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呂蒙斬下頭顱。關羽的死引起了蜀國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先是張飛因失去二哥而性情大變,手下的將士無法忍受他的打罵而偷襲了張飛,最後將張飛的頭顱獻給吳國換取功名。後是劉備因孫權聯合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伐吳
夷陵之戰成為了蜀國衰敗的關鍵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趙雲馬超等大將沒有跟隨劉備一起伐吳。這場戰役的結局大家也都知曉,劉備中了陸遜的計謀被火燒連營,損失慘重。兵敗而歸的劉備接連受到打擊,最後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後逝去。蜀國至此徹底失去了和魏國爭奪天下的機會。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蜀國眾多厲害的將領都沒有參加這場戰役。那麼為什麼劉備此戰不帶魏延馬超以及趙雲?
趙雲
首先說一說為什麼劉備不帶上趙雲。關羽和張飛之死皆是因為東吳作祟,因此劉備堅定了攻打東吳的決心。可是一向以劉備為主的趙雲,這次卻提出來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蜀國現在的首要敵人還是魏國,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應當是滅魏。魏國滅亡,東吳自然臣服。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劉備並沒有聽進趙雲的言論,執意要攻打東吳。趙雲看劉備心意已決,他便主動提出去鎮守江州。
諸葛亮、魏延
那麼諸葛亮為何未參加夷陵之戰?其原因和趙雲十分相似,他也是不贊成劉備伐吳的一員,但又礙於自己身份敏感未勸阻劉備的伐吳計劃。對於魏延不參加伐吳戰役的原因很簡單,魏延那時需要鎮守漢中之地。漢中是從曹操手中奪取而來,因此不可能輕易放棄。因此劉備就沒有把魏延從漢中之地調回來。
馬超
至於馬超為何沒有跟隨劉備去伐吳,其原因便是劉備還並不信任馬超。馬超在五虎將中入蜀國的時間最短,而且馬超有背叛主公的先例,劉備之所以讓馬超在蜀國身居高官,其目的就是為了安撫西涼軍。還有一點馬超當時病重,劉備伐吳是221年,馬超病逝時間在222年,所以馬超未能和劉備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