重新擁有了原諒所有人的勇氣。

那個眼神,並不來自那個曾經愛她,寵她,憐她的男人,此刻他口口聲聲說著:

玉環,我絕不會讓黃鶴對你這麼做。

玉環,我很想把我的頭顱放在那個盤子上,讓高力士端出去,可那樣就違背了我和你白頭偕老的誓言。

玉環,你願意嗎?

這個男人,此時此刻,貪心怕死。

這個男人,此分此秒,無情無義。

這個男人,此生此世,虛偽可恥。

她絕望含淚,笑顏悽慘,飲盡他端過來的毒鳩。

明明知道,他捧來的是毒,依舊一飲而盡。

明明知道,他想要的是命,依舊雙手奉上。

因為,她愛他。

她愛著的,是她所相信的愛情。

所以,她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

所謂萬歲萬歲萬萬歲,不過是一場人間的嘲諷,愛情的祭奠。

她的蒼白慘然,換來了千軍萬馬的擁戴,也換來了他的順遂平安。

天選之子,靠一個女人的命來苟全於世,何其可笑。

在石棺中,沙門空海看到了一個女人臨死之前求生的本能和絕望。

此時此刻,毫無痛苦,毫無聲息地死去,竟然變成了一種求而不得的渴望。

但是很不幸的,她絕望,她掙扎,她痛苦……就在那座石棺裡面,她醒來了,她也死了。

十指連心,一片瘡痍。

他送她的那件紅色霓裳,終究成了她的壽衣。

如同霓裳褪盡,她的愛,也終將逝去。

只剩下,真心之白之純之淨。

她愛他,她亦不再愛他了。

因為,她已經不是那個身體了。

空海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說:白龍,這也是楊玉環想跟你說的話,她不是那個身體也已經很久了。

他的執,因年幼被賭輸的父親隨意的賤賣給了師傅,因師傅一言不合就毫不猶豫地打斷了他的腿,因丹龍明知真相卻毫不阻止還成為了幫兇,因那些人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噁心虛偽的欺瞞逼死了貴妃。

愛而生執,執而生怖,怖而生憂,憂而生恨。

物是人非,盛世終衰,由仙變妖,怨消妖散。

曾經的白龍少年,年少單純,真摯誠懇,只因傾慕貴妃,化身妖貓,怨恨世人,屠殺仇敵,卻因為丹龍三十年的守護,換來了一場幡然醒悟,終於化為白鶴,乘風歸去。

曾經的執念,終將化為一縷雲煙。

所有的恩怨陪同白鶴一同離去,只留下美好的東西讓世人銘記。

所謂的無上密,就是超越生死,沒有痛苦的秘密;在看清了世間真相之後,無論醜惡與否,都依然能夠坦然地擁抱它。

《金剛經》裡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而用羅曼羅蘭的話來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也依然熱愛生活。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說穿了,就是接受人間真善美,也接受了人間醜陋惡,能夠接受世間真真假假,也能夠接受也有也無。

相關焦點

  • 陳凱歌被低估的影片,竟是經典之作,《妖貓傳》帶你感受大唐盛世
    《貓妖傳》改編自日本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講述的是日本和尚空海來大唐尋找「無上密」心法,遇見一隻黑貓施法害人。在追查的過程中結識了正在寫長恨歌的白居易(黃軒飾演),黑貓引導空海二人查出唐玄宗在馬嵬欺騙害死楊貴妃的真相,同時呈現了一幅大唐盛世圖。
  • 「喊冤」的《妖貓傳》備受爭議,合資拍攝電影,卻還原了大唐盛世
    說到知名導演拍出的那些備受爭議的影片,其中便有《妖貓傳》的一席之地。這部影片的導演是知名導演陳凱歌,是一位十分有智慧有自己的見解的導演。陳凱歌導演的作品總是能夠充滿對人性的探究,引人深思。不過,有一部影片的評論卻是遭到了兩極分化嚴重的評價。
  • 《妖貓傳》觀後感:虛實人生,何為真?何為假?
    《妖貓傳》改編自日本魔幻文學超級霸主夢枕獏的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這就不難理解,在遍地都是詩人的長安,為何偏選白居易了。當然《妖貓傳》中白居易只是解謎者之一,而真正與妖貓有淵源的則是自己尚未定稿的《長恨歌》。電影導入玄幻推理等元素,以妖貓為引,以空海和白居易為解密者,一步一步解開安史之亂馬嵬驛中楊玉環真正死因。
  • 陳凱歌:一個被揭穿的幻術大師——兼評《妖貓傳》
    陳凱歌通過編織精美的電影畫面,表面意在展現盛唐氣象,讓觀眾親近歷史,走進歷史深處,激起人們對大唐盛世的嚮往,增加人們對故國既往成就的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實則是欲蓋彌彰,亂點鴛鴦譜,通過幻術虛構事實,曲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愚弄觀眾,玷汙觀眾審美,欺騙每一位走進影院的觀眾,達到其一家人盆滿缽滿的真實目的。讓我們來見識見識陳凱歌的幻術手段。
  • 《妖貓傳》中的大唐,從頭到腳都透著一股妖氣,這真是盛唐氣象?
    大家都被海報裡的繁華精緻場景所吸引,期待著去感受一下電影宣傳裡所謂的"大唐盛世"。筆者作為一個資深古典文化愛好者,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就去看了。 但往往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這個魔咒,《妖貓傳》也沒有逃過。《霸王別姬》已成絕響,果真再難有能與之相提並論之作了。
  • 《妖貓傳》:一部爭議之作,高估與低估都不過分
    這就是2017年上映的作品《妖貓傳》。《妖貓傳》改編自日本魔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雖然是日本作家寫的,但內容卻跟中國息息相關,描繪的是大唐時期一隻黑貓如何將一段歷史真相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故事。其實在電影中描繪愛情並沒有錯,錯就錯在那個年代的愛情,並不是愛得死去活來,而且影片中的愛情也並非真正的愛情,尤其是唐玄宗與楊貴妃並非真情,楊貴妃只是唐玄宗拿來證明自己權力的工具,他本人也是本片中最強的幻術操控著,玩弄人心的方式是丹龍與白龍無法相比的。
  • 《妖貓傳》——華麗悽美的盛唐奇幻之旅
    在這之中,有一個人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張雨綺,張雨綺進入娛樂圈以來,拍了很多影視作品,可最讓我記憶猶新也是最適合她的正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妖貓傳》大唐盛景迷人眼,前朝舊事擾安寧;時空交織亂人心,妖貓指引破迷局;
  • 《妖貓傳》裡的楊貴妃:大唐盛世下的傳說,長恨歌背後的悲劇女人
    一開始看《妖貓傳》的時候,老實說,我有點沒看懂,但是不得不說,這部劇的視覺效果很驚豔,值得反覆觀看。看了幾遍後,我終於明白了,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妖貓復仇的故事,其實卻表達了劇中三位不同男性角色對楊貴妃的愛,以前表達方式,以發起我們的深思。
  • 《妖貓傳》其實還有隱藏男主角,白龍是影片靈魂
    《妖貓傳》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小說《沙門空海—大唐鬼宴》改編,原著以遣唐使空海為主角,講述他在大唐遊歷並親身經歷的一些奇異故事。關於電影主角問題,在網上可有不少爭論,除了明面上的主角,電影還有一位隱藏的靈魂主角。
  • 妖貓傳:陳凱歌爭議最高的電影,獲得很多獎項卻為何被罵成爛片
    《妖貓傳》是陳凱歌導演爭議最高的一部電影,獲得很多獎項卻被罵成爛片,到底是成功之作還是所謂的爛片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能否認的是,陳凱歌導演描繪的盛唐確實是光彩奪目。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奇幻古裝劇《妖貓傳》。故事開始,一美人在池塘邊看風景,她就是陳雲樵的妻子春琴。
  • 乘風破浪的《妖貓傳》,終究是悲傷的結局
    所以今天把《妖貓傳》看完了,是一部前半部分沒有看懂,後半部分突然感傷的電影。這部由陳凱歌執導,王蕙玲編劇,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阿部寬、張榕容、劉昊然、歐豪、張天愛等出演的電影,講述了一隻可以說話的黑色妖貓用幻術攪動長安城,詩人白樂天與從倭國而來的僧人空海聯手調查,而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也因此被揭開的故事。
  • 大師陳凱歌最被低估的神作《妖貓傳》:中國最美的浪漫主義電影
    故事的真相一步步展開,隨著歷史的穿越,他們回到了那個大唐盛世,那個衰退前的夕陽。 天寶十五年春,玄宗李隆基在花萼相輝樓為貴妃楊玉環舉辦生日宴。唐玄宗在太液池內注酒千金,整個花萼樓外種了十萬株牡丹,萬方來朝,賓客如雲,這場宴會名叫「極樂之宴」。
  • 妖貓傳:她被當作犧牲品葬身棺中,解密大唐盛世背後的真相
    作為國人,對於大唐盛世都有自己心中的期許。夢中大唐的絕美景象,仿佛只在夢中出現。縹緲如空中樓閣般的大唐,幾乎只存在於心底深處。然,有一部電影將盛唐的繁景搬上大熒幕。今天我給大家說的《妖貓傳》,從另類的視角解讀盛世繁華,盛極必衰交融在愛恨別離之中,讓一幕幕歷史故事猶如畫卷一般呈現在你我面前。影片講述了白樂天探尋長安離奇案件真相時,陰差陽錯竟然揭開了楊貴妃的死因。整部電影充斥著一種迷思,一種對真相的執著。《清平調》的另類解析就是影片暗含的線索。貓妖傳講述一隻貓妖的故事,但玄幻之中另有別情,你眼中的未必就是真相的全部。
  • 貫穿《妖貓傳》的「無上密」究竟是什麼?
    由陳凱歌導演,張雨綺、秦昊、黃軒等參演的電影《妖貓傳》,講述了糾結自己新作《長恨歌》的詩人白樂天與仰慕大唐風採,漂洋過海以期獲取無上密的僧人空海在長安相識相遇,兩人攜手調查盛唐時期長安城內由妖貓引發的邪祟靈異事件,卻意外觸發了以楊玉環為代表的有關王朝興衰的驚天秘密,並在途中領悟無上密的故事
  • 妖貓傳:劉昊然定妝照受熱捧,造型背後的角色故事,更讓人淚目
    3月25日,「劉昊然妖貓傳定妝照」話題出現在微博熱搜。清秀乾淨的少年身著一襲鶴羽點綴的白衣,在鏡頭面前翩然起舞,驚豔了不少網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用在這位少年身上似乎也不為過。《妖貓傳》電影上映已逾兩年,劉昊然在其中扮演的正是「白鶴少年」組合中的「白龍」。
  • 《妖貓傳》是「人人都愛楊貴妃」的瑪麗蘇? 你一定是對陳凱歌有...
    《妖貓傳》裡有一場戲,有人說它拍得很囉嗦,有人說導演重點放錯了地方——唐玄宗為了給楊貴妃慶生,籌備的那場「極樂之宴」。所有顏色都儘可能誇張搶眼。人們口中爭相傳遞的三千酒池可以說大唐盛世經濟、文化、藝術的巔峰,還有各種光怪陸離的光景,都在極樂之宴上展現出來了。從酒池裡飛出來的魚用幻術變成白鶴的少年如此華麗的畫面,看起來有點兒眼熟,一不小心就會聯想到陳凱歌導演之前的作品。
  • 看懂了李白為何流淚,也就看懂了《妖貓傳》
    這必然會給他的作品帶來爭議,爭議最大的莫過於近年的電影《妖貓傳》。 那麼《妖貓傳》到底在說什麼呢? 它說的是烏託邦的幻滅過程。
  • 萬人迷楊貴妃難逃宿命,《妖貓傳》裡的四種愛情,你看懂了嗎?
    《妖貓傳》的原著是日本作家夢枕貘的《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原著稱得上是一本詳盡介紹中國唐代氣象與盛況的教科書,篇幅宏大,關於妖貓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個分線索。中國電影《妖貓傳》選取了其中的有關妖貓的情節,剔除多餘的人物和副線,主要講述空海和唐代詩人白居易探尋楊貴妃死亡之謎的故事,由此改編整合現在的影片情節。
  • 《妖貓傳》是好片還是爛片,網友吵得不可開交
    陳凱歌導演新作《妖貓傳》上映已有一段時間了。不過,這部電影的評價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局面,在豆瓣上,它的評分是7.0,算是中規中矩,但對這樣一位大導演來說,還應該再衝一衝。更有網友表示陳凱歌這是「把十年前的<無極>又用幻術給我演了一遍。」其實,每個人看電影時的觀感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有人吐槽說《妖貓傳》裡眾人都愛慕楊貴妃顯得太瑪麗蘇了。極樂之宴的場景華麗,服飾絕美,有人簡單地認為黃軒與染谷將太在其中起的只是旁白作用。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極樂,梵文本意是幸福所在之處,大乘佛教用語,也表示快樂的終極形態。
  • 這是《妖貓傳》裡最大的騙局
    《妖貓傳》,黃軒主演的一部奇幻電影。一千多年前的盛世大唐,在大明宮裡,那華麗的皇宮裡,一個美麗女子與一代帝王的愛情,曾經感動過無數人。白樂天或許會慶幸自己生活在那個時代,除了見證了大唐的繁盛,也見證了一代帝王愛情故事的真偽。所以,白樂天寫了《長恨歌》。有人說,白樂天寫《長恨歌》,愛情悲歌是假的,但白樂天寫在詩歌裡的深情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