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提及「海派旗袍」,總能觸發起與上海城市文化相關的聯想。穿上旗袍的女人儀態優雅,旗袍將中國女性的古典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由旗袍改良而來的服裝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鴻翔密不可分,直到現在,服裝行業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海派旗袍」的往事就從鴻翔的故事說起。

為宋氏姐妹做旗袍

旗袍,最早流行於辛亥革命時期。那時女學生為了穿著方便,將滿人的旗裝簡化而成,在當時被稱為「改良旗袍」,款式比較簡單。

現代旗袍出現後,應運而生了一些生產經營旗袍的服裝店鋪和改良旗袍的設計師,使得旗袍服飾空前發展。在旗袍工藝上改良最多,對社會影響最深的,是當時的鴻翔時裝公司和其創始人金鴻翔、金儀翔兄弟。金鴻翔之子、94歲的金泰康向記者講述了鴻翔公司與海派旗袍之間的淵源。

鴻翔創辦之前,金鴻翔就憑藉出色的手藝為宋慶齡等宋氏三姐妹做過服裝。1912年,18歲的金鴻翔結束學徒生涯,前往俄國海參崴打工。一戰爆發後,他回到上海。回國後,起初在一些外國領事館和外國商人家中,拎著包裹為他們的女眷做服裝,上層華人公館裡的太太、小姐們也都找他做衣服。金鴻翔由此認識了宋氏三姐妹和她們的母親倪桂珍。「倪桂珍和我父親都是川沙人,我父親設計的服裝款式都是中西式結合,她們很喜歡。此後我父親一直為宋家做衣裳。」金泰康說。

1917年,金鴻翔和朋友一起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租房子,開了間成衣鋪,招攬到更多以國人為主的顧客。金鴻翔出國見過世面,學過西式裁縫,做了許多外國人的「跑路衣、連衣裙、禮服」,比較熟悉女性心理,於是將女裝作為發展重點。

金泰康說,此後十幾年間,金氏兄弟對旗袍的操作工藝作了創新,將中西款式有機結合起來。「學生旗袍筆直籠統,款式單一,我父親在裁剪上把西式『開省、打襉、裝袖』等技術融合進來,旗袍穿在女性身上更貼身,更能展示女性身材的曲線美。」另外,金鴻翔將中式服裝「鑲、嵌、滾、包」等傳統工藝用到旗袍裝飾上,並且在絲綢旗袍上繡花,繡的不是傳統旗裝上的圖案花紋,而是蘇繡裡的花卉禽鳥,使得旗袍更加華麗。

鴻翔旗袍亮相芝加哥世博會

「旗袍製作手工活特別多,我父親後面改做女式西裝和時裝。」金泰康說,1945年,他到鴻翔公司工作時,鴻翔停止經營旗袍已有十多年,改而經營女式大衣。

金鴻翔對過去數十年經營旗袍的事,隻字不提。所以在此之前,金泰康對鴻翔與旗袍的情況,知之不多。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黃浦區編寫地方志,金泰康被指定為鴻翔公司撰寫店史。他在市檔案館等處查閱歷史資料時,看到一本1934年專為鴻翔公司發行的《社會晚報特刊》,上面登載了宋慶齡和蔡元培為鴻翔的題詞,以及那時鴻翔公司在百樂門大飯店舉行的時裝表演等內容,裡面有一些明星、名媛們穿著鴻翔旗袍的照片。電影明星胡蝶曾在回憶錄中提到,她的衣服是在鴻翔做的,她結婚時鴻翔送了一件繡有100隻蝴蝶的結婚禮服,並為伴娘袁美雲、顧蘭君等定做了禮服,還拍了照片分發給鴻翔門市上的顧客。

金泰康說,1985年出版的《經濟參考》題為《女服之王——鴻翔時裝公司》整版報導,裡面有一節提道:193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舉辦時,金鴻翔聽到他的朋友、中國參展的籌辦人之一繆凱伯說,世界各國都有服裝參加展出,唯獨中國沒有。金鴻翔靈機一動,就由鴻翔公司做了6件繡花旗袍,託繆凱伯帶去參展,結果獲得大會銀質獎。「既為國家爭光,也使得鴻翔聞名遐邇。」金泰康說,鴻翔選送的旗袍之所以能在世博會上獲得獎項,恐怕和其精緻的做工密不可分,「鴻翔服裝對細節精益求精,規定每一寸必須縫12針,多一針、少一針都不行,對如何剪裁、熨燙都有嚴格要求,鴻翔製作的衣服必須穿20年不磨損、不變形。」

「老字號」為普通民眾服務

旗袍的命運一度有所起伏。有一個時期,旗袍、西裝被視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連呢絨大衣也因價格昂貴而少有人問津。

金泰康說,20世紀70年代市面上曾經供應的「家庭裁剪服裝紙樣」中,有兩用衫、西褲、中山裝、罩衫等二三十種款式,唯獨沒有西裝和旗袍這兩個品種。所有的服裝店統統改為經營棉布面料的兩用衫、人民裝、褲子、裙子等。他說,當時,鴻翔公司在經營上遇到困難。鴻翔過去經營的是呢絨、皮毛大衣,而新中國剛成立,國家提倡節約,原先的顧客有的已出國,有的不敢張揚消費,導致大衣銷售不暢,營業額一落千丈,一些服裝店只好歇業。

「國家不希望鴻翔這樣一家名店就此停業,員工也決心克服困難、共渡難關,所謂『窮則變』。」他說,鴻翔在困境中進行了三項改革:服務對象由中上階層轉向人民大眾,經營品種由大衣轉向兩用衫、褲子等普通商品,服裝面料由呢絨、皮毛轉為棉布、化纖。他認為,變革以後,收益雖然不多,但是鴻翔對當時節約社會物資、豐富人民生活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卻意義深遠,昔日精品在經歷時代變革之後走近尋常百姓。

金泰康說,改革開放以後,海外華僑回國探親遊覽者眾多,有些人出於慕名或懷舊,想在國內定做旗袍,指名鴻翔做。「那段時間,常有熟人問我有關做旗袍的事情,但是像鴻翔等一些大型時裝店,已有幾十年沒做旗袍,技術和人才都已流失,不可能另起爐灶承接旗袍生意。」他將這些客人介紹給還在做旗袍的龍鳳等服裝商店。

旗袍工藝列入國家非遺

20世紀90年代後,旗袍回歸公眾視野。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一些國際會議、博覽會中,旗袍作為禮儀服裝亮相。2011年5月,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金泰康說,我們的國情和社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審美觀念加強,都為旗袍的重新登場創造了條件。他告訴記者,20世紀80年代,上海電視臺拍攝電視劇《上海一家人》,劇中的人物、服裝店老闆若男的原型就是金鴻翔。他們同樣是服裝學徒出身,若男在成衣鋪做學徒時,開始學做的就是旗袍,後來又都以開設服裝店致富。劇中演員李羚、曹翠芬等也都到鴻翔體驗過生活。

誕生於20世紀初的海派旗袍是極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飾。2018年8月,臺灣收藏家王水衷將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和相關飾品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成為文博界的一段佳話。專業人士認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地位,映射著社會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性格,旗袍正好提供了觀察的視角,從中可以看出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顯露出現代城市文明的開放和個性,同時保留了傳統中國的風骨和韻致。

娓娓道來的老上海故事與回憶,都留存在旗袍發展的歷程中。而經歷了百年之久的旗袍,透過歲月的變遷,仍然保留了濃厚的東方韻味。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陝西北路 老字號品牌 旗袍 老字號專業街 后街經濟-上海頻道...
    為打響上海購物品牌,靜安區啟動陝西北路改造升級,通過對建築街景、入駐品牌、產品服務和文化展示等全方位提升,彰顯和釋放老字號的魅力,打造南京西路商圈「后街經濟」新亮點。  業態定位海派歷史文化體驗  復古又時尚,是很多人對新亮相的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的第一印象。
  • 滬舉辦「海派旗袍文化論壇」「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正式啟動
    作為「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系列活動之「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旗袍文化與藝術論壇」,於5月30日下午在新東苑快樂家園慧音劇場圓滿舉行。「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正式啟動。援鄂醫生代表、企業家旗袍隊以及相關媒體參加了活動。活動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閻華主持。
  • 共同開創海派旗袍文化發展的美好未來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
    原標題:共同開創海派旗袍文化發展的美好未來——祝賀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屆第一次會長大會勝利召開!  「雲想衣裳花想容,秋高氣爽露華濃。今日歡聚同歡樂,攜手奮進創新篇。」近日,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長第一次會議在浦江遊船「快樂家園」號上進行。
  •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葛俊俊)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上海成功舉辦,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來了援鄂醫護人員穿上海派旗袍
    監製:費 霞  攝影(首字母拼音排序):黃國慶 佟 峰 翟昕宇  圖文編輯:翟昕宇  選稿:倪超英  5月30日,「海派旗袍東方雅韻——旗袍文化與藝術論壇」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新東苑快樂家園慧音劇場盛大開幕,論壇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閻華主持,本場文化盛宴匯聚舞蹈、
  • 2019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迎新聯歡會成功舉辦
    >>>專題:因你更美,海派旗袍文化原標題:因你更美!——祝賀2019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共創海派旗袍美好未來」迎新聯歡會下午場演出成功舉辦  初八下午,在快樂家園慧音劇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共創海派旗袍美好未來」迎新聯歡會下午場演出成功舉辦。
  • 市民文化客廳|「旗袍美探」,探海派旗袍之美
    由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共同打造的「上海文化品牌」活動——市民文化客廳,迎來了第16期活動,今天的主角是海派旗袍。旗袍,旗人之袍,「出生地」雖不在上海,但在上世紀20年代來到了上海,成了「新上海人」,並有了一個新名字——海派旗袍。多了「海派」兩個字,旗袍的味道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 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傳承項目結題匯報展演
    12月20日,由東華大學王熙元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結題匯報-海派旗袍時尚論壇和海派旗袍文化作品展演在東華大學舉行。項目主持人王熙元副教授做項目匯報海派旗袍誕生於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之一。該項目不僅是海派旗袍工藝的傳承,而且是對海派經典文化的傳播和深入研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是上海時尚的重鎮,兩者具有很高的鍥合度。
  • 摩登女神展風採2020年「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落幕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玖琰舫·國學茶文化中心成功舉辦,金融中心一隅的玖琰舫,搖身一變宋代至今服飾演變、技藝傳承的江南文化大觀園,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京派、海派,旗袍的美藏在歲月裡!
    ,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可以分為京派、海派,而每一種派別的旗袍差距蠻大的。  既然京派旗袍是「大家閨秀」,那麼海派旗袍只能是「摩登女郎」了,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化正在解放,傳統的旗袍中融入了新生元素,使旗袍更加注重勾勒女人身材輪廓,所以現在的我們,見到的旗袍大多是海派旗袍,所謂的「海」,自然是上海了
  • 東華師生作品讓你看懂「海派時尚」的前世今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街頭潮牌與上海「老底子」味道小楊生煎做跨界服飾,如藝術品一般的毛衣,由柔性面料、立體輪廓曲線合成的「建築感禮服」……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展示了東華師生設計製作的30餘件近代服裝和
  • 曾為宋氏姐妹、胡蝶定製服裝,鴻翔公司為何被稱為「海派旗袍」的...
    原創 金泰康 檔案春秋鴻翔時裝公司自1917年在上海開出首家成衣鋪,逐漸在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金鴻翔、金儀翔兄弟二人,通過悉心研究改造旗袍的製作工藝,豐富了旗袍的花色品種。
  • 上海海韻旗袍會會長:致力將旗袍文化融入現代白領圈
    中新網上海2月27日電 (記者 許婧)近年一直致力在滬上白領中推廣旗袍文化的申城旗袍「大咖」、上海海韻旗袍會會長劉秋雁整個狗年春節期間,都忙著在上海大世界「擺攤」,向南來北往的遊客介紹她心愛的海派旗袍、現場演示如何製作盤扣。  精美的旗袍和色澤繽紛的手工盤扣總是讓劉秋雁的展位前熱鬧非常。
  • 從《長恨歌》到《金家花園》:上海話劇海派味道漸濃
    從《長恨歌》到《金家花園》:上海話劇海派味道漸濃 2019-08-27 16:59:20來源:新民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首批21家上海消費體驗館公布,你去過幾家
    開業以來,朵雲書院打造了一系列閱讀文化活動品牌,開展讀書會、音樂會、白酒品鑑會、手工私享課,並定期舉辦一系列海派文化特色的藝術展覽,為顧客營造互動性高、體驗感強的文化閱讀氛圍。蔓樓蘭海派旗袍錦江迪生店蔓樓蘭錦江迪生店是海派旗袍知名品牌蔓樓蘭的品牌體驗店,以「海派潮流風向標」為核心設計理念,加入海派潮流元素,集品牌展示、服務體驗、高級定製、VIP沙龍於一身,是品牌VIP以及海派文化愛好者的專屬會所,店內陳列了眾多高級定製專屬款旗袍,讓消費者對於海派文化和海派旗袍有更深入地了解。
  • 新民特寫|179張明信片上濃縮的「新老上海」,講述「上海故事上海情」
    《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這些反映「新老上海」市井文化、城市風貌變遷發展的畫面,濃縮在了179張明信片上。今天上午,「上海印象」6大主題明信片,在被譽為上海之巔的上海中心發布,明信片上珍貴的遺址、典藏的畫卷、秀美的旗袍、舌尖的味道,以及民俗特色等幾代上海人的印記,打開了上海文化的記憶之門,講述著「上海情」「中國夢」。圖說:「上海印象」明信片。
  • 五五購物節|首批21家上海消費體驗館公布,你去過幾家
    開業以來,朵雲書院打造了一系列閱讀文化活動品牌,開展讀書會、音樂會、白酒品鑑會、手工私享課,並定期舉辦一系列海派文化特色的藝術展覽,為顧客營造互動性高、體驗感強的文化閱讀氛圍。蔓樓蘭海派旗袍錦江迪生店蔓樓蘭錦江迪生店是海派旗袍知名品牌蔓樓蘭的品牌體驗店,以「海派潮流風向標」為核心設計理念,加入海派潮流元素,集品牌展示、服務體驗、高級定製、VIP沙龍於一身,是品牌VIP以及海派文化愛好者的專屬會所,店內陳列了眾多高級定製專屬款旗袍,讓消費者對於海派文化和海派旗袍有更深入地了解。
  • 他們更懂中國女人的曲線 揭秘長樂路上的旗袍王國
    原標題:后街小店 | 他們更懂中國女人的曲線 揭秘長樂路上的旗袍王國  【編者按】在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幾條重要商業街人流如梭,與之或相交、或平行,還有一條條梧桐樹下的小馬路,街邊小店讓人在不經意間偶遇「上海味道」。
  • 東華大學「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活動...
    ,由柔性的面料、立體的輪廓曲線與充滿力量的建築感構成的禮服……   今天,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 享花好月圓,品海派黃酒 錦繡12聯手國宴大師解鎖中秋佳宴!
    石庫門與老弄堂,旗袍與玉雕,海派家具與精緻酒盞……這些來自舊時光的老物什,仿佛帶著些許沙啞的悠揚樂聲,流轉出老上海的雅致風韻。 這正是中秋傳統佳節之際,海派黃酒傳承者"石庫門"黃酒錦繡12發起的一場"錦繡十二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