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直屬教育部的211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始於1941 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1954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94年更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校開設 101 種外國語言,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是我國最大的非通用語建設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1、就業去向
北外日前發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詳情如下:
2019 屆畢業生共有 2239 人,
男女比例1:3.74;
京內生源7.9%。
總去向落實率是 94.10%。
本 科 畢 業 生 1281 人,
碩 士 畢 業 生 873 人,
博士畢業生 85 人。
①就業去向如下:
②本科就業明細如下:
③未落實去向132 名。
本科生 68 人,碩士59 人,博士 5 人。
其中,77 人工作待落實(正在求職中或實習中),55 人正在辦理出國(境)留學手續或準備 2020 年國內升學考試。
2、深造情況
深造率高於2018屆。
其中本科國內升學比例略減,人數增加。
本科留學比例、人數均增長。
①國內升學
本碩271 人選擇國內升學。本科251 人,碩士 20 人。
其中,留在北外163人。
其餘依次:北大29人,人民大學18人,貿大6人,清華5人,南大、法大各4人,北師大、同濟各3人。
②本科生保研
學校2019屆公示不全,根據2018、2020屆保研情況:
保研名額150人左右。
保研率11.5%。
③境外留學
本碩博有 422 人選擇出國(境)留學。
留學人數較上屆383人增加,其中去美國增加15人、英國增3人,香港、日本減3人。
留學地選擇:美國、英國並列首位(22.99%)。
共 195人赴世界top100 高校留學深造,佔出國(境)本科畢業生總人數的 49.37%。
3、就業去向
本科生籤約就業(協議就業+合同就業) 264 人,靈活就業 303人。
碩士籤約就業539 人,靈活就 業 229人。
博士籤約就業72人,靈活就業7人。
①就業地點
59.34% 的畢業生優選在北京就業。
其次為東部地區(25.53%)。
其中,本科生籤約留京264人,比例較上屆略增,人數減少10人。
碩士籤約留京539人,較上屆比例減少,但人數增加88人。
就業單位
主要流向事業單位(28.94%)、其他企業(28.54%)、國有企業(18.81%),其他佔比最小。
②就業行業
行業前三:教育(28.94%),IT業(11.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1.90%)。
③重點單位
8 名學生通過選調生考核,赴基層一線建功立業。
重點單位如下:
④求職情況
本科生在求職過程中最看重的三個因素分別為:發展前景好、利於施展個人的才幹、福利待遇好。
研究生在求職過程中最看重的三個因素分別為:發展前景好、利於施展個人的才幹、福利待遇好。
本科生從開始求職到最終落實工作平均用時 3.94 個月,主要集中在 2019 年 4 月拿到首份錄用通知,在求職過程中平均投遞簡歷 15.63 份,平均獲得面試機會 6.75 次,平均收到錄用通知 2.48 個。
研究生平均用時 4.83 個月,主要集中在 2018 年 11 月拿到首份錄用通知,平均投遞簡歷 28.45 份,獲得面試機會 10.56 次,收到錄用通知 3 個。
本科生求職渠道中,校園渠道(31.42%)是求職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其次是用人單位自設渠道(25.29%)。
研究生最主要通過「學校 / 學院發布的招聘信息」(45.77%)和「學校組織的招聘會」(38.73%)求職成功。
2014-2017屆本科生畢業兩年平均月薪81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