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漫畫產業如此發達,中國在這一領域能借鑑的點在哪?

2020-08-14 國漫一大叔

在日本,動漫的地位是有多高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日本動漫是可以和好萊塢電影匹敵的「特產」,而且日本動漫發展這麼久,早已經到了老少皆宜的地步,其影響力之大我們可以想像得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動漫行業一直都在學習和模仿日本動漫和歐美動漫,我們也深深體會到日本動漫產業的發達,人家有著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和變現模式,因而才會經久不衰,雖然最近幾年日本動漫的質量有所下降,但是相比起國產動漫來說,我們還是夠不到人家的肩膀。

那麼,是因為什麼,讓日本動畫。漫畫產業如此發達,他們成功的背後,經歷了些什麼?而我們國產動漫行業能否從中借鑑到些什麼嗎?

01

我們清楚「動畫、漫畫」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動漫」一詞是從日本引進過來的,而日本動漫的歷史也是非常久遠,具考究,最早的漫畫可以追溯到12世紀。

然而被我們現在認為的真正意義上的漫畫其實還是要從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那個時候日本是戰敗國,被美國佔領,雖然現在我們也清楚美國並沒有消除對日本的管控。

而相比起當時,美國文化對日本的傾銷是非常嚴重的,這是對於一個擁有自己名字文化的日本人來說絕不允許的事情,於是開啟了他們的反攻。

那個時候日本在大眾娛樂方式上有所缺乏,而美國漫畫有在日本那麼受歡迎,日本漫畫處於落後的局面,咋子這樣的壓迫和刺激之下,最終就有會天降「猛男」,在以手塚治虫為代表的幾代日本漫畫人的努力下,經過不斷地改革,使得日本漫畫成為了極具日本民族審美特質和漫畫家個人新明特色的獨立藝術形式。

之後就開啟了日本漫畫的進擊之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在生產規模和影響力上,日本漫畫成了世界的領頭羊。這是日本漫畫成功崛起的歷史因素,有了漫畫的基礎,動畫自然而然也就開始興起。

02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日本漫畫產業崛起的歷史起因個結果,但是我們還不清楚,這個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日本漫畫人在這個過程中做了哪些努力和改革工作,這是我們了解日本動漫產業需要去探究的一個地方,因而才能從中借鑑到一些能幫助到我們在這裡領域發展多一些東西。

在二戰之前,日本的漫畫其實存在很多客觀上的問題,比如視角僵硬、畫面固定,缺乏連續性,總之就是沒有美國漫畫那種質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動漫行業會被美國動漫所衝擊,因而解決自身問題才是尋求突破口的關鍵。

當時的手塚治虫認為增強漫畫的敘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而在他創作的漫畫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他增加了漫畫的內容和篇幅,在漫畫題材上也做出了突破。

並在這個基礎之上,還將電影中的分鏡頭手法運用到了漫畫的創作當中,這樣就相當於漫畫能像電影那樣,會動起來,著實是讓這個二次元的世界變得「動感」起來。

這樣不管是在題材上,還是在篇幅上都擺脫了美國漫畫的限制,使其成為能夠長篇大論,不受限制可以天馬行空的大眾文化產品,讓漫畫成為深受大眾喜好的文化餐飲。

在這一點上,中國其實也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們不應該局限於某種題材的限制,不過說實話,中國動漫人也深深知道這一點,也想做出更多的改變,但是實在是因為體制管控計較嚴格,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動漫行業從業者的發揮,被圈了起來,破圈談何容易?

03

除此之外,日本這個民族還是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善於學習和吸收外來先進的東西,也很重視自己的本土文化,他們會更新和細化自己的傳統,使之能運用到漫畫、動畫的創作上。

他們的動畫、漫畫題材分為很多種,這一點我們應該都非常了解,什麼樣的都有,什麼武打、修煉、運動、廚藝、懸疑偵探等等。

幾乎我們能想像到的,就能用來當做一種題材與發揮創作,沒有什麼明確的限制,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動畫、漫畫確實和人家的差距還是很遠。

而作為這樣的大眾文化產品,動漫作品是要必要的情感連接的,有傳遞感情的清晰思路,這樣作品才是有靈魂的,創作者想表達什麼一定要能夠在作品中讓人們感受得到,這也是他們能成功的一大重要原因。

我們應當清楚,優秀的漫畫家都是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的,他們的作品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直達人們的內心,這是做到不可替代,這才是真正的大師

大叔喜歡宮崎駿的作品,因為在他繪畫構建的二次元的世界裡,我能看到不僅僅是它那夢幻的畫面,還有的是具有深厚文化的背景和在純真的情感表達。

結語

通過大叔的講解,我們知道日本漫畫、動畫產業這麼發達的原因所在,也從中看出,日本社會各界對動漫產業發展是非常重視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對於作品的審查就會比較寬鬆,儘量不限制創作者的發揮,因而在動畫、漫畫的題材上就會很豐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作品面向於不同年齡層的讀者、觀眾。

再有就是日本很多動漫作品都極具創作者的個人風格,而且他們注重作品的情感傳達和交流,不同的作品傳達的精神和主題都非常明確,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日本動漫產業已經完成了一個從學習到超越的道路,他們還在繼續引領著世界動漫產業的潮流,中國動漫產業何時能實現這樣一條「追趕到超越之路」大叔不知道,我們需要學習,需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或許有生之年也不會看到,但依舊希望它們在負重前行中看到找到方向,最終崛起!

非常感謝各位小夥伴看我嘮叨這麼多。如果說有哪裡說得不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是國漫一大叔,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漫畫產業如此發達,中國在這一領域能借鑑的點在哪?
    漫畫產業如此發達,他們成功的背後,經歷了些什麼?而我們國產動漫行業能否從中借鑑到些什麼嗎?01我們清楚「動畫、漫畫」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動漫」一詞是從日本引進過來的,而日本動漫的歷史也是非常久遠,具考究,最早的漫畫可以追溯到12世紀。
  • 中國動漫產業最發達的「二次元」城市是哪裡?
    我們說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這背後,最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深圳這座城市足夠年輕。因為年輕,所以沒有包袱,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可以在這座年輕的城市裡,追求夢想,獲得成功。 那麼站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上來看,究竟哪一類人,才能稱為年輕人呢?多數已經組成家庭,背著房貸車貸的80後,顯然已經不那麼年輕了。
  • 日本動漫那麼發達,他們有不喜歡動漫的嗎?日本妹子:有,很多
    在目前,日本的動漫是全球領先,並且擁有非常完善和龐大的產業鏈,是日本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動漫也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說明他們的動漫產業多麼發達了吧。日本的動漫為何那麼發達,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能夠領先全球呢?
  • 日本動畫配音產業何以「優」
    聲優產業在日本為什麼能有今天的規模?筆者借這兩項大賽的舉辦對日本的聲優產業發展進行歸納,希望為中國的動畫配音產業發展提供借鑑,尤其希望能把諸位看客的目光從對聲優大賽本身的關注轉移到對這項產業內在運行規律的關註上來。  金字塔結構的聲優產業  聲優的意思是配音演員,動畫聲優即為電視動畫或動畫電影進行配音的人。
  •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至於日本,雖說沒有這兩個國家厲害,不過在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上他是全球領先的地位。對比下來,我們中國就很「難堪」了。我們中國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都還處於落後階段,尤其是內地的企業,到現在還只在14nm的工藝製程上產生量產,連7nm的門檻都沒摸到。但要說起中國整體,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
  • 日本如此發達為何黑人不去?偏偏喜歡中國,看日本人的態度就懂了
    相信住在城市的小夥伴經常能夠在街上看見外國人,有的是黃頭髮藍眼睛的歐美人,有時候是黑皮膚的非洲人,無論是哪一個人種,在中國都經常能夠看見。不過去過日本旅遊的小夥伴應該很少能夠在日本的街頭看見非洲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日本可是發達國家,黑人為何不去日本,反而喜歡來到中國呢?
  • 日美動漫對比,淺談歐美國漫畫為何沒有日本漫畫在國內流行
    在目前整體的動漫產業當中,美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國家的動漫,發展程度最為靠前。這三個國家是動漫當中的領軍國。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美國動漫產業,全球的動漫產業當中要數美國動漫產業的歷史最為悠久,同時美國動漫產業的資本也最為雄厚。
  • 難以被超越的世界級名片 淺談日本動畫為何如此受人歡迎?
    回顧過去的40年,我們能夠看到,日本動畫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吸引了全世界動畫愛好者的關注。即便是在美洲和歐洲這些同日本有著巨大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的地區,日本動畫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絲毫不減。 伴隨而來的便是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日本的動畫作品為何如此受歡迎?日本的動畫業為何如此強勢?下面筆者就這兩個問題綜合闡述下自己的觀點。
  • 日本動漫產業有什麼特點?談談中日動漫產業的差異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是指動畫和漫畫的集合。這兩個詞中的第一個詞合併為一個,稱為「動漫」。它與遊戲無關,不是專業術語。對於動漫,我們必須談論動漫學,這是學習與動漫有關的所有知識。日本動畫是動畫領域的典型代表,也是動畫領域的領導者。目前,全世界廣播的動畫節目中約有60%是在日本製作的。世界上有68個國家播放日本電視動畫,有40個國家播放其動畫電影。
  • 中國又一黑科技火了!日本網友驚嘆道:這太發達!
    在我國的這一黑科技已經火遍了國內,而且這一黑科技也受到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網友們的不同評論。日本同樣作為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國家,但是在一些方面相比於我們中國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中國非常多的黑科技到了日本之後也是火遍整個國家。這不,中國又一黑科技火了!日本網友驚嘆道:這太發達!
  • 中國漫畫在遊戲產業的夾縫中生存!萌芽期後卻始終迎不來爆發期
    動漫:動畫和漫畫的合稱。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動畫大多是由漫畫為劇本而進行改編,所以在動漫迷中就會有一種漫畫服務於動畫的錯誤觀念。但無論從受眾性還是商業性考慮,漫畫在日本動漫界的地位都要遠遠高於動畫。我們可以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去解釋這個問題,日本漫畫單行本的巨大銷量證明著漫畫受眾群體的龐大,而漫畫單行本令人咋舌的銷售數額又決定著漫畫在日本動漫產業中的地位之重!
  • 日本動漫為何那麼發達?
    在日本二戰之後,當時日本生活民不聊生,日本人看著滿地狼藉的世界,對於未來看不到希望,這時在日本,美國動畫片興起,日本人看到了好玩的卡通形象,覺得很新奇,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後來日本人就開始研究製作動畫產業,後來日本的動漫業,才慢慢發展起來。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提到「動漫」這個詞,國內的動漫粉絲們可能更多的想起的是中國、日本或者歐美國家,前者是因為熟悉,後者是因為動漫產業發達。,尾田榮一郎、荒木飛呂彥等熱血動漫作者讓全世界的熱血少年都為之興奮,還有數不清的少女漫畫作品。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提到「動漫」這個詞,國內的動漫粉絲們可能更多地想起的是中國、日本或者歐美國家,前者是因為熟悉,後者是因為動漫產業發達。我們國家的動漫作品曾經有過輝煌,諸如大鬧天宮、葫蘆兄弟等作品都是經典,這些年國內的動漫產業發展很好,又湧現出了諸如《秦時明月》、《狐妖小紅娘》、《刺客伍六七》等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國產動漫愛好者也逐年增加。
  • 目前的中國動漫產業和日本動漫產業相比,到底差在哪兒?
    中國進口動畫電影增長放緩,本土動畫電影實現突破式增長,2018年,中國國產動畫票房增長至16.9億元,同時,進口動畫票房大幅下滑至26.6億元,同比下降28.3%。總體而言,動漫產業現在正在向IP化、青年化、園區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2019年動漫產業園的形式興起,為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波藍波宇:我很羨慕中國電影產業如此發達
    他的作品不多,但是部部精品,《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警察,形容詞》以及最新作品《寶藏》都在坎城電影節有所斬獲,而這幾部電影在中國的小眾影迷圈裡也是頗有口碑。  此次,波藍波宇不僅本人來到北京國際電影節擔任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審團委員,而且也帶來了他坎城參賽的最新作品《寶藏》在電影節期間進行放映。
  • 手塚治虫、宮崎駿,這些日本動漫大師離不開中國影響
    被稱為「中國動畫片之父」的萬籟鳴,在20世紀開創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先河。1941年,萬籟鳴和弟弟萬古蟾一同導演了全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當時,日本的手塚治虫在看到這部動畫長片後,決定放棄醫學走上動畫的道路。他在1952年創作《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並一手開創了日本電視動畫體系,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
  • 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
    ,越來越多傳統行業巨頭將成為動漫產業玩家,而一些動漫產業的頭部玩家的業務拓展到產業鏈上下遊領域,全產業鏈企業將拔得頭籌;從內容上看,國產非低幼向動畫內容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而AI算法等技術的研發將助力動漫生產半自動化的發展春華秋實: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概覽概念定義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產業的規模
    總之,日本動漫產業不僅成為日本文化娛樂產業的重心和國民經濟的亮點,也在全球娛樂文化市場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值得我國做深入研究和借鑑。那麼日本的動漫產業是如何一步步確立並發展到今天的狀況的呢?要了解日本動漫產業化的歷程,就需要對近幾十年以來日本動漫發展的歷史進行綜合分析和梳理。
  • 日本大地震後的產業振興啟示:動畫產業如何突破?
    這些問題發生在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日美,同時也發生在我們當下,所以研究日美動漫產業,也是在給中國動畫產業找出路。關於我國動畫行業前進的方向問題,我總是會扭頭看看鄰國日本。中國和日本的物理距離,註定了我們在文化領域有很多共性,不管是東亞的文化基因、還是發展軌跡,甚至作品的互相影響,都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一衣帶水的鄰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