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天,德國啟動了一項秘密工程,這項工程是由德國柏林陸軍武器生產部門負責,而擔任指導的是德國鈾學會的科學組。
這個工程的啟動,意味著德國已經開始利用原子科學成果製造一種新式武器,然而由於此後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大肆迫害,一些此前居住在德國境內的猶太裔科學家開始移居歐洲和美國。
為了不讓德國搶先製造出這種新式武器,科學家愛因斯坦給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
愛因斯坦在信中表示:如果美國政府不立馬採取行動,不加強對鈾的研究,那麼當德國製造出這種原子能新式武器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在德國腳下顫抖!
時間來到1939年的10月11日,羅斯福在看到了愛因斯坦的信件之後,立馬下令組建原子武器研究委員會,自此進入到和德國進行時間賽跑的階段。
此間美國投入了超過10萬人,投資金額超過了25億美元,並且截止到1945年7月16日,這種新型武器在新墨西哥洲試爆的前一刻,都處於絕對保密階段!
在這一天,這種新型武器試爆成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試爆成功的原子彈!
而在這個時間點的不久前,衝繩島戰役也落下了句號,美軍對衝繩島上的12萬日軍進行了全員殲滅,只有不到八千俘虜。
這場戰役看似取得了絕對的戰果,可是美軍卻對這場戰役感到了深深的恐懼感,因為在衝繩島戰役中,美軍傷亡了約7.5萬人,其中直接陣亡的美軍士兵人數約為2.2萬人!
傷亡的數字讓美軍感到深深的恐懼,因為按照此前的預想,美軍會登陸日本本土作戰,而隨著越靠近日本本土,日軍的抵抗情緒就越是激烈。
硫磺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算是給美軍提了個醒,哪怕最後日本本土被美軍徵服,那麼美軍少說也得付出超過百萬的傷亡作為代價!
而這個代價,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而當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後,一下子便解決了強行登陸日本本土這件事,因為美軍找到了更為高效的殺傷方式來逼迫日本投降!
1945年7月26日,美國通過《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日本當時沒有回應,日本高層還在宣稱要全民玉碎。
就這樣,日本失去了免於被原子彈轟炸的機會。
時間來到1945年8月6日,兩架B-29重型轟炸機飛到了廣島的上空,和此前見到美軍轟炸機群便匆忙躲入防空洞不同,由於這次只有兩家美軍轟炸機,所以廣島的日本人都站在外面,看著天空上的兩架B-29重型轟炸機。
當時廣島人或許還在想,美軍又來投放勸降宣傳單了!
但緊接著他們失望了,美軍投彈飛行員正式按下了投彈按鈕,一枚可以稱得上是毀天滅地的炸彈從彈倉滑落,緊接著在離廣島地面660米的高空處爆炸,廣島瞬間淪為了十八層地獄!
原子彈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的大殺傷力武器。
或許,光憑這些字面意思,很難理解原子彈到底具有多大、多高效的殺傷!
但經歷過這一切的廣島人,他們對於這一切則是有著親身體驗。
十八層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對於生活在 1945年8月6日的廣島市民而言,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美軍在廣島投下的那顆原子彈,在爆炸的瞬間形成了一顆直徑超過110米的大火球,而火球放射出來的溫度瞬間達到了30萬攝氏度。
頃刻之間,廣島捲起了巨大的蘑菇雲,隨後震耳欲聾的大爆炸聲開始擴散,廣島瞬間被黑煙所淹沒,隨即而來的便是數百條火柱,廣島被灼熱的火海所覆蓋。
衝擊波早已把中心點的所有建築物夷為平地,而外環一圈的建築物均遭到了破壞,大火在燃燒,曾經熱鬧的街市上此時一片狼藉,中心點全部變成了焦土,沒有任何生命存在。
而在遠離中心點的區域,隨著燃燒和倒塌的建築物,可以看到許多燒焦的屍體,而沒有被瞬間斃命的人正在哭泣求救,然而整個城市早已癱瘓,並沒有所謂的救援隊。
河道之中也滿是浮屍,因為有的人目睹衝擊波的席捲,下意識地跳入河道之中,但衝擊波席捲而來的是上萬度的高溫,河道裡的歲瞬間被煮沸,原本渴望逃生的人在河道中掙扎著失去了生命。
在這種高溫下,隕命只是那麼幾分鐘的事情,而有的人在建築情況非常好的建築體中躲過了衝擊波,但由於目睹了爆炸的瞬間產生的強光,眼睛被短暫性灼傷,此後視力再也恢復不到曾經的狀況。
倖存下來的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這些倖存者眼中的世界早已成為了地獄般的樣子,曾經熟悉的街道再也不見了,卻而代之的是到處陷入火海,到處都是失去生命的人,這些失去生命的人此時的慘狀令人無法直視。
並且,此時的倖存也只是暫時性的,因為在接下來還要與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不會消散的核輻射作為對抗,這些帶著反射性物質的煙塵會便慢慢殺死沒有被這場爆炸直接致死的人。
哪怕最終抵抗住了核輻射,可是這些經歷過這場核爆炸的人,他們此生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這些陰影是伴隨著一生的,那麼多年之後,僅僅想起那天的遭遇,他們都會感到深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