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644人,男女比例4:1。
——本科生:298人。
計算機169人,電子信息49人,智能43人,微電子33人,通信3人,信息與計算1人。
——碩士:236人。
人數較多的專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54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3)、計算機應用技術(32)、微電子(24)、通信與信息科學(24)。
——博士:110人。
人數較多的專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18人)、微電子(17)、通信與信息科學(17)、物理電子學(1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0)。
二、本科生
——國內升學:47.7%,共142人。
繼續留在北大126人,佔比89%。其中103人留在信科學院深造…
備註1:2018屆信科學院推免生名單公示共165人,其中至少23人最終放棄了保研。
——出境留學:33.2%,共99人。
去美國82人,佔比82%。
80%去QS排名Top50高校:卡耐基梅隆大學20人,哥倫比亞大學7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6人…
——靈活就業:15.4%,共46人。
——協議就業、待就業:3.7%,共11人。
備註2:承諾參加保研就不能出國,放棄保研的23名同學應是找到了更滿意的就業單位。
備註3:數院、信科、物院、地空2018屆的「靈活就業率」,創歷史新高,尤其是研究生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幾乎較2017屆翻倍。
北大學子就業四大熱門:IT業、金融、現代商務服務、公共管理。近年來北京收緊留京指標,導致不能落戶,不能籤訂「三方就業協議」,只能選擇「合同就業」。
前3行業主要留北京,這是「靈活就業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碩士研究生
——協議就業:39%,共92人。
就業行業:IT業44人,金融業16人,公共管理10人,科研10人……
就業單位:三資39人,國企20人,機關、民營各10人,科研5人,事業4人,高校3人,初中1人。
就業地點:北京38人,上海13人,廣東16人,浙江15人,其他10人。
重要單位:騰訊6人,上海華為、網易杭州、廣州博冠、農行各4人,工行3人…
——靈活就業:51.7%,共122人。
——國內升學、出境留學、待就業:10%。
留在北大繼續深造1人。
出國深造主要選擇美國,去美國9人…
四、博士研究生
——國內升學:18.2%,共20人。
繼續留在北大深造8人。3人留在信科學院。
12人去向:清華大學4人,其他大學、研究院、博士後工作站 8人……
——出境留學:8.2%,共 9人。
去美國3人,英國3人,其他國家、地區3人。
——協議就業:44.5%,共49 人。
就業行業:科研18人,IT業15人…
就業單位:民營12人,三資12人,國企9人…
就業地點:主要去北京、上海。北京20人,上海10人,其他19人…
典型單位:上海華為6人,華為3人,科磊半導體(上海)2人,格羅方德半導體(上海)2人…
——靈活就業:28.2%,共31人。
——待業:1%,共1人。
五、總結
——本科生更多選擇繼續深造,深造率81%。
——碩士以就業為主,就業佔比91%。博士以就業為主,深造為輔。
——研究生(碩博)參加就業294人,佔研究生比例85%。
研究生(碩博)協議就業141人,佔研究生比例41%。
研究生(碩博)靈活就業153人,佔研究生比例44%。
研究生(碩博)實際留北京工作約212人,佔碩博就業畢業生比例70%。
本科生就業數據不全,無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