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榮膺日本燃燒學會「技術獎」

2020-12-16 新民晚報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以下簡稱馬自達)憑藉全新一代汽油發動機「創馳藍天X(SKYACTIV-X)」火花控制壓燃點火技術,榮獲了日本燃燒研究中最權威的機構--日本燃燒學會頒發的2020年度日本燃燒學會「技術獎」。該獎項是頒發給在燃燒應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個人或團隊。

【獲獎摘要】

獲獎對象:

火花控制壓燃點火技術新型發動機 「創馳藍天X汽油壓燃發動機(SKYACTIV-X)」的開發

獲獎者:

漆原友則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西田正美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河野通治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井上淳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志志目宏二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末罔賢也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松本浩太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丸山慶士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馬自達全新一代汽油發動機「創馳藍天X(SKYACTIV-X)」

馬自達全新一代汽油發動機「創馳藍天X(SKYACTIV-X)」,憑藉敏銳的反應、強大的扭矩輸出以及兼顧低油耗和環保性能,使駕駛者享受車隨意動般暢快的加速感,「MAZDA 3」和「MAZDA CX-30」均搭載了這套全新動力系統,於今年9月份投放中國市場,在長安馬自達渠道進行銷售。

作為一款應用於乘用車的量產汽油發動機,「創馳藍天X汽油壓燃發動機(SKYACTIV-X)」通過在世界範圍內首次採用火花控制壓燃點火技術(SPCCI)實現了高壓縮比及稀薄燃燒,為提高發動機熱效率和減少汽車CO2排放量做出貢獻,從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迄今為止,關於使用壓縮點火燃燒來實現高效率汽油發動機的研究也有很多,但由於需要突破「高壓縮比技術」難關,並且在燃燒時間控制方面也存在難題,因此一直無法投入量產。馬自達通過活用「創馳藍天汽油發動機(SKYACTIV-G)」高壓縮比化的成功經驗,將火花塞不僅局限在點火,而是同時將其利用於引起缸內壓力變化的創新,開發出新型燃燒控制方式,首次成功實現了汽油發動機壓燃點火的量產使用。

(新民網出於傳遞汽車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林清軒神奇修復能量清軒粹(TM)榮膺榮格技術創新獎
    上海2019年7月10日 /美通社/ -- 近日,2019年榮格技術創新獎(Ringi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公布,中國高端護膚品牌林清軒憑藉具有神奇修復能量的清軒萃™,榮膺「個人護理品行業-榮格技術創新獎」。
  • 徐明高速安徽段榮膺第十七屆詹天佑獎
    徐明高速安徽段榮膺第十七屆詹天佑獎 中安在線   2020-04-21 23:54:28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史睿雯  編輯:陳邦銀
  • 一汽馬自達最強陣容出擊2014年北京車展!
    同時,攜手即將國產的中型SUV CX-7,經典中級轎車Mazda6、Mazda6睿翼、Mazda6睿翼轎跑車,MPV車型Mazda8、Mazda5,以及馬自達旗艦SUV CX-9等8款車型出展,展場內還輔以馬自達頂尖創新成果——「創馳藍天」技術的示範展示。
  • 馬自達RX-7即將換代,轉子發動機,成救命恩人
    曾經登上「頭文字D」,引領賽車潮流的馬自達RX-7,近期有望推出續篇,除了此前的旋轉發動機外,還特別是趕上潮流,構建靈活的旋轉發動機混合平臺,結合渦輪增壓和混合動力等高科技技術,提高傳統的電容和供油能力,量的偏重關係,搭載了為RX新車增加程序的轉子引擎,不僅達到全球頂級環保水平,還有其他發電功能
  • 竟然比F1賽車的壓縮比還高 馬自達這款壓燃發動機有什麼亮點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馬自達對內燃機有一份特殊的執著,在各路廠商都主打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大環境下,馬自達還是堅持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其它車企在新能源市場開始發力,馬自達還是將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內燃機的研發上。
  • Pop On榮膺青年領袖峰會創新活力獎
    文章原標題:共享語言學習平臺Pop On榮膺上海市浙江青年領袖峰會創新活力獎  近日,上海市浙江青年人才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2017年年會暨青年領袖高峰論壇在滬成功召開,Pop On創始人兼CEO邱利軍作為優秀青年領袖代表應邀出席,並在大會上榮膺
  • 澳優能立多榮膺"2020年金樹年度至臻品質獎"
    (原標題:澳優能立多榮膺"2020年金樹年度至臻品質獎") 12月
  • 中國民生信託榮膺「金駿馬獎·財富管理先鋒」獎 民生信託完善業務...
    中國民生信託榮膺「金駿馬獎·財富管理先鋒」獎 民生信託完善業務適應發展 獲得殊榮再向前行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雙循環下的資本市場創新與發展在同日舉行的「金駿馬之夜頒獎典禮」中,中國民生信託榮膺「金駿馬獎·財富管理先鋒」獎。
  • 轉子發動機對比活塞發動機,為何馬自達放棄轉子
    作為馬自達品牌的標誌性技術,轉子發動機曾經是這個品牌的旗幟,轉子在馬自達車迷心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1991年,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787B賽車拿下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賽車比賽,勒芒冠軍是每一個汽車製造商的夢想,馬自達也成為亞洲第一家拿到勒芒冠軍的製造商,獨特的轉子發動機一炮而紅,甚至有強大到被禁賽的傳言,那麼如今為何沒有馬自達量產車搭載轉子
  • X發動機的馬自達精神 試駕壓燃版本新馬3
    馬自達向來是對技術具有極致的鑽研精神的品牌,從轉子發動機對內燃機形式的探索就可以看出馬自達的堅持與執著,就在今天,搭載馬自達X發動機的車型來了,作為廠商中第一個量產的汽油壓燃發動機。試駕過後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X凝聚了馬自達工程師們的匠心,馬自達在追求更高熱效率的理想內燃機的道路上從未停歇。
  • 特靈科技中國榮膺「2020行業影響力品牌獎」
    上海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全球溫控系統創新者特靈科技(紐交所代碼:TT)宣布,憑藉良好的公眾綜合評價與品牌影響力,公司榮膺第九屆中國財經峰會「2020行業影響力品牌獎」,充分肯定了特靈科技作為行業創新者與領軍者的突出貢獻。
  • 2020廣州車展:魂動設計哲學的馬自達CX-30
    在廣州車展上,100周年特別紀念款車型的亮相、e-SKYACTIV X發動機的展出、MAZDA CX-30推出後的廣受好評、馬自達MX-30於歐洲、日本的同步上市···在2020年裡、在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中,長安馬自達動作頻頻、大放異彩,充分展現了百年造車品牌的實力底蘊。
  • 馬自達全新SUV外觀燃爆,2.0自吸帶壓燃技術,油耗僅4升!
    今年,馬自達發布了新一代馬自達3, 新一代馬3的形狀幾乎在全世界都被認可, 可以說全新時代的馬3的外觀被馬自達玩到了極限, 新一代馬3還沒有在國內上市,但很多車友已經變傻了, 在前幾天舉行的日內瓦車展上,馬自達再次發售了SUV版的馬自達3, 這輛車被命名為cx-30。
  • 2020年馬自達CX-30 Skyactiv-X:百周年紀念
    這也是馬自達基於「 Jinba-ittai」理想(以日語中的「馬與騎手為一體」)建造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車輛的設計哲學的一部分。這個想法是,汽車應該感覺像是駕駛員身體的延伸,這是使任何馬自達與當今其他日本汽車區分開來的真正差異之一。
  • 馬自達壓燃汽油發動機真有這麼厲害嗎
    《科技創新與應用》期刊上面有論文,《均質壓燃(HCCI)燃燒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展望》上面講:HCCI燃燒技術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首先,HCCI發動機著火時刻控制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再一個就是:發動機的運行範圍比較窄。 高負荷的時候,容易發生爆震;低負荷的時候,又容易「失火」。
  • 馬自達CX-30新車型申報圖 動力明顯提升
    [愛卡汽車 國內新車 原創]  日前,愛卡汽車從工信部獲得了長安馬自達CX-30(參數|詢價)新車型的申報圖。新車型在外觀上和現款車型沒有區別,不過搭載了馬自達創馳藍天-X 2.0L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搭載了馬自達引以為傲的壓燃技術,最大功率達到了132kW(180Ps),相比現款車型動力提升明顯。
  • 馬自達,我知道,「轉子引擎」嘛
    比如,馬自達一直堅持著賺錢了還要玩轉子的偉大精神,一直堅持著駕駛的樂趣;驚訝著馬自達在這個觸控螢幕橫行的時代,居然宣稱這些觸控螢幕影響駕駛,所以堅持都要把這些超大的觸控螢幕都去掉 —— 雖然我覺得真的很對 —— 車是要開10年20年的,而液晶屏幕和技術的更新,3年就幾乎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 馬自達RX8 Spirit R在日本首次亮相
    最近小茹姐發現馬自達RX8 Spirit R在日本首次亮相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感興趣吧,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馬自達RX8 Spirit R在日本首次亮相的具體詳情,那麼小茹姐就來給大家說說具體的一些問題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馬自達終於按捺不住了
    今天,馬自達公司的產品已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銷售,馬自達公司也成為日本五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甚至曾經一度排名在豐田之後,列日本第二位。儘管80年代以來公司發展遇到了諸多挑戰,但目前仍然排在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前4名之中。主要生產家用小型轎車和中高檔轎車,目前廣島和防府兩個主要工廠的年生產能力各為39萬輛,有國內員工近2萬人。在美國、墨西哥及泰國也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約24萬輛轎車。
  • 新的馬自達3採用了包浩斯
    除了不同的C柱處理,馬自達3轎車的清潔,低調的側輪廓設計-完整的全長玻璃不間斷的B柱-應該使它遠離馬自達3艙口和它的關鍵競爭對手。馬自達說,正如2017年東京汽車展上由引人注目的凱概念(下圖)預覽的那樣,新3「採用了更成熟的柯達設計解釋,體現了日本美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