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傳承項目結題匯報展演

2021-01-11 新華社客戶端

12月20日,由東華大學王熙元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結題匯報-海派旗袍時尚論壇和海派旗袍文化作品展演在東華大學舉行。

項目主持人王熙元副教授做項目匯報

海派旗袍誕生於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之一。該項目不僅是海派旗袍工藝的傳承,而且是對海派經典文化的傳播和深入研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是上海時尚的重鎮,兩者具有很高的鍥合度。項目致力於傳播海派旗袍文化、傳承海派旗袍工藝,讓精良的旗袍設計與製作工藝在年輕一輩的傳承創新下,綻放新的光芒,完美展現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大國的優秀文化與民族精神。在項目結題展演的前一天,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專門來到服裝學院逸夫樓報告廳,看望了正在緊張彩排的項目組工作人員,了解了項目的進度並對項目全體學員寄予厚望。

在為期一年的項目建設期內,項目組和廣大學員共同努力,在課程建設、集中教學、理論學習、實踐調研、設計製作、工藝實踐、評估匯報中取得良好成績。通過項目建設,幫助學員了解了海派服飾文化的起源、發展、特色、傳播了中國優秀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學員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也擴大了海派旗袍文化和工藝的傳播影響力。項目實施以來,獲得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全國11家媒體的報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2019年7月國家藝術基金組織的全國第三次集中巡查中,項目獲得表彰。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崔運花參加海派旗袍作品匯報展演,並致辭。

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崔運花致辭

「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西裝旗袍多浪漫...生活多精彩」隨著滬語傳唱歌手林寶吳儂軟語的婉轉悠揚,經典的海派旗袍隨著歌聲出現在舞臺上。在這次匯報展演中共有110套海派旗袍,分為海派經典、海派時尚、時尚創新三大部分,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30名學員的一年來的學習成果。林語堂曾經指出:「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於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但是這些作品既繼承了海派旗袍的傳統工藝,又與時尚相結合,從材料上、款式上內涵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如作品《承·在》將海派旗袍與西方晚禮服相結合,保留了海派旗袍的立領、斜襟、盤扣、曲線等要素與西方晚禮服的裙擺、刺繡、花邊等相結合,展現出別樣的風情。再如,作品《行走》將海派旗袍與皮革進行錯配,以海派旗袍的曲線與現代皮革的誇張表面肌理以及寫意的藝術裝飾相結合,極具視覺衝擊力。取名「行走」,寓意海派旗袍向前隨時代發展。展現了優秀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匯報展演結束後,崔運花與國家藝術基金督導組專家、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科研處、繼續教育學院等部門負責人為30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在舉辦匯報展演的同時,還召開了海派旗袍時尚論壇。東華大學副校長邱高,參加了海派旗袍論壇並致辭。海派旗袍時尚論壇是由「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組」和服裝與設計學院、東華大學出版社、東華大學期刊中心、東華大學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共同承辦。這裡有來自時尚先鋒企業、時尚研究機構、時尚傳媒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交流了海派旗袍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東華大學出版社陳珂社長談到,中國服飾給世界深刻印象的是海派旗袍,它不僅根植於本民族的記憶和血脈裡,更成為一種符號被世界所認知和了解。紅館旗袍創始人認為:海派旗袍是傳統文化的記憶,穿著在身的時侯,穿的是家國文化的情懷。

東華大學副校長邱高致辭

專家論壇:東華大學期刊中心主編王克斌、東華大學出版社長陳珂、企業代表餘平、楊歆穎, 論壇主持人:東華大學副教授楊子田

黃浦江、石庫門、海派旗袍,都是上海文化的記憶。一個是流動的上海記憶,一個是雕塑般的建築形態,一個是上海城市中的飄逸身影。有著鮮明特色的海派旗袍,是向世界傳遞東方文明之美,中國服飾之美,上海城市之美的最佳載體。

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匯報雖然結束了,但是海派旗袍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會像雲散的種子,傳播到祖國各地,讓精良的旗袍設計與製作工藝在年輕一輩的傳承創新下,綻放新的光芒。

來源:直播中國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迎新聯歡會成功舉辦
    >>>專題:因你更美,海派旗袍文化原標題:因你更美!——祝賀2019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共創海派旗袍美好未來」迎新聯歡會下午場演出成功舉辦  初八下午,在快樂家園慧音劇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共創海派旗袍美好未來」迎新聯歡會下午場演出成功舉辦。
  •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葛俊俊)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上海成功舉辦,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滬舉辦「海派旗袍文化論壇」「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正式啟動
    作為「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系列活動之「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旗袍文化與藝術論壇」,於5月30日下午在新東苑快樂家園慧音劇場圓滿舉行。「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正式啟動。援鄂醫生代表、企業家旗袍隊以及相關媒體參加了活動。活動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閻華主持。
  • 共同開創海派旗袍文化發展的美好未來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
    原標題:共同開創海派旗袍文化發展的美好未來——祝賀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屆第一次會長大會勝利召開!  「雲想衣裳花想容,秋高氣爽露華濃。今日歡聚同歡樂,攜手奮進創新篇。」近日,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長第一次會議在浦江遊船「快樂家園」號上進行。
  • 「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來了援鄂醫護人員穿上海派旗袍
    監製:費 霞  攝影(首字母拼音排序):黃國慶 佟 峰 翟昕宇  圖文編輯:翟昕宇  選稿:倪超英  5月30日,「海派旗袍東方雅韻——旗袍文化與藝術論壇」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新東苑快樂家園慧音劇場盛大開幕,論壇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閻華主持,本場文化盛宴匯聚舞蹈、
  • 摩登女神展風採2020年「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落幕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玖琰舫·國學茶文化中心成功舉辦,金融中心一隅的玖琰舫,搖身一變宋代至今服飾演變、技藝傳承的江南文化大觀園,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
    提及「海派旗袍」,總能觸發起與上海城市文化相關的聯想。穿上旗袍的女人儀態優雅,旗袍將中國女性的古典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由旗袍改良而來的服裝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鴻翔密不可分,直到現在,服裝行業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海派旗袍」的往事就從鴻翔的故事說起。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收回2017年度結題項目結餘資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收回2017年度結題項目結餘資金的通知國科金髮財〔2020〕87號  各依託單位: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5〕15號)和《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的補充通知》(國科金髮財〔2018〕88號)的規定,
  • 市民文化客廳|「旗袍美探」,探海派旗袍之美
    由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共同打造的「上海文化品牌」活動——市民文化客廳,迎來了第16期活動,今天的主角是海派旗袍。旗袍,旗人之袍,「出生地」雖不在上海,但在上世紀20年代來到了上海,成了「新上海人」,並有了一個新名字——海派旗袍。多了「海派」兩個字,旗袍的味道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近日,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這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付出努力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
  • 文藝創作結碩果 上海文化再發力
    人民網上海12月16日電 12月15日,伴隨著上海京劇院作品《解放日》的登場, 2020年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小型作品)頒獎晚會在上海虹橋藝術中心精彩亮相。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2020年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小型作品)活動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聚焦歷史題材、紅色題材、現實題材,結合抗擊疫情的相關創作,鼓勵彰顯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質的作品參演參評。
  • 上海海韻旗袍會會長:致力將旗袍文化融入現代白領圈
    中新網上海2月27日電 (記者 許婧)近年一直致力在滬上白領中推廣旗袍文化的申城旗袍「大咖」、上海海韻旗袍會會長劉秋雁整個狗年春節期間,都忙著在上海大世界「擺攤」,向南來北往的遊客介紹她心愛的海派旗袍、現場演示如何製作盤扣。  精美的旗袍和色澤繽紛的手工盤扣總是讓劉秋雁的展位前熱鬧非常。
  • 京派、海派,旗袍的美藏在歲月裡!
    ,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可以分為京派、海派,而每一種派別的旗袍差距蠻大的。  既然京派旗袍是「大家閨秀」,那麼海派旗袍只能是「摩登女郎」了,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化正在解放,傳統的旗袍中融入了新生元素,使旗袍更加注重勾勒女人身材輪廓,所以現在的我們,見到的旗袍大多是海派旗袍,所謂的「海」,自然是上海了
  •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上海展演周|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線上...
    以「代際傳承民族藝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理念,志將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舞臺上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與中國民族管弦樂藝術的風採。曾榮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乙組一等獎等多項殊榮;並於2013年起被上海市教委正式批准命名為「上海市大學生藝術團民族管弦樂團——上海師範大學青年民族管弦樂團」。
  • 享花好月圓,品海派黃酒 錦繡12聯手國宴大師解鎖中秋佳宴!
    海派家具收藏家王力和她的好友歡聚在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在皎潔的月光下,共同為海派文化寫下充滿藝術之美的味覺註解。 時尚雅致 呈現內在東方力量 藝術與生活密不可分,對老上海的熱愛讓王力愛上收藏海派家具,生活中的她也是一枚海派旗袍愛好者
  • 中國定製旗袍藝術大賞來了!帶您領略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瀋陽--旗袍故都」,這個獨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她彰顯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淵源和藝術追求,表露了一個城市的服飾文化和時尚魅力。5月25日,這座城市被一場旗袍的視覺盛宴點燃了。2019中國定製旗袍藝術大賞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
  • 第九屆寶雞市文化旅遊節·鳳翔泥塑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啟動
    西部決策網訊(韓宗憲 通訊員 王永剛)9月28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寶雞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鳳翔縣委、鳳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九屆寶雞市文化旅遊節·鳳翔泥塑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在享有中國泥塑第一村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的傳統戲曲京劇青衣和越劇花旦的人物化妝造型展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傳統文化與表演藝術。
  • 直播: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
    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節目單 1.大調曲子《套狗》 表演:寶豐縣墨派大調曲子傳習所(馮合水、袁素玲 12月7日晚7點30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寶豐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將在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拉開帷幕。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莎士比亞戲劇本源系統整理與傳承比較研究...
    合影留念10月25日上午,由《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主編、文學院教授李偉昉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莎士比亞戲劇本源系統整理與傳承比較研究」開題報告會暨學術研討會在開封市開元名都酒店舉行文學院繼承了傳統的辦學思想與辦學理念,根據不同時代的學科發展需要和學科發展規律,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文化的傳承創新上,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產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學術成果,打造了一支富有學術專長的教學科研隊伍在此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李偉昉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