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為啥不帶馬超趙雲魏延等大將?其實這不怪劉備

2020-12-15 蜜罐先生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呂蒙斬下頭顱。關羽的死引起了蜀國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先是張飛因失去二哥而性情大變,手下的將士無法忍受他的打罵而偷襲了張飛,最後將張飛的頭顱獻給吳國換取功名。後是劉備因孫權聯合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伐吳

夷陵之戰成為了蜀國衰敗的關鍵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趙雲馬超等大將沒有跟隨劉備一起伐吳。這場戰役的結局大家也都知曉,劉備中了陸遜的計謀被火燒連營,損失慘重。兵敗而歸的劉備接連受到打擊,最後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後逝去。蜀國至此徹底失去了和魏國爭奪天下的機會。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蜀國眾多厲害的將領都沒有參加這場戰役。那麼為什麼劉備此戰不帶魏延馬超以及趙雲?

趙雲

首先說一說為什麼劉備不帶上趙雲。關羽和張飛之死皆是因為東吳作祟,因此劉備堅定了攻打東吳的決心。可是一向以劉備為主的趙雲,這次卻提出來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蜀國現在的首要敵人還是魏國,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應當是滅魏。魏國滅亡,東吳自然臣服。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劉備並沒有聽進趙雲的言論,執意要攻打東吳。趙雲看劉備心意已決,他便主動提出去鎮守江州。

諸葛亮、魏延

那麼諸葛亮為何未參加夷陵之戰?其原因和趙雲十分相似,他也是不贊成劉備伐吳的一員,但又礙於自己身份敏感未勸阻劉備的伐吳計劃。對於魏延不參加伐吳戰役的原因很簡單,魏延那時需要鎮守漢中之地。漢中是從曹操手中奪取而來,因此不可能輕易放棄。因此劉備就沒有把魏延從漢中之地調回來。

馬超

至於馬超為何沒有跟隨劉備去伐吳,其原因便是劉備還並不信任馬超。馬超在五虎將中入蜀國的時間最短,而且馬超有背叛主公的先例,劉備之所以讓馬超在蜀國身居高官,其目的就是為了安撫西涼軍。還有一點馬超當時病重,劉備伐吳是221年,馬超病逝時間在222年,所以馬超未能和劉備伐吳。

相關焦點

  • 劉備伐吳,為什麼不帶馬超?五年之後,諸葛亮才發現劉備的用心
    五虎將之中也只剩趙雲和馬超,雖然說攻下東吳會讓蜀國情況變好,可局勢顯然不會讓劉備輕易攻下東吳。趙雲和諸葛亮意識到了這點,極力勸說劉備暫停伐吳,另一邊孫權也不想跟他打。
  • 劉備伐吳損失慘重:近十萬精銳化為烏有,中生代大將差點被團滅
    公元221年4月劉備在成都稱帝,7月正式出兵大舉伐吳,一路勢如破竹攻入吳境,孫權在向曹丕稱臣避免了兩線作戰之後,以陸遜為大都督率兵迎敵,222年8月雙方在夷陵交戰,劉備大敗逃回白帝城。
  • 趙云為何不被劉備重用?原來他做了三件事,每一件都讓劉備失望
    而趙雲本人僅僅得到了一個"虎威將軍",聽名氣看起來好像很大,但實際上屬於雜牌將軍,更多是一種榮譽。趙雲論武藝、功績都能比得上他們4人,甚至就人品而言更是高於他們。很多網友不清楚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其實只需要看趙雲做過的三件事就能明白。
  • 論功行賞,卻遭劉備拋棄?趙雲、魏延為何無法封侯?
    在221年四月份的時候,劉備他在成都稱帝,那麼這個時候肯定是少不了對自己手下的獎賞。說起獎賞,除了賞賜黃金以外,另外一個就是晉升官位了。當時劉備是讓諸葛亮擔任了丞相,給馬超和張飛都封了侯,並且分別是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 虎將魏延為何能夠坐鎮漢中?張飛馬超均不及他,劉備早已看破玄機
    然後再往東是儻駱道,這條道是幾條中道路狀況最差最不好走的,馬走不得,人走難於上青天。然後是子午道,這條道可以從長安直接奔襲漢中,但因為年久失修,走過去也是難以想像。以上是從漢中北部到到漢中的幾條道,而從益州進入漢中要走大巴山兩條道,一條是西邊的金牛道,經武都郡可到達漢中,一條是東邊的米倉道。就在張飛和馬超打武都郡的第二年,劉備帶軍師法正,武將黃忠,趙雲出米倉道開始打漢中的門戶陽平關。
  • 為什麼劉備遲遲不重用馬超和趙雲?
    馬超的勇武是曹操抵擋不了的,於是一開仗就大敗。後來曹操採用了涼州人賈詡的離間計,從內部攻破了馬超、韓遂的戰鬥堡壘。馬超轉勝為敗,這一次,曹操殺了馬超的父輩及兄弟;梁寬、趙忂殺戮了馬超的妻兒。戰場失利,親人罹難,馬超在悲憤中無奈地投向張魯。
  • 夷陵之戰失敗的鍋,不能讓劉備一個人背,看看蜀軍參戰的將領!
    其實夷陵之戰時,蜀國的參戰將領陣容也是非常寒酸,甚至連廖化都沒得用。歷來人們提起夷陵之戰,蜀軍之所以慘敗,全是由於劉備以怒興師,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在和吳國對峙過程中被陸遜擊潰的。劉備作為一國之君,一軍之帥,當然要對失敗負主要責任,但是鍋不能讓他一個人背,我們看看蜀軍的參戰將領陣容就知道了。
  • 劉備創業39年,為何不敢重用趙雲?看看趙雲的真實身份就知道了
    桂陽群成功落到劉備手中。趙雲雖然救了小主人又打勝仗,為人卻很低調,從不邀功。214年龐統戰死時,趙雲率兵支援並攻下江陽,犍為等地。 可是對趙雲的功績劉備不但沒有獎勵,也沒有封他為將軍而是封了一個「翊軍將軍」。對於這「翊軍將軍」具體是個什麼職務,並沒有實際記載,也就是說這是劉備自己給趙雲封的一個官銜,實際上也就是劉備的貼身保鏢。
  • 把馬岱託付劉備,其實是馬超一石三鳥之計,馬超臨死終於出了口氣
    提到三國時期西涼大將馬超的故事,相信已經是人盡皆知,特別是對於三國歷史愛好者來說。馬超,像極了現代創業之人,有部分資金,但是缺乏頭腦,為了就大事竟然連生父、妻兒都不顧。惡虎況且不食子,馬超狠惡至此也算是人間難有。公元208年,曹操為了一統天下,率先把西涼的馬騰接入許都為官,並且還帶上了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馬鐵。
  • 不如關羽張飛,也不如黃忠趙雲,馬超的武功在劉備五大將中墊底?
    「五虎大將」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五子良將」是網文的說法,羅貫中創造了五虎大將之說,是根據《三國志·卷三十六》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地位在諸葛亮之後、龐統法正之前。至於五子良將,那是網文作者對《三國志·卷十七》的斷章取義:「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 和黃忠同一時期投奔劉備,魏延為何當不了「五虎上將」
    說過了魏延的情況,我們再來說一說劉備的「五虎上將」。「五虎上將」這個稱號在史書中是沒有的,倒是魏國有「五子良將」的記載(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五虎上將」的產生應該是參照了「五子良將」的叫法,另外在史書《三國志》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的傳記是在一章上的,叫做「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 趙雲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真的不受劉備重用嗎?其實並非如此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的趙雲,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比較受歡迎的一個人物,然而現在網上很多聲音都在說,趙雲其實一直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這極可能是大家的一種誤解。要知道,此時劉備麾下,關羽是偏將軍,張飛是中郎將,趙雲的這個牙門將軍與關羽的職位孰高孰低尚無定論,但顯然要高於張飛擔任的中郎將,而且由於劉備本身官職較低,他麾下的官職高低根本無法通過漢朝官制來衡量,這個牙門將軍便是他的又一獨創。而在趙雲之後,蜀漢中僅有魏延曾擔任此職,而從劉備對魏延的器重程度來看,趙雲這個牙門將軍顯然不太一般。
  • 劉備為什麼要重用魏延?
    那麼問題來了,魏延雖然在入蜀過程中「數有戰功」,但是,當時還是新人的他,並沒有獨當一面的出彩表現,而當時擔當重任的還是張飛、趙雲等主將。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為什麼敢於排除眾議重用魏延呢?因此,劉備在入蜀作戰時,就將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主力人員留在了荊州(後才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兵分三路向成都進軍),只帶上了龐統以及黃忠、魏延、霍峻、劉封、陳到、鄧方、馮習、輔匡、張南、卓膺等將領,這些將領就是劉備要重點培養的對象,並且也成為了劉備日後最為倚重的中堅力量(可惜在夷陵之戰中損失了多人)。
  • 劉備給趙雲升官 卻不給關羽和張飛升官 這就是典型的親疏有別
    劉備創業的過程當中,趙雲、糜竺、糜芳、孫乾、諸葛亮、黃忠、魏延、馬超、法正等文官武將,也先後加入劉備集團。劉備打進成都,成為四川之主,就有了稱帝的想法。劉備要想登基稱帝,就要先進王位。劉備要稱王,就必須取得趙雲、糜竺、糜芳、孫乾、諸葛亮、黃忠、魏延、馬超、法正等文官武將的支持劉備在進漢中王位之前,開啟了大規模加封部下文官武將的模式。當時的劉備,合法的官職是大漢左將軍。劉備給部下封的官位,必須比左將軍小。劉備在這個原則下,開啟官位大派發活動。
  • 劉備臨死前為何說趙雲不可重用。是什麼原因呢?這裡告訴你答案
    劉備雖然沒有重用趙雲,但是這並不妨礙劉備對趙雲非常信任,劉備沒有重用趙雲的根本原因就是:趙云為人太正直,不適合在官場混,趙雲的性格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清白,容不得有半點渣渣。    不僅如此,趙雲還在劉備伐吳前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說:國賊是曹操,現在曹丕纂漢,應該先北伐曹魏,滅了曹魏自然就能收復孫權,伐吳並非上策。當時並沒有其他人出來勸諫劉備,唯有趙雲一人而已。
  • 《三國演義》裡,魏延深受劉備器重,那麼他打得過五虎將嗎?
    魏延跟黃忠一樣,本是劉璋的部下,可惜都沒有受到重用,後來劉備入川,他們就棄暗投明跟隨了劉備。魏延雖然沒有像黃忠一樣被封為五虎將,但他絕對是劉備隊伍中升遷最快的一個。本來所有的人都以為劉備要用張飛來鎮守漢中,誰曉得最後卻提拔了魏延為漢中太守,並封鎮遠將軍,一時間全軍驚奇。
  • 正史裡真實的趙雲是怎樣的人,對蜀漢劉備集團有哪些突出貢獻?
    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隨後更是以空營示曹軍,讓曹操疑有疑兵,退軍過程中遭受大敗,被劉備稱讚一身是膽。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跟隨諸葛亮北伐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 劉備為關羽報仇興兵伐吳,陸遜火燒蜀軍,此時諸葛亮在幹什麼?
    劉備為關羽報仇,不聽謀士勸阻,起兵伐吳,落了個被陸遜火燒連營,狼狽而歸。當時的蜀漢那叫一個慘,帶去的大將死的死降的降,蜀漢數萬精銳盡失,劉備只帶了數百人馬在趙雲的接應下才逃回白帝城,後來羞憤成疾一命歸天。常言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劉備伐吳帶上諸葛亮會不會就識破了陸遜的計謀,反打一波?
  • 吞食天地2為什麼把五虎將中的馬超換成了魏延?
    吞食天地中把五虎將中的馬超換成魏延,主要一是為了契合歷史,二是為了在人物形象上略有區分。街機中的三國志.吞食天地2在幾十年前是非常受歡迎的一款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蜀漢的五員大將,對抗曹操大軍。這五員大將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
  • 諸葛亮北伐,為何不願派趙云為先鋒?
    蜀國經過了夷陵之戰已經元氣大傷,而且北伐之際的西蜀人才匱乏,五虎將中的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全部作古,僅存常山趙雲這一顆碩果。縱觀蜀國40多年來的所有武將,其中只有五虎將、魏延以及後來的姜維可以算一流武將。第1次北伐時,起初姜維還未投降,蜀只有魏延、趙雲2位一流猛將,因此這2人應該是諸葛亮北伐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