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焦裕祿》有感

2020-12-08 客家新聞網

觀看電影《焦裕祿》有感

羅強 吳啟洋

  最近重溫了電影《焦裕祿》,再次被他那種公而忘私、捨身為民的工作精神所感動,不覺想要寫下此時所感。焦裕祿身上那種難能可貴的精神現在的人看來也殊為不易,他訪貧問苦、慰問群眾、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焦裕祿總是輕車簡從深入一線。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

  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對過去縣領導享受著的特殊待遇,焦裕祿硬是帶頭給取消了。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他那種敢於擔責的使命精神值得我們敬佩。當上級來調查處理問題,當別人為他承擔責任的時候,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擔了下來。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展現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蕩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

  焦裕祿心裡想著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因為他知道黨的形象,需要在為人民服務中去維護。在他的事跡裡,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故作高深的反覆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為了人民。人民群眾當時那麼擁戴他,如今仍舊懷念他,就是因為「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觀看電影,我們不光是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努力幹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在工作和學習中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奮鬥、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結合工作和自己實際,接受學習教育,思想上要認識提高。

[責任編輯: 彭璐]

相關焦點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銀川殺青
    新華社銀川11月25日電(記者唐亞蒙、陳澤安)25日,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寧夏銀川殺青。該片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改編拍攝,從「投身革命」「在洛礦」「到蘭考」三個部分,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從女兒的獨特視角回溯焦裕祿的一生。「這部電影基本上是講述我父親的全部工作經歷,把我父親的一生比較全面地展現給觀眾。」焦守雲在拍攝現場說。
  • 30年後,人們回望電影《焦裕祿》
    新華社鄭州9月25日電 題:30年後,人們回望電影《焦裕祿》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李文哲  正在此間舉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當1990版電影《焦裕祿》重新放映,現場觀影的人們,悄悄抹起眼淚。
  • 弘揚焦裕祿精神 南山婆學習並慰問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劇組
    11月25日,由郭曉東、丁柳元主演,高滿堂、李唯編劇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寧夏銀川正式殺青。貴州扶貧標杆企業南山婆集團代表進組探班,慰問正在參加拍攝的範元導演、郭曉東主演以及劇組成員,並給劇組送去了用貴州貧困群眾種養殖食材生產的全國扶貧產品,南山婆西紅柿酸湯粉。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石嘴山市選點布景拍攝
    近日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攝製組來到石嘴山市 選點並開始現場布景拍攝 據了解,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於2020年11月2日上午在洛陽舉行開拍儀式。
  • 30年再聚首 1990版電影《焦裕祿》劇組重聚鄭州
    正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開啟光影之旅,繼《少林寺》後,再次聚焦影片《焦裕祿》,通過回顧這些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影片,帶領大家穿越時光,共話焦裕祿和蘭考的燃情往事,以此向經典致敬,向電影人致敬!30年再聚首,1990版電影《焦裕祿》劇組重聚鄭州「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 區領導慰問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劇組
    建黨100周年重點獻禮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我區火熱拍攝。4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曉莉一行到中信重工劇組駐地看望慰問劇組全體工作人員,並送上口罩、消毒液等慰問品。在拍攝現場,張曉莉詳細了解了電影拍攝過程及演職人員拍攝期間的生活情況和拍攝中需要協調解決的相關問題。要求相關單位和部門要大力支持配合劇組的拍攝工作,為劇組人員提供良好的拍攝環境,確保電影順利拍攝。
  • 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我的父親焦裕祿》在銀川殺青
    11月26日,記者從寧夏電影集團獲悉,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院線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11月25日在銀川正式殺青。《我的父親焦裕祿》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改編拍攝,從「投身革命」「在洛礦」「到蘭考」3個部分,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從女兒的獨特視角回溯焦裕祿的一生。
  • 穆青與焦裕祿「三部曲」
    這其中,採寫焦裕祿「三部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人民呼喚焦裕祿》《焦裕祿精神常青》)傾注了他大量的精力和感情,影響最為深遠。在聽了蘭考縣相關負責同志匯報後,他們一行又看到了焦裕祿補過的襪子、坐過的藤椅等遺物,內心受到了極大震撼。當時匯報工作的幹部們一說起焦裕祿就痛哭流涕,穆青等人也是流淚不止,特別是有人講到焦裕祿走進梁進財家那低矮的茅屋,看望病中的老人,當老人問「你是誰?」焦裕祿說「我是你的兒子」時,穆青流淚了,他感到焦裕祿對群眾不是一般的感情!他幾乎哭出了聲。他找到了對焦裕祿的定位:「一個共產黨員的縣委書記的榜樣!」
  • 在焦裕祿塑像前的沉思
    原標題:在焦裕祿塑像前的沉思 中央黨校18號宿舍樓,是我們40期中青一班同學們的家。樓下的青草地上坐落著焦裕祿的半身塑像,我這個來自焦裕祿工作生活地的學員,每天進進出出,總是忍不住多看一眼,心中更是多了一份親切、敬仰和肅穆。2016年5月14日,是老書記離開我們52周年的日子,清早起床,佇立在塑像前,默默地向老書記致敬,思緒萬千。
  • 李雪健:苦和累都讓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雪健在第十一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說過一句話:苦與累都讓好人焦裕祿受苦,名與利都讓傻小子李雪健受苦。為什麼李雪健老師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自己能有這麼大的成就,不在於自己有多了不起,而在於他站在「巨人」焦裕祿的肩上。誠然,這部名為《焦裕祿》的電影確實取得了成功。
  • 焦裕祿夫婦和兒女們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1941年,父親因為生活所迫自殺。1950年,被任命為河南省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1954年8月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
  • 焦裕祿告訴子女:本分做人,擔當做事
    我們都可以無愧地對您說,我們都是您的好子孫,我們都在踐行咱們焦家的家風……」這是焦裕祿的外孫、焦守雲的兒子餘音去年清明節寫給外公的信。「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焦裕祿從貧苦孩子到縣委書記,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他將職權看作是為人民掌權,將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嚴於律己,嚴格要求子女,形成了獨特的家風。
  • 焦裕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焦裕祿冒著嚴寒叩開許樓村一個低矮的柴門,這裡住的是一對無兒無女的老人。老大爺問:「你是誰?」焦裕祿回答:「我是您的兒子。」1963年冬,焦裕祿冒著嚴寒叩開許樓村一個低矮的柴門,這裡住的是一對無兒無女的老人。握住雙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祿問寒問飢。一旁的老大爺問:「你是誰?」焦裕祿回答:「我是您的兒子。」老人哆嗦著手不停地撫摸著焦書記,熱淚縱橫。人們的記憶中,在蘭考期間,焦裕祿除了開會,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鄉。
  • 家國春秋丨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焦裕祿兒女深情回憶父親
    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 從自我開刀制定黨員幹部「十不準」1962年12月6日,焦裕祿接受組織調動來到蘭考,當時36萬人的蘭考,約近五分之一的人都逃荒到了外省。初到蘭考,焦裕祿一家人住在縣委大院裡。一次,焦裕祿和妻子開完會回家,大兒子焦國慶告訴他自己去看戲了。焦裕祿問他誰買的票?焦國慶說通信員叔叔帶他進去的,沒有買票。
  • 焦裕祿精神:心中裝著百姓 一切為了人民
    人民公僕焦裕祿。新華社發在河南鄭州開幕的弘揚焦裕祿精神美術作品巡展上,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新華社發現代評劇《焦裕祿》在河北大廠上演。新華社發【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第十二期主題:焦裕祿精神人們都說,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就拐在了蘭考。
  • 初心家書|焦裕祿的遺囑,只留下了這套書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表達了習近平對焦裕祿由衷的崇敬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責任擔當。在規劃蘭考藍圖時,焦裕祿在送往開封地委報告上寫過這樣的題詞:「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面對著當前嚴重的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
  • 大音希聲 真愛無言---觀電影《娘家人》有感
    大音希聲 真愛無言------觀電影《娘家人》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2-16 09:24:0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瑜
  • 漫畫新中國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就是在這樣的關口,焦裕祿接受黨的委派帶病來到條件「最苦、最累、最難」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面對重災,焦裕祿向黨組織表達了決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為了改變蘭考縣的面貌,他帶領全縣幹部和人民向嚴重的自然災害展開了頑強的鬥爭。到蘭考縣的第二天他就下鄉了解災情,從一個大隊到另一個大隊,挨家挨戶了解情況。
  • 焦裕祿:一生操勞,42歲因肝癌去世,6個優秀子女都繼承了其精神
    曾在電影《焦裕祿》中飾演過焦裕祿的表演藝術家李雪健曾說: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那是我們民族的精華。他是「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也是「最美奮鬥者」,更是「焦裕祿精神」締造者。焦裕祿留下的不僅是讓他操勞一生、臨去世前都滿心掛念的蘭考,還有六個孩子。焦裕祿艱苦而操勞的一生焦裕祿的一生太不容易,11歲時就因為家境貧寒而輟學,即便他刻苦認真,成績總是保持在前幾名,也只能回到家中種種地、做點小生意、甚至到煤窯裡做工以補貼家用,維持生計。
  • 共產黨人焦裕祿、時代的楷模,其子女個個優秀
    又到金秋九月,記得10年前的今天,中央宣傳部評選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祿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在那個新中國成立不久的建設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有思想能吃苦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幹部,而焦裕祿書記就是這眾多中的一個典型代表。