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左宗棠的後人,那就必須要跟同時期的曾國藩、李鴻章相比了。跟這兩位的後人比起來,左宗棠那是真的配得上大公無私這個詞!
曾國藩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早早夭折,次子曾紀澤和三子曾紀鴻,都因為曾國藩的官職爵位和朝中關係,不用參加考試,直接到朝中做了官。其中曾紀澤更是成為了一代著名的外交家。
李鴻章也有3個兒子,長子李經方是過繼來的,他在父親的幫助下,成為了出使各國的大臣,還兼任郵傳部左侍郎職位。次子李經述是李鴻章實際上的嫡長子,他沒有功名在身,父親去世的時候,他傷心過度,也跟著去世了。
三子李經邁沒有通過科舉考試,在父親的蔭蔽之下,直接到朝中做官,先後擔任了出使奧地利大臣、光祿寺卿、各地按察使等高級官吏。
相比較而言,左宗棠的幾個兒子,實在是有些可憐,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是在朝中做官的。有兩個在地方上做官,也只是微末小吏,就算做到了封疆大吏,也是清朝滅亡的時候了。可以說在功名上,沒有沾到父親多少光,這就是最顯見的差距。
一、左宗棠有4個兒子4個女兒,只有一個官運亨通。
左宗棠一輩子有一妻一妾,妻子周詒端,小妾張氏。這兩位夫人,給左宗棠生了4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左孝威、次子左孝寬、三子左孝勳、四子左孝同。
長子左孝威1846年出生,好歹也是考上了舉人,可是卻只做到了主事的職位。這種官職,不能叫官,只能叫吏,這就好比是《水滸傳》裡宋江擔任的縣城押司一樣,屬於不入流的級別。
父親是馳名天下的大元帥,手握十多萬大軍,威震四方。可最中意的長子左孝威,卻只是個不入流的主事。就算沒有左宗棠這一層關係,舉人出身的左孝威也不至於如此吧?
周詒端去世後,左孝威在前往新疆報喪,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好,西北那時候環境也比較惡劣,所以回來沒多久他就去世了。
次子左孝寬,1847年出生,他沒有做官,是地方上的一個著名郎中,一輩子懸壺濟世。他的後人中,孫子左景鑑是著名的外科學專家。
三子左孝勳,1853年出生,他也沒有功名在身,史料上也沒有多少關於他的記載。
四子左孝同,1857年出生,這是左宗棠的兒子裡,官職最高的一個,被賜舉人出身,一路升遷到了正四品的道員。
戊戌變法的時候,左孝同是跟隨維新派的,所以失敗以後,左孝同的日子其實不好過。等到1902年以後,左孝同才官運亨通,做到了江蘇布政使,算是封疆大吏了。
辛亥革命以後左孝同隱居在上海,從此在史料中銷聲匿跡。我覺得這算是比較幸運的了,青壯年官運亨通,老年以後安度晚年。
左宗棠還有4個女兒,分別是長女左孝瑜、次女左孝琪、三女左孝琳、四女左孝璸。其中長女左孝瑜嫁給了前任兩江總督陶澍的兒子陶桄,是一位大才女,著有《小石屋詩草》。
次女左孝琪沒有嫁人,不過也是一位才女,著有《猗蘭室詩草》。三女左孝琳是小妾張氏所生,嫁給了湘潭黎福昌,著有《瓊華閣詩草》。四女左孝璸,嫁給了湘潭周翼標,著有《淡如齋遺詩》。
二、左宗棠的後代,有出息的非常多。
這四個兒子大致上,就這麼個狀況,跟李鴻章、曾國藩的兒子們,在官場上的級別完全不好比,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對手。
不過左宗棠家教嚴格,所以家風很正。他的後人當中,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比較拔尖的人才,這可純粹是靠自身努力而不是靠上一代人的蔭蔽了。
1、次子左孝寬這一脈,出了好幾個名人。剛才提到的他孫子左景鑑就是著名的外科學家。在上海醫學院取得了醫學博士的學位,擔任過中山醫院的副院長,還是第三屆人大代表。1997年去世,享年88歲。
左景鑑的兒子也是名人。他兒子左煥琮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出來以後在北京協和醫院攻讀神經外科碩士,此後一路做到了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院長。是著名的神經外科學家。
左景鑑的女兒左煥琛也是傳承了父親的醫學之路。她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後來出任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上海市副市長等職務。是人體解剖學的專家。
2、三子左孝勳這一脈,也是人才輩出。左孝勳這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名氣,關於他的記載微乎其微。不過他的孫子左景清後來成了著名的《中國日報》總編輯。另一個孫子左景伊成為了腐蝕與防護領域的專家,是著名的科學家。
由此可見,老左家在左宗棠這一代的帶領之下,學風很正,在各方面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愧是左帥的後人。
三、左宗棠一生清廉,沒給家裡留什麼財富。
你可以去看看曾國藩的後人有多有錢,李鴻章就更不用說了,那時候的清朝首富表面上是盛宣懷,可盛宣懷是給李鴻章打工的,你可以想到他家多有錢了。
這三個人裡,唯獨左宗棠是最窮的一個。倒不是說他沒有機會撈錢,每天從他手裡經過的錢,數以萬計。攻打捻軍、平定西北、收復新疆的時候,左宗棠所能掌管的經費,都是上千萬兩白銀,他隨便動動手指頭,就能把自己給養肥了。
不過左宗棠並沒有這麼做,他家裡可謂是一貧如洗。除了做官之前,自己攢下來的幾十畝地,什麼都沒有留給子孫,這就是左宗棠。
總結:讓我想起了諸葛亮的臨終遺言。
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出師表》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左宗棠身上,也是相當合適的。左宗棠這輩子,不為做高官,不為斂財,只想著為中華民族建立功勳,保住了中華3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因為左宗棠行事風格十分幹練且清廉,所以他的子孫後代們,也都秉持了這種家風,成為了各領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