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命運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一個位於山東淄博的小山村。
焦裕祿出生的時候正趕上戰爭的年代,他的家庭又十分的貧窮,他只能輟學跟著父親一起做工維持家中的生計開銷。
不幸的是,就在1939年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在抗戰的過程中失去了生命。
焦裕祿只得自己在地主家做工來維持生計。
人民的書記焦裕祿
很快,中國迎來了解放。
1962年冬天,由於焦裕祿在勞動方面出色的表現和積極進步的思想,他被組織調往了河南省蘭考縣做縣委書記。
當時的蘭考縣常年受風沙侵蝕,農田遭到了十分嚴重的破壞,農產品產量非常的低,基本生活都難以保持,蘭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焦裕祿是一個十分熱愛人民的幹部,萬事親力親為,儘管自己患有肝癌直不起腰,也仍然不離開崗位,始終奮鬥在第一線。
最終,積勞成疾,年僅42歲就去世了。
他的一生是光榮的、令人佩服的。他為了河南人民的幸福獻出了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
生前,他要求將他埋在沙灘中,他說要看著後人將黃沙治理好。這就是我們所稱讚的焦裕祿精神。
長女焦守鳳
焦裕祿一生共有三子三女,長女焦守鳳年齡最大,也出生於戰亂的年代。
幼年的她隨著父母一同逃荒,日子過得十分的艱難。
期間,她曾隨著她的母親一起生活,後來才被焦裕祿接到身邊。
小時候,她的家庭十分的困難,她不僅要幹農活,還要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上進的她還需要抽空讀書學習,即便她的父親是縣書記,她的生活也非常清苦。
後來,焦守鳳進入了一家工廠,當了一名工人,認識了她一生的伴侶。
二人婚後一直努力工作,如今二人也都退休了,每月靠著退休金在小小的屋子裡度日。
長子焦國慶與五女兒焦守軍
焦國慶是焦裕祿的長子,在焦國慶13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焦國慶非常的懂事,知道家中經濟困難,又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於是他便主動放棄了學業,自己出去打工。
後來,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入伍去當了兵,成為了一名很優秀的軍人,先後做過班長至副團長,他的光榮事跡還曾被《解放軍報》與中央電視臺報導過。
再後來,他身體不好改到稅務部門工作,現在已經年老退居二線了。
他的妹妹焦守軍同樣也是一個優秀的戰士,還曾參加過著名的對越反擊戰,十分英勇,並且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了軍營之中。
三女兒焦守雲與幼子焦保鋼
焦守雲是焦裕祿的三女兒,她把宣傳父親的「焦裕祿精神」作為自己重大的任務,也以此激勵了許多人。
著名的《我的父親焦裕祿》就是出自她的創作,他沿著父親的足跡,一生勤勤懇懇地工作著。
焦保鋼是焦裕祿最小的兒子,他出生的時候正趕上饑荒的時候,幼年生活十分坎坷。
長大後,他成為一名刑警,總是衝鋒在前,做人民的保衛者。
但是非常不幸,他在2013年的時候因病去世。
四子焦躍進:小「焦裕祿」
焦躍進是焦裕祿的第四個兒子,他曾經當過知識青年,上過山下過鄉。
後來的他沿著他父親走過的路,去了蘭考,繼續為蘭考縣的人民們奮鬥,如今的他是政協第十二屆開封市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也是一位人民的好幹部。
焦裕祿的子女們在他去世後也沒有因為他們焦裕祿的後代而多要求國家為他們多做什麼,生活都是自他們己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
可以說是很好地遵從了他父親的精神。讓我們也和他們一樣,學習「焦裕祿精神」更好地為人民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