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示美武力介入釣魚島 終結中國發展機遇期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專家警示美武力介入釣魚島 終結中國發展機遇期

  原題:警惕美國插手中日「島爭」

  中國應該警惕日美聯手「引蛇出洞」的陰謀。如果中日發生武力衝突,美國選擇「合適」的方式、地點和手段,從後臺走向前臺,「伺機而動」的可能性不小。當然,這不會「嚇退」中國保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但會提醒我們做好萬全的籌謀和準備。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近日與日本執政聯盟內的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會面,並接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聽取了山口那津男的訪華報告後,積極評價並表示,將敞開對話的大門,希望今後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能與中方持續對話。前不久,安倍在接受日本電視臺訪談的時候,一方面表示日中關係非常重要,顯示出改善日中關係的「誠意」;另一方面卻在釣魚島問題上依然頑固地堅持強硬立場。安倍這種強硬立場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由於以石原慎太郎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早已經把「不存在(釣魚島主權)爭議」搞成日本政治的「家規」和政治家頭上的緊箍咒,無論哪屆日本領導人都無法擺脫;其二,安倍本來就是一個鷹派政治家,強硬態度實屬其本性使然;其三,支持安倍強硬姿態最重要的因素是有美國撐腰,比如不久前在美國訪問的日本外交大臣岸田文雄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舉行會談。在釣魚島問題上,希拉蕊公開稱,釣魚島在日本的「施政」之下,反對任何單方面尋求破壞日本「施政權」的行為。

  日本媒體稱希拉蕊作出了「在釣魚島問題上最強硬的『牽制中國』的表態」,然而也有人認為希拉蕊的表態不過是她大病初癒、下臺之前作出的最後的「政治秀」,「中日釣魚島摩擦未必會引爆中美軍事對抗」,「美國用軍事手段遏制中國崛起的決心至少在今天還看不出來」。

  不過,在筆者看來,安倍作出「派特使」、「寫親筆信」等一系列外交動作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實質性問題是如何判斷美國武力介入中日島爭或美國被安倍「拖入戰爭」的可能性。

  不久前,中日軍機在釣魚島空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已上升到「全新級別」,釣魚島問題引發局部戰爭的可能性日益顯現,中日很可能已經站在徹底滑向軍事對抗的轉折點上。釣魚島問題從性質上講是中日之間「一對一」的主權爭端,但一旦升級到軍事對抗,就會不可避免地卷進外部因素,包括美國因素乃至日本聯手的南海聲索國的因素。一句話,中日釣魚島軍事對抗的複雜性將可能大大超出「一對一」的直白性。

  人們看到,一方面是日本不斷採取強硬舉措刺激中國,促使兩國緊張關係升級;另一方面是美國越來越表現出偏向日本一邊。1月3日,歐巴馬籤署了201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並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規定的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另據美國空軍透露,美將於1月中旬起在日本衝繩縣的美軍嘉手納基地臨時部署隸屬維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還將在東海海域部署空中預警機(AWACS),使日本成為雲集美國最先進武器的「演示場」。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不應該被美國不斷放出的「美國不願看到中日開戰」的煙幕彈所迷惑,必須警惕如果中日圍繞釣魚島問題發生軍事對抗,美國有可能抗拒不了這個牽制中國的「機會的誘惑」,將中日「島戰」作為結束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的「機遇」。確實,美國當前並不希望中日開戰,因為這會干擾美國重返亞太的全盤戰略,損害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打不打仗是作為美日同盟的「盟主」——美國才能決定的事兒,不能由日本單方面說了算。

  但是,另一方面必須看到,中日一旦打起來,美國決不會坐視不管。如果美國坐視它最重要的同盟國受傷,那會導致失去其他同盟國的「信賴」,甚至導致美國幾十年營造起來的整個同盟體系的崩潰。

  事實證明,美國的戰爭門檻很低,美國打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時出手都相當快,美國國內敵視中國的新保守主義政治勢力和「軍產複合體」(美國前總統艾森豪語)以軍事手段扼殺中國和平崛起和「發戰爭財」的險惡用心和強烈動機不可低估,中國應該警惕日美聯手「引蛇出洞」的陰謀。如果中日發生武力衝突,美國選擇「合適」的方式、地點和手段,從後臺走向前臺,「伺機而動」的可能性不小。當然,這不會「嚇退」中國保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但會提醒我們做好萬全的籌謀和準備。(馮昭奎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相關焦點

  • 專家:日若武力介入南海 中國可派艦艇合理衝撞
    據共同社7日報導,日本國內已開始討論當中美在南海發生「重要影響事態」時如何介入。中國專家認為,自衛隊多型海空裝備的理論航程都可以從本土直抵南海,但無論是直接出兵介入南海爭端,還是提供情報和後勤等間接支援,都受到日本國內外的諸多政治因素影響,日本當局需要仔細衡量其中的利益得失。
  • 分析稱美攻敘利亞只是時間問題 武力介入後果難測
    美防長稱美軍準備好打擊敘利亞 只待歐巴馬下令  中新網8月27日電 由於敘利亞化學武器疑雲,美國等西方國家正摩拳擦掌欲以武力介入,就在此時,聯合國化武調查小組的車隊周一在敘利亞遭到狙擊手襲擊,令形勢更加緊張。境外華文媒體指出,美攻打敘利亞只是時間問題,而以武力介入的後果難測。
  • 美日軍演對釣魚島虎視眈眈,中國海警將擁有開火權,符合國際慣例
    釣魚島一直是中日之間地重要問題,雖然中國一再重申釣魚島的歸屬權,但是日本始終不願意放棄幻想,最近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與拜登通話中,還提到了釣魚島的內容。 菅義偉在釣魚島問題上拉上了拜登,聯合軍演對釣魚島虎視眈眈 隨著日本首相菅義偉的上臺,釣魚島的問題也成為了擺在菅義偉桌面上的重要事項,早在上個月,日本就與美國聯合舉行了奪島演習,瞄準的目標正是釣魚島。最近在日美的通話中,拜登更是表示釣魚島是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但是與此同時,中國也做好了相關的準備。
  • 日美又要對釣魚島下手!川普賊心不死,安倍辭職,日本將成美國制華...
    美國再次確認《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尖閣諸島」(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另外,雙方一致反對以武力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行為,雙方還就陸上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替代問題上的合作等達成一致。日美不斷炒作釣魚島問題,這對我國的主權造成了嚴重侵害,中國應該時刻注意與警惕。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所謂《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這一說法並不新鮮。
  • 法總統稱不排除將武力介入敘利亞 專家:或繞過安理會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胡拉大屠殺發生之後,籠罩在敘利亞上空的疑雲越積越厚,真相越發撲朔迷離。當地時間29日,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在大馬士革進行了會晤,要求敘利亞政府調查真相。同時,各國的外交博弈再度上演,八個西方國家在29日同一天宣布驅逐敘利亞外交官。法國總統奧朗德則表示,不排除對敘利亞進行武力介入。
  • 庚欣:釣魚島問題影響到日本政治發展方向
    任韌:好,謝謝唐淳風先生,其實我們回到庚欣先生,剛剛您特別也提到了日本在海洋權益方面不斷的進行擴充,這其中和美國是無法突出關係的,但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在美國,在釣魚島方面並沒有進一步的表態情況之下,日本卻一步一步的加緊對於釣魚島所謂的「法理」的佔有。您是怎麼看未來日本在釣魚島的主權維護方面,是進一步的強化和美國的關係?還是準備在進一步的單獨行動了呢?您的判斷?
  • 河野太郎:相信盟國願意為釣魚島而戰
    據《日本經濟新聞》9日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當天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視頻討論會上表示,「中國已經對日本的安全構成威脅,他們有能力也有意圖,我們必須非常密切地監視其行為。」河野還放狠話稱:「我們準備保衛我們領土的每一釐米,我也相信盟國願意為釣魚島而戰。」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這場視頻討論會的主題是紀念美日聯盟成立60周年。【資料圖:河野太郎】據悉,河野在視頻討論會上稱,自己在擔任外相的時候,沒有將中國稱為「威脅」,而是使用「重大擔憂」的表述,但現在擔任防衛大臣則必須使用「威脅」。
  • 美國新出臺的國防法案,妄圖武力介入臺灣,對中國的挑釁
    這一項法律毫無疑問又是和中國有關,包括之前的臺灣軍事法,和六項保證作為臺灣和美國合作關係的基礎,包括對臺灣軍方給予美國的建議。以及雙方建立醫療體系等等。和前幾年的國防授權法相對比,這次的法案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添加了幫助臺灣自我防衛的表達。這意味著美國軍隊武力介入臺灣問題找一個法律認可。美軍的目的非常明確,是對中國人民的挑釁。
  • 亞塞拜然擊落俄戰機,普京出兵2000進駐納卡,或武力介入亞阿衝突
    不過媒體還是認為這一事件證明衝突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當地俄軍的生命安全,亞塞拜然的行為相當於挑戰了俄羅斯的底線,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普京大為震怒,試圖直接用軍事介入的方式平息亂局。顯然俄羅斯已經鐵了心要介入納卡地區衝突,作為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前兄弟國,普京自然不願意看到兩國陷入爭端之中,更不願意他國趁亂潛入該地區擴張,當前納卡衝突已經發展成了一場大國博弈,土耳其、伊朗等國先後介入,其中土耳其明確站隊支持亞塞拜然,在衝突爆發後就第一時間向該國派遣了軍隊,以鼓動亞塞拜然擴大戰事。
  • 事關釣魚島,中國寸土必爭!
    釣魚島為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在出訪日本時再次申明中方立場,然而日方依舊動作不斷。王毅表態關於釣魚島中國寸土必爭根據相關報導顯示,最近一段時間,日本有一些不明來歷的漁船,出現在我國的釣魚島敏感海域內。因此,中方必須要及時地做出回應,王毅恰逢出訪日本,便在出訪期間再次重申中方立場。對於釣魚島主權歸屬的爭議,一直以來都有著非常明確的答案,中國擁有釣魚島的主權這是無可爭辯的,中國的立場明確會繼續維護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 中國南麂列島地理位置重要 比衝繩更靠近釣魚島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邱越)日本共同社22日報導稱,中國正在「釣魚島附近」的南麂列島「建設軍事基地」,為與日美「有事」做準備。軍事專家梁芳表示,我國南麂列島比衝繩距離釣魚島距離更近。日本大肆炒作南麂列島別有用心,試圖藉機擴軍備戰,同時把美國拉進來,形成美日與中國對峙的局面。
  • 美日密謀霸佔釣魚島 我海警船獲開火權 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對話
    據媒體11月14日消息稱,剛剛贏得大選的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話時表示,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話音剛落,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與美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再次進行了會談,並再次重申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值得警惕的是,美日密謀霸佔釣魚島,兩國的防務「一把手」再次確認將進行密切合作,強化對釣魚島的管控。
  • 日本為何更改釣魚島行政區劃名稱?專家:或是保守力量「使絆子」
    對此,中國專家表示,日方「更名」之舉只會讓釣魚島問題「複雜化」「危機化」,給目前相對緩和的中日關係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表示,更名是為了「改善行政事務」。現行行政區劃名稱「登野城」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石垣島內登野城地區共用,容易造成混淆,遂計劃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名稱改為「登野城尖閣」,以此「加強區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朝日新聞》報導稱,中國一向主張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在行政區劃名稱中加入「尖閣」二字恐怕引發中日兩國之間的外交問題。
  • 又覬覦釣魚島?中國正常舉動,擊中日本「七寸」
    根據中國海警官方發布的消息,中國海警相關編隊會在12月9日於我國釣魚島海域進行巡航。對此,日本政府發言人加藤勝信表示不滿,認為這是中國今年以來第22次進入日本的「領海」,同時向中國提出抗議。對中國發布相關草案,日本政府也表示擔憂。畢竟該草案的發布表示中國可能會將海軍和海岸警衛隊進行整合,並且中國有了在釣魚島登島的法律依據。對此,日本將會關注後續的動向。
  • 日本為何更改釣魚島行政區劃名稱? 專家:可能是保守力量試圖給中日...
    對此,中國專家表示,日方「更名」之舉只會讓釣魚島問題「複雜化」「危機化」,給目前相對緩和的中日關係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表示,更名是為了「改善行政事務」。現行行政區劃名稱「登野城」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石垣島內登野城地區共用,容易造成混淆,遂計劃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名稱改為「登野城尖閣」,以此「加強區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
  • 日本為何更改釣魚島行政區劃名稱?專家:可能是保守力量試圖給中日...
    對此,中國專家表示,日方「更名」之舉只會讓釣魚島問題「複雜化」「危機化」,給目前相對緩和的中日關係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表示,更名是為了「改善行政事務」。現行行政區劃名稱「登野城」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石垣島內登野城地區共用,容易造成混淆,遂計劃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名稱改為「登野城尖閣」,以此「加強區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朝日新聞》報導稱,中國一向主張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在行政區劃名稱中加入「尖閣」二字恐怕引發中日兩國之間的外交問題。
  • 日本又借「釣魚島問題」挑釁中國,外交部: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
    【環球時報記者 蔣豐 劉軍國 邢曉婧 程 東 陳洋】「日方通過所謂『更名』議案,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是非法的、無效的,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針對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通過議案,將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行政區劃」名稱由「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做出上述回應,並表示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 中國用行動告訴日本,誰是釣魚島真正的主人
    最近,中國就用行動告訴日本,誰才是釣魚島真正的主人,這回日本媒體發現不對了,日本政府應當以此為警示,不要再對釣魚島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日本就只能自食惡果了。 ,但日本卻時常做出出格的舉動,比如給釣魚島"更名",比如計劃對釣魚島進行所謂的"自然環境調查"等等。
  • 井上清:證明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日本人
    今天,釣魚島再度成為中日關係的熱點,但很少人知道,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最有力的證據,幾乎全部出自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成果。       井上清的名字很容易和《天平之甕》和《敦煌》的作者井上靖混淆,因為井上靖這兩部小說都曾被改編為電影,並在中國上演過,他在中國的知名度更高。
  •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 】2020年10月3日,中國釣魚島數字...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 】2020年10月3日,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在釣魚島專題網站(www.diaoyudao.org.cn)正式開通上線。該博物館由序廳和三個展廳組成,展陳內容包括歷史圖片、視頻資料、文獻資料、法律文件、實物模擬、各類模型、動畫故事、新聞報導和學者論著等,並設有講解員、館長問答等互動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